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加强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建设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在先进指导思想的指导下,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对非师范专业建设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2.
地方性本科院校大多不是研究性大学,也不同于技校,其人才培养规格应有所区别。同时,市场营销专业与一般的本科专业相比,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从人才培养规格、师资、教学、学生管理等方面对地方性本科院校如何建设市场营销专业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4.
面对地方性本科院校教师总量不足、结构欠合理的现状,本从科学规划、成长环境.应变机制、用人政策和资源共享五个方面,对地方性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有价值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师院校纷纷增设非师范专业。从现状上看,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远远超过师范专业;从政策上看,非师范专业经历了从禁止发展到限制发展、谨慎发展,再到引导其健康发展的历程。探明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对于高师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师院校为了自身发展,积极扩大办学规模,增强办学实力,在办好师范专业的同时,大量增设非师范专业,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遏制的趋势。高师院校应利用现有资源并优化组合,在强化教师教育特色的同时,提高非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同时,高师院校的重组或转型只能采取渐进的方式,不宜操之过急;还要明确非师范专业的培养目标,并且应当尽快与地方经济发展接轨。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专业教育,我国高师院校自诞生之日起,主要承担培养中等教育师资的任务。高师院校专业设置主要依据中学课程的需要,大多为师范专业。上世纪80年代末,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高师院校在承担培养师资任务的同时,开始关注整个社会的发展,纷纷开办了培养社会急需人才的非师范专业。全国有700多所本科院校,其中高师院校97所,占近1/7,97所高师院校都在办非师范专业。1995年一般地方师范院校,常设非师范专业与师范专业之比平均在1∶3,省属以上重点师范大学,比例在1∶1左右,到2007年非师范专业与师范专业之比达到2∶1至5∶4左右。通过对我国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发展这一普遍、现实问题作系统地历史回顾,可以为高师院校发展非师范专业提供可资借鉴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面对地方性本科院校教师总量不足、结构欠合理的现状,本文从科学规划、成长环境、应变机制、用人政策和资源共享五个方面,对地方性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有价值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
国内理论界关于如何加强地方性本科院校科研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还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因此,研究加强地方性本科院校科研文化建设问题,便显得十分必要。通过回顾高校科研文化研究,提出加强地方性科研文化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 1993年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指出:"高等教育要进一步改革专业设置过窄的状况,拓宽专业服务范围."高师院校作为高校的一个子系统,其内在的改革也势在必行.不少学者认为高师院校应改革从前的办学模式,积极、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11.
地方院校特别是在高等师范教育基础上发展建设的多学科院校,工科专业建设主要存在人才缺乏、规划不合理、硬件建设滞后、专业特色不鲜明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困惑工科专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在对存在问题剖析的基础上,提出该类院校工科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为:人才先行,规划合理,硬件达标,特色鲜明。  相似文献   

12.
地方高师院校在发展中不仅包含师范类的专业,也包括一些非师范类的专业,当前非师范类专业在就业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发展中也有一些瓶颈需要突破,尤其是学生在创业教育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不利于高师院校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此,对高师院校非师范类的创业教育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先分析了地方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瓶颈问题,接着提出了地方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创业实践能力培养对策,以便更好地推进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13.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高等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先机、顺利就业,是摆在学校和学生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如何提高高等师范学院非师范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迎合目前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结合高等师范院校的实际情况,大力提高  相似文献   

14.
随着金融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强,非金融专业为了提高学生的竞争力,纷纷开设金融类课程,但是受我国金融学教学发展相对滞后的影响,非金融专业金融类课程教学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分析了地方性本科院校非金融专业教学计划、金融类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建立相对独立的非师范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意义、教学内容、原则及保障条件等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新形势下,进行特色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本文以高等教育理论为基础,探讨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一般过程,认为高职院校建设特色专业一般应包括明确特色专业建设方向、特色专业定位、特色专业建设目标和特色专业建设内容等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学生就业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定向的师范教育体系组建于1952年。半个世纪以来,这一体系支撑了世界上最庞大的中小学教育,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面对不断发展的社会形势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这一体系存在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这些弊端包括不能迅速地适应社会对各种规格类型的新教师的需求;高师院校缺乏办学的活力和竞争力;狭窄的师范性阻碍了高师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姜涛 《职业技术教育》2007,(8):82-83,88
同综合性院校相比较,高师院校非师范生就业工作处于教育人才市场组织经营的惯性思维下,在模型建构上缺乏切实的分析研究,导致操作层面的“软化”。解决这一问题,要以大就业观为指导,拓宽校外就业市场;调整人才培养规格,建立市场预警机制和人才培养质量监测机制,提高专业的市场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关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服务地方为己任,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保证重点、培植特色、分步推进的原则,遵循加强基础性、保持地方性、兼顾区域性、增强服务性、突出应用性的专业建设思路,努力构建特色鲜明的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搞好专业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20.
有效提高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质量,是此类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赋予专业建设以“精品化”的内核,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实施方法包括确立高校与初中合力打造的“院校协同式”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知识与技能并重的基础理论课程体系、以“五项基本功训练”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实训实习基地为教育实践依托的人才培养方案;精化配置教师、课程、科学研究和学生等专业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