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唐代以前的铜器习惯上称为古代青铜器,其历史既久,发展变化也很大。从商代至唐代,各个时期的铜器在铸造工艺、花纹、铭文上各有特色。如商代青铜器的花纹,多为平纹、二层花纹、三层花纹;图案则是被夸张与改造过的各种动物形象,如四条腿的动物,在有的铜器图案中被改为两条腿,有的动物羽毛被代之以篆形纹等。平纹铜器的饕餮纹,在形象之间多以回纹填空,大空间填上大方空细回纹,小空间填上小方空细回纹,微小空间填上小点方细回纹或小长方空细回纹。二层花纹的纹饰多是窄而凸,常为夔龙纹,空间填上细回纹。三层花纹的纹饰在器物上凸起,旁边凹下去…  相似文献   

2.
刘树满 《大观周刊》2011,(5):108-108,60
商代晚期是中国青铜器的核心时期,它矗立于奴隶时代文化的巅峰,它的创造经验不但直接影响了当时各个不同的艺术门类,而且直接为西周前期所继承。尤其是商代晚期青铜器制造业的迅猛发展,为两周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使中国的青铜文化达到了第一次高峰。  相似文献   

3.
商周青铜器纹饰上种种现象,并不是出于奇异的审美观念,而是当时生活中的动物界及人与动物之间关系的一种体现,是出于对自然力的崇敬和支配它的欲望的幼稚的幻想。  相似文献   

4.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有众多的商代青铜器,文中介绍的10件藏品均为首次发表,包括斝、觚、鼎、鬲。酒器中有3件罐形斝极富特色,年代约处于商代中期,为认识殷墟文化一期以前的同类器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饕餮纹觚时代处于殷墟文化一期或偏早,圈足处铭文曾为《殷周金文集成》收录。食器中有2件弦纹鼎,分属商代中期晚段和殷墟文化一期,具有断代意义;另有一件环络纹鬲,形制与藁城台西遗址发现的一件铜鬲几近一致,器身还有后刻铭文。这些藏品对于探讨殷墟文化二期以前青铜器的演变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王荐缘 《大观周刊》2012,(51):45-45
在创作遇到困难的时候,不妨去深入文化,深入传统,深入生活,静下心来,听听来自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带有探索的精神去发现自己,挖掘自己,创造出一些属于我们自己独有的“艺术语言”.使之成为我们行走艺术道路上的记忆之树,使之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吕楼、前掌大、大康留、轩辕庄等地多次出土商代中期青铜器,本文选择其中12件器物简要介绍形制,并作铸造工艺描述及成分分析。大康留等四处地点均位于泗水支流薛河流域,出土青铜器时代特征鲜明,组合相对完整。这批青铜器的合金材质以铅锡青铜为主,兼有少量含铅的锡青铜,锡含量均较为适中,与同期郑州、安阳等地青铜容器的材质规律一致。大康留尊、轩辕庄斝等部分器物含银量较高。部分器物经过补铸,补铸材料包括红铜、低锡青铜及含砷、银的铅锡青铜等,材质较为杂乱。  相似文献   

7.
8.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商代饕餮纹提梁卣,器型规整,纹饰繁缛.本文通过与商代同类型卣比较表明,其年代应在二里冈上层二期以后至殷墟文化二期之前,约相当于殷墟文化一期.这件卣纹饰多达8周,分为饕餮纹、目云纹、夔纹、涡纹4类.通过梳理商代同类纹饰的风格演变,可认识到该卣上承二里冈上层二期铜器纹饰,同时又具有殷墟铜器纹饰的特点,时代特...  相似文献   

9.
蒲向明 《档案》2022,(4):20-28
西周时期早秦青铜器的出土地域在陇坻以西,即今陇东南地区,其他地方尚未发现。这与《史记·秦本纪》的记载或有出入。近年整理出现的《清华简·系年》较为清晰地勾勒了秦人入周的轨迹,结合西周时期早秦考古陇东南毛家坪、李崖、西山三遗址情况,可以发现青铜器纹饰具有厚重的文化意义:秦人学习和效仿西周礼制,思想观念未发生大的转变,审美观念受周文化影响,青铜纹饰多以继承为主,兼有局部改变和创新。这些青铜器纹饰表明早期秦文化在西周中后期的转型,实质是一个“去商化”的过程,即秦在青铜器及其纹饰方面不断向周文化靠拢,直至西周晚期渐成秦式气候。  相似文献   

10.
温强 《大观周刊》2013,(12):34-34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青铜器艺术便是重要的传统文化之一,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一术价值,其中青铜器的装饰纹样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是一种文明的符号,对后来的中国文化和艺术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我国商周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与变迁,就商周青铜器的特征、发展与演变的脉络进行重点分析,以期为我国商周青铜器的相关研究能够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关于吴国青铜器的类型和特征,学界在研究初期将其分为中院型、仿中院型以及土著型,后来又有学者提出中原器、仿西周青铜器、基本土著型以及土著器的划分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系统梳理江淮地区出土的中商时期的青铜器,认为这一地区中商时期的青铜器多体型厚重、装饰繁缛,展现了江淮地区较高的青铜器生产水平;同时在工艺、纹饰和器类上,有着诸多的地方特征.结合相关遗址的考古工作,江淮地区中商时期的青铜器年代应集中于洹北花园庄阶段,一方面反映了盘龙城遗址衰落之后,南方青铜文化中心向北的转移;另一...  相似文献   

14.
车芳 《大观周刊》2012,(26):15-15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本文通过商周出土大量青铜器资料,就其铭文中有关祭祖问题的记载进行研究,对周代祭祀礼仪中的孝道意识做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16.
青铜器是我国古代物质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蕴含重要的历史、艺术及文献信息。青铜器图录与研究专著、学术论文、资料集成一样,都是常见的学术研究成果,选择哪些内容、以何种形式体现,往往与编者的学术理解有很大关系,也与策划编辑的角度密切相关。文章对近些年出版的私人收藏类、博物馆藏品类、资料集成性、学术研究性等青铜器图录进行分析,试图找出各类图录的编写特点,以便为将来有关青铜器方面的选题策划作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一件提梁三足铜炉和两件龙首柄铜熏炉,通过梳理比较,提梁三足铜炉与湖北汉阳蔡甸、湖南攸县和安徽马鞍山朱然墓出土的三足铜盆形器最为相似,且承袭了东周到两汉时期金属炉常见的链状提梁,当属三国东吴时器,这类三足铜炉常与(镳)斗、(镳)壶(盉)和熨斗同出,内置木炭,可以为这类小型器适当加热和保温,功能类似暖炉,其...  相似文献   

19.
石艾凡 《大观周刊》2011,(37):119-119
本文通过简要介绍春秋晚期青铜器纹饰的类别,指出春秋晚期青铜器灵活多样的纹饰装饰手法、天人关系的新变在青铜器纹饰上的充分表现以及纹饰的象征性内涵来解读了春秋晚期青铜器的富丽豪华和五彩纷呈。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博物馆为代表的各大文化与科研机构展开文物数字化和数字馆藏建设的研究。青铜器是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重要实体表现,然而目前国内青铜器研究大多集中在学术文献与博物馆中,存在文物资源信息分散、数据质量不佳、数据关联性不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对青铜器概念与术语进行分析,构建青铜器本体模型,将本体模型映射到图数据库中,利用Neo4j数据库构建青铜器知识图谱并探讨相关应用,实现对青铜器知识的关联与挖掘,从而促进知识共享与发现,为青铜器数字馆藏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