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和谐教育     
构建和谐社会,教育是基础。和谐社会的教育,应该是和谐教育。和谐教育应该是教育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教育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发展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教育具有促进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功效,但是教育的发展又离不开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持。教育与经济社会良性循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才是和谐发展,脱离现实的超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举措。在全世界关注中国发展的时候,党中央及时觉察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意识到在此过程中还有许多不和谐的地方,若一直发展下去将会形成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这些不和谐地方主要表现在:一是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经济发展不协调,差距在扩大。二是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滞后不协调,加剧了人同自然之间的矛盾,加剧了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危机。四是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能的状况同人民群众期望要求之间不协调,利益关系搭配不当,不匀称,导致差距不断扩大,两极分化加剧。这些问题若不及时解决,积累到一定程度,社会的各部分之间矛盾会突出,就会造成社会发展的不稳定。可见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社会各组成部分的要求,也是整个社会存在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最终趋势。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内涵十分丰富.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从内容到实施作了十分精辟的分析和阐述。我们领会包括了社会平等、政治民主、经济富裕、文化先进、教育发达各个方面。和谐社会要求政治和谐、经济和谐、文化和谐、教育和谐。和谐教育既是和谐社会的必要组成部分.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对于和谐教育一般有两种角度理解: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和谐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方面的协调和配合。作为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和功能。因此,构建和谐教育就成为教育教改的重要目标之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农村教育发展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个社会要实现和谐.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必须都能正常发挥功能。协调发展。教育作为社会子系统和社会公共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作用。教育本身的功能和特点决定了其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构建和谐社会有赖于构建和谐教育。和谐社会呼唤着教育和谐发展。本文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的前提下,分析发展农村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当前农村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不和谐现象,并提出农村教育和谐发展的新思维及政府的职责。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七大重申的重大任务,也是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我们要坚定信心积极构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7.
教育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作用。将和谐发展的理念融入教育,使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突出位置,是因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国内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实现社会和谐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为了实现预期目标,我们不仅需要保持安定团结的国内环境,也需要继续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新时期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而“和谐教育”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谐社会建赢和发展的现实基础。和谐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和实现人的全而发展和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使社会变得更加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有序。因此,构建和谐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完善的关键时刻,党中央、国务院在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同时,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国策。这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解决社会转型期的许多矛盾,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是加深对党的执政规律认识的结果,是全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结果,是改革开放深入发展提出的全新历史性课题.学校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学校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所学校,只有和谐才能发展,也只有和谐才能不断创新,才能培养出符合未来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构建和谐校园呢?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美好生活,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取向,也是全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目标。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和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3.
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保障。构建和谐文化是中国实现社会文化转型的需要,是实现民族文化复兴和迅速崛起的保证。目前,人类已经进入了“文化”时代,促进人的发展,建设和谐社会逐步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最高追求。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的机构,构建和谐社会学校理应当先。作者建议学校必须从文化建设入手,积极构建开放、民主、和谐的学校文化,全面提升学校文化品位,构建和谐校园。幼儿园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一生接受学校教育的第一步,和谐的教育、和谐的校园文化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试论和谐教育之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和谐教育是形成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就我国的实际国情看,构建和谐教育首先从消除社会教育不公平开始。和谐教育是公平的教育、法治的教育、诚信的教育、人文的教育,科学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代社会,伦理道德与民主法冶是调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和谐“一软”“一硬”的两种手段,也是两条底线,任何社会的和谐运行都离不开这两种手段,也不能超出这两条底线,否则社会秩序就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社会,是加深对党的执政规律认识的结果,是全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结果,是改革开放深入发展提出的全新历史性课题。学校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学校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学校工作者应该关注和思考“为什么要构建和谐校园?”“如何构建和谐校园?”处理好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深化构建和谐校园,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个论断揭示了社会和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关系,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奠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对于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和谐教育主要指以校园为中心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协调、整体发展的育人形式与氛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保证和重要基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2007年,我们将在深刻认识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作用、进一步增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基础上,把工作着眼点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而又长远的工程,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在很多方面出现很多的问题与困扰,使社会在解决不和谐过程中逐渐走向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