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鱓为扬州八怪之一,但对他的身世人们了解很少。本文根据《兴化李氏族谱》对其家世情况作了详尽的考察,并根据《扬州东园题咏》对李鱓与盐商的交游作了稽考,使读者便于知人论事。  相似文献   

2.
李鱓生平及花鸟艺术成就的略说。  相似文献   

3.
李鱓是18世纪中国画坛"扬州八怪"中的先行者。其一生坎坷,不媚于人,不落俗套,为官不就,但在绘画世界里却能功成名就,令人寻味。其画用笔挥洒自如,泼墨酣畅淋漓,纵横驰骋,不拘于笔墨,而多得天趣。本文从其做官为人为突破口对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4.
雍乾年间,“小玲珑山馆”为徽商“扬州二马”的人文情怀所笼罩,深深吸引着一批文人士子,成为他们扬州文化活动的中心所在。他们放情山水园林,多以联句或分韵唱和的诗歌创作形式雅集抒怀,促成了德行操守、文采风流标举一时的人文景观。  相似文献   

5.
六、荒言变珠玉清朝乾隆年间,扬州有个盐商名叫谈福果,家有万贯,财大气粗,但文气灵气一点也没有。此人为了显示自己并非凡夫俗子,常常弄些名人字画挂入房间,玩点古董,还喜欢和文人交往,不但和一般文人交往,还要和大文人交往。一天,谈福果在扬州瘦西湖平山堂宴请...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繁盛,清中期文人流动频繁。李葂和卢见曾成为文人交游入幕中典型一例。卢李二人因诗名相识,拥有相似的诗词理念,诗多述实事而道性情。卢见曾推荐李葂参加博学鸿词科考,李葂卒后抚育其妻女刊刻其诗,助其诗画艺术留名历史。通过对卢李二人的诗词交游研究,对理解清人游幕以及李葂诗词、绘画艺术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闲话扬州     
国民党统治时期,文人易君左曾写过一本小说,叫《闲话扬州》,内容主要描写扬州人如何生活。  相似文献   

8.
扬州叹     
春风十里扬州路,是扬州繁华的街道;扬之芍药甲天下,是扬州似火的盛名;烟花三月下扬州,是扬州勾人的诱惑;十年一觉扬州梦,是扬州致命的迷离……扬州的蹁跹、扬州的迷离、扬州的兴衰,都融入了文人的词句之中,令后人揣摩不已,遐思不断。扬州,这个临水的古城,因水而兴,因水而败,似水的古城,似水的温润。水城古韵,恍若  相似文献   

9.
一、黄鳝Monopterus albus(zuiew)的地理分布黄鳝同黄鱓、黄(鱼旦)。又简名鳝鱼或鱓鱼。山、陕亦名蛇鱼。两千多年前的山海经内就有“灌河之水其中多(鱼旦)”的记载。是我国人民习见和喜食的淡水鱼类之一。但迄今其地理分布尚无专文研究。不少文献称黄鳝分布于我国各处,或称除西北、西南外我国各处均产;但事实远非如此。据笔者研究在我国仅见于辽河下游;沿滦河向上约略过承德(海拔375.2米)、滦平(534.7米);沿海河水系分布于太行山东侧平原地带;沿黄河向上约  相似文献   

10.
晚清小说十六回本《扬州梦》的主要人物陈晚桥,其原型是“扬州八怪”中的郑板桥。这篇小说描绘了十八世纪前期扬州社会的众生相和风俗画,比较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小说结构上多用书中人物讲述往事的形式串联故事,故事情节大部分可以从《扬州画舫录》、《板桥集》等书中找到出处。小说中主要描写了三种人:文人、盐商、妓女。盐商和妓女的故事都是从文人口中道出,小说对他们之间的关系把握得相当准确。  相似文献   

11.
黄玉峰 《当代学生》2013,(12):32-33
主持人龙吟:旧日扬州,商贾云集,辕门桥畔画铺林立,无美不备,无奇不有,盛极一时。郑板桥为生计所迫,到此卖画、卖字。当时在扬州以此营生的文人,光有姓名可考的就有一百七十余人。郑板桥如何谋得一席之地?他又如何声名鹊起呢?  相似文献   

12.
清代通俗小说《扬州梦》素材来源,一是郑板桥的历史事迹,二是清人李斗创作的《扬州画舫录》。  相似文献   

13.
扬州盐商形成于明代中叶,在清朝达到全盛,至清末民初衰落.作为一个地缘社会组织,它在扬州几百年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产生过巨大影响.他们结交文人,资助寒士,营造、扩建扬州园林,赞助、兴办文化教育事业,并孕育出了扬州书院、扬州八怪、扬州学派、扬州园林等世界及文化品牌,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扬州盐商文化.这一文化有巨大的旅游开发潜力.文章通过对盐商文化发展历程的探讨,提出了扬州盐商文化旅游开发的构想.  相似文献   

14.
雍乾年间,文字狱迭兴并遍及大江南北.而在扬州,以徽商马曰瑁、马曰璐私家园林“小玲珑山馆”为中心,文人云集,诗词酬唱频繁,这是扬州文化史乃至有清一代文化、文学史上的特殊景观。对其加以考察的意义显而易见。本文试图就其主体构成一面作一清理。  相似文献   

15.
李俊民是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的后裔,在金末元初文坛的名望仅次于元好问。现存词69首。其中多为酬赠词和写景词。其词主要受到陶渊明等隐逸文人的影响,词人在其作品中多表现闲适放旷、高洁平和的隐逸情怀。  相似文献   

16.
晚清文学家周伯义著述颇丰,有《扬州梦》、《京江后七子诗钞》、《金山志》、《北固山志》、《焦东阁日记》等传世。周伯义一生与仕途无缘,交游多为中下层文人,全面深入地考察其交游情况,对透析其错综的人生经历、了解其独特的思想状态、感受其丰厚的文学作品,无疑是大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7.
扬州自古繁华,也是历代文人的荟萃之地。至今人们所津津称道的“扬州八怪”中,除了郑燮、金农等人以外,还一位著名的书画家叫汪士慎。汪士慎(1686-1759),字近人,本是安徽歙县人,因久居扬州,人们遂把他也视为扬州画派,列为“八怪”之一。其实,“扬州八怪”不仅性格、书画风格各不相同,而且人生道路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18.
刊刻于乾隆五十八年的《邗上题襟集》对扬州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它记录了以曾燠为中心的文人酬唱的基本情况,并感召着其他士人前往扬州;另一方面,《邗上题襟集》的序跋也深刻地阐释了时人的文学观、地域观,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与社会相交接中的文学演进。扬州文学在此基础上,继续向纵深方向发展,成为清代文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浙派中期领袖厉鹗的文学活动极为密切地与他的交游联系在一起,构成其交游活动的一个极具特色的重要方面.厉鹗一生足迹,主要集中在杭州、扬州两地,其中尤以扬州的交游与文学活动最有意义.厉鹗在扬州除与"扬州二马"等著名盐商频繁交往外,还与寓居或时常往来于扬州的"扬州八怪"、全祖望、杭世骏、陈章等著名文人,以及盐官卢见曾等联系密切.深入考辨厉鹗的扬州交游活动,不仅可以明晰厉鹗的生平和思想,而且可以更好地认识厉鹗及其浙派在清代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20.
作为宋代东南仅次于杭州的第二大城市,扬州历经历史的荣辱悲欢,为宋代文人所瞩目。本文归纳分析了宋代扬州词的城市的人物意象符号、物象意象符号、场景意象符号的表现及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揭示出这些意象符号背后所显示的宋代士大夫在三教融通思想指导下主体心性追求超越完美的雅和现实生活中注重自然本性自我满足的俗相调和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