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词语搭配的时代特征与词语更替、词义发展相交织 ,对词语之间搭配关系的历史变化进行研究 ,具有历时性和描写性的特点 ;其性质是对词义的历时描写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将新弗雷格主义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1)弗雷格算术(由二阶逻辑和休谟原则构成的理论)的一致性和对于二阶皮亚诺算术公理的可推出性的证明,(2)对休谟原则和二阶逻辑的哲学辩护与反驳,(3)对休谟原则和二阶逻辑进行限制,并证明其一致性和可推出性。然后着重介绍:(1)直谓二阶逻辑和公理V的一致性,(2)直谓二阶逻辑和休谟原则不能推出皮亚诺算术的后继公理。这说明一致性和可推出性在弗雷格系统的直谓片段中不可兼得。最后在直观上做出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中庸》是一部蕴含丰富生命哲学思想的儒家古典著作。开宗明义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三句话从天、命、性、道、教之间的关系谈起,既从本体论的层面探讨了生命的起源与发展,也从实践观的角度阐明了生命如何实现的问题。其中,“率性之谓道”承接“天命之谓性”和“修道之谓教”,蕴含顺应自然天性、激发主观能动性、展现自由本性等生命哲学思想的同时,也体现了十分深刻的教育意蕴。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告诉我们:"思维永远是由间题哪些地方讲了雪中送炭,?你认为"雪中送开始的。'抓住课文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炭"一词用得好吗?为什么?它跟课文的中的问题,用"曲间"代替"直间",可以获得心思想有什么关系?这样的提间,新颖而不更佳的效果。平庸,容易激起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容易什么是"直问"与"曲问'呢?正如上海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市特级教师钱梦龙所说,"直向"者,死问教师经常注意对学生进行"曲问'的练也:"曲间"者,活问也。"直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上一期介绍了可以使作文变化多样的遣词用字窍门,本期来探讨如何从句子的角度变化多样。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按语法规则组成、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好的英语句子应该是结构意思正确完整,连贯流畅,言简意骇。但是,如果一篇文章中所有的句子都是结构单一(以主语开头,采用“主-谓-宾”或“主-谓-表”的结构)、长短均等的话,句子写得再好,文章也是呆板单调,缺乏生气。所以写作时必须要注重句子的变化,变化句式,主、被动态搭配,长、短句搭配,还要适当运用修辞方法。下面我们就为如何写出变化多样的句子支招。  相似文献   

6.
本试图弄清能进入“很 N”框架中的名词类别,以及这些名词与程度副词“很”组合时,人们的认可度如何。拟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探讨:1)名词是否直接受程度副词修饰,这一语法现象在学术界的表述是怎样的。2)与“很”搭配的名词主要有哪些类,这些搭配有没有层级性?人们的认可度如何?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汉语中,量词是特有的一种类型,也是汉语词汇体系中最具有民族性的词类。汉语不依赖严格的形态变化,因此在表示数量关系时,量词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量词在汉语研究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名词与量词的搭配关系也逐渐受到重视。名词可以和哪些量词搭配,名词与量词间的搭配制约关系如何,是量词研究中值得深入分析的问题。除名词与量词的常规搭配以外,使语言艺术化的名词与量词超常搭配也值得探究。本文在研究名词与量词常规搭配的基础上,加以分析名词与量词的超常搭配,从两大方面力图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更深入的探索,进而丰富名词与量词的搭配研究。  相似文献   

8.
曲突徙薪     
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默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馀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汉书·霍光传》)  相似文献   

9.
一、巧饰凤头。“直”“曲”尽妙 “直”如开门见山,一睹全貌;“曲”似曲径通幽,别有洞天。具体有下列三式: 第一,开门见山,可以快速将阅卷老师带入规定情境和思路中。考生可以用自己对题目的感觉和热情去点燃老师内心的感觉与热情之火。如2008年全国(I)卷高考满分作文《生命!生命!!》是这样切入的:  相似文献   

10.
张波 《中学文科》2009,(1):125-125
一、巧饰凤头,“直”“曲”尽妙 “直”如开门见山,一睹全貌;“曲”似曲径通幽,别有洞天。具体有下列三式:第一,开门见山,可以快速将阅卷老师带人规定情境和思路中。考生可以用自己对题目的感觉和热情去点燃老师内心的感觉与热情之火。如2008年全国(Ⅰ)卷高考满分作文《生命!生命!!》是这样切入的:  相似文献   

11.
一、巧饰凤头,“直”“曲”尽妙 “直”如开门见山,一睹全貌;“曲”似曲径通幽,别有洞天。具体有下列三式:第一,开门见山,可以快速将阅卷老师带人规定情境和思路中。考生可以用自己对题目的感觉和热情去点燃老师内心的感觉与热情之火。如2008年全国(Ⅰ)卷高考满分作文《生命!生命!!》是这样切入的:  相似文献   

12.
词汇的搭配关系主要是指词与词之间的横向组合关系。影响一种语言词汇搭配强弱有很多因素,在影响词汇搭配的诸多因素中,语义是搭配的基础,对搭配起着决定性作用。主要从词的外延性、引申性、笼统性、语体性和语义韵五个方面来对比分析英汉词汇搭配。  相似文献   

13.
章建春 《数学教学》2003,(12):26-29
线段长的最短问题是数学中的一种常见题型,该问题的模型也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实际上,其一般的解题策略是:化折(曲)为直. 一、利用平面展开图化折(曲)为直 例1 如图1,长方体ABCD-A1B1C1D1的长、宽、高分别为3、4、5.现有一甲壳虫从A  相似文献   

14.
一、实践性原则。进行动静搭配时,要考虑教材内容、教学目的要求、学生学习情况和年龄特点,以及教学进度等方面的情况。动静搭配是否合理,要在教学中检验,如果原定的动静搭配方案在实际教学中行不通,教师就应及时作出恰当调整,使之符合教学实际。二、统一性原则。动和静的关系不应只是简单的讲和练的关系。在一节课里,对一个年级来说,动和静都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部分,动和静都是  相似文献   

15.
"化曲为直"是处理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处理一些物理问题时,也需要"化曲为直",转换思维,使物理模型或问题得以简化。下面从两方面谈谈"化曲为直"思想在中学物理中的应用。1利用"化曲为直"思想建构物理模型1.1利用"化曲为直"思想解决曲线运动问题例1在125m的高空有一架飞机以10m/s的速度水平飞行时抛下一物体(g取10m/s~2),求物体落到地面时的速度。  相似文献   

16.
在汉语句法演变过程中有一种规律,这就是"强性动作动词的优先充谓律",它会造成原有句子结构的变化,甚至会促发新型句法成分的产生,汉语结果补语、状态补语、趋向补语、动相补语、可能补语、多种有标记被动式、助动词的产生都与这种规律的作用有关。"汉语强性动作动词优先充谓律"与人们的认知心理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
依照说明排除论证,人理解的行为只需借助机械论说明,而排斥心理说明.说明排除论证成立的关键有二:说明实在论;科学说明的统一性与简单性.说明实在论是科学说明的形而上学立场,主张:每个说明背后都有形而上学决定关系与之一一对应.科学说明的统一性与简单性表明每种形而上学的决定关系只能采取一种说明.但经分析可得:说明与形而上学的决定关系并不是一一对应的;统一性与简单性这一评估说明的标准存在问题.故而,说明排除论证是不成功的,人们有理由支持心理说明.  相似文献   

18.
<正>借助句子成分分析法改正病句,首先要掌握句子成分分析法。分析句子成分,一般可先抓"主干",即找出主、谓、宾;后理"枝叶",即找出定、状、补。碰到一个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找出它的主干,不仅有助于弄清句子的基本结构,准确理解它表达的意思,而且有助于检查句子的结构和句子成分的搭配有没有毛病。1.搭配不当搭配不当主要出现在配对的句子成分之间,相关成分如主语和宾语之间有个相应与否的问题。成分搭配不当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先秦汉语句式“A,B之谓也”和“B之谓A”,构素、句模相同而部分词序有异,存在着变换关系。楚永安说:“A,B之谓也”是“B之谓∥的变式。本文的结论刚好相反:“A,B之谓也”句式是源,“B之谓A”句式是流。因为“A,B之谓也”中的“之”、“谓”不仅完全没有凝固,而且处在不同的逻辑层次,“B之谓A”中的“之谓”则已趋凝固;在先秦典籍中,“A,B之谓也”的用例早出,“B之谓A”的用例晚出。文章还附带讨论了以下三个问题:楚永安对“A,B之谓也”和“B之谓A”源流关系研究的贡献、“A,B之谓也”能够演变出“B之谓A”的原因、古汉语中与“A,B之谓也一B之谓A”相类似的演变格式。  相似文献   

20.
在得出四维势矢量的变换关系基础上,以无限长载流直导线为例,运用势的基本求法和势的变换关系分别对其进行讨论,发现利用势的变换关系求解要较为简便,而且能反映电磁场的统一性和相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