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江宁织造,是管理江宁织造官员,负责供应皇家及官府所用的绸缎成品生产。清沿袭明制,在蚕丝产地的江宁(南京)、苏州、杭州三地设织造处。明朝的织造由太监掌管,清代则由内务府包衣来管理。康熙年间的织造,不仅掌管宫廷所需各种织物的织造、采购和供应,而且兼有一项特殊任务,充当皇帝的耳目①。qd清初,显赫一时的曹氏家族,有三代四人任江宁织造,从康熙二年(1663年)至雍正五年(1727年)65年之间,曹氏家族就职江宁织造,竟长达58年之久。盛极一时的曹门富户,最终因任上银两亏空而被抄家,曹氏家业由此败落。继任…  相似文献   

2.
清代,江宁、苏州、杭州三织造是内务府设在江浙两省,专门负责办解御用服饰、绸缎、布足并采办宫中御用物品的专门机构,织造官亦是皇帝派出的亲信耳目。在馆藏内务府全宗档案中,存有光绪年间江南三织造驻京人员写给织署堂上禀札底稿十余册。其中记载了三织造在办解织务及御用物品过程中发生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反映了织署与清宫太监公力往未及私人交易的活动,对太监利用职权贪赃受贿及对外官大肆敲诈勒索之行径有较详细的描述。对当时宫中一应动静及京内社会经济情形均有真实反映。同时,还对晚清奏章文书运转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亦多有披…  相似文献   

3.
绿营是清朝维持统治的两大军事支柱之一。以前一般认为,作为汉人军队的绿营,是由汉人充任统辖官。事实上,从顺治元年(1644年)起,清廷就开始以旗人充任绿营官,并形成一系列旗人选任绿营官制度。提督是清代一省绿营的最高专职武官。了解旗人充任提督的情况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统计旗人、汉人各自充任提督总体数量的基础上,对旗人出任提督的人数变化、地区分布特点提出观点,以期对研究清代国家的民族性、军事统治特点、满汉关系等方面的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正>札作为一种下行文书,始于宋代。札周剳,为古时写字用的小木片。元、明时期改称札付。清代沿用札和札付,并规定,凡六部、都察院行文顺天府、奉天府;六部行文太常寺、太仆寺、光禄寺、鸿胪寺、国子监、钦天监、太医院、宝泉、宝源局、各仓监督、布政使、按察使、城守尉、各关监督、各省织造;都察院行文六科;礼部行文各省学政;兵部行文各提督总兵;顺天府尹行文各省布政使;军机处行文布政使、按察使;经略行文提督、副都统,都用札文。凡提督行府厅州县,巡抚行副将、参将、游击、都司,用札付。札文文首以"某某衙门或某某官员为札饬事"或"给札事"开始,再以"照得"或"某某  相似文献   

5.
<正>诰命、敕命是清帝颁赐或授官时使用的封赠谕旨,是民间最为熟悉,并多有收藏的圣旨。诰敕为卷轴式文书,内容书于"江宁织造"专供皇宫使用的提花锦缎上。其锦缎花纹,轴头的用料,按照官员品位高低有着严格的区别。诰敕内的文字书写也有讲究,文官使用玉箸篆,武官使用柳叶篆。文体使用华丽的骈体文,满汉合璧。这是我馆所藏顺治授给噶把喜贤章京多鼐及其妻的诰命。  相似文献   

6.
谢蓉 《编辑之友》2010,(7):102-104
清王朝建立后,图书事业遂得到制度保障. 一大清纲举目张,以刻书为第一鹄的 清代的官刻重点在中枢.建政之初,清廷内府的刻书中沿袭了明代的制度、由太监衙门司礼监承办.自康熙十二年(1673)起,武英殿设修书处,由翰林院词臣总领其事,武英殿承刻清廷内府各种图书,从此"内府本"便改称"武英殿本"或"殿本"了.此一措置,由文化内行取代了外行,大大提升了刻书质量,是中国图书管理史上极为重要的篇章.  相似文献   

7.
何平叔云:“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亦觉神明开朗。”(《世说新语》)先父五石斋之由来,试解。 瑞谨记  一九四一年(民国三十年)九月三十日 星三 八月二十一日 晴  下午同孙先生步至清华车站而归,经过刚祖庙,额题广惠宫,庭前有碑,乾隆中,观保所撰,言庙在成府技勇营南门,肇始于雍正时,今复修之。碑阴列太监人名,曰首领太监,曰副首领太监,曰技勇太监,凡数百人。碑未言刚祖为何人,考刘若愚《酌中志》,有官者奉祀刚铁(有赠司礼监,刚公讳铁之墓焉——瑞据丛书集成本《酌中志》卷二十二补)永乐中,中官,其祠在墨山会地方。…  相似文献   

8.
曾经的太监栖息地 "中关村"作为地名在历史上的称谓比较混乱,见于文字和地图记载的先后有"中宫""中关""中湾""中官""钟关儿"等,建国前是个自然村落,直至1959年中关村派出所成立、1961年中关村街道办事处成立,"中关村"才正式进入行政建制.  相似文献   

9.
袁枚于乾隆十三年(1748)秋以三百两银子购得江宁(今江苏南京)小仓山随园(《随园诗话》卷五)。关于随园的旧主,袁枚于《随园诗话补遗》卷一记云:余买小仓山废园,旧为康熙间织造隋公之园,故仍其姓,易“隋”为“随”,取“随之时义大矣哉”之意。又,《随园记》亦记云:康熙时,织造隋公,当山之北巅,缭垣牖,构堂皇,树之荻千章,桂千畦,都人游者,翕然盛一时,号曰隋园,因其姓也。(《小仓山房文集》卷十二)由上引可见随园旧主为隋公。所谓隋公名隋赫德,他于康熙年间接任曹为江宁织造,在小仓山之北构建了因其姓氏而名为隋…  相似文献   

10.
1895年1月20日(光绪二十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日军登陆荣成湾,抄袭威海卫后路。从1月30日日军攻占南帮炮台起,驻守刘公岛及港内的北洋海军即遭受来自岸上炮台和港外日本联合舰队的水陆夹攻。北洋舰队虽奋勇抵拒,昼夜鏖战,但伤亡日积,粮弹将罄,援军望绝。道员戴宗骞、总兵刘步蟾、提督丁汝昌、护理总兵杨用霖、记名总兵张文宣等相继自杀。2月14日,威海营务处候选道牛昶昞等与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伊东祐亨签订《威海降约》。2月17日,日本舰队进入港内,曾经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海军就此全军覆没。由于刘公岛电报线被切断,清政府未能及时获知威海卫的战况。光绪帝屡下电旨令北洋大臣李鸿章、直隶总督王文韶、山东巡抚李秉衡等查明威海卫战况及丁汝昌等人的情况,后又根据朝臣的奏报,几次发布谕旨,对戴宗骞等殉难阵亡将领从优议恤。战争结束后,清政府根据《北洋海军章程》,对担责官员予以查办,对殉难阵亡的北洋海军官弁兵勇给与抚恤,对受伤的官弁兵勇给发养伤银。光绪二十三年重整海军,亟需海军人才,因而对程璧光、叶祖珪、萨镇冰、蔡廷干等曾遭查办的将弁重新启用,只有对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未予议恤。1906年7月5日,袁世凯等奏请开复丁汝昌原官原衔,奏折被留中。1910年4月25日(宣统二年三月十六日)筹办海军大臣载洵再次奏请开复丁汝昌原官原衔,始获准给丁汝昌加恩开复原官原衔。本专题档案史料,选自本馆藏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军机处电报档、军机处洋务档、上谕档等,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大旗头村,建村于明朝初年,在清朝光绪二十年(1894),乡人郑绍忠时任广东水师提督因护国有功,清政府以"久膺垂寄,  相似文献   

12.
呈文 文书名称。上行文书,始于宋代,当时称“呈状”,以后历代均有。清代沿用,改称呈文。凡织造、关监督行文户部,提督、总兵行文兵部,道府以下直接行文六部,布政使、  相似文献   

13.
苏州织造李煦深受康熙帝信任。李煦在任30年,本职工作是督织缎匹。清代繁杂的官营丝绸生产制度,不少是其与江宁织造曹寅等一起厘定的。江南经济发达,文化昌盛,人才繁伙,李煦同曹寅一起,秉承皇帝旨意,实际充当着康熙帝的耳目,对于由乱趋稳的江南社会和错综复杂的官场情势,深入了解,随时观察,及时奏报。李煦又利用物力人力丰富的条件,不断进贡或采办清廷所需的各种土特产品和才艺之士,在清初江南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方面发挥出一定作用,其角色地位远非后世江南织造可比。  相似文献   

14.
清后期江南织造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江南三大织造局却仍以原有的生产规模和生产形式生产。经过太平天国革命期间的战争,江南织局才从织造格局到生产规模、从生产形式到织造内容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于这些变化,以往有关论著似未曾涉及,以致于常有论者将江南织造前后期的生产情形互相混淆。今略作探述,敬请行家指正。一咸丰三年太平军攻下南京,江宁织局生产完全停顿,织工四散谋食他方。咸丰十年、十一年,太平军先后占领苏州、杭州,苏杭两地织局又先后被迫停歇。在战争中,江南各织局几乎毁  相似文献   

15.
周忠 《历史档案》2013,(1):125-128
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成祖朱棣下令迁都北京,南京成为留都,仍保留一套内外政府机构,包括文职系统的大小九卿、武职系统的五军都督府以及守备太监为首的内府各机构,其核心任务即为守备南京,一直延续至明亡。《明史·职官志》中留都南京政府官员的记载有的过于简略,有的存在讹误,本文略作补充考正,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6.
江浙两省唇齿相依,同为丝绸生产的大省,素来和睦共处,文化交流、经济往来十分密切.1916年,江浙丝绸机织联合会成立,杭绸商人们在苏州建立钱江会馆,江苏包括苏州生产丝织品所用生丝也部分依赖浙江.清朝在江宁、苏州、杭州设立的三个织造府也显示了江浙两省的独特地位与三座城市的共性.然而宣统三年(1911),发生了浙江硖石生丝运到南京途中被苏州扣留的事件,此案惊动两江总督和江苏、浙江两省高官,历时三个月才作了断.  相似文献   

17.
銮仪卫 官署名。为掌管皇帝车驾仪仗的机构。顺治元年(1644年)沿明制置“锦衣卫”。次年即改称銮仪卫,置銮仪使、銮仪副使、冠军使、冠军副使等职官。以后又由王公及满、蒙文武大臣中特简一掌卫事大臣(秩正一品)以总管其事。所属机构有  相似文献   

18.
大连图书馆珍藏有2000余件清代皇宫内阁大库档案(大部分是总管内务府题本),其中最为珍贵且引人注目的当属一份雍正六年六月记载曹雪芹之父“曹兆页骚扰驿站获罪结案题本”①的档案。雍正五年(1727年)十二月,雍正帝下谕将江宁织造曹兆页革职查办,过了一年,又抄其家,“百年望族”的曹家由此败落。这正如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咏叹的:“……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相似文献   

19.
《朱子实纪》12卷,明戴铣辑。明正德八年鲍雄刻本。戴铣字宝之,婺源人,明弘治九年(1496)进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后调南京户科,以疏弹太监下诏狱,卒于廷杖之下。世宗立,赠光禄少卿,事迹《明史》有传。著有《朱子实  相似文献   

20.
1910年(清宣统二年),清廷官招商办大冶湖北水泥厂生产的宝塔牌水泥,在江宁(今江苏南京)举办的第一届南洋劝业会上荣获一等奏奖,是为历百年华新水泥厂获奖端倪。清朝末年,效仿西方施行产业竞赛、实现实业救国渐成风气。1905年,清廷颁布《出洋赛会通行简章》,首次以法律条文的形式鼓励各省商家精择物品,积极赴赛,参加世界各国举办的商品博览会。不久,贵州茅台酒等许多中国商品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夺得金牌而大振国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