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往我们以为,婴儿发出的除啼哭以外的“依依呀呀”的声音,没什么实际内容,其实这是我们的想当然。最近,一位澳大利亚的年轻妈妈就“听瞳”了不同国家和民族婴儿们部分“话语”——“通用语”。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6,(13)
新闻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是翻译工作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我们知道世界上不同的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是大不相同的,不同的文化往往会导致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风俗千差万别甚至截然相反。这样的现象在新闻翻译中可谓是司空见惯,因此翻译工作者需要对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进行了解,同时应该注重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对于不同的文化应该抱有一种包容、理解的态度,不能盲目的进行贬低与排斥。  相似文献   

3.
王子承 《百科知识》2021,(15):65-66
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的语言是根植于这个民族或者国家的文化的.没有语言, 文化就不可能存在;语言也只有能反映文化才有意义.因为翻译首先涉及到的是意义, 而词只有与文化相关联才有意义, 这就要求译者在进行语言操作的时候, 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识.在进行文本翻译的过程中,对于一些社会热点事件的翻译也应该注意事件所处的语境.结合语境和文化才能够对这类文本进行一个"忠实"翻译和传播.自2019年底暴发新冠肺炎疫情到现在,社会上对于疫情的相关讨论,依旧在进行着.许多网络词汇被网友们引用而成为2020年的"热词".对于这些"热词",翻译界需要做的是如何更好地进行翻译和传播.但是这些词汇的翻译千奇百怪,许多翻译出现了一些问题.那么,如何翻译对、如何翻译好这些"热词"成了本文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刘华铮 《内江科技》2012,(8):183+200
21世纪已进入全球化、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们与来自世界各地朋友的沟通也在不断增加。语言已成为一种社会形象,一种"交通工具",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语言,要想实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的顺利沟通,需要做好翻译这项工作。本文针对目前高职高专学生翻译水平偏低这一现状,试从翻译理论、翻译策略、以及翻译技巧等角度入手,来阐述如何做好英汉翻译。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16,(17)
在同一个国家,不同民族之间其语言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这个差异会导致其文化交流存在一定的障碍。因此,在整个交流过程中,需要对应的翻译来实现。可以说,翻译在民族与民族的文化融合或者在世界与民族的文化融合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翻译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另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文化看法。蒙古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分支,其文化具有自身的特色,无论是文字还是语言都与汉族的存在着差异。因此,在我国长期的文化交流中,及其重视对其的翻译。然而,翻译是一个文化对另一个文化的诠释,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异化现象。  相似文献   

6.
右耳听语音 左耳听音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婴儿听力的科学家发现,人类的右耳和左耳在处理声音时有所不同:右耳更善于倾听话语一类的声音,左耳更善于倾听音乐。  相似文献   

7.
婴儿趣事     
任秋凌 《百科知识》2013,(18):24-25
为什么新生儿的"奶味儿"闻起来那么好闻?为什么婴儿还在子宫时你就可以训练他们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为什么婴儿总是先学会叫"爸爸"然后才是叫"妈妈"?这些有关婴儿的趣味问题,许多人包括妈妈、准妈妈们都未  相似文献   

8.
"语域"是语篇翻译的重要概念。虽各家对语域的理解和定义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普遍认为语域是因话语题材(范围)、话语使用环境、使用场合、交际目的和交际方式的不同而形成的语言变体。本文先对语域这一概念进行阐释,指出语域并非单一的语言变体,而是囊括了语篇范围、语篇方式及语篇体式这三个重要因素;再分别从这三方面探讨不同语域类型下的英汉翻译,以期提醒译者在翻译时注意语域分析,培养对不同语篇范围、方式、体式的敏感度,从而提高译文质量,促进翻译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两年前,家里迎来了小妹妹。平时,我会帮助妈妈一起照看小妹妹。我发现妹妹平时用尿不湿挺多的,特别在夏季,妈妈总是不放心,担心尿不湿会让妹妹红屁股。因为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婴儿尿不湿为了防止尿液渗漏,都在外表面加一层致密的塑料膜,使得尿不湿透气性差,热气和湿气难以散发出去,从而会导致婴儿屁股产生湿疹、红疹,甚至溃烂。所以,我想发明一种会"呼吸"的尿不湿,在防止尿液渗漏的同时,可以更好地透气,保证宝宝臀部的干爽。  相似文献   

10.
殷学侃  邓李肇 《内江科技》2007,28(4):78-78,82
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理论中的权力话语对翻译活动具有普遍的制约性.翻译活动过程中译者对原语文本的选择、译者对原语作者和原语文本的"忠实"的程度以及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都处于权力话语制约之下.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16,(11)
语言和文化二者紧密相连,语言是文化不可或缺的关键性载体,在文化交流过程中扮演着关键性角色。而不同国家、民族间文化交流的实现离不开翻译,是实现跨文化交流的首要前提。在蒙汉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民族文化差异性原则,选择适宜的翻译方法,更加准确地传达两种不同的语言,促进蒙汉两族的繁荣发展,促进国家的持续发展。因此,本文作者对文化交流视域下的蒙汉翻译这一课题予以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正新闻事件:近日,一名新手妈妈在某"付费睡眠引导群"提问,称小孩翻身趴着睡觉一直哭。群友和"老师"纷纷为其打气,称不用担心,然而约两小时后,发现孩子嘴唇发紫、窒息身亡。据悉,这位妈妈购买自媒体"芝士小馄饨"的付费课程入群,该机构倡导训练婴儿趴姿睡眠,付费后会有"专  相似文献   

13.
"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更好地融入国际竞争体系、文化体系的客观需求。通过文化互通,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而在对外宣传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外宣翻译肩负着重要的国家使命与责任。因此,应充分发挥外宣翻译的作用与价值,更好地向世界传达中国的文化、中国的话语。  相似文献   

14.
科学家调查发现,冬天出生的婴儿里,有13%都属于早产儿,他们在妈妈肚子里的时间,平均比其他季节生产的宝宝要短上一周。这是因为在冬天,怀孕的妈妈容易得感冒,而感冒则能够引发早产。很多准妈妈怕孩子受到药物的不良影响,有病也要"硬抗"  相似文献   

15.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交流活动,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渗透,都离不开翻译活动。而文化差异及表达习惯的不同,却给翻译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首先遭遇这一困难的则是词语翻译工作。因此,从文化角度来研究词语翻译的技巧将有助于翻译实践,更好地促进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6.
话语标记语(discourse markers)是十分常见的一种话语现象,是一些在互动式言语交际中有着十分丰富的语用功能的词语或结构.在话语理解中它们可以引导听话人如何去处理后续话语或前述信息.在信息处理时,在一定的语境中,话语标记语可从局部或整体上对话语理解起引导或路标的作用,以帮助听话人识别各种语用关系,从而在认知上对话语理解进行制约.本文结合话语标记语"吧"的语用功能,对翻译实例进行分析和评价,说明在翻译过程中,对话语标记语的正确分析有助于译者正确理解原文,从而有利于翻译交际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是民族地区青少年需要面对的双重认同问题,树立正确的民族认同观与国家认同观直接关系到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国家的稳定。在对新疆南疆地区2116名青少年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南疆地区维吾尔族青少年的国家认同较民族认同相比表现得更为积极,与汉族青少年相比,他们的国家认同较低而民族认同较高;国家认同的形成会提升维吾尔族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来自县镇和城市的青少年群体在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上都较高,而农村的相对较低;父母亲的文化程度越高,子女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就越高。  相似文献   

18.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是民族地区青少年需要面对的双重认同问题,树立正确的民族认同观与国家认同观直接关系到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国家的稳定。在对新疆南疆地区2116名青少年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南疆地区维吾尔族青少年的国家认同较民族认同相比表现得更为积极,与汉族青少年相比,他们的国家认同较低而民族认同较高;国家认同的形成会提升维吾尔族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来自县镇和城市的青少年群体在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上都较高,而农村的相对较低;父母亲的文化程度越高,子女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就越高。  相似文献   

19.
当我很年轻的时候.我想改变世界。后来我发现.世界很难改变.我便试图改变我的国家。后来我又发现.我不能改变一个民族.  相似文献   

20.
<正>《飞越童真》是1989年上映的一部美国电影。电影中有个有趣的场景,男主角约翰·特拉沃尔塔模仿孩子的口气,咿咿呀呀地向小婴儿麦克念证券交易所清单,小麦克听着笑着,开心极了。小麦克当然听不懂约翰在说什么,让他咯咯笑个不停的是约翰说话的声音和声调。约翰在电影中用的这种说话方式,就是"婴儿语"。什么是婴儿语也许你无法定义什么是婴儿语,但你一定听过婴儿语。生活中,很多年轻的父母都喜欢对着小宝宝发出诸如"un-gu-gu""bu-be-bu"等毫无意义的奇怪声音。在和咿呀学语的幼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