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一讲我们讲了运笔的步骤,那只是学会如何运笔的第一步。我们还要让写出的笔画有"质感"。什么是"质感"呢?简单地说,就是要让人感觉线条有力度。我们形容一个人的字写得有力时,常会用一个成语:"入木三分"。这里还有一个故事:相传王羲(xi)之写新的祭祀(ji si)祝版(木板)前,让人将旧的祝词削掉,结果削了三分厚才不见墨迹,可见王羲之笔力多么雄健。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入木三分"呢?这就要求我们写字时要做到"中锋运笔"。我们把毛笔的笔毫分为笔根、笔腹(笔肚)、笔尖(笔锋)三部分。中锋运笔的要点就是"令笔心常在  相似文献   

2.
笔毫与笔锋     
笔毫与笔锋是一个整体,两个概念。一支优质毛笔必须具备笔毫、笔锋两个要素。一般优质的笔,既有优等的毫,更有优质锋(颖),如等外毛、劣质毛、废品毛、同样可以制做毛笔,从外观看很像一支毛笔,实际却是有毫而无锋。  相似文献   

3.
正一、竹子的画法竹子画法篇笔蘸墨汁逆锋落笔,按笔铺毫,笔力渐用于叶片中部,行笔一抹而起即收笔,做到笔收意到。运笔不能太快,否则易飘、薄。竹叶是整幅作品的主要部分,按叶的组合形式大致分为"个"字、"分"字、"川"字、"双人"字等。然而,每丛竹叶的组合又由每个叶的组合形式积叠组合而成。  相似文献   

4.
中国书法,既是民族文化,又是中国国粹,博大精深,内涵丰厚,深受人民群众喜爱.那么,怎样学习中国书法呢? 一要认识中国毛笔,科学运用毛笔.好的毛笔必须达到:笔杆要直,粗细适中,锋毫要尖,毫尖锋齐,中部略鼓,成橄榄状,且有弹性.笔毛部分包括毛根、毛肚、笔锋.笔根与笔锋相连,笔肚用来贮墨,笔锋用于书写.毛笔的选择必须遵循"大字用大笔,小字用小笔"的原则.毛笔每次用过之后,应顺着笔锋用清水洗净,恢复原状,尔后悬挂,以备再用.  相似文献   

5.
书法与笔法     
笔法,包括了下笔、行笔和收笔。它要求充分利用笔毫柔软而富有弹性的功能,使运锋铺毫首尾完善,气势流畅,笔力丰盈,使笔毫在顺逆相交、疾涩相顾、轻重相间的情况下运行。书法的用笔笔法,具体可以归纳为中锋、偏锋、藏锋、露锋逆锋、顺锋、方笔、圆笔、运笔方向、用笔技法等。  相似文献   

6.
四、中锋和侧锋 中锋和侧锋,是用笔中最主要的内容.对这个问题的片面和模糊认识最多,大有认真研究的必要. (一)中锋 中锋也称正锋,指毛笔在运行过程中笔管直立,笔锋(主毫)走笔画中路,副毫走笔画两侧,这样的运笔就叫中锋或中锋用笔.中锋用笔,笔锋(主毫)走笔画中路,笔画中路注墨最多;副毫在笔画两侧运行,笔画两侧注墨就少.这样,笔笔的中路和两侧墨的厚薄不一样,就有了立体感,线条浑圆饱满.如:图4-1“聖(圣)”字的平画、图4-2“樂(乐)”字的竖画、图4-3“稽”字的竖画,系中锋用笔,笔画浑圆遒劲、入木三分,就像从纸里长出来似的,立体感极强.  相似文献   

7.
毛笔杂谈     
人们常用毛笔写字,但很少有人知道毛笔产生于何时。古代传说,秦朝蒙恬造笔。这一说法早已被一些毛笔的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和地下发掘的考古材料所否定。有的毛笔研究者认为,秦朝蒙恬擅长草书,他可能是最早的毛笔革新家之一。有一本叫《古今注》的书这样说,古代以木做管,笔头用兽毛做成,用鹿毛做主毫,羊毛做副毫,秦蒙恬方用兔毛作笔毫,用竹管为笔管。至今,在湖笔业中还流传有蒙恬制笔的经验,可以说明蒙恬对毛笔的改革和制作是有贡献的。毛笔究竟始于何时?至今还没有确凿的材料可以说明。但从夏朝采陶上的花纹,可以清楚地看见用毛笔绘制的痕迹。再从现有已发掘的古墓材料  相似文献   

8.
<正>(接上期)上期介绍的各种毛笔因取材不同而刚柔各异。一般来讲,毫毛刚硬之笔,富于弹性,顿笔时,笔毫容易弯曲,能够铺散得开;提笔时,笔毫很快变直,迅速收拢,返回原状,所以硬毫之笔,可以随意点画,笔划的精细、棱角的变化,在掌握其弹性规律后比较好把握。相反,软毫之笔就相对难于操纵,非有十分之腕力和较深之功底者难以运用自如。当然,硬毫掌  相似文献   

9.
王秋初 《湖南教育》2003,(13):54-54
我国的书法和图画本来是接近的艺术。中小学写字教学的任务,除了教给学生写字的技巧外,我认为主要的应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只有使学生具备了这种正确的审美观念后,他们才能更好地掌握写字的技巧,把字写好。一、从运笔中进行美的教育教学生运笔不外乎讲藏锋、逆锋、回锋、中锋、侧锋、使转、提按等方法。为什么要这样运笔,要从审美的角度向学生讲清楚。如写“一”字起笔逆锋,收笔要回锋,可用这样运笔方法写成的“一”字和不用这样运笔的方法写成的“一”字进行比较,使学生从比较中明辨美和丑。这样,他们才能学会用正确的运笔方法,写出美…  相似文献   

10.
快乐一家子     
正"笔锋"与"锋笔"一年级的韩其言放学回到家,开始写作业。我在一旁看书。韩其言写着写着,说:"妈妈,你看我写的这个字怎么样?"我说:"挺好,很认真。"他说:"妈妈,你仔细看看我写的这个字,还有‘锋笔’呢!""锋笔",什么意思?我略一思索,便恍然大悟:原来这个好学的韩其言,把今天课堂上语文老师刚刚教他的"笔锋"一词,一激动  相似文献   

11.
路子对你说     
那天,在家里整理旧物,竟然从一个纸箱子里找出许多小时候看的连环画。有整套的《封神演义》《西游记》,还有一本水浒故事——《鲁智深》。我清楚地记得,《鲁智深》是爷爷给我买的,扉页上留有他用钢笔为我写的名字。爷爷从小是用毛笔的,钢笔字写得也有明显的毛笔运笔痕迹,很特别。一瞬间,我仿佛  相似文献   

12.
反捺 如同长点。其写法是逆锋人笔,边右下行边按笔,然后边提边行,至收笔处回锋收笔。但仔细分析,每一个字的提收位置多有不同。这正是它们的变化之处。如“於”字。  相似文献   

13.
正"转折",又是方圆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转法圆润浑劲,折法方劲雄强,不同的用笔方法可产生不同的美感。"折"可用提翻或提顿的方法。以横折为例,运笔右行,至折角时,用腕微向右上方翻动,将锋提至横画的右上角,然后迅速于纸面上侧势一翻,使锋面由阴面翻到阳面,翻笔时锋尖于纸上作一暗圈,动作极其爽利、快捷轻灵,翻笔实际  相似文献   

14.
见美思齐     
跟一位书法家学书法。看他为我示范写那个"女"字。他运笔自如,行云流水,信手而书的"女"字令人赏心悦目。为了给我讲清方块字的字形特点,他用毛笔笔尖将"女"字外围的五个点连成了一个规规整整的五边形。他为我讲圆融,讲方正,讲软软  相似文献   

15.
中国书法,既是民族文化,又是中国国粹,博大精深,内涵丰厚,深受人民群众喜爱。那么,怎样学习中国书法呢?一要认识中国毛笔,科学运用毛笔。好的毛笔必须达到:笔杆要直,粗细适中,锋毫要尖,毫尖锋齐,中  相似文献   

16.
书写毛笔字比书写钢笔字要难得多,因为毛笔的笔毛是软的,变化多,必须正确地把握它;同时,运笔的过程也比钢笔字复杂。而"运笔",恰恰是书写毛笔字重要的基本功。我们可以借助横画来练习运笔。同学们,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横画的运笔过程。  相似文献   

17.
毛笔的种类很多,笔头都是用动物的毫毛加工所制。根据笔毫弹性强弱的不同,大致分软毫、硬毫、兼毫三类。软毫的笔,有羊毫、鸡毫等;硬毫的笔,有紫毫(兔毫)、狼毫、鼠毫等;兼毫(不软不硬)的笔,有羊紫兼、羊狼兼两种。  相似文献   

18.
广场学书     
每个晴朗的早晨,平邑县莲花山广场上都有很多老人用自制的海绵笔蘸了水在方砖上写大字。没有事儿的时候,我也到那儿观摩学习。一天,看到一位老人左手拿着毛笔字帖,右手拿着大笔认认真真、一笔一划地写着正楷,我见地上放着一支笔,便拿起来学着老先生的样子,在方砖上写了一个字。"你这个字这样写不对。"老先生看见了就停下手中的笔说,"我们练习毛笔字都是使用米字格或田字格,你看看,这四块方砖正好组成一个田字格,要想写好  相似文献   

19.
永字八法     
<正>永字八法,是中国书法用笔法则。相传为隋代智永(也说东晋王羲之或唐代张旭)所创,以"永"字八笔顺序为例,阐述正楷笔势的方法:点为侧,侧锋峻落,铺毫行笔,势足收锋;横为勒,逆锋落纸,缓去急回,不可顺锋平过;直笔为努,不宜过直,太挺直则木僵无力,而须直中见曲势;钩为趯(tì),驻锋提笔,使力集于笔尖;仰横为策,起笔同直划,得力在划末;长撇为掠,起笔同直划,出锋稍肥,力要送到;短撇为啄,落笔左出,快而峻利;捺笔为磔(zhe),逆逆锋轻落,折锋铺毫缓行,收锋重在含蓄。  相似文献   

20.
王珣(349~400),字元琳,小名法护,琅琊临沂人。王羲之族侄,以辞翰著称,善行草。《伯远帖》为清内府「三希堂」三希之一。此贴是王珣写的一信通札,也是传世晋人墨迹中惟一具有名款的真迹。其行笔出入顿挫,锋棱俱在,笔笔有浓淡变化,后笔过搭前笔处毫锋重迭,笔顺天成,决无钝滞之迹,落简挥毫,字字顾盼,尽得优游俊朗之风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