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楷书发展史上,欧阳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五千年的文化历史长河中,欧阳询的书法亦可谓璀璨耀目,妇孺皆知。其书法在唐朝时已经远播夷狄,高丽国深爱欧阳询书法,曾派遣使者以请其书,足见其影响之广。翁方纲称其"范围诸家,程式百代",端非虚语也。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历经陈、隋、唐三朝,仕唐时曾任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世称欧阳率更。欧阳询书法兼融南北,诸体皆能,尤以  相似文献   

2.
正欧阳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隋时官太常博士,唐时封为太子率更令,也称"欧阳率更"。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在隋代,欧阳询的书法就已享有较高的声誉,到了唐代,年近古稀的欧阳询还在"宏文馆"教授书法。欧阳询八体兼妙,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与虞世南并称"欧虞"。  相似文献   

3.
欧阳询自觉地吸取魏晋南北朝以及隋至初唐的书法审美取向,于书法创作论、技法论及风格论诸方面皆重法尚意,其书作则质妍互重,融法、意于一体,从而导引出有唐一代书风。  相似文献   

4.
欧阳询及其书法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有唐一代书家辈出,仅初唐书家识其名姓而其书作复见于多种著录者,不可谓不多;以书体娴熟,自成面目而言,“初唐四家”首开大唐三百年浑然多采之书风,而欧阳询及其书法则又独步于“四家”之首并以诸体兼备,自开一派存珍于华夏书史。 欧阳询,字信本,生于南陈武帝永定元年(557年),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两《唐书》均有传。出身于南朝世家望族,祖父欧阳,为南陈大司空,父欧阳纥,亦仕陈为广州刺史。欧阳纥,后因坐谋反罪被诛,按陈之刑律,欧阳询当在株连之列。南陈尚书令江总为欧阳纥故史,念旧收询养之,欧阳询得以幸免。据史载,欧阳询貌虽寝陋,而聪悟绝伦,“博览经史,龙精三史”。公元589年(陈祯明三年,隋开皇九年),隋灭陈,陈尚书令江总入隋,欧阳询随之,并以书工入仕,为大常博士,“以书名于世,尺牍所传人以为法”。其时,河东抚慰大使李渊喜欧阳询书,常延其为上宾,往来甚密。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王朝,欧阳询遂仕唐,深得李渊、李世民器重,累擢给事中。武德七平(624年),高祖下诏欧阳询与裴矩、陈叔达等编撰巨著《艺文类聚》,“奏之,赐帛二百段,官银青光禄大夫。”。唐大宗李世民十分看重欧阳询书法,誉其为第一流书家;并与虞世南、冯承素等一起受封为当时的最高学府“弘文馆”学士,专门传授由各地精选来  相似文献   

5.
<正>【作品概况】《虞恭公碑》全称《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虞恭公温公碑》,亦称《温彦博碑》。唐岑文本撰文,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立。欧阳询楷书。全碑36行,行77字。原碑在宋代已残。有北宋及之后传世拓本数种。【观典赏析】此碑为欧阳询晚年作品,属于标准的唐初正书格调。结体严谨匀整,书法平正清穆,  相似文献   

6.
田瑛 《初中生辅导》2011,(25):2+51-F0002,F0003
欧阳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官至银青光禄人夫率更令。他与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合称楷书四大家。 欧阳询自小聪明勤学,少年时就博览占今,精通《汉书》、《史记》和《东观汉记》三部史书,尤其喜好书法。据史书记载,欧阳询的形貌丑陋,但他的书法却誉满天下,有“高谢爱其书,遗使请焉”的记载。可见他的书法当时在国外也是...  相似文献   

7.
欧阳询观碑     
正欧阳询是唐代的大书法家,他的书法自成一家,人称"欧体",他和虞世南、褚遂良、薛稷被并称为初唐四大家。欧阳询练习书法很刻苦,也善于向前人学习。有一次,他骑马外出,路过一处荒郊野外。在乱草丛中,他发现了一块石碑,心生好奇,就下马观看。  相似文献   

8.
正刘松青书友的楷书横幅《陶渊明饮酒诗》,取法初唐楷书名家欧阳询。作品用笔熟练,以方为主,方圆兼施;结体取平正端庄之势,稳重严谨,毫无松懈之感,可知作者在欧字学习上下过很深的工夫。美中不足的是,起收笔处多显尖刻,字形过于整齐划一。建议作者今后多看、多写欧阳询的书法原作,尽量避免今人写欧习气的影响。另外,可以借鉴一些魏、隋墓志  相似文献   

9.
正(二)欧阳询楷书的审美理想、风格特点及其对楷书的贡献1.欧阳询的审美理想——"重气力"唐王朝立朝伊始,以李世民为代表的最高统治集团在政治上"励精图治",思想文化上实行开明政策,以期迅速达到社会的昌明和国力的强盛。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及进步措施,反映了当时人民对社会变革和发展的普遍要求。但与这种精神  相似文献   

10.
尼志强 《培训与研究》2007,24(2):128-129
欧阳询是这一时期"大唐气象"下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欧阳询位列初唐四大书家之首,书风以险劲见长,用笔瘦劲挺拔,肥不余肉,瘦不露骨,对当时与后世书法以及宋元时期两浙刻书都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柳公权(778-865),字诚悬,唐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自幼好学,十二能为辞赋,稍长博贯经史,元和初擢进士第.官至太子少师、弘文馆学士等,《旧唐书》有传,是晚唐时期的大书法家. 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又遍习隋唐以来的楷书,融合欧阳询、褚遂良、李邕、颜真卿等各家之长,自成一家,人称柳体.柳公权比颜  相似文献   

12.
四、楷书名帖选介历代先人留下来的楷书碑帖,多种多样,琳琅满目,异彩纷呈。作为初学者,不仅要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碑帖,还要对著名的碑帖有所了解和认识,以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提高境界。下面选出一些作一简要介绍。1.唐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魏徵撰文,欧阳询书。唐贞观六年(652年)四月刻,立于  相似文献   

13.
欧阳询(557-641),字信本,唐潭洲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幼年丧父,被当时一位名叫江总的尚书令收养,教以书籍.询聪敏过人,博通经史,在隋朝曾当过太常博士;到唐太宗时,当过太子率更令和弘文馆学士,被封为渤海男.人称"欧阳率更",又称"欧阳渤海".所撰有《艺文类聚》一百卷等书.欧阳询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唐初四大家.他的字初学二王(即王羲之、  相似文献   

14.
<正>【作品概况】《九成宫醴泉铭碑》是欧阳询75岁时书。唐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偶然发现有一清泉水,欣喜万分,并令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魏征撰文记之,由欧阳询书写,记述唐太宗发现醴泉之事。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镌立于陕西宝鸡麟游县九成宫。刻工无从考证。  相似文献   

15.
楷书四大家,通常是指唐代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和元代的赵孟頫。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洲临湖(今湖南省长沙市)人,官太子率更令,封渤海男。他初学王羲之等前贤书法,在长期的实践中,他将古隶的用笔运用到楷书中,自成一体。欧书  相似文献   

16.
刘金玉是辽宁省沈阳市东新小学的一位书法小明星。年仅11岁的她从小酷爱书法,5岁临帖习字,7岁拜书法家陈东利老师为师,主学王羲(xī)之、欧阳询、黄庭坚的楷  相似文献   

17.
中国历代有很多书法家,他们创造的书法字体以他们的姓氏命名。例如欧阳询的书法叫欧体,赵孟(?)的书法叫赵体,颜真卿的书法叫颜体,柳公权的书法叫柳体。而颇有名气的“宋体字”却不是以姓  相似文献   

18.
尼志强 《培训与研究》2007,24(2):128-129
欧阳询是这一时期“大唐气象”下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欧阳询位列初唐四大书家之首,书风以险动见长,用笔瘦劲挺拔,肥不余肉,瘦不露骨,对当时与后世书法以及宋元时期两浙刻书都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中小学课堂书法教育的开展,"欧体"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在大多数中小学的书法课上受到重视。但传世"欧体"碑拓与书写之间存在一定的隔阂,在教学中教师会适当选择现代书法家的欧体字帖辅助教学,其中田英章的"欧楷"是较有代表性的现代欧体字帖,在中小学书法教育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该文基于教育现状,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是分析田英章"欧楷"在中小学书法教育中的可行性;二是分析"欧体田楷"在中小学书法教育中的利与弊;三是比较田英章"欧楷"与欧阳询楷书点画、结构等异同,分析针对不同学习者教学的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20.
初唐文坛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北宋文坛四大家: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元代戏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周文宾。古典四大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楷书四大书家:颜真卿(唐)、柳公权(唐)、欧阳询(唐)、赵孟(兆页)(元)。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