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对审美体验的涵义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创作动机的发生、艺术构思的展开到绘画作品的完成等环节,结合画家的创作实践,阐述了画家的审美体验在绘画创作中的意义。指出:审美体验贯穿于整个绘画创作过程,绘画是画家个体审美体验的转换状态,其视觉形象所表达的是源自画家心灵的个体体验。正因为画家独特的审美体验,才使绘画成为一种个体创造的必然存在,才使绘画作品中隐含了一个独立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2.
"留白"是中国古典绘画术语,在古代绘画创作过程中,画家往往会在画卷中留出大面积的空白,以渲染意境、激活读者想象、提升画卷的艺术审美价值。将这一艺术手法引入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课堂参与、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且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和文化素养。小学语文老师应充分发挥自身智慧,将"留白艺术"应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去。  相似文献   

3.
绘画创作中的主观思想是画家们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特殊的创造活动和思维形式,是画家对现实生活进行观察、体验、分析、研究并自始至终伴随着的精神活动,通过塑造具有典型意义的艺术形象,以反映生活和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感情、理想、趣味等内在本质。因而绘画创作不单是技术技巧之事,更重要的是一种很强的艺术思维活动和心理动势。这种思维活动被绘画艺术作为精神产物所创作,其本身就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一般而言,绘画创作思维是在主观思想的牵动下形成感知、投情、心象、想象、直觉、灵感等重要环节,最终创造出一幅崭新的视觉图像,以体现画家思维主体的审美和艺术境界能力直接影响绘画的创作。  相似文献   

4.
蒋萌  王奎 《广西教育》2014,(1):20-21
绘画作品的内在气势与力量、外在节奏与韵律之美主要体现在其艺术情感上。这里所指的艺术情感是画家在绘画创作过程中产生的、作为绘画创作动力和表现对象的态度和体验。这种艺术情感被很多画家视为绘画创作及绘画作品的灵魂。西方美学说,艺术是情感的符号。也有人说,艺术就是情感。因此,艺术情感在绘画创作过程中往往具有统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艺术情感表达的需求构成了绘画创作的动力;第二,情感的再度体验构成了绘画创作的核心;第三,艺术情感是绘画作品中艺术形象的重要构成部分;第四,艺术情感引领着画家走向艺术的巅峰。由此,绘画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其艺术情感又具体表现出以下五个特征。  相似文献   

5.
李琳 《华章》2012,(13)
生活与艺术之间是一种复杂的审美关系.艺术是创作主体进行艺术观察和审美体验的结果的表现性形式,也是创作主体对生活独特的审美发现和对生命特殊的体会感悟的物态化结果.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艺术创作者要想创造出形神兼备、生机盎然、妙趣横生、境深意远的艺术作品,培养敏锐的艺术观察力和丰富独特的审美体验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美术教育,教师注重传授绘画知识技能,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情感体验。要改革美术教育,美术教学应树立以审美为核心的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健全人格。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在教学中,强调情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教学达到"寓教于乐"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7.
审美体验具有个体性,具体表现在审美体验具有个体差异性。审美体验也具有超个体性的一面:首先表现在审美体验要求别人分享;其次表现在审美体验具有交流功能。审美体验是个体体验与群体体验的综合体。审美体验不是单纯的个人好恶,它接近普遍的价值领域。正因为审美体验具有超个体性,因此,艺术家在创作时需要超越自身之外。  相似文献   

8.
情感体验是通过实践性的音乐活动,使音乐与人的生理、心理相互作用产生内在音乐感受。只有当音乐中的关感因素被体验,音乐的审美功能才起作用。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通过情感的直接抒发和体验来达到审美目的。  相似文献   

9.
中西方绘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美学理论下形成,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艺术风格,也使它们之间存在诸多差异.中国绘画强调绘画的精神内涵,提倡画家结合自身对景物的感受和自己的思想进行艺术创作,而西方绘画则严格依据几何学和透视学的科学原理进行艺术绘画创作.正因如此,才形成了中西方绘画在空间意识上的巨大差异,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世界艺术形态.  相似文献   

10.
音乐审美体验是人们的一种心理活动,是音乐审美者在创作和欣赏音乐作品时所产生的心理上的想象、感受、理解的活动,其中由这种心理活动所抒发的审美者的情感与想象对音乐中的审美体验产生了尤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大量的前人实践结果例证的方法,阐述了人们在创作和欣赏音乐艺术作品时自身和对被观察者的一系列的思想倾向和反应,论证了情感性、想象性与音乐审美体验的关系,得出了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的过程中,创作者和欣赏者由内心的情绪与思想所引发的情感性与想象性在其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个结论。  相似文献   

11.
既有的艺术文献是画家创作时的"先天"基础。画家认知范围内的艺术文献,对每个画家的影响都非常巨大。当下画家必须调整好艺术文献与绘画创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详尽分析北宋中期的山水画家郭熙《林泉高致》绘画创作,认为郭熙的绘画创作思想涉及了山水画创作的一系列问题,其中最能体现其绘画创作思想的是对于画家在创作实践中的审美心境、创作态度、山水画取材,以及笔墨运用等问题的提出与阐述.指出郭熙的绘画创作思想对今天的中国画创作与发展而言也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写实油画创作中合理地运用彩色照片,不但无损于写实油画自身的艺术特性和审美价值,相反有利于写实油画艺术形式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这种合理的借鉴利用,不是简单地对照片进行原封不动的翻版,而是借题发挥,创作出倾入画家情感的生动的艺术作品,这样才能使油画创作在保持自身特有艺术表现形式的同时更开放地吸收现代艺术形式。如何将照片作为素材合理地运用到油画创作中,一直是画家探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刘旷由版画而国画的艺术笔调的转换 ,是画家艺术积累的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 ;是画家对人生、对自然的至真至诚的情感体验 ,以及艺术情趣、审美意识的流动与变迁。刘旷的绘画既有传统审美风尚 ,更富崭新的时代审美信息 ;其鲜明的个性色彩 ,雄浑、深沉、豪放、刚健的风格 ,具有充满激情的美感魅力。  相似文献   

15.
文人画属于中国画的范畴,是我国绘画艺术发展过程中的自然衍生的产物,属于中国绘画中的一种特殊绘画形式.文人画包含了诗文、书法、绘画及篆刻四大艺术,集中体现了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具有独特的审美风格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哲学中局部和整体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绘画创作中也是如此,通过局部的描写可以联想到事物的整体,而在整体的创作中有包含局部的绘画,在绘画创作中构图的方式各不相同,一些画家通过对素材局部的放大绘画来吸引欣赏者的眼球,使他们能够从局部的内容联想到整体的情景,给人以浮想联翩,虚幻缥缈的感觉,本文主要通过对绘画创作中的局部视角概念进行简单的阐述,通过一些案例来分析产生局部视角的原因以及局部视角的特点,希望在绘画创作中通过局部视角的创作,使得更多的画家在局部视角领域有新的突破,并且能够表达画家的创作内容。  相似文献   

17.
西方绘画在发展历程中,画家总是将当时的科学成就引进艺术创造之中.由于光学和色彩学研究成果问世,后来又经查理士·亨利把光和色彩直接与美学相结合,运用到艺术法则上,这使追求创新的画家们深受影响和启发,他们尝试着纯粹的"外光"描绘,以及新的色彩关系分析,并把这种自然科学的法则和他们的艺术观点结合起来进行创作.后印象派在印象派追求"光学现实主义"影响下,在对色的分解与综合的绘画实践中逐步形成"抽象"美,这种依据艺术家内在的审美感觉逻辑所达成的"表现"美,表明了西方绘画首次出现了一个主体创造和主体表现的自足独立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18.
一个有造诣的画家,要想在艺术上取得成绩,并非偶然的幸运,而要凭借顽强的意志,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不怕崎岖坎坷,不畏艰难勇敢地攀登.在20世纪和21世纪交替转折的年代,在经济、科技、文化飞速发展,人类精神和智慧高扬的这个时期,探讨刘旷先生的审美倾向、艺术风格、创作历程,展示严肃画家的风貌,对提高我们的艺术审美能力,开拓绘画创作的艺术境界,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艺术与宗教是人类基本的两种文化形态,两者之间总是互相渗透.从审美体验心理学和宗教心理学角度,可以通过研究审美体验与宗教体验二者相通、相同之处,以及二者的差别,进而深入研讨艺术与宗教相互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20.
情感体验与音乐欣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音乐欣赏课中,学生可以通过大量的音乐实践得到情感体验,提高音乐审美修养,从喜欢听音乐到用心聆听音乐,进而理解、分析、评价,欣赏层次逐步提高.情感体验是音乐欣赏课中的重要环节,引导学生抓住这一环节,并运用各种方法、手段进行体验,能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使音乐课更具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