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高中语文第二册《劝学》一文中有这样两句话: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这两句中的“至”和“致”都译成“达到”,且所支配对象相同,那为什么不只用其中的一个呢?二者有什么区别?原来,“至”,《说文解字》作“”,本义是“鸟飞从高下至地也”,引申为“及,达到”,是到达目的地的通用词,它表示主语指称的事物的到达或到达何处。如《劝学》中“风至苕折,卵破子  相似文献   

2.
在荀子《劝学》中有这么两句:“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其中两个“千里”前面分别用了“致”和“至”。这两个字在山东人民出版社初中语文第1册第1课《劝学》中没有解释,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第3册第10课《劝学》中仅对“致”做了解释:“到达”。  相似文献   

3.
《荀子·劝学》中有这样两句:"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很多学生在背默时常将"致"和"至"混淆颠倒,其实这两个字是不能随便混用的,在这篇课文中它们有一定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咬文嚼字》2012年第8期载《“跬步”的翻译》一文,文中一前一后两次引用“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一句,其中都把“至“错写成了“致”。  相似文献   

5.
"致"和"至"     
在荀子<劝学>中有这么两句:"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其中两个"千里"前面分别用了"致"和"至".这两个字在山东人民出版社初中语文第1册第1课<劝学>中没有解释,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第3册第10课<劝学>中仅对"致"做了解释:"到达".  相似文献   

6.
“无以”是古文中运用很广泛的一个词,例如:“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孔子《论语·季氏十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相似文献   

7.
微语文     
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出自《荀子·劝学》,意思是: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到达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  相似文献   

8.
文言文中有不少含“无以”的句子。如: ①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②余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 (《史记·毛遂自荐》)  相似文献   

9.
警句园     
《新作文》2007,(12)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翻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  相似文献   

10.
“学贵有方”。《孙子兵法》上说:“授人鱼,供一餐之用;授人渔,则享用不尽。”它给我们教师一个有益的启示: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工具非常重要。 那么如何“授人渔”、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呢? 一、确定目标法。宏观目标:根据大纲要求制定一学年或一学期语文学习计划,确定要达到的目标。微观目标:每教学一篇课文,先确定一个目标。“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没有小目标的突破,便不能达到大目标。 二、整体阅读法。要求学生阅读时把各部分的相互联系绘制成层次结构表,然后根据各部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何乐士等同志编著的《文言虚字浅释》(以下简称《浅释》把“无以”看成固定词组,译为“不能”,并举《荀子、劝学》篇“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为例,译作“所以不把半步长短的步子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千里远;不把细小的水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大江大海.”这样解释和译白,我们逐字进行寻根查对,“无”字可训“不”,“以”字与“能”字却无对应演变迹象.而且在古汉语中,“有以”、“无以”相对成文,如将“无以”译为“不能”,则“有以”将不得其解.杨伯峻《论语译注》(以下简称《译注》)季氏篇把“不学诗,无以言”译作“不学诗,便不会说话”;把“不学礼,无以立”译作“不学礼,便没有立足社会的依  相似文献   

12.
谈“积”     
荀子《劝学篇》有这么几句,“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里,强调了一个“积”字,他着重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为学,要重视“积”的功夫。老子也说过:“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同样是强调学习基础知识、积累基础知识的重要。学习是艰苦的劳动,学问是知识的积累,必须由浅及深,由  相似文献   

13.
“致”辨     
高中语文第一册《劝学》一文中有“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一句,文后注释为“致,达到”。这样注解,对理解文意来说,相当清楚明白,  相似文献   

14.
Tony 《新高考》2014,(5):68-72
荀子在《劝学篇》中说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指出了积累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不少专家也认为学习英语没有捷径,惟有积累这一条路。复旦大学英语教授、博士生导师熊学亮先生就说过:“学习英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积累、操练和自我纠正。”在本文中,我将结合自己的英语学习和教学经验从词汇、句型和技法三个方面谈一下积累在作文备考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正>荀况《劝学》中"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的"致",人教版教材解释为"达到",这个解释不准确,万泉源在《〈劝学〉中的"致"和"至"》(《语文学习》1997年第5期)中解"致"为"使达到",非常恰当。现行苏教版教材依然解"致"为"达到",张忠森先生撰文《释义应从原始义出发》(《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1年第5期),由《劝学》中的"至"和"致"的释义教学而提出文言文字词教学应该尽量从字的本义出发。张先生在文中引用了《说文解字》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高语第四册《滕王阁序》中“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这一句,课文是作如下注释的:意思说早年的时光已经逝去,珍惜将来的岁月,为时还不晚。还特别引用了《汉书·冯异传》里的句子“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无论是《滕王阁序》中的句子,还是《汉书》中的原句,都涉及了一个重要的词语“桑榆”,课文注释也有交代:桑榆,  相似文献   

17.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唐朝杜牧的《江南春》,这首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深受赞扬。可是到了明朝,文学家杨慎却出来“纠错”:“千里”应为“十里”,因为“千里”太宽了,谁看得见?谁听得见?  相似文献   

18.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这是荀子《劝学》中的名句,引申为做事如果不从一点一滴做起,就不可能有所成就。  相似文献   

19.
名人与剪报     
知识在于积累,正如古代思想家荀子在《劝学篇》中所说:“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许多名家学者深谙个道理。有趣的是,他们竟把旁人不屑一顾的剪报作为收集资料、积累知识的一个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0.
《五人墓碑记》中有一个句子:“谁为哀者?”课文没有注解,而《教参》中释为:“谁是哀痛的人?”我以为这种解释是不确切的。我们先看两个相仿的句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