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他行为作为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近些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基于此,以近30年来中国利他行为研究的文献为基础,对利他行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进行回顾,并对该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利他行为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儿童利他行为发展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他行为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的领域之一。本文就儿童利他行为近二十年中的相关研究进行了介绍,主要包括儿童利他行为的界定、利他行为的发展以及影响利他行为发展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儿童利他行为理论探索的新进展,以期对以后的儿童利他行为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传统经济学理论中关于“经济人”的假设无法有效解释经济人的利他行为,在将行为人的行为目的统一为获取个人价值的基础上,构建群体意识选择模型解释并分析经济人利他行为选择,得出降低经济人个人欲望、降低社会利他行为成本、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增进社会的利他行为。  相似文献   

4.
王丹 《科幻画报》2022,(3):167-168
利他行为本质上是一种助人行为。努力培养初中生利他行为将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规范。通过理解初中生利他行为概念,分析初中生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达到科学认识初中生利他行为的本质内涵。通过初中生利他行为案例研究,深入剖析初中生利他行为的心理变化与行为规律,帮助教师更好的担负起激发初中生利他行为的重任。  相似文献   

5.
罗伟娴 《考试周刊》2010,(3):215-216
儿童利他行为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本文对瑞士研究人员与中国研究人员对儿童利他行为发展趋势作的同一项实验研究进行了介绍。研究结果发现:3—8岁中国儿童利他行为的发展趋势与瑞士儿童一致。向着平均主义方向发展.并逐渐向慷慨主义发展。但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上.瑞士研究人员发现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愿意与他人分享所得.而中国研究人员则没有发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利他行为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由清华大学林泰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五”规划(教育学科)国家一般课题“利他行为的理论与教育研究”(课题批准号:BEA010064)于近日通过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通讯鉴定。鉴定专家有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詹万生研究员、中山大学郑永廷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杜时忠教授和山东师范大学戚万学教授。现将成果公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网络利他行为的内在机制来看,利他行为本身就是一个道德过程。从网络有助于利他行为发生的内在机制来看,一方面,网络环境的一些特征比现实社会更有利于利他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网络环境中存在着对利他行为的激励机制。因而,网络利他行为具有重要的德育价值,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通过网络利他行为来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公民道德教育是当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理论课题和实践问题。韩国一直十分重视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在弘扬传统道德的基础上,重视道德教育实践,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研究韩国中小学公民道德敦育的特点,对于我们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回归生活世界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发展的内在本质。近年来引发热议的各种"最美现象",为探讨公民道德转向提供了现实素材。因此,以哈贝马斯"生活世界"和"交往理性"为基础,分析公民道德回归生活世界的社会表征、内在机理,以探究公民道德向生活世界转向的实践路径,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本体性课题。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是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数学课改深度推进的需要。现实的"课题研究"中教师们对理论的诉求更为强烈,有其合理性、现实性和必要性,为此,要厘清缘由、探讨课题研究中所需的理论及怎样才能获取所需要的理论,在学习、思考运用理论于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课题研究的质与量。  相似文献   

11.
公民道德教育是当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理论课题和实践问题。韩国一直十分重视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在弘扬传统道德的基础上,重视道德教育实践,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研究韩国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的特点,对于我们加强和改进中小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近几年来国内关于公民道德的内涵、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以人为本基础上的公民道德研究、公民道德的层次以及和谐视阈下的公民道德等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整理,从不同层面对公民道德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并从公民教育、公民道德意识以及公民道德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方面进行思考与探析,试图找到公民道德新的研究路径,进一步推进我国公民道德研究进步。  相似文献   

13.
青年志愿服务与大学生成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年志愿服务对大学生成才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青年志愿服务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助于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大学生产生利他行为的思想和行动;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
  培养儿童青少年乐于助人的品质是重要的教育目标之一。在心理学中,乐于助人的行为称为利他行为(Altruistic Behavior)。利他行为一词最早是由法国社会学创始人孔德提出,后被斯宾塞等人沿用。利他行为是出于自愿的,不期望他人任何回报或奖赏的一种自觉无私、有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主要包括帮助、安慰、救援、保护别人或与人分享等。从小对孩子进行利他行为的培养很有必要,有助于孩子更好地与他人进行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罗森汉(Rosenhan)、康内尼(Konecni)等人分别对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发现诸多因素影响利他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共情是发生在人际互动过程中的一种心理现象,包括情绪感染、同情关注以及观点采择共情三个层次,涉及"自下而上"的情绪分享和"自上而下"的认知调节两个过程,是利他行为的直接动机。儿童的共情发展遵循一定规律并在性别和情感类型上有不同表现,发展儿童的共情有助于促进利他行为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
从理性经济人假说出发,以生命本体论为基础,提出均衡反射场理论假设,试图构建一个对人类利己行为和利他行为研究的统一分析框架,随后以此分析框架对利己行为和四种利他行为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并尝试性的建立了数量表达式,最后建立了从利己行为到利他行为的完整谱系,使人类利己行为与利他行为统一于均衡反射场假说。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大学生自我损耗程度与利他行为的关系,以便为大学生实施亲社会行为提供心理干预和理论支持,采用积极与消极情绪量表、行为实验、大学生利他特质调查问卷对天津市某所高校的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自我损耗与利他行为呈负相关,不同损耗程度下个体的利他行为数据有显著差异,且自我损耗程度低的个体比自我损耗程度高的个体更容易做出利他行为。经过多元回归分析,得出自我损耗程度对利他行为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的结论,自我损耗比利他特质对个体利他行为的预测力更好,个体在自我损耗程度较低的情况下更易做出利他行为。  相似文献   

18.
略论教育研究国际传播中的后殖民主义倾向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研究领域对文化殖民主义理论反应滞后的原因在于研究方法论上对教育研究文化特征的忽视.教育研究国际传播中存在着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后殖民"倾向,文化殖民主义理论有助于提高对这种殖民主义倾向的认识.但是,文化殖民主义理论中也存在着将"殖民主义"概念泛化和滥用的倾向.正确处理教育研究国际传播中向发达国家学习与反对殖民主义倾向的关系,有助于我国教育和教育研究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中小学教师培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课题研究"培训模式。从理论基础、目标定位、模式构建、案例剖析、效果分析等方面对"课题研究"培训模式进行理论和实践分析,认为采用"课题研究"培训模式开展中学化学教师培训有利于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化学教师参与培训的动力。  相似文献   

20.
魏家宇 《考试周刊》2015,(18):158+180
课堂教学和课题研究是每一个一线教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加强课堂教学和课题研究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究,是提升教师自身能力与素质的重要渠道。本文就基于"两课"的双优型教师培养的校本研究展开探讨,对基于"两课"的双优型教师培养的校本研究范畴进行了界定,介绍了基于"两课"的双优型教师培养的校本做法实施,梳理了基于"两课"的双优型教师培养的校本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