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正屏上鉴语《屏风帖》,草书,唐太宗李世民撰文并书于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四月二十二日。宋淳熙九年(公元1182年)祝宽天借观于从兄季平处,言于绍兴初得之于北人南渡者。姜尧章曾分别于宋淳熙十四年(公元1137年)、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获观题识,称其高古,不乏风致。宋嘉泰四年(公元1204年)王允初刻石于临安余杭县(今杭州市余杭区)。元延三年(公元1316年),县令尹王  相似文献   

2.
正书家冠冕《瘗鹤铭》刻于南朝·梁(传)天监十三年(514年),陶弘景书,摩崖楷书,原刻在镇江焦山西麓石壁上。《瘗鹤铭》外景,自中唐以后始有著录,后遭雷击崩落长江中,南宋淳熙间捞出一石二十余字,清代康熙五十二年,闲居镇江的苏州知府陈鹏年曾募  相似文献   

3.
正石上梵音僧安道一为北齐时的主要书经者,山东平阴一带有北齐刻经5处,安道一题名者有3处。平阴北齐刻经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当数洪范池镇南大洪山半腰处的二洪顶刻经。其它几处是天池山、云翠山、黑山。其中,"大空王佛"四字竟高达11.3米、宽3米,"佛"字高4.25米、宽3米多。据专家认定:从甲骨文至北齐,此"佛"之大为汉字之最。安道一的书艺甚高,开一代新域,在中外影响很大:"清跨羲(羲之)诞(韦诞),妙越英繇。"日本书道协会曾  相似文献   

4.
正壁立万仞在明代纷纭的政坛、文坛上,于慎行荣膺三代帝师,宦海沉浮,不改初衷,赢得了朝野上下普遍的赞誉与推崇。由于其为人刚正不阿,曾多次诤言上谏,以至三次辞归乡里,悠游林下。于慎行年轻时,即名动乡里,行事稳重,谦慎内敛。庙堂之上,他不以才华自居;仕林之中,皆以宗师推重。对于书法,于慎行并不自恃邀宠,面对纷繁复杂的政局,始终有着壁立万仞的坚持与自守。张居正提携于慎行,将其列  相似文献   

5.
正端方遒媚文征明是吴门四家之一,其在书法上的造诣极高,怎奈被画名所掩。据传,少年文征明的书法水准并不高,后每遇旁人指摘,面露惭色。自此发奋,苦临法书名帖,卓然自立。其功力弥深,晚年尤能书写蝇头小楷。从其书法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平正方直的特点,银钩铁画,笔笔到位。由此不难想见其  相似文献   

6.
正吉金瑞应杨沂孙的篆书作品,既无刚扬之态,亦乏温婉之情;从容于典籍考释之学,慨叹于斯冰继起之世。邓石如对篆书有着巨大贡献,乾嘉学者也通过对出土文物的探究考证,使得在千年文脉中占有肇始地位的篆书大放异彩。杨沂孙和当时读书人的选择无异,即宦游一方,然后归隐林泉。在苦  相似文献   

7.
正以人感人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其为清乾隆时进士,曾任山东潍县县令,是历史上杰出的名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在朋友们的眼中,他是一副才子的样貌,瘦竹一枝,满纸怪字。所谓"怪"是指不同俗流的清高与孤傲,在恶浊尘世中孤芳自赏。一般行书字体,都  相似文献   

8.
正天纵若龙《晋祠之铭并序》,简称《晋祠铭》,唐太宗李世民撰并书。唐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正月二十六日刻,现存山西太原晋祠贞观宝翰亭内。碑高195厘米、宽120厘米、厚27厘米。碑额高106厘米,上刻"贞观廿年正月廿六日"飞白书9字。碑额左右各雕螭首一对,并头下  相似文献   

9.
正朴厚古茂《爨宝子碑》全称为《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墓碑》。清乾隆戊戌年(1778年)出土于云南曲靖县城南70里的杨旗田(今麒麟区越州镇)。清咸丰二年(1852年)移置曲靖城内,现存云南曲靖一中爨园内爨碑亭。碑首为半椭圆,整碑呈长方形,高1.83  相似文献   

10.
正奇崛峻伟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一生命运多舛,仕途多艰,才华呈现于诗文书法之中,为"江西诗派"的创始人之一。在其作品中,用字精准的诗词创作与线质多变的书法结字,相映成趣。黄庭坚行书拓本《水头镬铭》为宋拓残本,书于北宋元二年(1087年)七月。计16面,共27字,帖心高22厘米,现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此帖由  相似文献   

11.
正石鼓文为先秦刻石文字,石刻之祖。在我国遗存至今的石刻文字中,时间最早和最具代表性的要属《石鼓文》。石作鼓形,共十鼓,分别刻有四言诗一首,径约三尺余。内容记述秦国君游猎,故又称"猎碣"。因被弃于陈仓之野,也称"陈仓十碣"。所刻为秦始皇统一文字前的大篆,即籀文。石原在天兴(今陕西宝鸡)三原,唐初被发现。自唐代杜甫、韦应物、韩  相似文献   

12.
正庄严峻美史惟则,名浩,字惟则,生卒不详,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一作广陵(今江苏扬州)人,主要活动于唐玄宗、肃宗两朝。天宝中尝为伊阙尉,官至殿中侍御史,人称史侍御。其以八分著名,亦工碑额。宋代欧阳修将其与韩择木、蔡有邻、李潮并称为"唐隶四大家"。《书小史》称其隶书"颇近钟书,发笔方广,字形峻美,亦为时所重"。传世书迹有《大智禅师碑》《大照禅师碑》《凉国夫人碑》等。  相似文献   

13.
正朴厚真淳邓石如是清代书法史上绕不开的书法大家。在他之前的篆书书坛上,鲜有朴厚真淳的意味。先秦的篆法,久失真传。后辈学人,往往得其形貌便互相标榜。形貌已难寻觅,况且是文字图式背后的真意。品评、鉴赏邓石如之前的篆书大家们,不由得心生一种感慨:篆书与一种优雅的贵  相似文献   

14.
正高华浑穆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其历经陈、隋、唐三朝,唐贞观初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他在书法上八体尽能,尤工正书,世称欧体,对后世影响深远,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家。欧阳询最初学习书法是其  相似文献   

15.
正昌明硕德吴昌硕是震古烁今的一代书画巨擘,数以万字的篇章也难以述其成就。与清代的孙星衍、王澍等人的学者书风不同,吴昌硕有着明显的豪纵气息。与邓石如、杨沂孙等人精于篆书亦不同,吴昌硕兼善多重艺事。他在才华与学问的平衡、生活与艺术的融洽方面,堪称典范:功在廊庙,其参谋军机,战敌寇于关外;吟咏山林,其积案盈箱,托情怀于诗词。金石气息的灌注,使因循守旧的清代书坛焕发出别样的神采。在时代的洪流面前,吴昌硕追摹石鼓文,在传统中开掘未来。长期的刻印生涯  相似文献   

16.
正沉雄淡远沉雄之特质,是碑学的风尚;淡远之情怀,能透露文人之本真。这对极致的审美诉求,在何绍基的书作中都能体现出来。何绍基在清代书坛的声誉是极高,其书作更是富含艺术感染力。千百年来,书法审美形成了丰富的笔墨规矩  相似文献   

17.
正淳雅平正《董美人墓志》,全称《美人董氏墓志铭》。隋开皇十七年(公元597年)刻,原石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在陕西西安出土,初为上海陆君庆官陕西兴平时所得,旋归上海徐渭仁。清咸丰三年(1853年),上海小刀会农民起义期间,原石毁佚。徐氏拓本流传甚少,出土初拓本尤为难得,目前存世的分别为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藏本、日本三井文库、徐渭仁拓本。  相似文献   

18.
正上游天柱在山东省东部莱州云峰山、太基山和平度天柱山、青州玲珑山上的摩崖石刻群,因刻石文字均与北魏郑道昭有关,因而亦称为《郑道昭摩崖石刻》。这批摩崖石刻,以天柱山《郑文公上碑》与云峰山《郑文公下碑》为基,以云峰山石刻《论经书诗》《观海童诗》,天柱山石刻《东堪石室铭》与太基山石刻《登太基诗》《仙坛铭告》为干,以数十篇摩崖题记为叶,构成了恢宏的摩崖石刻群。《郑文公  相似文献   

19.
正翰逸神飞陈抟为北宋时期著名的道学家,善棋艺博弈,精通书法,喜临《石门铭》,其书法风貌洒脱飘逸,笔底有万钧之力而仙气充盈。以其书法集录的《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十字楹联流传颇广,系晚明时人从他所临的《石门铭》字中所集录而成,被好事者辗转抚刻于碑林。观其书法,字势开张真如"天岸之马",潇洒灵动真如  相似文献   

20.
正冲和婉丽《龙藏寺碑》,是隋代碑刻中最为重要的代表作品。其碑刻文字记载了龙藏寺修建前后的事迹,其间歌颂隋朝之篇幅写得尤其绮丽。隋文帝杨坚笃信佛教。传说其父母常年征战,无暇顾养幼子,便将小杨坚寄养于尼姑智仙庵中,其母去探望孩子时,得见"金光满室"等等。尼姑智仙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