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藏寺碑》既是汉字楷体演变的新阶段,又是汉字书法楷体新风格的新起点,这两点确立了《龙藏寺碑》在汉文字史上和中国书法史上的崇高地位。文章基于隋楷生发的社会变因的梳理,论述了楷书及《龙藏寺碑》的变异与创新,着重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复兴的角度,探讨《龙藏寺碑》所具有的中国书法的变异与创新的文化意义,以及《龙藏寺碑》体现的楷书能感国运之变化、能立时代之潮头、能发时代之先声所具有的当代文化发展意义,认为楷书发展需要不断大力增强与时俱进的文化创新力。  相似文献   

2.
<正>【作品概况】《龙藏寺碑》亦称《正定府龙兴寺碑》,隋代碑刻。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刻,碑高315厘米,宽90厘米,厚29厘米。碑文楷书30行,行50字,凡1500余字。楷书碑为龟趺。碑额呈半圆形,浮雕六龙相交,造型别致,刻工精细,具有隋唐蟠龙的古朴风格。无撰书人姓名。河北正定龙兴寺藏。  相似文献   

3.
智永     
<正>智永是隋朝山阴(今浙江绍兴)永欣寺的僧人,系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七代孙子,生于南朝陈,进入隋朝时为永欣寺僧,人称"永禅师"。据有关记载,智永在书法史上是一个极为勤奋刻苦的有志之士,书法史上著名的"铁门限"和"退笔冢"之典故就是因奄他而起。智永初从萧子云学书,后以其先祖王羲之为法。他在永欣寺研习书法30年,不但尽得王氏家法,而且广取诸家所长,  相似文献   

4.
碑刻在将"散佚"的历史还原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它使我们既能把握过去的散佚,又能通过对散佚历史的拼接把握历史的真相.华侨在侨居地的碑刻主要集中于东南亚新马泰、菲越等国,散落在异国的华侨碑刻从多个层面记录下他们在侨居地的社会生活.如《大越国王敕赐河中寺焕碧禅师塔记铭》《义冢墓道志碑》《创建广福宫碑》,还有极乐寺保存的碑刻等...  相似文献   

5.
北宋庆历六年,欧阳修任滁州太守后,常去琅琊山游玩,与琅琊寺的住持和尚智仙谈诗论文,结为知交。智仙在山道旁盖了一座亭子,请欧阳修出席落成典礼,欧阳修欣然将该亭命名为“醉翁亭”,并在亭子里当场写成一篇《醉翁亭记》。  相似文献   

6.
碑刻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史学研究尤其是区域社会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明清时期的济宁为运河沿岸重要城市,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碑刻资源亦极为丰富。济宁凤台寺庙墙东侧立有明清两代重修庙宇碑六块,其中字迹较为清晰的有四块,详细记载了明清两代河道官员、地方士绅创建和重修凤凰台及凤台寺的经过,对于考证相关人物的生平事迹,探讨凤台寺及马场湖的历史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好心开门     
今天中午,我和表哥正入迷地看着课外书,忽然听见有人敲门。表哥二话没说就冲出去开门,一看,是个尼姑站在门外。表哥奇怪地问她:"你找谁?"尼姑说:"我是来送佛的。"表哥转过身叫大姨:"妈妈,妈妈,有尼姑要‘送佛’。"大姨说:"你告诉尼姑,不需要,门关好了吗?"表哥赶快去关门,可就在他转身问话的这几秒钟,那个尼姑翻动了大姨挂在门后的包。表哥急忙喊:"妈妈,那个人碰你包了!"大姨一骨碌从床上爬起,连忙去看包,发现包里的钱夹已经被那个尼姑拿走了。原来那个假尼姑居然是个小偷!  相似文献   

8.
隋文帝杨坚上台后,进行了一系列礼乐文化方面的改革,其主要内容是排斥前朝北周的礼乐文化,转而学习和借用北齐、南朝的礼乐文化。在改革的过程中,杨坚主要任用南朝投降的文人、士大夫进行改革。考察杨坚改革的动机,不难发现杨坚并非因为对汉文化的热爱而进行改革,而是以维护自身统治为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9.
谐音趣联     
清朝大学士李鸿章到巢湖游玩,夜宿姥山寺。次日清晨巢湖封冻了,李鸿章急于赶路,乃命水兵凿冰行船。这时一个正在巢湖边刷鞋的尼姑即兴作对吟道:“冰冻兵船,兵打冰,冰开兵走。”李鸿章  相似文献   

10.
宋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欧阳修被贬任滁州太守。他时常游山玩水,并与附近琅琊寺的和尚智仙结为好友。为便于欧阳修游览,智仙和尚带人在山腰盖了座亭子。亭子建成那天,欧阳修前去祝贺,为之取名“醉翁亭”,并写下了散文名篇《醉翁亭记》。第二年,欧阳修携客去丰山游览,见这里不但泉好,风景也美,于是在此疏泉筑池,辟地建亭,  相似文献   

11.
记寒山寺,写山门、塑像、铜钟、碑刻、枫桥,为张继《枫桥夜泊》的境遇铺垫,在回首千年古刹之时,发幽古之情——此两者相得益彰,寺因诗而名扬四海,诗因寺而永远流传。[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论文对收藏于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的段怀穆建伽蓝残碑进行了考索 ,发现此石刻系隋文帝开皇年间诏令天下诸州普立寺院时 ,青州遵诏建寺中遗留下来的碑刻。隋文帝广建寺院所立之碑迄今已极其罕见 ,这样段怀穆伽蓝残碑就为我们研究天皇建寺事件提供了非常宝贵的金石文献资料。基于该碑所具有的重要历史研究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藏品定级标准》的有关规定 ,建议 :将其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相似文献   

13.
《御制龙兴寺碑》为明太祖朱元璋所撰写。在碑中,他追叙了元明嬗代之际,於皇寺兴废状况与个人身世浮沉,毫不避讳自己早年的悲惨经历、游方生涯;叙述即位后敕造大龙兴寺的经过及选派住持情况;并由建寺引申到自己的民生观、宗教观。碑刻既是元末明初重大史事的反映,也是明初佛教改革的见证,更是明太祖朱元璋统治理念、民本观念与宗教思想的具体表达,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4.
粤人食芝     
粤人有采山而得菌,其大盈箱其叶九成,其色如金,其光四照。以归,谓其妻子日:“此所谓神芝者也,食之者仙。吾闻仙必有分,天不妄与也。人求弗能得而吾得之,吾其仙矣!”乃沐浴,齐三日而烹食之,入咽而死。其子视之,日:“吾闻得仙者必蜕其骸,人为骸所累,故不得仙。今吾父蜕其骸矣,非死也。”乃食其余,又死。于是同室之人皆食之而死。  相似文献   

15.
阿Q的子民做不得姚玉成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大家是再熟悉不过了。有一次,阿Q用手摸了一下静修庵小尼姑新剃的头,小尼姑涨红着脸说:[你怎么动手动脚?]阿Q便回答说:一和尚动得.我怎么动不得,[一句话,活脱脱地道出了阿Q这个人的处世原则。本来动小尼姑的头....  相似文献   

16.
醉翁亭:在安徽省滁州琅琊山中,为琅琊寺僧智仙所建。著名文学家欧阳修被贬到滁州任太守时,常来亭中饮酒赋诗,并撰写了脍炙人口的《醉翁亭记》。  相似文献   

17.
碑刻不仅作为历史文献的载体,其本身亦应成为历史研究的对象。通过利用广西恭城的碑刻资料讨论碑刻的制作与篡改过程,着重探究刻工群体、碑刻制作成本与象征意义的生成,以及碑刻篡改背后地方社会的运作实态,并进一步提出地方社会中碑刻文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剥体诗"是将前人的诗歌或更改词语或颠倒句序,使其另立他意的一种诗体,大都以别开生面的幽默调侃或入木三分的辛辣讽刺传世.古往今来,"剥体诗"不胜枚举.这些移花接木的奇诗,颇能显出作者的匠心. 中唐诗人李涉有一年暮春到镇江郊外登山,途经鹤林寺,有缘同寺中高僧谈禅悟道,愁闷的心情豁然开朗,遂欣然题诗一首:"终日昏昏睡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相似文献   

19.
<正>【导语】蒲城碑林有一个著名的隋代墓志,叫《苏孝慈墓志》。在中国书法史上,隋代的书法作品有这么几个代表:一个是河北正定的《龙藏寺碑》,一个是陕西的《苏孝慈墓志》,还有一个是《董美人墓志》,但《董美人墓志》碑石现在已经不存在了。《苏孝慈墓志》就是从陕西蒲城县的苏坊乡出土的,所  相似文献   

20.
作为唐宋诗文中常见之吟咏意象的嫦娥,唐宋文人由最初对其窃药奔月、得仙不死的本事之咏,扩展为对其拥有仙方、掌管仙策的仙品之咏,进而又通过凡俗化、人情化的改遣和重塑,使嫦娥呈现出热烈而多情的女仙面貌,完成了对嫦娥的形象之咏。嫦娥意象在唐宋文人笔端由仙而凡的展演轨迹,正可视作世俗生活中文人多彩的内心世界的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