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正第十二讲偏旁部首(二)5."糸"旁与《石门铭》左低右高的结字相应,"糸"旁书写都是左低右高,上部撇折笔画撇的部分是斜线,不宜写成弧线的弯曲形态,第一个折笔略短,连接在第二个撇折笔画撇的腰部,三点自左而右次第排列,左低右高。在具体处理上要兼有变化,如"绵(绵)、绩(绩)"紧密,"经(经)、绥(绥)"遒劲,"纨(纨)"字饱满凝重,于整齐中寓变化。(图1)  相似文献   

2.
正第九讲合体字合体字,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偏旁部首组成的汉字。由于各偏旁部首的形态和所处位置不同,因而形成了多样的构字模式,书写时注意不同构字模式的特征,不仅便于掌握汉字结构,而且能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构字原理及书写的变化规则。因此,充分认识合体字的构字规则,对于学习楷书尤为重要。以下结合《石门铭》的书风特征及其字例,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正第六讲钩法钩法,在汉字中形态多样。钩画名称,往往是根据其所依附的主笔命名:钩画与竖画组合称为竖钩,与横画组合称为横钩,其它还有斜钩、卧钩、竖弯钩、竖折折钩、横折钩、横折弯钩等等。例如:"事、巧、思、机(机)、讫(讫)、元、阁(阁)、功、穴、夷"等字。(图1)所有钩画,都是在一个长笔画末端,改变用笔方向,折笔用侧  相似文献   

4.
正第四讲横画组合一字之中,多横并用,其组合关系亦是临帖中经常遇到的情况。《石门铭》结字扁方,取右上倾斜之势,所以,横画多左低右高,临习时须注意斜中取正,以草作楷,欹侧飞动、飘逸有致。横画组合,首先体现在主、副、余笔的关系之中。一般来说,  相似文献   

5.
正第五讲竖法竖画,是汉字重心平衡的重要笔画。受地球引力影响,自然界中的物体都有向下的倾向性,物理学称作势能。人们观察物体时,会根据生活经验判断其所处境况的稳定性。这样的观察习惯,也同样影响书法的审美。所以,竖画的悬垂形态,自然就成为影响字态平衡的关键所在了。竖画形态,有的为直线,表现为悬垂或欹侧;有的微有弯曲,用于左右搭配时相向或者相背。其入笔处因藏露不同,形态上有方  相似文献   

6.
正第二十讲阴阳相应结字无定形,构字有常理。用哲学观念的"阴阳",解释书法用笔与结字中的变化与统一,即是从"形"的变化中抽取出"理"的统一。张怀《论用笔十法》中说:"谓阴为内,阳为外,敛心为阴,展笔为阳,须左右相应。"字有向背揖让,避就穿插,各因其形,所据之理,则阴阳之道也。《石门铭》结字之理,深合阴阳之道,括而论之,大致如下:一、独体字,或对称相应,平稳周正,或斜中取正,茕然而立。如"不、中、至、史、四"等字平衡对称;"不、中、至"以中竖为对称轴,左右均衡;"史"字撇捺相应;"四"字矩形结字,重  相似文献   

7.
正第十七讲正与奇孙过庭《书谱》云:"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论述了书法学习中,平正与险绝在不同阶段的辩证关系,强调了书法学习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正与奇,不仅仅是不同阶段的不同侧重,即使在同一阶段,还要深入理解其辩证关系。潘天寿说:"画事以奇取胜易,以平取胜难。然以奇取胜,须先有奇异之稟赋,奇异之怀抱,奇异之学养,奇异之环境,然后能启发其奇异而成其奇异。"又说:"以奇取胜者,  相似文献   

8.
正20.厂、广等部半包围结构的字,主笔多在外面部首。"厂、广"等偏旁的字,夸张撇画,向左下方向开张,以便为右下部首留出空间,有了充分余地,自然可以合理布白,调度有方。"广()"字出现两次,其一撇画作曲线,绵厚纡徐,其一撇画作直线,挺拔健峭;"废(废)"字撇画略直,左上紧收,右下捺画处疏朗;"康"字瘦长,疏密有致;"原"字略加变化,撇画自短横中间起笔,配合右下部首的欹侧,斜中取正,姿态横生。(图1)  相似文献   

9.
正第二讲点法点,是汉字中形态最丰富、位置最灵活的笔画。其形态有方圆,笔意有藏露,姿态有欹正,往往根据所在的位置以及与其他笔画的搭配而不同。虽然点在汉字中占位不大,但"计白当黑",其处置妥帖与否至关重要,甚至于位置、大小、方圆、欹正等,稍有懈怠,往往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就点的写法,概括来说,有两种方式:一是露锋下笔,迅速铺毫后提笔回锋,形态短促饱满;二  相似文献   

10.
正第七讲撇法撇画,是汉字书写中有一定难度的笔画。撇画行笔方向自右上而左下,由于左上入笔的限制,容易出现偏锋。无论是露锋还是藏锋,撇画书写时入笔后须调锋行笔,这是技法上的一个关键。露锋书写时,自撇画左上角入笔右行,在撇画顶端形成一个平头,然后令笔锋向着右上方向,中锋左下行笔;藏锋书写时,令笔锋内含,向右上方向逆起,翻毫后向左下徐徐  相似文献   

11.
正《石门铭》,又称《泰山羊祉开复石门铭》,摩崖刻石(图1)。北魏永平二年(509年)刻,王远书丹,石工武阿仁凿字。魏碑书,凡28行,满行22字。原刻在陕西褒城(今汉中市褒河区)东北褒斜谷,因修建水库,于1967年从石壁凿出,1971年迁至汉中博物馆保存。内容记述了汉梁、秦二州刺史羊祉,重  相似文献   

12.
正第二十一讲顾盼呼应《石门铭》是静态书体,点画之间独立性强,然其内部笔意连属,顾盼生姿,对其进行专题训练,亦是学书要津。顾盼,是通过笔势、笔意的呼应,使本来独立的笔画产生动势,气脉相连。呼应,是不同笔画以及汉字不同偏旁部首之间的照应,后一笔画的入笔要与前一笔画的收笔相承接,后写笔画的位置、走  相似文献   

13.
正疏与密疏与密的关系处理,也是书法结字练习的重点之一。疏与密的形成有两种:一是不同汉字笔画多少不一,以及单个汉字不同部分笔画多少也不一样,客观上是由不同汉字构字属性导致的。二是书写时运用艺术手段,书手依照艺术规律和自身审美取向,合理调度疏密关系,对汉字布白进行艺术加工。《石门铭》的书者王远,在遵循汉字书写疏密变化常规的基础上,又  相似文献   

14.
正第八讲捺法捺画主要有三种形态:斜捺、平捺、反捺。斜捺自左上入笔,渐行渐按,至右下最重,最后提笔出锋;平捺是斜捺的变化,区别在于倾斜角度不同,一般居于汉字下方;反捺是根据构字的需要,把长捺收缩为短捺,并改变屈曲形态,写成长点的形态,书写时轻落笔,在行笔过程中加大压笔深度,最后回锋收笔。《石门铭》的捺画书写,与其浑穆飞逸的书风对应,捺画写法多用圆笔,饱满厚重。书写时须顿  相似文献   

15.
正第十九讲曲与直曲与直,也是书法学习中需要妥善处理的一对矛盾,主要表现在笔画曲直的统一、变化,以及搭配关系上。统一性谓作品整体基调,变化性谓其丰富,而搭配关系又是统一性与变化性的辩证统一。卫夫人《笔阵图》谓:"横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撇如  相似文献   

16.
正第九讲独体字汉字的多样性构字法是书法成为艺术的前提,加之毛笔书写手段的丰富性,为历代书家多样的审美追求提供了空间。《石门铭》书者王远深悟此中妙理。其书法,用笔丰富,结字多有变化,足为后世取法。以下据构字法则,先从独体字开始,对《石门铭》的结字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正25.灬、皿字底《石门铭》构字欹侧,字形修长居多,重心偏上,多呈上窄下宽的梯形,以增加稳定感。灬字底横向拉伸,上合下开呈放射形,如字,四点排列,各有姿态,书写时往往两边的点略重于中间的连点,外包内的组合常常加粗外侧笔画,以求稳定。烈字残泐严重,然而依然能看出下边灬字底尽势开张,点画厚实。  相似文献   

18.
正第三讲横法横画,作为汉字的主要笔画,其形态、取势表现出的特征,往往是决定书法风格的重要因素。作为整体的组成部分,每个笔画都须服从大局,顺应作品的风格取向,在某个变化幅度内来维护整体;反过来看,整体风格又是各个笔画综合效果的反映,作品风格是在特定幅度内的变化中,由随机书写推衍开来,呈现出微妙无穷的丰富变化。在这个意义上,经典作品莫不和谐统一而又蕴含无限生机。《石门铭》的横法,在藏露方圆、  相似文献   

19.
正第十一讲偏旁部首(一)左右结构及左中右结构的汉字,书写时要根据偏旁部首笔画的多寡及偏旁部首的形态特征是否适合展放,予以适当的空间占位。同时,还要兼顾与其它偏旁的搭配关系,以及同一偏旁在不同汉字中的变化等。故,临写时要在偏旁部首的形态特征方面多有留心,把握其中的规律与变化规则后,便可以举一反三、事半功倍。而《石门铭》  相似文献   

20.
正第十三讲偏旁部首(三)10."土"旁"土"旁居左,书写时为顺应笔势,通常是把第二横写作挑画,称作提土旁。"土"旁加点,不为鲜例,如东汉《西狭颂》中的"土"字即添一点画。《石门铭》中"堙"字的"土"旁亦采取这种处理方式。提土旁与右偏旁的关系,一般是左短右长,略居中部偏上,如"境、填、疆"等字;亦可略作夸张,增大提土旁比例,将其置于中间位置,如"堙、地、埒"等字,则富于变化,奇趣乃出。(图1)11."阝"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