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晋书·陶潜传》中提到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因“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所以解印弃官,归隐田园。此举历来为人所称道。那么陶渊明放弃的“五斗米”是多少呢?《辞海》、《辞源》和《汉语大词典》都解释为“微薄的官俸”。历来文人骚客也都把“不能为五斗米折腰”理解为“不能为这区区一点俸禄而向上级官员叩头礼拜”。清朝的唐  相似文献   

2.
正赵之谦(1829-1884),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叔,号悲盦、无闷、憨寮。浙江会稽人。《心成颂》是赵之谦应友人"甘伯"之请而书,时值清同治四年(1865年),赵之谦37岁。此作录隋代僧人智果所作《心成颂》文,正文共4行,满行22字。通篇书法俊逸挺拔,棱角分明;结字方整,犹存隶书遗韵;起笔处多用侧锋,锋芒毕现,极具特色。此作,魏碑特色极为明显,代表了赵之谦宗法北碑书法初成时期的风貌,是  相似文献   

3.
宋版"四经四史"之书为海源阁镇阁之宝,杨氏独辟专室储存,名"四经四史之斋"。而"四经四史"当为宋刻《毛诗》两部、宋刻《三礼》各一部、宋版《史记》三部、宋刻《两汉书》各一部、宋刻《三国志》一部,若依王绍曾先生等订补所载,宋刻元明递修《两汉书》各一部亦应计入"四史"之中,于是"四经四史"则为十三部珍本典籍。  相似文献   

4.
不为五斗米折腰,出自《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陶渊明是东晋的大诗人。他写的诗大多以自然景物和农村生活为题材,读来质朴自然,在中国诗坛上有着独  相似文献   

5.
后世学者校注朱淑真《断肠词》多以毛晋汲古阁刻《诗词杂俎》本、汲古阁未刻词本为底本。迄今为止,成就较为显著的《断肠词》校注本有王鹏运辑《四印斋所刻词》,唐圭璋编《全宋词》,冀勤《朱淑真集注》,以及张璋、黄畲《朱淑真集》四个版本。《四印斋所刻词》以及冀、张注本录词可谓详备,但失于精审;《全宋词》本甄别甚工,但却过于简略,未加详论。  相似文献   

6.
《中国玺印篆刻全集》所收蒋仁"火莲道人"印边款与《吉罗居士印谱》中"妙香盦"一印相同。此印与"妙香盦"印当为同一原石却非两面印,考知原石初刻"妙香盦"印,后印文被磨去并补刻成"火莲道人"。据此可知"火莲道人"印边款真而印文为补刻。  相似文献   

7.
《苏东坡集》有大全集本与七集本两种.大全集本原出坊本,书商往往增添改换,赝品较多,故世以七集本为善.所谓"七集",盖指《东坡集》、《东坡后集》、《东坡奏议集》、《东坡内制集》、《东坡外制集》、《东坡应诏集》与《东坡续集》.然据苏辙所撰《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北宋时仅有前五集.至南宋蜀本《苏东坡集》出,始增《东坡应诏集》.明仁宗时,尝以内阁所藏宋本命工翻刻,然其事未竟.明宪宗成化四年(1468),海虞程某为吉州守,继刻东坡集,世称成化本.据李绍所撰《重刊苏文忠公全集序》,此刻乃以宋时曹训所刻旧本及明仁宗所刻未完新本,重加校阅,旧本无而新本有者则为续集并刻之.由此可知,至此本之出,方有《东坡续集》,七集  相似文献   

8.
正赵之谦(1829-1884年),清代著名的书画家、篆刻家,浙江绍兴人,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叔,号悲庵、梅庵、无闷等。赵之谦所居曰"二金蝶堂""苦兼室",官至江西鄱阳、奉新知县。工诗文,擅书法。赵之谦书法初宗二王,后取法颜真卿,得其坚实严谨与浑穆从容。他师从邓石如,博采秦汉瓦当、铜币、权量、魏晋六朝碑铭,融合真、行、草、隶、篆之笔法,创造出一种浑厚朴茂的手札行书艺术风格,并留下了丰硕的艺术成果。赵之谦在书法艺术上成功地开创了清末以来碑学书法的先河,这也为当前书法家在碑帖融合中创新提供了参考。赵之谦作品最多、传世最广的是行书。他始将北魏书笔法直接运用到行书之中。因此,它没有前人所遗留下的"参照物",而且由于北魏书法独特的用笔方法——卷锋加侧锋转换为中锋,很难于连贯。对此,赵首先是在"文稿"小行书,或者说小字落款中得以解  相似文献   

9.
《文心雕龙·丽辞》"刻形镂法"之义,学者所释多误。实则"形""法"二词同义,均指形象、形貌、法象,并具有相同的词义引申分化规律和轨迹;"刻形镂法"指绘画人、物形象和在刀剑等器具上刻镂图案、纹饰,用以比喻文章写作崇尚丽藻,讲求文辞修饰。  相似文献   

10.
<正>泰山经石峪石刻,在山东泰山斗母宫东北一公里山谷之溪床上。上刻隶书《金刚经》,明隆庆年间万恭书刻"曝经石",故俗称"晒经石"。《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属于北朝摩崖刻石,刻于山东泰山斗母宫东北经石峪花岗岩溪床,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佛经摩崖刻石。《泰山金刚经》与其它摩崖刻石不同的是,既无题记和刊刻年月,也无经主和书丹者姓名,后人或以唐邑所书;又有推测为王子椿所书。后经过金石专家考证认为,应该是北齐  相似文献   

11.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与《二刻拍案惊奇》(简称"两拍"),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由文人独立创作的拟话本小说集.然"两拍"的明·尚友堂原刊足本在国内长期湮没无闻,《初刻拍案惊奇》的各种清刊本又残缺不全,《二刻拍案惊奇》甚至没有清刊本,因此对"两拍"的研究相对滞后.直到20世纪,"两拍"的明刊本才由访书、访学于日本的学者发现、引回.文章考述了"两拍"的各种版本,并重点介绍了其明刊本及从邻邦日本引回后的影印本和经学者整理、校注的重要的铅印本.  相似文献   

12.
《淳化阁帖》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汇集各家书法作品的法帖,学术界公认世存《淳化阁帖》刻石仅有宋"杭州本"、明"肃府本"、清"关中本"和清"溧阳本"四种。新确认的清初河阳学者薛所蕴补刻完整的明代百泉本《淳化阁帖》是当今存世的第五种原帖石,其中《伯远帖》的刻入对于百泉本阁帖年代的研究和《伯远帖》流传情况提供了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山西绛县太阴寺存有元代绛州地方官民所立《雕藏经主重修大阴寺碑》,记载了金代募刻大藏经的简要经过。所涉《金藏》募刻的首要人物是尹矧迺,而非佛教界与出版界所艳称的崔法珍。作为尹氏弟子的崔法珍以童女截手、进献经藏等事迹而声名卓著,其他募刻主要人物则被世人忽略。金代赵沨所记碑文为有关《金藏》主要人物的最早文献,比较分析金、元两碑之异同,尹矧迺而非崔法珍系《金藏》募刻的首要人物,应更接近于历史的真实。  相似文献   

14.
正100多年前的晚清道光九年,赵之谦生于绍兴城内开元寺东首大坊口,一个家道中落的商人家庭。家中小本经营,其家原本薄有田产,能勉强维持生计。赵之谦天禀颖性,少而好学。14岁时,母亲积劳成疾而殁。当赵之谦15岁时,又因兄长为仇家所诬,一场官司,迫使赵家卖田鬻产,从此家道中落。赵之谦在家境破落之时与范敬玉结婚,时年19岁。范敬玉较赵之谦年长一  相似文献   

15.
晋安帝义熙元年(405)乙巳十一月,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因为“不肯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掉彭译令,归隐田园。次年,他写了《归园田居》和《饮酒》两组诗,用以叙述归田后的生活和愉快的心情。中国  相似文献   

16.
明代建阳地区诚德堂熊清波刊刻的《新刻京本补遗通俗演义三国全传》,是今存《三国》刻本中较早的一种。其采用偏像式插图,是《三国》刊本之仅存的一种。《〈三国演义〉版本考》中称其为"刘次泉式偏像图",该本插图并非"刘次泉"所刻,实则可能是更早时期的木刻画。此刻本《三国》插图在内容表现上独树一帜,与明代其它刊本相差甚远。具体表现在:场景上不符合小说的历史特性,对重要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交代稀少,但对英雄主义和忠义思想表现充分,反映了书坊主(熊清波)的插图思想。  相似文献   

17.
《归去来兮辞》历来被认为是陶渊明与官场决裂、归隐田园的宣言书。可对于归隐行为本身,后代读者的观点不。有人说这是消极避世,独善其身,是对黑暗政治的妥协;另有人说这是他“性本爱丘山”的天性使然,那“不肯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是何等的潇洒和痛快啊!若仅看到这表面的东西,或认为《归去来兮辞》所包涵的内容仅是这样简单,  相似文献   

18.
正篆刻署款有一定的位置,就像国画的题款位置一样,有多面款法,且有一定的方向。款向,即是刻边款起落的次序与方向。古人刻印,款多落在靠己的一面,亦有落在右面或前面的。至清代赵之谦、吴昌硕、黄士陵等人,偶有这样刻的,但此时惯例多落于印左侧。究其原因,大概系钤印时,多以  相似文献   

19.
赖小珍 《现代语文》2014,(12):60-61
王叔远微雕艺术品的技艺特点在《核舟记》开篇就有介绍,一直以来,各类语文参考书都将其概括为三点:一、所用材料体积小;二、所刻事物繁多;三、所刻事物情态毕备。可是,细读文本就会发现,其实还有一点,即凡所刻之物都因势象形。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小说受传统儒家伦理思想和佛教因果报应思想影响,多数作品教化意味浓重。《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三部短篇小说集从名称中就可见作者所赋予的深层含义。《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和“三言”不仅体现了作者深沉的教化思想,还具有轻松、诙谐、幽默的娱乐特点。体现了“寓教于乐”的审美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