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高校扩招是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必然,但它带来了"宽进宽出"的问题,而宽进宽出危害极大,导致办学质量难保、学风受到毒害、师生关系紧张、社会风气败坏、教育资源浪费等.为此.必须严把高校的"入口关"和"出口关",采取多方措施以确保高校培养人才的能力,并加强高校毕业生质量监控.同时,社会用人观念和机制也需相应改变.以便为高校教育质量的提升营造-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因其"大流行"的特征,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学的正常开展.鉴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高风险性和高校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特殊性以及高校应急管理不完善的普遍性,亟需坚持以人为本确保生命安全与健康、预范为先防患于未然、整体协同治理等原则,侧重于从应急管理的组织体系、运行机制以及保障等三大系统进行创新,以期...  相似文献   

3.
夏君 《现代职业教育》2022,(12):172-174
"四个自信"对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四个自信"背景下应明确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目前,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还存在目标不明确、主体单一、内容不全面等问题,据此,我们应该明确思政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确保评价主体的多样性,全面丰富评价内容.  相似文献   

4.
高校固定资产是高校教学、科研、行政等工作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两型社会"背景下,进一步完善和创新管理.提高资产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充分发挥固定资产效益.对构建节约型校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分析了在当前"两型社会"背景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在高校固定资产长期的管理活动过程中,让资产能物尽其用,发挥最大效益,才能从固定资产这个方面确保高校节约型校园的长效性.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从中共中央到地方高校都再三强调辅导员班主任是从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笔者认为每一个大学生都有追求幸福人生的权利,辅导员的君子人格和学校对辅导员工作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能更好地确保辅导员班主任成为大学生幸福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相似文献   

6.
高校"和谐就业"是指高校就业法律法规健全,广大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利益都能得到保护,就业市场和谐有序,供需双方在公平公正诚信的基础上进行双向选择,最终实现大学毕业生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完善高校就业体制改革、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制定高校毕业生就业法律法规,是构建高校"和谐就业"体系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从1998年教育部实施"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至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两课"教学中得到了全面贯彻和系统体现,并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存在着内容结构性重复、手段落后、实践环节薄弱、师资水平亟待提高等问题.认真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是应对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新挑战,完成"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艰巨任务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8.
如何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对重庆某高校学生进行现场问卷测试,对影响大学生学习成效的各个因素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在当前高校"三进"过程中,存在学生认知度不高、教育形式单一、协同育人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等问题,并从激发大学生主动性、强化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利用新媒体手段以及探索高校、家庭、社会的联动协同育人工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与对策,着力提升"三进"实效.  相似文献   

9.
高校教学督导工作负责督教、督管、督学,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有机部分,对于提高管理效能、倡导良好学风、确保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制度在于落实,落实偏颇,事倍功半,落实到位,事半功倍.教学督导工作概莫能外,督教与督管、督学;校院两级教学督导互动;督察与指导等"点"与"面"的关系均需统筹兼顾,科学把握,以便增强校院管理机能.引领向上学风,保障教学效果,提高办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互通立交、三位一体"辅导员队伍建设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工作一直得到高校的高度重视.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存在许多问题,影响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互通立交、三位一体"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模式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文章分析了"互通立交、三位一体"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模式的构建和其创新之处,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指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论《受戒》的"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曾祺的《受戒》最大的特点是“淡”,它主要表现在情节的散淡,时代背景和人物情感的淡化,语言的平淡等方面。这与汪曾祺的人生经历、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等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16.
现代人类学的开端,可追溯到19世纪,但人类学作为现代科学真正被确立起来,则要到20世纪20年代。长期以来,学科内部由于理念不同逐渐分野,形成两大主要分支,即以英、法两国为首的社会人类学,和以德、美两国为主的文化人类学。两派虽在学术理论、方向、思考方式等方面有所分歧,但并不妨碍他们各自为人类学学科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本文旨在介绍两派的主要学术观点,以及在人类学四大领域研究当中的理论实践。  相似文献   

17.
18.
北朝民歌《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中的"扑朔""迷离"作何解释,历来众说纷云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扑朔",即"缩动"或"爬搔"之意,为兔走时足伸缩之貌;"迷离",即"朦胧",为眼色朦胧。第二种:"扑朔",形容雄兔脚上的毛蓬松的样子;"迷离",形容雌兔的眼睛被蓬松的毛遮蔽的样子。本文对这两种说法作了较具体深入的评析,并赞同第一种说法。  相似文献   

19.
在秦朝之前"玺"和"印"是同义词,都是指印信、图章,没有尊卑的差别。秦朝以后,皇帝的印信专称"玺",臣民的印信、图章通称"印"。"秦印"和"秦玺",就战国时期来说所指称的内容是相同的,是同义词。就秦朝以后来说,"秦印"和"秦玺"的词义都缩小了,"秦玺"由通称变成了特称,专指皇帝的印章,"秦印"指称皇帝印章以外的印章,"秦印"和"秦玺"变成了在词义上互补的两个概念,成为类义词。  相似文献   

20.
"囷""廛"辨疑     
~~“囷”“廛”辨疑@杜香娟$中原油田第一中学!河南濮阳457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