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5.捺法:提按顿挫潇洒俊迈(1)捺画的基本写法《颜勤礼碑》中的"捺"特点鲜明,极具张力和气势。其中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厚重感。多数捺画都需要充分铺开笔锋书写,一般都比撇画粗壮有力,在一个字中显得较为突出。二是节奏感。对于比较长的捺画,起笔稍快,笔画中段行笔舒缓,收笔敛锋慢慢送出,形成尖利的出锋效果。一般藏锋起笔(如起笔与其它笔画衔接,可不藏锋),形成"蚕头",再转笔向右下;中锋行笔,逐渐铺开笔锋,使笔画渐粗壮;铺锋达到充分时,短暂停笔,迅速收拢笔锋,并顺势回笔轻压;最后,笔锋慢慢提起,适  相似文献   

2.
正圆折圆折是《颜勤礼碑》笔画的一个突出特色,以圆转暗过的方法写折,不形成"折肩"。折肩用按笔书写,圆折用提笔表现。写圆折时,往转折处先提笔带过,形成圆润平滑的效果,再顺势转笔,然后才按笔下行。要求书写时握笔不能太死,提拔笔法的运用需很熟练。圆折的出现,使法度森严、僵硬刻板的唐楷透出一股轻松活泼、生动自然的气息。  相似文献   

3.
正5.注意留白——计白当黑,不落俗套对结构的观察和把握,不仅要注意笔画"实"的部分,还要注意笔画"虚"的部分,也就是笔画之间的空白。一般来说,楷书的空白是相对均匀分布的,这样才能保证字的匀称协调。但从艺术性上讲,结构处理要更加灵活,以显示书家的匠心。颜真卿曾师法褚遂良,尽管在笔画上不为褚法所囿,由细变粗,风格由秀变壮,但在结构上,颜真卿则有所继承,笔画之间的空白较大,宽博开张。比较《颜勤礼  相似文献   

4.
正3.重心偏上——上密下疏,挺拔刚健一个字的重心,简单说指笔画集中的位置。笔画越集中,"重量"就越大。如果重心在字的偏中位置,重心就是中心,《九成宫》多用此法。重心若在中间偏上的位置,则笔画倾向于向字的上部集中,给人以刚劲挺拔的感觉,《颜勤礼碑》常用此法。在《九成官》中,笔画往往分布在字的中间,即重心基本保持在字  相似文献   

5.
正3.点法:逆入回收,饱满有力《颜勤礼碑》中点的写法比较多样,如果按收笔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收笔回锋点和收笔出锋点两类。(1)收笔时出锋一般写法是藏锋起笔,自右下向左上逆笔蓄势,再向下按笔略顿,然后向左略顿或回锋收笔。收笔回锋(有时只需有回锋意识,未必有回锋动作)的点,笔锋藏在点中,含蓄凝练。(2)收笔时回锋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向右上出锋。书写技法是:藏锋起笔,略顿,向右下行笔,并回带蓄势,再向  相似文献   

6.
正8.《颜勤礼碑》笔法规律总结(1)中锋:笔在画中,篆籀遗意中锋,是书法用笔的基础性笔法之一。运笔时,使笔毫的最尖端保持在笔画的正中间,写小篆需熟谙此法。孙过庭所说的"篆尚婉而通",意谓行笔不疾不徐、笔画停匀,这必须以中锋笔法才能达到。颜体楷书颇多篆籀之气,尤以其晚年作品更为明显。《颜勤礼碑》即是典型。即便是较细的横画,亦能以中锋出之,笔到力到势到,绝无一丝颓弱气。这正是中锋用笔的优点所在。中锋用笔既能表现一种从容的力感,又能表达一种威仪的正大气象。  相似文献   

7.
正《颜勤礼碑》由于久埋土中,自然人为破坏很小,所以字口较清晰,锋芒如新,神采奕奕,较好地保存了颜书的本来面貌。此碑笔力深沉、内藏,锋棱不露,运笔苍劲老到,结构宽绰开张,笔画位置经营疏密得当,显得宽舒圆满、雍容大度。书风高古遒劲,雄迈清整,气势磅礴。此碑自出土以来,深为书家珍重,被视为学习颜书的绝佳范本。  相似文献   

8.
正2.竖法:万毫齐力,浑厚刚健(1)竖画的基本写法《颜勤礼碑》的竖画有多种形态,作为主笔的竖画往往粗壮挺拔,就像人的双腿一样坚实有力,只有这样才能支撑起整个身躯。因此,这种具有支撑全字作用的竖画,在书写时要表现出力量感、稳定感,需铺开笔锋,全力以赴。书写过程:起笔多藏锋,欲下先上,逆向取势,入笔果断;向右下方稍作顿挫,保持中锋,  相似文献   

9.
正三、《玄秘塔碑》的结构特征(一)字形的宏观样态柳公权的楷书,在结构上汲取了欧阳询的险峻挺拔,却不取其内敛紧收,故而比起欧体来更加宽博;汲取了颜真卿的宽博圆浑,笔画却不如颜体丰肥,字内的空间由此更加开阔,显得清朗舒张。在宏观的轮廓上,柳体楷书随着字形本身的特点而呈现出不同的态势。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的字一般偏于纵长,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的字一般  相似文献   

10.
正4.运笔中段的变化学柳书者,多喜欢把笔画写得硬直。当代溥儒先生研习柳公权楷书,功力甚深,其所书《金刚经》劲健清雅,点画端直若引绳。如果仔细体味便可发现,溥儒先生的行笔其实更近似碑刻的效果,而与柳书原貌颇为不同。柳公权《〈送梨帖〉跋》墨迹中的笔画无一硬直之  相似文献   

11.
正《玄秘塔碑》笔法问题辨要一、把握柳体笔法的方法自古以来学柳体者众多,然而大多数人只是将其作为入门的途径,而一旦稍有功夫,便弃之不习,甚而痛贬其举体刻板、抛筋露骨……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柳体的笔法被碑刻所掩盖,而学书者不能有透过一层观。碑刻拓本上的字  相似文献   

12.
正笔画明显为露锋者,如"引"字第一笔的入笔以及右边竖画的入笔皆锋芒外露,"座"字"广"部的横、撇起笔处皆为露锋。笔画为藏锋者,如"寺"字长横的起笔,"畔"字"田"旁第二笔横折的起笔。另有很多笔画我们不能简单地判断其原本的状态是藏锋还是露锋。比如"莫"字长横的起笔,"露"字第一笔短横的起笔,拓片上没有呈现出锋芒,而书丹时有可能是藏锋,也有可能是露锋。随  相似文献   

13.
正左右相较,一般情况下处理为左紧右松,如贮(贮)固二字;也有个别时候处理为左松右紧,如虽(虽)(修)二字。柳体字多上紧下松、左紧右松,表现一种惯常的审美趣味,那便是先敛后纵、先抑后扬,正如一首曲子,往往是开始低沉而结尾高昂。然而,在《玄秘塔碑》里,我们总是可以看到某些与众不同的形式,给人一种奇异感。这些引发奇异感的形式,是对通篇基调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4.
正(4)竖折左上逆锋起笔,右下轻顿,左下轻回,中锋下行至折处,右上轻回,中锋向右行笔至底部,略上仰,右下顿笔,左下回锋。(5)短竖折竖折的写法,竖画、横画皆短。(6)撇折逆锋起笔,右下轻顿,左下轻回,向左下方弧形运笔至折部,左向短行,右下顿,右上轻回,右向行,均匀出锋。  相似文献   

15.
<正>【作品概况】《颜勤礼碑》全称《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君神道碑》,颜真卿71岁撰文并书丹,是颜真卿为他的曾祖父所写的神道碑,自署立于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楷书。碑石高175厘米,宽90厘米,厚22厘米。四面环刻,存书三面。现存西安碑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初拓本。  相似文献   

16.
正一、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一)碑刻介绍《九成宫醴泉铭》,碑文作者魏征。魏征(580-643年),字玄成,魏州曲城(今河北省巨鹿县)人,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学家。青年时做过道士,曾参加隋末李密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后为唐太子李建成掌管图籍的洗马官。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魏征成为重要辅臣,以直谏知名,官至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拜太子太师,卒谥文贞。《九成宫醴泉铭》的书写者是  相似文献   

17.
正二、书写法则简析唐代书法,一改晋人"自由""天然"的审美思想和"尽善尽美"的形式法则,由"简远""雅逸"的"尚韵"写法转为严谨"尚法"的书风,诉诸为线条的规范表现和用笔的精确追求。本章节将从点画书写、偏旁部首、字形结构、章法布局四个方面,对"森森焉若矛戟"的"欧体"加以分类简析。(一)点画写法唐人尚法。而这个"法",着  相似文献   

18.
正27.宝盖头中点居中,左点开张,横钩犀利有力,钩宽以覆盖下部主体宽度为宜。"宝盖头"的高度视下部高度酌取。28.草字头左、右两枚下尖竖左右略斜,左、右两枚尖横呈"一"字分段排开。"草字头"高度视下部高度酌取。29.大字头横画有力、略短,撇与捺分张。撇、捺下部留空视下方部首酌取。  相似文献   

19.
正(3)上下结构上下结构的字,通常由部首和主体两方面组成。书写时切忌部首或主体过高、过矮、过宽、过窄。力求做到字形平稳,位置适当。(4)上中下结构上中下结构的字,通常由三个"基本单位"纵向排列组成。书写时切忌部首或主体过高、过矮、过宽、过窄、过大。力求做到字形平稳,位置适当。  相似文献   

20.
正2.竖心旁偏旁较窄,左竖点居中上,右点上置,腾出下部空间以利右部偏旁扩展。3.双人旁偏旁较窄,上撇略短,底撇疏朗,竖画垂直。4.提手旁点画均匀,竖钩垂直,提画左端疏放,右端紧缩。5.三点水偏旁窄长,呈左弧线安排,通常由撇点、竖点、挑点组成。6.木字旁木字旁宽窄视右旁酌取,竖钩有力,横、撇停匀,左端疏放,右端紧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