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饶宗颐教授,字伯濂,又字选堂,号固庵。1917年生于广东潮州,幼承家学,致力学术研究八十载,已出版著作八十余种,论文九百余篇。饶教授是蜚声国际的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素有国学大师之称,近年更有国宝之誉。他在历史、文学、语言文字、宗教、哲学、艺术、中外文化关系等人文科学领域中,皆有卓越的成就和突出的贡献,备受海内外同侪和后辈尊崇。饶教授又是当代最著名的中国传统文学巨匠,古体、律、绝,无一不精,尤擅填词;又骚、赋、骈、散,无一不晓,可谓卓立独行于当代中国文坛,别树一帜。饶教授更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在书法、山水、人物画的创作上,承前启后,自成一家,甚至在音乐(特别是古琴)领域也素有涉猎和创造。饶教授可谓文、艺、学三者兼备,堪称"一身而兼三绝",在香港地区以至于当代的中国,实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巨擘。饶教授为硕果仅存的禹贡学会会员,曾任中山大学广东通志馆专  相似文献   

2.
汤一介先生已83岁高龄,是活跃在当今学术舞台上为数不多的几位学问大家之一.他在儒学、道家道教、佛教、中外文化比较、构建中国解释学、<儒藏>编撰与研究等领域都有自己独特立的思考和贡献.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都尊称汤一介先生为国学大师、哲学大师,但汤先生多次反对称自己是大师,因为他有自己的大师标准,他仍然在前进之中,仍在追求更高的学术理论境界,即构建以中国文化为主体又具有世界普世价值意义的理论体系.5月23日下午,笔者很荣幸,独家采访到了汤先生对最近10年学术研究工作的所思所想所作,并请汤先生回顾了过去数十年的治学心里路程.  相似文献   

3.
名人,总是头顶令人晕眩的光环; 名人,总是吸引世人众多的眼球; 名人,总是不乏大批追随、效仿的粉丝…… 科学界名人、文艺界名人、军政界名人、商业界名人……名人是银河中的熠熠生辉的明星,是光芒耀眼的美钻,是传说中的凤毛麟角、人中龙凤.他们能呼风唤雨,引领潮流.可是,我们看到的总是他们成名后的荣耀,谁又了解他们沉埋于地之际、淹没于茫茫黑夜之时曾经平凡的痛楚呢?  相似文献   

4.
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中国现代学术奠基人”,尤以《人间词话》蜚声中外学界。然而,学术愈益精湛,政治上愈发保守。令人极难想像的是,他竟于五十岁的学术盛年,猝然投湖自尽,从而演出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史上最震撼人心的悲剧,也是一桩迷案。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昆明湖水深处。王国维中等文化程度,没什么学位,不是硕士,也不是博士,更不是博士后,为什么他能够在二十世纪初一百年之前,建筑起一座又一座的学术里程碑,一座又一座辉煌的学术殿堂?关键在于他把握了学术的灵魂是境界。这样一位杰出的人物,他的自我评价竟然是:“智力不足…  相似文献   

5.
<正>张舜徽先生离开我们,转眼间已有17年了,但先生留下的著作,仍是我们最好的导师,先生治学的精神,仍是我们最好的食粮,为我们指引着学术的方向,鞭策着我们治学的步伐。孔子曰"温  相似文献   

6.
7月14日 晴 7月11日,季羡林先生静静地走了。看着案头的《真话能走多远》、《忆往述怀》、《季羡林生命沉思录》等几部先生的著作,内心瞬间涌上了难以诉说的平静。对于季老的著作,我想我穷尽一生恐怕都难以读完。季老的著作要慢慢读,但季老的名字,我会永远刻于心间。  相似文献   

7.
国学大师学贯古今、融汇东西,是现代中国学术的前驱。卞孝萱先生经过多年研究,撰成《现代国学大师学记》一书,对上世纪以来中国的学术思想、学术源流作了一次多方位的回瞻。其对于国学大师的研究,不但有微观探求,而且有宏观展示,不但有生平和学术研究等,而且有政治思想、哲学思想、人生观和文艺思想等更深层次的探讨,相当全面系统,就像一把解读国学大师的钥匙,让我们对于国学,对于国学大师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与深刻的感受。  相似文献   

8.
<正>蒋伯潜(1892-1956)先生学养高深,教艺精湛,著述宏富,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语文教育家和国学大师。蒋先生具有丰富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蒋氏父母是饱学之士,加上他幼惠好学,从小《四书》、《五经》就烂熟于心。1907年,少年蒋伯潜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刚兴办的杭州府中学堂。由于基础扎实,学习刻苦,各科成绩都名列前茅,而冠之年,毕业夺魁,名闻杭城。嗣后,迫于学费昂贵,只能暂时辍学,先后在富阳市阆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语言学大师丁声树先生的百年诞辰。谨将诸多方家缅怀丁先生的文章和有关资料选其大要,联缀成文,以飨南阳人民和百万家乡学子,了解先生学品。学习先生人品,砥砺志气,奋发精神,把南阳建设好.为国家做贡献!  相似文献   

10.
杨树达先生(1885—1956),字遇夫,号积微翁,湖南长沙人。我国近代杰出的语言文字学家和历史学家。先生4岁起随父识字读书。6岁能背《汉书》,7岁略识训诂文义,10岁始作论说文。12岁进时务学堂,20岁官费留学东瀛。回国后,长期在大学执教和著述。教学成绩卓著,1942年,他与黎锦熙、昊宓、陈寅恪、汤用彤、苏步青、吴有训、李四光、茅以升等28人,首批聘为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部聘教授。他勤奋著述,成就显赫,撰写著作近40部,正式出版32部。在《清华学报》、《文史哲学刊》、《孔学杂志》、《历史研究》等名刊,发表了大量的论文,是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和全国政协委员。  相似文献   

11.
<正>秋阳高照,丹桂飘香。2013年9月30日,在著名青年雕塑家纪峰先生的引领下,我同赤峰建筑工程学校的巴易尘校长、申国君老师一起在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芳草园拜访了91岁高龄的国学大师、著名红学家、书画家冯其庸先生。冯老居住在一个环境幽雅的二层白色小楼里。楼房和门楼都体现着江南水乡的建筑特点,线条优美,清雅柔和。大门与楼门之间是一条方砖铺地的甬道。  相似文献   

12.
第六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自开赛以来,受到很多学校及学生的强烈关注,大赛组委会也收到了许多优秀的稿件。从本期开始,我们会从参赛稿件中选择一部分以飨读者。参赛是种勇气,更是对自己的锻炼。也请大家积极参赛,争取获得到北京大学参加决赛的机会。题目一阳刚作文  相似文献   

13.
朱光立 《许昌学院学报》2008,27(1):155-156,F0003
<现代国学大师学记>的特色是对十二位大师的学术业绩,如治学道路、方法、经验等进行具体的剖析,同时表彰他们的爱国情操,既揭橥了国学之内涵,又砥砺后学传承大师之精神.此书也反映出著者本人自学成才的经历.  相似文献   

14.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学生和“先生”各读了一段书。对这些内容,许多分析文章要么避而不谈,要么简单地认为只是一些繁难的语句,证明了先生的迂腐,私塾教育对学生的戕害。果真这么简单吗?作者说先生让他们读这些古文或古赋中难懂的语句,只是为了介绍三味书屋枯燥无味的读书生活,表明当时封建教育的腐朽和无聊,还是大有深意存焉?  相似文献   

15.
<正>2001年2月19日,是一个喜庆的、值得铭记的日子。在灯光璀璨、鲜花烂漫、万人聚集的人民大会堂里,中国数学机械化之父82岁高龄的数学家吴文俊从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手中接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并获得500万元的高额奖金。与他一起获奖的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提到吴文俊,有的同学估计有些陌生,但早在1956年,年  相似文献   

16.
赵译《阿丽思漫游奇景记》是一部经典译作。译者采用的语言策略、归化手法和译法技巧适切而高明,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再过二十多天,通儒大师、国学大师、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就将迎来自己93岁的寿辰;然而,这位一生攻克了无数学术堡垒的老人却最终没能战胜病魔,6月30日凌晨2时25分,一代学术大师启功先生因病在北大医院与世长辞。作为一名在书法、绘画、汉语言文字学、古典诗词及文物鉴定等方面均  相似文献   

18.
国学者,乃一国固有之学。国学之作用,可言极多。对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的读书治学成就进行一番梳理、概括,展现了国学大师的"精博绝伦"之风貌;接着阐述国学中之文学的作用,以此窥见国学之巨大作用;最后陈述国学大师对我们后人发扬国学的启发,以及我们该如何才能发扬国学。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樊先生在非线性分析及其相关领域学术上的伟大成就, 并以亲身经历, 介绍了樊先生乐于助人, 无私奉献对年轻学子循循善诱, 诲人不 倦的伟大精神(本文系作者于2010 年8月28日在北京大学由中国数学会和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联合主持召开的?? 世纪数学大师樊先生追思会 上 的发言) .  相似文献   

20.
夸张是英汉两种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修辞手法,具有强调、突出事物本质的作用,两种语言中的夸张在特征、作用上相同,在表达方式上大同小异,从英汉夸张的表达方式上进行阐述和比较可表现其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