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学是研究人对现实和审美关系的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但不研究艺术中的具体表现问题,而是研究艺术中的哲学问题,因此被称为"美的艺术的哲学"。美学的基本问题有美的本质、审美意识同审美对象的关系等。音乐美学(Aesthetics of Music)是从音乐艺术总体的高度研究音乐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性的基础理论学科。  相似文献   

2.
德育教育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新时期应在德育教育中引进审美艺术,按美的规律教育人,塑造人,在美育的潜移默化中唤起德育教育对象美的情感,实现德育教育真、善、美的统一,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教师口语风格论──口语美学说袁少杰建立口语美学在声音的世界里,我们不仅应该有音乐的殿堂,我们还应该建立口语美学的大厦;在美的天地中,我们不仅应该培植一般艺术教育的花朵,我们还应该垦启口语美育的园圃,营造无际的口语美育的绿色,以造成人类口语美的世界。我...  相似文献   

4.
考奈罗教堂是意大利巴罗克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伯尼尼美的整体的代表作品,在西方艺术史上影响很大。直到九十年代后期,对这一作品的美学解释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仔细分析其建筑成分和设计思想、剖析特莱萨组雕的细节和内涵、探索美的整体的构成并初步给出定义,不仅使我们能够深入理解考奈罗教堂和伯尼尼的艺术,而且有助于我们走进巴罗克艺术殿堂。  相似文献   

5.
诗是文学中最优美的艺术。译诗,则是创造美的艺术。译者在译诗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诗歌的审美体验,力求发掘和再现诗歌之美,并努力引导译语读者在阅读中产生美的共鸣,获取心灵的愉悦。  相似文献   

6.
宋峰 《考试周刊》2013,(76):58-58
数学老师在教学中要深入挖掘并艺术地表现出数学美的特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本文对数学美作了具体阐述,分析了数学美的实质。  相似文献   

7.
袁艳 《考试周刊》2011,(78):144-145
高校开设健身舞课程除了能让大学生们强身健体外.更以运动美的形式给学生们展示绚丽多姿的艺术世界,予以他们美的陶醉、美的享受,培养他们对美的鉴赏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8.
通过借鉴德国古典美学,特别是黑格尔美学的基本思想,鲍桑葵的"使情成体"说将原本属于经验主义美学的情感表现说带入了一个新境界。虽然美的艺术、审美表象可以表现复杂的,甚至是消极、否定的情感,但美在艺术本质上是在象征世界的丰富意义,世界的虽苦难但依然乐观的进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鲍桑葵提出了艰奥美的概念,并希望强调丑的相对性。  相似文献   

9.
儒、道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异趣而又互补,构成两千多年来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主线。在美的本质、美与艺术的社会教化作用、美的道德观念和自然属性、作家艺术家创作个性、艺术表现形式、审美鉴赏等多方面。儒、道对立,但二者的结合,又形成了我国古代审美理想中既重思想内容又重艺术表现,艺术鉴赏既重道德教化又重情感愉悦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0.
物理学体现科学美的多种特征 ,物理世界是形式美与科学美的统一。因此物理教育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即物理教育具有特殊的美育的功能。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上论述了物理教学如何充分挖掘物理学中科学美的因素 ,促进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和发展美学思维 ,提高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中西方美学分别产生于春秋战国与古希腊罗马时期。先秦美学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协调性、艺术对情感的表现性及善与美的教化性;古希腊美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性、艺术对现实的再现性及真与美的功利性。中国的艺术哲学产生于魏晋时期,《文心雕龙》完成了中国古代美学体系的建构。西方直到文艺复兴时代随着人性复苏、艺术哲学的发展,康德与黑格尔的美学体系才得以诞生。中西方美学体系形成之展开方式虽有不同,但基本规律一致。  相似文献   

12.
程瑜瑜 《文教资料》2006,(25):101-102
教学艺术具有美的特质。作为一门语言教学,大学英语教学是一项特殊的艺术,需要充分展现英语语言的音韵美,词汇的丰富美,教材的知性美,文化的底蕴美等等,是情感化、美感化的教学,整个教与学的方方面面体现了美的特质,语言教学艺术的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作为消费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产物,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取消了生活和艺术之间的界限,在"生活艺术化"和"艺术生活化"的双向运动轨迹中,实现了"审美"在当代文化生活各方面的渗透与融合。这样,在一个处处皆美的世界,艺术走向了和美截然分离的宿命。然而,从美学的批判角度上看,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势必导致审美判断不再可能,而必然走向自身的反面,即以美的名义扼杀社会成员的审美敏感力,最终把世界变成"美的荒原"。因此,在新的语境下,文学艺术的美育功用不应被忽略。  相似文献   

14.
黑格尔美学思想的体系受到其存在论的深刻影响,一方面,其存在论提供的世界之存在的整体性的逻辑结构,奠定了美和美学在人类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另一方面,其存在论提供的辩证历史观对艺术史的确立、美的历史确立,以及考察艺术与社会历史的关系、艺术的命运这些重大问题、美学课题产生了奠基性的作用。这种影响说明,美学在其方法、体系、结论甚至理论形态各方面,都奠基于时代性的存在论之上。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的美学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教学实在是一门艺术。听优秀语文教师讲课,你会感到是一种艺术享受。艺术的最高境界是美,那么语文教学怎样才算是美的境界呢?怎样才能达到美的境界呢?这就是本文所要漫谈的话题。一、从一句名言谈起孔子在谈到他求学的历程和体会时说过一段有名的话:“吾十有五而志于?..  相似文献   

16.
物理学体现科学美的多种特征,物理世界是形式美与科学美的统一。因此物理教育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即物理教育具有特殊的美育的功能。本从理论与实践上论述了物理教学如何充分挖掘物理学中科学美的因素,促进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和发展美学思维,提高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艺术学在中国教育界和学术界升格为与文学并驾齐驱的一个学科门类,不仅是学科发展的需要,更是“实践转向”对艺术学的直接影响.“实践转向”将使艺术美学的地位凸现出来,以研究艺术在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上的独特之处,改变文学美学和文学理论包打天下的局面;艺术美学的实践分析将凸显艺术生产“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的特殊性和特殊规律,对艺术的技术层面进行美学研究;艺术美学的实践分析还将在文化产业的语境下研究艺术的市场、消费等方面的特点,在消费社会、信息社会、后工业社会中更好地发展艺术.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人山水画艺术对于诸多生态美学核心问题,有极为丰富和深刻的阐发.在传统绘画艺术观念中,自然是美的,自然之美是一种原生性的"自在美";人本身以及人的创造活动也是一种"自然",人创造的艺术作品具有的美,作为一种"再生美",与自然之自在美和谐统一于世界之一体.传统文人画艺术的这些思考,应当成为中国生态美学研究的思想资源,并启迪研究的思维路向.  相似文献   

19.
王军 《考试周刊》2010,(57):138-139
体育运动的目的,除强身健体外,更以运动美的形式给人们展示绚丽多姿美的艺术世界,以人予美的陶醉,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艺术哲学,把美与实践的关系,发展成为文艺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把艺术本质论具体化为文艺与生活的关系论;把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的关系,发展为世界观对创作的指导作用;把“美的规律”发展为“典型化”原则。并从美根源的实践性决定文艺必须以社会生活为源泉,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的联系要求作家必须深入生活改造世界观,按照美的规律建造就是要求将普通生活典型化三个方面,显示了毛泽东艺术本质论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底蕴,阐述了无产阶级文艺的本质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