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詹姆斯·洛温(Jamesw.Loewen)所著《老师的谎言——美国历史教科书中的错误》一书(1995年初版,近年修订出了第2版),名为“老师的谎言”,实际主要指教科书的弊端。美国中学历史教育之所以充斥着谎言,正是由于历史教科书的大错特错。洛温的笔触是非常深刻的,也是极其尖锐的。海伦·凯勒、哥伦布、林肯、感恩节、梅莱大屠杀、越南战争……教科书在叙述和评价诸多人物与事件上存在的错误信息、短视见解和刻意歪曲,洛温直戳痛处、击中要害,可贵的是批评之中非常注重建设,其重新叙述的历史精彩生动令人着迷,这就难怪此书会在美国掀起轩然大波,甚至在全球畅销不衰了。  相似文献   

2.
呼尔拉特·多隆阿是晚清中兴时期一位出类拔萃的军事将领,为守护清朝政权立下赫赫战功。本文通过梳理多隆阿历史书写的文本和历史评价,分析多隆阿历史书写形象的构建原因,多隆阿的历史书写形象受到时代背景和历史书写者撰述意图、政治观、历史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历史记忆在某种叙事逻辑和结构的支配下成为历史书写。历史书写不仅反映出认识主体的价值标准和认同,更反映出社会风貌。校史书写和校史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史书写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面貌,这既是基于中国人民大学发展的复杂性,亦是由于书写者和书写时代的不同价值取向,更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大学的角色转型。当代的校史书写和认同教育既要考虑校史的复杂性,又应该注意到中国共产党对教育建设的复杂探索。  相似文献   

4.
精品导读     
《甘肃教育》2014,(22):128-128
《老师的谎言——美国历史教科书中的错误》 洛温(美) 内容简介:在书中,洛温详细剖析了美国现行的历史教科书,并对教科书中的谎言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展示了历史的生动性与复杂性。他从前哥伦布时代着笔,涉猎重建、海伦·凯勒、第一个感恩节、梅莱大屠杀等多种人物与事件,对现有的教科书提出了令人大开眼界的批评,对美国历史进行了令人着迷的重述,指出了美国历史应该如何以及能够如何向美国学生讲授。作者认为,爱国主义是谎言的主要温床,为了宣扬爱国主义,美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不惜“肢解”历史,英雄化历史人物,从根本上无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相似文献   

5.
由于特殊社会意识形态的约束与限制,原有的写史模式要求书写历史要从“二元对立”的角度观照生活、构架情节。新时期以来,尤其在小说领域里,一批继起的作家迫切希望寻找一个叙说历史的新思想,新历史主义小说应运而生。新历史主义小说对历史母题的解构,集体性显现出非常鲜明的“悖论束”,如历史的可能的真实,意义的在场与缺席,历史的空间化等修论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恩古吉连续推出了三部自传性作品,为具有悠久历史的非洲自传文学传统作出了独特贡献。《战时梦》是该自传三部曲的第一部。一生以历史书写为己任的恩古吉在自传创作中延续了这一风格,《战时梦》不仅书写了微观层面上的个人史,同时还展现了中观层面上的家族史和宏观层面上的国族史。三个层面的历史书写共筑了一幅多维的历史画卷。本文从恩古吉的自传三部曲和非洲自传文学传统出发,来审视《战时梦》中书写的个人求学史、家族生存史和国族斗争史,以期通过多维的历史书写,探寻这位作家、理论家和社会活动家复杂又矛盾的文学观、艺术观和政治观的成因,以及恩古吉独特的自传书写方式对非洲文学自传传统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历史是对过去的总结。历史书籍是人类创造的一切明的载体。它浩如烟海,无边无际。天地理、政治经济、化科学、宗教战争等等,它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正因如此,我们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便把传授丰富的历史知识,引导学生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树立爱国爱民的理想作为我们教学的主要目的,甚至是唯一目的。然而,殊不知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也是其人格树立和健全的过程。所以,我认为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对学生人格的塑造,这是历史课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这一点在我们的历史教学中却往往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人把学习历史的目的概括为这样一句话:学习历史,了解历史,书写自己的历史。我想书写自己的历史才是最重要的吧。而每个人要书写好自己的历史,就必须具有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观点认为春秋笔法是孔子设立褒贬的标准,是一种历史书写主观意识的体现。然而《春秋》的书写中本就包含了两个层面:一是反映客观历史的,即曾经发生过的史事;二是反映主观意识的,即书写者的主观判断。历史文本是主体(书写者)与所记录客观对象(史事)结合的产物,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张力。《春秋》对史事的记录是经过判断的结果。而史官(孔子)的判断又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对史实的认定,即客观史事首先要经过史官主观的分析与决断,是书写者所认定的客观真实,但其认定的事实受礼法传统的影响,要理解他们对客观真实的认识不应超越那个时代的意义体系;二是史官的书写规则,即把经过分析认定的事实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而这也在长期的历史传统中客体化为春秋笔法,是那个时代历史观念的一种客观体现,在史官传统及主体间的相互认同中不断得以固化和加强,是历史真实赖以存在的条件。在《春秋》的书写中,史官并非不注重历史记录的客观真实性,但他们试图通过凸显自身主体性的方式更好地展示心中的历史之真。这种主观意识来源并受限于客观存在的历史传统,其背后体现了时代的客观合理性。所以,春秋笔法是一种书写客观历史之真的特殊总结。  相似文献   

9.
新历史主义历史观设定历史并非为过去发生史实的真实性记录,述史者的主观个人偏见会影响对过去的再现,所谓历史文本不过是权力的"谎言"。历史是人类用来记录族群共同记忆的符号文本,有着符号共同的通性,可以用来说谎。把历史符号还原到符号表意通讯行为过程中去考察,它的非真实来源有:主体间性是不诚之基;符号语境导致编解码不一;而符号表意固有的复杂性是内部诱因;符号的中介与渠道也会影响到符解的真值。符号学揭示了历史记忆的谎言功能,为理解新历史主义历史观打开了一条新的渠道。  相似文献   

10.
理解历史文学:叙事塑形与历史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史沟通的角度,把历史文学统一到追问生活意义的叙事本体论上,把握历史文学背后的历史意识取向,是理解和评价历史文学的关键。历史文学是叙事塑形艺术的一种,其基本内涵就是既占有史料又参照生活的故事新编和文学书写。历史事实本身已然逝去,"回到过去"的追踪固然可嘉,历史文学也不排斥去占有史料、辨析渊源的基本工作,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历史文学的书写的立足完全在于当代生活,历史意识是历史文学得以成立的根本。当代中国历史文学的书写在历史意识和当代立场方面存在着不少缺憾,不少作品流于历史主义。  相似文献   

11.
社会文化史的兴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文化史是继文化史和社会史复兴之后而出现的一个新兴交叉史学流派,自产生十几年来,从学科的理论方法到研究实践,都取得了较大发展,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被吸引到这一领域中来。社会文化史扩展了史学研究新领域,开拓了史学研究新视角和新方法,势将成为史学发展创新的一个生长点。  相似文献   

12.
女性无论是在历史研究客体还是研究主体(历史学及其成果)中长期处于边缘位置。主流的历史哲学论争更是罕见女性的参与,这便造成了一系列因素的失衡。伴随着妇女史学科的成长,妇女史学理论正在形成,这个边缘族群开始要求改变史学认知模式的气候。  相似文献   

13.
西方历史哲学根据对历史的两分法,即历史事实和历史著述,而有“思辨的历史哲学”和“分析的历史哲学”两大流派.中国古代对历史有一三分法,即史事、史文、史义,史义即为中国的历史哲学.同时史义又包含有“历史之大义”与“吾心之精义”两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世纪初古老的中国传统史学经历了深刻的变化,兴起“新史学”思潮。此时,通过日本间接传入的西方实验证主义史学对这一思潮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实证主义史学倡导的探求历史发展的规律,扩大历史研究的范围,引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新的研究方法等内容,暗合了中国史学发展的需求。新史学和二三十年代的实验主义史学各有侧重地发展了实证主义史学的两个宗旨。  相似文献   

15.
旅游史学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史学家和旅游学家及相关学的通力合作,形成了较多的研究成果。我国史学家在旅游通史、旅游断代史、旅游地方史、特定人物旅游活动史、旅游思想史、旅游经济史及其旅游史学科建设7个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这些成果对旅游科学的理论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对史学研究领域的开拓意义也很重大。  相似文献   

16.
自地理大发现以来,世界逐渐走向了一体化的进程,各地区间的交流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历史的发展也从狭隘的以西欧为中心的论点而渐次着眼于全球的背景之下,去探讨世界各个地区的交流与互动,全球化与一体化成为了时代潮流。文章从不同时期对世界史的研究来论述从"世界史"到"全球史"的发展及其各个时期所具有的特征,从而展示全球史观对于现代史学研究的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A reanalysis of colonial education is necessary in order to highlight its multifaceted and hybrid nature in specific colonial contexts. Although in general, colonial education served the socio-political needs of the colonial machinery, the colonial government's hegemonic authority over the school curriculum did not operate as a totalising project. It was fettered by issues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expediency that required both assimilation and accommodation in dealing with the sensitivities that were part and parcel of colonial rule. Influenced by theories of colonialism, this study used primary and secondary sources, in order to provide a nuanced understanding of the colonial history curriculum in Botswana. The paper argues that colonial rule was not merely a result of a foreign administration, but operated subject to local (counter-veiling) conditions, which reflected the complexities of the colonial context, and inadvertently influenced colonial education policy and practice, as well. Moreover, in the quest to create room for the incorporation of indigenous histories, the colonial authorities unwittingly came to reinforce the cultural hegemony of the principal Tswana groups. This provided the basis for the framing of history curricula in ways that inadvertently rendered the histories of the ethnic minorities invisible.  相似文献   

18.
对于我国古代史学家的研究,学术界颇多涉及,但借鉴跨学科方法进行探悉尚显不足,应用心理史学的研究方法,从社会心理学,遗传心理的角度探析了作为社会转型期的杜佑撰写《通典》巨著的深层次缘由.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stems from research on the ‘Standing Conferences of Rectors and Vice-Chancellors of the European Universities' (1948–), an experimental initiative for co-operation among European universities, emphasising the reformative ideal that appeared in international circles in the years follow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These conceptions were gradually received in the sphere of Portuguese national education, enabling an internal and already on-going debate on the role of the university in Portugal to proceed and possibly providing a base for a ‘last-minute’ and delayed attempt to reform higher education in Portugal during the 1970s – just before the outbreak of the Revolution in 1974. Based on a historiographical methodology,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understand how and in what shape recommendations from international circles (mainly from these European University Conferences) were assimilated by the thought and philosophical insights of the Portuguese elite, mainly concerning the gauge of N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concept of the university. Thus, an effort is made to understand the official view of the Portuguese ‘New State’ regarding the ‘aims of the university’, contextualising the Portuguese higher education problem in the 1950s and 1960s, and in its relation to Portuguese national science policy rationales.  相似文献   

20.
以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二十余年间的部分中学近代现代史课本为主要研究材料,对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学历史教材中的近现代美国形象特点从政治(含独立战争、内战)、经济、对外关系这些近乎涵盖当时中学历史教材所有关于美国内容的三大方面展开分类评述,以求对当时教材的美国形象从分类剖析中得到具体化和细致化的形象特点。最后对本阶段教材的某些特点进行了总结,并从宏观角度对本阶段教材对其后教材的部分影响及相互比较作了简要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