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龚贤(1618—1689年),明末清初著名画家,金陵八大家之一。又名岂贤,字半千、半亩,号野遗,又号柴丈人、钟山野老,江苏昆山人,流寓金陵(今南京市),早年曾参加复社活动。明末战乱时外出漂泊流离,入清隐居不出。他与同时活跃于金陵地区的画家樊圻、高岑、邹、吴宏、叶欣、胡、谢荪等并称“金陵八家”,又与清初著名诗书画家吕潜并称“天下二半”(龚贤,字半千;吕潜,号半隐)。工诗文,善行草,源自米芾,又不拘古法,自成一体,著有《香草堂集》。  相似文献   

2.
正谢荪,生卒年未详,清代画家,字缃酉,又字天令,擅画山水、花卉,与龚贤、樊圻齐名,为"金陵八家"之一。其存世作品不多,有《青绿山水图轴》《红荷图》等传世。《红荷图》是一帧工笔设色花卉小品,技法从宋代"院体"画中蜕变而出。作品勾勒晕染,功力深厚。花、叶的线条工细而不呆板,敷色艳丽而不浓腻,光彩熠熠、栩栩如生。尺幅之中,只着一花半叶,一株水草率意地穿插其间。粉花黄蕊在暗绿色的叶片簇拥下,恰如艳影出清漪,十分鲜丽动人。工致的晕染,旨在追求明丽的色泽与花、叶水分的表现;植物的筋脉甚至纤维也以细笔毫发无遗地勾出,  相似文献   

3.
正龚贤(1618-1698),字半千、野逸,号半亩、柴丈人,明末清初书画家。昆山人,流寓金陵。与程正揆、髡残并称为"金陵三大家",又为"金陵八家"之首。龚贤作山水一变古法,另辟蹊径,独出幽异,其绘画往往表现南京  相似文献   

4.
正家国相依,天下皆然;书册万卷,字里行间都是"家国"二字。南京"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本着弘扬"家国情怀"这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笔者试图通过鉴赏古诗"用典"手法,去感悟"金陵"情怀。将"金陵文脉"渗透教学的每个环节。一.谈南京"故事",识典故情意说出下列诗句南京的"故事":1.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写西晋灭吴的历史故事。  相似文献   

5.
许嘉璐先生在解释“陈灵公通于夏征舒之家”的“家”时说:“指夏征舒之妻”。这样解释是不正确的,和陈灵公、公孙宁仪行父私通的应是夏征舒的母亲夏姬,而不是他的妻子。这可从“家”字的字义、众多的译和原证之。  相似文献   

6.
一、学生课堂话语权的现状镜头一:语文课上,老师让小明读课文:"张浩明白了学习的意义,从此,他发奋学习……"因为不认识"奋"字,小明就读成了"他努力学习"。于是老师就说:"小明,你读错了,再读一遍。"结果小明看着拼音读成了"发疯"。镜头二:语文课上,老师让学生用"公"字组词,小刚站起来回答:"公鸟",大家哄堂大笑,老师狠狠批评了他一顿。扪心自问,这么下去以后小明和小刚还敢于发言、还愿意发言吗?  相似文献   

7.
《作文与考试》2023,(14):49-50
<正>王康,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陵刻经印刷技艺”最年轻的代表性传承人。他置身的金陵刻经处1866年由晚清著名学者杨仁山创立,融古代经书、经版收藏,经书雕刻、印刷及流通于一体,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据王康介绍,师父们那个年代一天可以刻100个字,到了自己这一代,一天能刻40个字,一面板子一般400个字,刻一块板子至少10天,非常磨炼心性。  相似文献   

8.
独游山寺     
王荆公介甫,退处金陵①。一日,幅巾杖屦,独游山寺。遇数客盛谈文史,词辩纷然②。公坐其下,人莫之顾。有一客徐问公曰:"亦知书否?"公唯唯③而已,复问公何姓,公拱手④答曰:"安石姓王。"众人惶恐,惭俯而去。  相似文献   

9.
张森凤 《高中生》2010,(22):51-51
不少到过山东孔府的游人,可能会记得孔庙大门的一副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但"富"字顶上没有那一点,  相似文献   

10.
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第六子,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他天资聪颖,喜好读书,精通音律,能诗善画,尤擅作词。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苟安于江南一隅。开宝七年,宋兵南下攻金陵,次年十一月城破,李煜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  相似文献   

11.
六甲话是流行于广西柳州市三江县的一种方言。本文主要探讨六甲话的词缀"子"、"儿"、"佬"、"婆""公"、"法""头""家""军"和名词重叠式、动词重叠式、形容词重叠式别具特色的用法。文中写不出的字用同音字替代(下加虚线),无同音字可写的用"□"表示。训读字下加浪线"~"。  相似文献   

12.
龚贤是明末清初重要的绘画流派"金陵八家"之首,他的一生是艺术化的一生,也是充满了悲剧性和戏剧性的一生。他所创造的"积墨法"及其独特的"墨龚"风貌,无论是与前人还是后人相比较都独具个人特色。该文通过对龚贤凄苦的生活经历、社会背景、师承关系以及艺术主张的回眸与探讨,尝试分析其各个时期的山水画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3.
正王蒙(1308-1385年),字叔明,一作叔铭,号黄鹤山樵,吴兴(今浙江吴兴)人,为赵孟外孙,是元代末年富有创造性的山水画家之一,与黄公望、吴镇、倪瓒合称"元四家"。东晋葛洪(283-343年),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道士、炼丹家。他青年时就喜好神仙方术,非常痴迷炼丹,到了晚年嗜好尤甚。因为他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王熙凤判词当作如是解:(1)"凡鸟偏从末世来",则此凤为"假瑞",谐"贾瑞"二字;(2)"都知爱慕此生才",暗讽王熙凤有才而无德、无识;(3)"二令"即皇帝抄家之命;"三人"合为"夾"字,"夹木"即枷锁、夹棍等刑具,暗示王熙凤遭受刑辱之事;(4)"哭向金陵",系指王熙凤死后魂返警幻案前,归入"金陵十二钗"正册。  相似文献   

15.
不少到过山东孔府的游人,可能会记得孔庙大门的一副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但"富"字顶上没有那一点,"章"字下部"十"的一竖直通到上部"立"字。这既不是岁月风尘的磨蚀,也不是刀笔匠的疏忽,而是孔子后人特意关照工匠如此雕刻,寓意是盼望孔家永远"富贵无顶,文章通天"。  相似文献   

16.
"公",原本是爵位,最早指部落首领、诸侯君主。至东周时代,有社会地位的人物如贵族功臣也有"公"的称号,在秦汉时期平民百姓也能被称为"公";与此同时,"公"作为对统治阶级的恭敬尊称,在周秦汉三代逐渐演化为社会交际中的常见尊称、特殊詈称和特殊蔑称。本文以《史记》中的公字作为研究视野,试析公字称谓在周秦汉三代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7.
张奉在道教第一部系统的神谱《真灵位业图》中被奉为九宫位之主神。他本是东汉末年一位有着显要家族背景的名士,恬静乐道、喜于施舍。仕途上,他最终选择成为曹操麾下的谋士,并深得敬重。关于其名讳,《三国志.魏书.张范传》之"张范"即为此人,但载其字为"公仪"似为不妥,应是"公先"。在与道教关系上,他与其先祖张良皆被道教神化而擢拔为神仙,这是道教采摭史料中的乐道之士以神其教的典型一例。  相似文献   

18.
六甲话是流行于广西柳州市三江县的一种方言.本文主要探讨六甲话的词缀"子"、"儿"、"佬"、"婆""公"、"法""头""家""军"和名词重叠式、动词重叠式、形容词重叠式别具特色的用法.文中写不出的字用同音字替代(下加虚线),无同音字可写的用"□"表示.训读字下加浪线"~".  相似文献   

19.
作家简介季羡林(1911-2009),字希逋,又字齐奘,中国著名古文字学家、教育家、翻译家、佛学家、散文家、社会活动家,精通12国语言,是一位著作等身、享誉海内外的大师。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在各种文学体裁中,季羡林对散文写作情有独钟。季老认为散文的精髓在于"真""朴"二字。真,就是真实,不能像小说那样生编硬造;朴,就是要有抒情的成分,朴实无华、小中见大。他的散文,饱含着痛苦与欢  相似文献   

20.
刘勰(约465——521),字彦和,梁代杰出的文艺理论批评家,东莞莒人(今东港区三庄人)。清乾隆年间有碑记:梁通事舍人刘三公故里。上款:公讳勰字彦和著文心雕龙行世,下款:乾隆二十三年戊寅谷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