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惟汉二十世,所任诚不良。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彼洛阳郭,微子为哀伤。  相似文献   

2.
《行露》两解之圆说钟为建《行露》是《诗经·召南》中的一首诗,原文如下:厌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虽速我狱,室家不足。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虽速我讼,亦不女从。对这首诗通常...  相似文献   

3.
曾熙(1861-1930),衡永郴桂道衡州府(今衡阳市人)。字季子,又字嗣元,更字子缉,号俟园,晚年自号农髯。中国杰出的书法家、画家、教育家,海派书画领军人物。  相似文献   

4.
电视剧《徐悲鸿》表现了绘画大师徐悲鸿融会中西的绘画成就及其对中国美术教育的杰出贡献。同时对徐悲鸿一生的感情经历也有着非常细腻的描写。文章对该电视剧的成绩以及演员表演的成功之处进行了精细分析,对某些地方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人。幼从家学,9岁开始学画,17岁在宜兴女子师范学校任图画教师。1916年人上海复旦大学艺术半工半读,年中赴日本学习美术。1919年到法国巴黎高等美术学校留学,此间访问欧洲各国。1927年春回国。1929年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提倡中国画的革新。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华全国美协主席等职。  相似文献   

6.
《课程标准》认为语文课程“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于“安史之乱”后.定居成都西郊浣花溪畔草堂所作的一首抒情诗.其价值取向应是感受杜甫忧国忧民、推己及人的思想和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要让该诗丰富的人文内涵在学生的精神领域中产生深广的影响.应在深入研究传统的  相似文献   

7.
【教学设想】《课程标准》认为语文课程“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于“安史之乱”后 ,定居成都西郊浣花溪畔草堂所作的一首抒情诗 ,其价值取向应是感受杜甫忧国忧民、推己及人的思想和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要让该诗丰富的人文内涵在学生的精神领域中产生深广的影响 ,应在深入研究传统的引导诵读艺术的同时 ,引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 ,带领学生走进“草堂” ,设身处地、声情并茂地反复诵读 ,在想像、模拟诗人吟诗的语气、语调中 ,感悟诗人品…  相似文献   

8.
该书已由云南美求出版社出版,全书为16开42页,用70克道林纸精印,分上、下篇选用欧体九成宫例字讲授楷书十法,共5万余字。  相似文献   

9.
从宋本《玉篇》楷书到标准楷书,有一部分文字在构件和笔画两个层次存在形体差异,其中笔画有差异的文字数量更多。这些形体差异产生的原因有三个:以《说文》为代表的正统字形对世人的深刻影响;追求书写的快捷、方便;审美观念的影响。总的来说,两种楷书都是既有保持理据的一面,也有消解理据的一面。宋本《玉篇》楷书对构形理据的保留程度更高,楷书在演变过程中丧失了一些理据。楷书形体演变具有三个特点:形体相近的构件在一定条件下非均衡混同;一些构件的几种不同形体之间持续的竞争:部分文字的形体进一步记号化。  相似文献   

10.
在近现代绘画史中,把中国画与西方的古典写实主义相结合的代表作品当属徐悲鸿先生的《愚公移山》,其从空间布局、笔法、色彩还是在人物造型上,多借鉴西方绘画表现方法,体现了徐悲鸿以西方绘画的写实技巧改革中国画的主张.徐悲鸿在这幅作品中将中西两大传统技法有机地融会贯通成一体,独创了自己“中西合壁”的写实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1.
徐悲鸿和《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田汉是莫逆之交。 1935年,田汉创作了反对日寇侵略的电影剧本《风云儿女》,其中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插曲《铁蹄下的歌女》经聂耳谱写后,不胫而走,先于电影拍成公映就流播传唱。也就是在完成这个剧本的初稿不久,田汉送梅兰芳先生去苏联演出回家时,盯梢的特务一拥而上,田汉不幸被捕。 田汉被捕后,党组织积极进行营救。后来,由田汉夫人林维中出面找到了正在南京中央大学任教  相似文献   

12.
一个“秋”字,几乎贯穿整部中国文学史。笔者展读当代散文家李华章的《秋风亭记》,正是“秋风起兮”之时,于是《秋风亭记》的“秋意”又多了一层氤氲。《秋风亭记》浓郁的“秋意”,大致可概述为以下几个层面:首先是“秋风亭”这个历史古迹称谓中  相似文献   

13.
《诗·召南·行露》被《诗大序》等释为“贞女抗暴”,现代学者认为是一青年女子强烈反抗一位有妇之夫逼婚的心声。本文紧紧抓住“谁谓汝无家,何以速我讼”这一疑点,结合上古的婚姻习俗考证出这是一位伤心欲绝的妻子忧伤坚定的离婚誓词,文中之“兴”亦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4.
正华世奎(1863-1941),字启臣,号璧臣,天津"八大家"之一。祖籍江苏无锡,后迁避于天津,居近代天津四大书法家之首。他的书法,取颜字之骨,内圆外方,气魄雄伟,骨力开张,功力深厚。其楷书从《麻姑仙坛记》入手,尽心竭力地研习颜体诸碑。同时,纵横比较,博采众长,形成了拙巧相间的"华体"书法,大字浑厚雄伟,小字细于蝇头,被誉为"近代颜体第一人"。在理论  相似文献   

15.
由年轻的书法家。中国行政学院的张志和博士书写。中央文献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楷书毛泽东诗词》,是一本欣赏性强。印刷精美。颇有特色的书法集。这部书法集分正文。附编两部分。正文为67首诗词之楷书,法度严谨,刚柔相济,寓变化于规整、风雅韵致于字里行间,清新刚健的风格与毛泽东诗词雄浑壮丽的意境相映生辉;附编是作者用行。草诸体创作的。以毛泽东诗词中的名句为内容的条幅。扇面。对联、横披等作品,尤为洒脱舒展,美不胜收。张志和博士天性爱好书法艺术,30年来临池不辍。1992年他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师从著名学者。书法大师启功先…  相似文献   

16.
“颜筋柳骨”说的是唐代楷书的两种书体风格,分别指柳公权的“柳体”和颜真卿的“颜体”。这两种书体将唐代的楷书艺术推向了顶峰。中唐时期的颜真卿以其“内含筋力,形体端庄,楷法尽备,笔力雄强,气魄宏伟”的书风.自成一家,深受广大初学书法者的喜爱,故有“学书先学颜”之说。下面就颜真卿及其代表作《颜勤礼碑》简单地向同学们展示一下这一书体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国标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第七册安排了《徐悲鸿励志学画》一文,文章通过记叙徐悲鸿留学法国时,为回击外国学生的嘲笑,励志学画,以优异的成绩为中国人争光这个鲜活的故事,向当今的小学生再现了解放前一位年轻国人的风采。  相似文献   

18.
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的真迹多已经失散,后人见到的大都是宋人的摹本,然而吴道子粉本《八十七神仙卷》却在1937年由徐悲鸿在香港偶然得之。此画纯以线条表现出八十七位神仙出行的宏大场景,笔墨遒劲洒脱又充满韵律感。《八十七神仙卷》随徐悲鸿经历战乱,还曾经战火中丢失,又失而复得,留下了一段动人故事。  相似文献   

19.
教学《徐悲鸿励志学画》之前,照例是要仔细读读课文,站在学生的角度想想他们读课文时会遇到什么问题. 一、理解"偏见"——填平阅读的第一道鸿沟 课文开头,即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1919年春".跨越了近一个世纪之久,一群没有什么历史学习基础的十来岁的孩子,读到这段故事,很自然地就会面临一个认识、理解的鸿沟—93年之前的中国,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20.
《八十七神仙卷》是徐悲鸿用巨资和心血收藏的一幅道教人物画卷。它的主题源于道教神祗体系“五帝朝元”的传说。唐代诗人杜甫的《冬日洛城谒玄元皇帝庙》赋诗中写道:“画名看前辈,吴生远擅场,森罗移地轴,妙绝动宫墙,五圣联龙兖,千宫列雁行,免旒俱秀发,旌旗尽飞扬。”从诗篇整体来看,现存的《八十七神仙卷》只是《朝元图》整卷中的一半,而且是壁画的样稿,画面中仅留下东方青帝、南方赤帝、宫女和武士共87位人物,失传的《朝元图》另一半画卷中有中央黄帝、西方白帝、北方黑帝和众神仙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