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43岁。骶前持续性隐痛伴排便困难1年,以“直肠后间隙肿物”入院。查体:截石位,肛周清洁,无红肿热痛,骶尾骨外部略饱满,直肠指诊距肛深3cm处直肠后壁隆起约8×8cm,肠粘膜光滑,无破溃。CT报告:盆腔腹膜后出现软组织影,骶骨有破坏。初步诊断:直肠后间隙肿物,行手术治疗。 术中所见:骶尾前方软组织包块,呈纤维样不规则肿物,界限比较清楚,瘤体稍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成人骶尾部畸胎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组织学特征、手术方式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收治经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骶尾部畸胎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病例8例(男2例,女6例),中位年龄34岁.6例患者表现为骶尾部疼痛,4例表现为骶尾部肿块和溃疡.采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估,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7例经病理诊断为良性畸胎瘤,术后无复发.1例为恶性畸胎瘤,术后84个月复发,二次手术后随访6月无复发.结论:(1)由于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成人骶尾部畸胎瘤难以诊断;(2)CT和MRI检查相结合有利于术前诊断;(3)手术入路和手术切除方式的选择取决于肿瘤的大小、位置和组成,可以通过术前的CT和MRI来确定;(4)大多数成年骶尾部畸胎瘤是良性的,恶性畸胎瘤手术切除效果良好.即使对于复发性恶性畸胎瘤,再次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胎儿型畸胎瘤在临床上较为罕见,据国外资料统计,其好发部位主要是尾骨区和颈部,我院自1994年以来收治2例胎儿骶尾部畸胎瘤患者,本文就其临床情况作一总结。 1 病例资料 例1:患者,24岁,主因孕36周第一胎,腹部憋胀一个月,于94—11—15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停经4个月出现胎动,6个月时出  相似文献   

4.
应用成人尸体140具,对硬膜囊末端以下部位的骶管及有关结构进行了观察和测量。发现骶尾后线韧带与骶管前壁相贴者24例,占17%。硬膜囊以下部位的骶管长,男性为6.61cm,女性为5.37cm(P<0.001),男女之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并测量了硬膜囊末端平面的骶管口径、骶管下段延长线在骶管裂孔中点处与皮肤的夹角等有关数据,为临床骶管穿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45岁,以间断性上腹部疼痛不适1月,加重7d入院.腹部超声示:肝内低回声团块,肝左叶可见大小约3.9cm×3.1cm低回声团块,其内可见囊性无回声区,边界清晰,形态规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性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的发病特点、诊断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6例术前诊断为乳腺癌的老年患者,手术后病理证实的乳头状瘤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16例均以乳腺肿块为首发症状,其中2例既往有乳头溢液病史,16例术前均行彩超及乳腺钼靶摄片检查,考虑乳腺占位、癌可能性大。术后病理均诊断为乳头状瘤病,其中9例伴不典型增生。结论:老年性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最常见症状为乳腺肿块,术前行乳腺彩超及乳腺钼靶检查确诊率较低,仍需要术中行快速冰冻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指导手术及治疗。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具有一定的恶变倾向。  相似文献   

7.
王璐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3):119-120,128
汽车尾部警示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类,近年来不再是刻板直接地警醒和告诫,而是逐渐多元化和个性化。之前对于此类话语的研究比较少,而且多集中于汽车尾部警示语的类型和修辞手法或者语义层面。在此运用两大认知语用理论—概念整合和关联理论,分析汽车尾部警示语的生成机制和解读过程。首先分析当今汽车尾部警示语的特点:(1)从直接向间接转变;(2)角色屈尊;(3)幽默诙谐。然后运用概念合成理论,通过具体实例,分析汽车尾部警示语的意义构建过程,解释警示者是如何构建多元化警示语的。最后运用关联理论从被警示者角度,通过具体事例分析被警示者是如何推理和解读警示语,并领会其中的幽默的。基于对警示语的认知语用分析,得出结论,只有当警示语的意义建构过程与解读过程对应了,才能达到最佳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8.
1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45岁 ,个体户 ,已婚 ,汉族 ,江西宜春人 .因左中腹疼痛、食欲进行性减退 1 0天 2 0 0 1年 9月 1 4日入院 .患者 1 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中腹持续性疼痛 ,不向他处放射 ,伴食欲减退 ,呈进行性 ,恶心、未吐、无腹泻 ,无畏寒及发热 ,无尿急、尿痛、尿频 ,在外院治疗 1周症状无缓解转入本院 .既往身体健康 .查体 :T3 7℃ ,P82次 /分 ,R2 0次/分 ,BP1 6/9KPa发育正常 ,营养中等 ,神志清楚 ,消瘦 ,步入病房 ,自主体位 ,查体合作 .皮肤粘膜无黄染 ,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头颅五管正常 ,甲状腺Ⅰ度 ,两肺 (-) ,心界正常 …  相似文献   

9.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43岁,主因腹痛伴恶心、呕吐3d于2009-11-25日入我院,既往有多年上腹部不适病史.查体:腹部对称,膨隆,上腹部压痛,以脐周部为著,无肌紧张及反跳痛,剑突下可触及约15cm×10cm大小包块,质中等偏硬,伴触痛,边界尚清,活动度差.  相似文献   

10.
11.
基于垂直密度表示理论,分析ParetoⅡ型分布的厚尾性,给出ParetoⅡ型分布参数的矩估计并得到其强相合性,给出基于样本分位数的ParetoⅡ型分布的参数估计并得到其强相合性.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伴发棕色瘤的产生是由于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破骨细胞骨吸收和纤维组织异常增生.本病患者发病隐匿,因罕见部位受累的骨病变或病理性骨折而就诊的患者容易与骨肿瘤相混淆,骨病变穿刺未发现组织形态典型性病理改变.临床医生需要完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资料,制定精准治疗方案,以免过度治疗.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完整切除1例5.5kg重的巨大实性假乳头状瘤.病理诊断: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浸润包膜,低度恶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治疗骨盆TileB、C1型损伤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11年2月~2013年12月采取微创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治疗骨盆TileB、C1型损伤24例,受伤后至手术时间为4~14 d,平均5~7d。所有患者均在仰卧位下先植入骶髂拉力螺钉固定后环,再根据损伤及骨折移位情况,同时行前环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或微创经皮植入外固定支架固定。结果:术后随访5~36个月,平均14.5个月,骨折愈合良好,肢体无短缩、行走痛,根据Majeed疗效评定标准,优20例,良2例,可2例,术后无一例感染。可2例行多排CT扫描见螺钉部分进入骶管,患者有轻微骶神经损伤,予以营养神经治疗,3月后症状缓解,未行特殊处理。结论:骶髂拉力螺钉技术的固定强度大,稳定性好,微创,手术感染率低,是治疗骨盆TileB、C1型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应用135具出生后至7岁的小儿尸体,按身长分为三组。其中,75,5厘米以下为0~12个月,76例;95.1厘米以下为1~3岁,36例;116.2厘米以下为3~7岁,23例。对硬膜囊末端以下部位的骶管进行观察和测量。发现骶管弯度随年龄增加而变大.在骶管裂孔中央处,其长轴与皮肤之间的夹角分别为19.9°±2.53°,24.2°±3.29°、27.4°±3.40°.硬膜囊以下部位骶管长度分别为1.51±0.37厘米、2.10±0.22厘米、3.74±0.45厘米.髂嵴连线并骶角的垂直距离分别为3.83±0.91厘米、5.95±0.64厘米,7.32±0.96厘米.骶角至尾骨类的距离分别为1.85±0.40厘米、2.72±0.37厘米、3.71±0.57厘米.以上各数据在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硬膜囊末端平面的骶管管径和骶管下口的口径均以矢状较横径狭小.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大多数车主在汽车尾部使用一定的警示语,形形色色的汽车尾部警示语也应运而生。汽车尾部警示语具有鲜明的语言特点,因此,对汽车尾部警示语从言外行为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使人们了解汽车尾部警示语的语力及对其他车主产生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骶髂关节紊乱症在临床较常见,笔者采用针刺和推拿手法治疗,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1临床资料共80例,男52例,女28例,年龄30~67岁,病程1周~20年。80例中伴下肢坐骨神经痛62例,伴耻骨联合处疼痛且向腹股沟、大腿内侧传导12例,跛行6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临床骶髂关节疾病的CT表现。方法 :对照骶髂关节骨骼及尸体标本分析研究临床 5 0例不同骶髂关节病变患者的骶髂关节CT平扫片。结果 :不同的骶髂关节病变的CT扫描有不同的表现。结论 :CT能较清楚显示骶髂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结构 ,对临床骶髂关节疾病的区别及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CT扫描是目前诊断骶髂关节病变最理想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汽车尾部警示语的类型入手,简单分析了汽车尾部警示语的语言特点及其常用的修辞,从而探讨会话含义理论在汽车尾部警示语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以重要经济大型鱼类南方鲇为实验材料,采用解剖学、组织学方法和透射电镜技术对其尾部神经分泌系统(caudal neurosecretory system,CNSS)的形态结构和繁殖前后的结构变化作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南方鲇CNSS主要由尾垂体、轴突和Dahlgren细胞3部分组成;尾垂体体积较大,属于单个连续型,有倒三角锥形和近似蝌蚪形两种形态;轴突主要是无髓神经纤维;Dahlgren细胞主要分布在尾部最后3段脊髓中,可分为Ⅰ型和Ⅱ型细胞,两种细胞大小形态存在显著差异,在繁殖前后形态结构也存在显著变化.繁殖前,Dahlgren细胞突起及末梢内充满电子密度高和低两种类型的分泌颗粒,细胞器丰富;繁殖后,细胞内分泌颗粒及核糖体急剧减少,线粒体空泡化,RER管腔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