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氢氧化钠溶液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测定实验如果按课本上的装置实验 ,不但找不到合适的小试管 ,而且将小烧杯倾斜使溶液混合时也不易操作 ,甚至可能将溶液倒出 ,造成实验的失败或误差。为了克服上述不足 ,可向锥形瓶里加入少量的硫酸铜溶液。将一胶头滴管插入到橡皮塞中再向胶头滴管中吸入氢氧化钠溶液 ,并擦去滴管口附着的溶液后 ,小心地将带有橡皮头滴管的橡皮塞插入锥形瓶口中 (不要碰撞乳胶头 )。将锥形瓶放在托盘天平左盘内称量 ,用砝码使天平平衡后取下锥形瓶(砝码不取 ) ,将滴管内的溶液滴入锥形瓶内 ,生成蓝色沉淀 ,再将锥形瓶…  相似文献   

2.
初中化学课本70面图4-2,氢氧化钠溶液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测定实验如果要用课本装置,不但找不到合适的小试管,而且将小烧杯倾斜使两溶液混合时也不易操作,甚至可能使溶液倒出,造成实验的失败。为了克服上述不足,实验装置作了如下改进。向锥形瓶里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将一胶头滴管插入到橡皮赛中,再向胶头滴管中吸入氢氧化钠溶液,且擦去滴管口附近的溶液后,小心地将带有胶头滴管的橡皮塞,塞到锥形瓶口中(不要撞乳胶头)。将锥形瓶放到天平左盘内称量,用砝码使天平平衡后取下锥形瓶(砝码附图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不取),…  相似文献   

3.
溶液导电性实验是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中的1个演示实验。实验的内容主要是通过一个简易检测设备(2个石墨电极,1个小灯泡,2根导线,加上1个支架)来检测溶液的导电性。该实验操作简单:依次将装有溶液的烧杯放到支架上,插入石墨电极。闭合电源,看小灯泡是否发光,以此来判断溶液的导电性。在实际教学中,该实验确实为教学提供了形象直观的实验效果,给教学带来了方便,学生也感兴趣。但从学生学习和教学的效果来看,该实验显得有些简单.在涉及溶液导电性的深度与广度方面有待进一步探讨,因此,笔者就该实验进行全新的创新设计.开发出溶液导电测试仪,方便教学使用。  相似文献   

4.
一、评价实验方案型 例1 有人设计如图1所示的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把装有硫酸铜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将烧杯放到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取下烧杯并将其倾斜,两种溶液混合反应,反应后再把烧杯放到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相似文献   

5.
一、评价实验方案型 例1有人设计如图1所示的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把装有硫酸铜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将烧杯放到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取下烧杯并将其倾斜,两种溶液混合反应,反应后再把烧杯放到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相似文献   

6.
实验目的及要求: 1.设计实验,说明原电池的形成条件。2.设计实验,利用原电池产生的电能。3.画出实验设计装置图。实验用品:CuSO4溶液H2SO4溶液:NaCl溶液CCl4 酒精蒸馏水NaOH溶液小烧杯锌板铜板·碳棒铝板导线接线夹电流表粗锌纯锌干电池几种水果小灯泡音乐卡请同学们在阅读下文之前,就以上实验要求及实验用品,充分发挥自己  相似文献   

7.
初中化学一般用"溶液导电实验器"做溶液导电实验,虽然具有趣味性、直观性强的优点,但对导电能力较弱的溶液导电实验却效果不好。例如,在做弱导电溶液实验时,尽管有电流通过小灯泡,但因电流太小导致小灯泡不亮,使教具不能准确地呈现真实的实验效果。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对该教具作了以下改进:用小灯泡的"亮度"和微型数字电表"示数"同  相似文献   

8.
1刺激溶液的改进初二脊蛙反射实验原来用0.5%~1%的硫酸溶液刺激脊蛙,现改用20%~30%的醋酸刺激,实验效果也很好(附表)。附表醋酸溶液的实验效果这样做主要是考虑到硫酸的配制危险性较大,而醋酸对人体无毒害,教师配制时安全可靠,学生操作时亦更放心。2小纸片的改进原实验中用的小纸片可改用小滤纸片。原因是滤纸的吸水性强,可吸取较多的刺激溶液,使实验效果更佳。脊蛙反射实验的刺激溶液@季美兰$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214154  相似文献   

9.
质量守恒定律是学生学习化学第一次接触到的重要基本定律 ,初中化学课本中用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起反应来加以演示 ,但实验装置中往往找不到合适的小试管 ,而且将烧杯倾斜使两溶液接触时 ,也不易操作 ,甚至会使溶液倒出 ,造成实验失败。本人作了如下改进。向锥形瓶里加入硫酸铜溶液 (约 1 5mL) ,插入橡胶塞的胶头滴管吸入氢氧化钠溶液 ,擦去滴管口附着的溶液后 ,塞紧瓶塞 (这些操作可在实验前准备好 )。把锥形瓶 (1 0 0mL)放在天平盘上称量 ,待天平平衡后取下锥形瓶 (砝码不取 ,游码不动 ) ,将滴管内的溶液滴入锥形瓶里 ,观察发生…  相似文献   

10.
1 改进目的  实验现象明显 ,操作方便 ,安全性好 ,不污染环境 ,增强美感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2 实验仪器和药品  药品 :98%的浓H2 SO4,Cu片 ,品红溶液、 40 %NaOH溶液。仪器 :带支管的大试管 ,小试管 ,硬质试管各一支 ,气球一只 ,酒精灯试管夹、铁架台 (带铁夹 )。镊子、火柴。3 实验装置如下图4 实验操作步骤4 1 按图示Ⅰ或者Ⅱ连接好装置 ,在B中加入少量的水 ,手握A检查气密性 ;4 2 在大试管中加入 1 0ml左右品红溶液 ,在小试管中加入约 2 / 3的 40 %NaOH溶液并将小试管沿倾斜的大试管管壁…  相似文献   

11.
一、实验内容1.阿斯匹林小实验首先取约1/5片阿斯匹林置于一支15×150mm的试管中,在其中加入2毫升0.1mol/L的FeCl3溶液,加热至沸,并煮沸约半分钟.实验完毕,将反应混和物倒入一个盛有30mL水的50mL小烧杯中,用玻璃棒搅匀,可见溶液呈紫色.再取一片阿斯匹林,将其放入一支20×200mm的大试管中,在其中加入5毫升蒸馏水,加热煮沸,不久阿斯匹林片即溶解.在大试管中再加5毫升蒸馏水并摇匀,将溶液平均分装于A、B、C三支试管中.此时,在A试管中滴加几滴碘水,振荡,溶液立即呈蓝色;在3支试管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振荡,可见高…  相似文献   

12.
自制燃料电池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按照教材的实验思路制备的氢氧燃料电池可以使二极管正常发光,但不能驱动小风扇、玩具车。在教材实验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利用数字化实验装置,从电池电极、溶液类型、溶液浓度、溶液容量、实验装置、电解时间、电池的串并联等多个角度对氢氧燃料电池的供电电流进行研究,从而制备出能够驱动小电风扇转动、玩具车在桌面行进、给手机充电的氢氧燃料电池。  相似文献   

13.
1问题的提出国外教材中有个非常经典的碘时钟实验,该实验配方及操作如下:1.1溶液配制溶液A:称取0.90g碘酸钾溶于温水中,再稀释至500mL。溶液B:称取0.45g无水亚硫酸钠,溶解、稀释至500mL。溶液C:称取5g可溶性淀粉置于小烧杯中,注入25ml冷水,搅拌成悬浊液。将其注入300mL沸水中,冷却后慢慢倒入12.5ml浓硫酸,最后稀释至500mL。  相似文献   

14.
渗透吸水是植物细胞吸水的主要方式。为便于学生理解什么是渗透作用及细胞的吸水原理,我们设计了一个演示实验。1实验材料鸡蛋,10%的稀盐酸,铁架台,小烧杯,30%的蔗糖溶液,清水,细线,20cm长的玻璃管。2实验步骤a.巧取蛋膜。将鸡蛋稍尖的一端磕开指甲盖大小的孔。将里面的蛋清和蛋黄都倒出来,用清水冲洗干净。再将鸡蛋大头的一端朝下,放在盛有10%的盐酸的小烧杯中,去除蛋壳的70%~80%,然后用清水冲洗,去除盐酸。b.从孔内将30%的蔗糖溶液倒入蛋膜内,插入玻璃管,沿剩余蛋壳的下线用细线扎紧,再去除上方的蛋壳。c.在玻璃管外贴上画有刻度标记的小…  相似文献   

15.
对化学研究性实验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化学研究性实验就是运用一定的实验方法 ,创设不同的实验情景 ,引导学生对一些化学反应从多方位、多层面进行分析 ,研究某一化学反应的实质和规律 ,从而有力地解释客观事实的实验属性。本文就几个具体实验从不同的角度对研究性实验进行探讨。1 化学反应现象和本质的研究性实验相同浓度的三氯化铁溶液与硫化钠溶液反应 ,可能发生什么现象 ?生成哪些物质 ?实验时可设计采用将硫化钠溶液滴入三氯化铁溶液中 ,和将三氯化铁溶液滴入硫化钠溶液中两种不同的滴加方式。若将硫化钠溶液滴入三氯化铁溶液中 ,局部产生黑色沉淀。振荡后黑色沉淀消失 ,…  相似文献   

16.
在中学化学实验中,若要测定溶液的离子浓度,一般会采用滴定的方法;若需测定溶液离子浓度的变化,一般要进行溶液导电实验,就是通过小灯泡的明暗以及电流表指针的偏转定性地反映出溶液导电性能强弱的相对变化.这样做虽然很直观,但精确度很低.  相似文献   

17.
一、实验目的 :1 .采用蚕蛹蛋白代替蛋清做蛋白质的性质实验 ,给学生提供活的感性材料 ,再与蛋清蛋白质对比 ,使实验更具说服力 ;同时能增强实验的趣味性 ,调动起学生积极性 .2 .蚕蛹是人们的食物 ,采用它做实验更贴近生活 ,更具实效性 ;同时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蚕蛹含有丰富蛋白质 .二、蚕蛹蛋白质溶液的配制方法 :取一只活蚕蛹用剪刀剪去头部 ,剪口大小以能挤出清液为宜 ,将清液挤入小烧杯内 ,大约1 0滴清液加 6毫升蒸馏水 ,使其溶解 ,再将溶液转移至试剂瓶中 ,备用 .三、蛋白质的性质实验过程 :(1 )蛋白质的盐析取 1毫升饱和硫酸铵溶液 ,向…  相似文献   

18.
我用氯化铁(FeCl_3)代替普通实验里活体染色剂亚甲基兰溶液证明植物根对矿质元素的交换吸附现象,收到较好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一、实验前十小时左右,从菜地里取大蒜或洋葱数株。取时应注意不损坏根毛或按课本实验中关于培养根尖的方法进行培养也可。将根先用自来水或河水洗净,再用蒸镏水漂洗二至三次。然后置于盛有1%氯化铁溶液的小烧杯中,此时应注意溶液不要浸没全部根系而影  相似文献   

19.
电流化学效应即电流流过导电溶液时溶液中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 .电流的化学效应按华东版初中物理第二册 16页图 16- 5所示的实验中 (见图 1) ,“烧杯中盛有硫酸铜溶液 ,A、B是两根碳棒 ,闭合开关 ,通电几分钟后 ,仔细观察跟负极相连的碳棒 B,会发现它上面有红色的铜生成 .”采用该装置的实验存在几个不足之处 :( 1)电流较弱 ,实验时间长 ;( 2 )实验现象不够明显 ;( 3)可见度小 .图 1为了克服上述缺点 ,有的老师将实验改装成如图2所示的装置 ,将装置水平放在投影仪的书写台上进行演示 ,学生能从各个方向观察到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碳棒上有气泡…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二教材"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一节有这样一个实验,其实验内容如下: 在一个小烧杯里混合10 mL 0.01 mol·L-1 FeCl3溶液和10 mL 0.01 mol·L-1KSCN(硫氰化钾)溶液,溶液立即变成红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