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实施木刻版画研究性学习,既满足了美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又有助于木刻版画艺术价值的突现与我国版画事业走出困境。因此,要以"融合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基本目标,坚持"全体参与与全程体验、情境化与生活化、资源优化与成果创新"的原则,采取多种途径保证木刻版画研究性学习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2.
李影 《华章》2013,(23)
如今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政府提出大力发展文化建设,版画这一世界性的画种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苏州这个地方,木刻版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目前的形势下大力开展木刻版画教学有着重大意义,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与传承。同时,在初中美术教材中版画教学也占有一定的比例,从七年级的纸版画、吹塑纸版画到八年级的木刻版画、藏书票,可以说已经作为美术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分类。无论是纸版画或者吹塑纸版画,制作的材料相对简单便捷,易制作、可操作性强。但相比较而言,产生强烈的黑白对比和纹理韵味的木刻版画,更有助于中学生锻炼和提高敏锐的艺术观察能力、准确的造型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及灵活的应变能力和高雅的艺术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传统美术教学的关键组成内容,版画是很多学生都比较喜欢的内容。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不断优化木刻版画的创作教学,积极探索更新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方法,既有助于全面适应新课标提出的各项要求,也能够为木刻版画的普及创造良好条件。对此,广大小学美术教师应给予足够重视,从不同角度来加强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王滢 《教育导刊》2004,(7):24-27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实施木刻版画研究性学习,既满足了美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又有助于木刻版画艺术价值的突现与我国版画事业走出困境。因此,要以“融合人精神与科学素养,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基本目标,坚持“全体参与与全程体验、情境化与生活化、资源优化与成果创新”的原则,采取多种途径保证木刻版画研究性学习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目前在杭高校开展的木刻版画课程的调查,以及亲身教授木刻版画课程的经验总结,提出学习和了解木刻版画技法的意义,指出提高木刻版画技法趣味性在当前高校木刻版画课程教学普及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如何加强木刻版画趣味性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少年儿童进行木刻版画学习和实施创作的要领、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木刻版画的兴趣,鼓励学生探索使用各种材料、工具、表现技法和创作模式,进行版画创作,使作品更富有创意。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味美术活动的乐趣、发挥个人才能、培养个性发展、形成艺术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7.
延安木刻版画作为战时文艺的代表,为达到宣传抗战、凝聚人心的目的,延安木刻的创作形成了向民间学习、从生活中汲取营养、表现贴近现实生活的美术精神。这对陕西当代美术中长安画派、黄土画派所形成的"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传统"无疑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延安木刻在革命视域中所形成的关注现实、具有中国气派的创作风格对当下陕西美术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在版画艺术领域,还是在整个美术领域,当代性都是尚未深入探讨的问题,但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尤其是中国木刻版画的当代性更值得我们进行的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9.
<正>南京市高淳区漆桥中心小学坐落在美丽的游子山下。学校以"发展"为主题,坚持以人为本,走科研兴校、特色树校、文化立校之路,深化实施"体育艺术2+2"项目,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学校自2011年开始确立少儿版画特色教学以来,开设了版画特色课程,开展版画社团教学活动,开发了高淳区第一本美术校本课程教  相似文献   

10.
江苏南通启东是版画之乡,启东版画有着悠久的历史.上世纪50年代末(1958年),启东成立了"木屑花"业余木刻组,出版手拓本<木屑花>黑白木刻集.1985年4月,我国第一家版画院--启东版画院创建. 初中生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思想逐渐成熟,也积累了不少美术经验.但是要创作好的作品出来,必须要深人生活,仔细观察生活然后才能把生活中的美表现在作品上.于是我带领学生经常出来写生,到海边写生渔民打鱼归来后的喜悦、鱼满舱的丰收景象、渔船的来回忙碌航行.  相似文献   

11.
古韵羌寨     
我校自创校以来.始终把艺术教育放在学校重要位置,从2010年开始研究版画创作.从开办伊始.就着力研究适用于儿童的创作技法和材料.分别利用”吹塑纸版画““刻线版画””纸版画”“综合版画”“木刻版画“等创作形式结合羌族文化进行创作。三年来.我们创作出了许许多多的优秀版画作品。在学校内我们也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画展。  相似文献   

12.
透过当前初中黑白木刻版画教学的现状,对初中黑白木刻版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学习木刻版画的乐趣、展示版画学习的成果进行了分析,以高效落实新课标,实现对传统黑白木刻版画的传承.  相似文献   

13.
《滁州学院学报》2016,(3):46-49
新徽派版画的领军人物大都受到过新木刻运动的影响,他们继承新木刻的现实主义精神,结合时代特征,创作出大批套色版画,在版画界产生很大的震动。本文将从新徽派版画领军人物在新木刻运动中继承的革命木刻精神入手,分析新徽派版画与三四十年代的新木刻运动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4.
油印套色木刻版画以其独特的制版方法和精美的印刷效果充分展示了版画艺术的风采。无论何种版画作品,如果缺少印痕之美就失去了作为版画应有的艺术光彩。那么,印刷与修版在制作油印套色木刻版画过程中就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套色木刻版画以其独特的制版方法和精美的印刷效果充分展示了版画的艺术效果。套色木刻版画的研究主要是研究版画艺术的特有的美感和艺术魅力。为了在艺术实践中更加熟练地掌握这一门绘画艺术,培养对版画的认识能力、鉴赏能力和艺术处理能力是的重点。在创作构思和艺术制作中应积极地参与实践,发挥套色木刻版画的艺术趣味和独特的创造性,突出艺...  相似文献   

16.
套色木刻版画以其独特的制版方法和精美的印刷效果充分展示了版画的艺术效果。套色木刻版画的研究主要是研究版画艺术的特有的美感和艺术魅力。为了在艺术实践中更加熟练地掌握这一门绘画艺术,培养对版画的认识能力、鉴赏能力和艺术处理能力是的重点。在创作构思和艺术制作中应积极地参与实践,发挥套色木刻版画的艺术趣味和独特的创造性,突出艺术学科特点,欣赏作品,动手实践,熟悉不同的用刀方式,培养以刀代笔的造型方式。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提高对色彩的归纳概括能力,掌握油印套色木刻的基本制作方法。独立构思并制作出完整的油印套色木刻作品。  相似文献   

17.
民间木刻版画是民间艺术中较为活跃的一种形式。章提出从艺术想象的角度来分析民间木刻版画中的构图、线、形、色四个基本因素,同时指出想象力在民间木刻版画中的作用及影响,从而使人们对民间木刻版画有一个较为整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赖少其(1915~2000)中国现代画家、书法家、美术活动家。1915年5月16日生于广东省普宁县。30年代初为广州市立美术学校学生,现代版画会主要成员之一,在广州从事木刻、新诗和小说的创作,曾参加发起抗日救亡团体广州艺协,开展抗日救亡学生运动。抗日战争时期,赖少其参加新四军,任三支队五团宣教股长,在皖南事变中被俘,囚国民党上饶集中营,后越狱。解放战争时期,担任新四军四纵队一师二团政治处副主任,后在第三野战军任军宣传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华东文联秘书长、上海文联副主席及党组书记。50年代后,担任上海中国画院筹委主任、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安徽省文联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安徽省分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安徽省分会主席等职,以及第1、6、7届全国政协委员。  相似文献   

19.
黑白木刻版画特色教学研究的开展,不仅促进了师生的共同成长,而且也得到了学校及社会的一致好评,教学的改革发展推动了艺术教育,并形成了黑白木刻版画的特色教学,艺术创作是真实感情的表达和释放,是审美观念的体现。版画创作中,情感于其中的流露是一种艺术冲动,会随着外部客观条件而不断变化更新,生活经历、感受能力、文化背景等都是艺术的来源,只有从内心出发,反复提炼才能显示艺术的本质。  相似文献   

20.
重塑当代版画的精神内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版画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但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版画仍然是复制版画。自1931年起,由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才开始了我国有创作版画的史页,历经半个多世纪,曾出现过几次高潮时期,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版画家和在国内外有影响有重要价值的版画作品,发展健全了各个版种。中国版画艺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当下进入转型时期的中国版画面临一定的困境,一些作品刻意追求版画的形式语言,片面追求作品的印痕美感等本体语言,使作品只停留在技术层面,疏离了版画作品本身的内在精神,缺少深刻的内涵和思想,缺少生命力。"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版画要走出低谷寻求新的发展,由"技"进乎"道"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