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西方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都是学术界的重点研究领域,为了更透彻地了解西方文化,张晓瑜编写了《西方文化思想概论》一书。其中"西方"二字既是指时间上的迁移,也是指地域上的跨度,即时间上包括从古希腊、罗马帝国为代表的地中海区域文明到近现代以来的文明,空间上既包括欧洲、北美的工业发达国家,也包含虽然在地理位置上不属于西方,但文化思想受西方影响较多的国家,如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本书将西方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希腊文化和罗马文  相似文献   

2.
古希腊文化是西方文化历史长河中的重要篇章,并对西方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古希腊文明是孕育近现代欧洲文明的基础,其文明进程中的思想成果对欧洲文明的发展意义非常重大。古希腊文化在宗教、神话、哲学、文学艺术及科学等方面成就辉煌,奠定了西方文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周密 《文教资料》2009,(4):60-61
在世界文明史中,古希腊文明以其特异的风采与卓越的成就享誉后世,古罗马人则是西方古典文明的集大成者,西方古典文明中的人文主义理性思想.不仅对后世的史学,并对整个西方的文化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对此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西方人道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思想体系.在西方文明发展进程中,不同的历史时期产生了它们各自的人道主义思想,从而形成了西方人道主义传统.人道主义思想有以下几个重要阶段:希腊人道主义,中世纪基督教的人道主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道主义,近代启蒙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二十世纪的人道主义.本文简明扼要地概述西方人道主义发展的脉络,展现人道主义在西方文明不同时期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5.
西方音乐可以被看作整个西方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整个西方文化中如文学、绘画等姊妹学科在各自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的相互渗透与相互影响着。同样,在西方美学思想中闪现出来的许多哲学理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西方音乐的发展。因此,对西方音乐中的哲学理念的探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本质、存在形式及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深,同时西方社会鱼龙混杂的各种社会思潮也纷纷涌入中国,从思想和行动上极大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群体。互联网成为当代大学生接受国外社会思潮的主要渠道。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抵御西方错误社会思潮的影响是目前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意见的影响力,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减少"网络思想泡沫"。  相似文献   

7.
形而上学问题主要涉及本体论问题,但与认识论、方法论、伦理学等诸方面都有广泛而深刻的联系.西方形而上学经历了本体论意义上的外在形而上学、认识论意义上的内在形而上学和生存论意义上的此在形而上学三大阶段.  相似文献   

8.
董小川教授:长期以来,西方文化就是一个热门研究课题。作为西方文化史的博士研究生,如何认识西方文化是一个基本问题,也是研究的基础。从1918年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中提出文明更替的“文化形态论,”经1934年开始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继承和发挥了文化形态论,到1996年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明确提出文明冲突论以后,西方文明的地位和命运、西方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的对峙与碰撞等问题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重点课题,西方文化研究自然成为必要。[1]自五四运动开始,中国人就在研究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特点(东西方…  相似文献   

9.
基督教是西方文明的重要思想来源和精神基础,而道教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对中国文化的产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从人与众生万物、人性及人与神的关系角度对比探讨两者关于人的异质性理解,在哲学本体论的论域内承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出场路径,对实体存在论上则体现了中西方基本文化观念的根本差异。  相似文献   

10.
任何民族的文化都要倡导某种体系,这样一些价值体系成为该民族的精神导向,但不同民族有不同的价值体系及价值体系的建构方式。形而上学为西方文化价值体系提供了前提以及运行的基本方式,从宇宙论形而上学到主体形而上学的发展,从对知识对象本身的探究到对知识主体的探究,西方价值体系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建构起来的。可以说,形而上学是西方文化价值论的本根,价值实现方式在形而上学的背景下才是可理解的。  相似文献   

11.
《欧游心影录》是梁启超撰写的访欧游记,集中反映了他访欧回国后的中西文化观。欧游归来的梁启超既批判西方物质文明和科技文明,又肯定西方文明中诸如"自由精神"、"科学的价值、方法"以及尊重"人的个性"的思想等优越部分。同时,梁启超对中国人的精神状况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如何继承和发扬的想法。梁启超中西文化观的变化并非传统观点所认为的是一种保守或倒退,而是对中西文化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是对其之前过于偏重西学的一种纠正,可以说,这时他的中西文化观恰是非常理性的。  相似文献   

12.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这种独特的文化反映于军事,就会形成不同的军事文化。发源于大陆农业文明的中国军事文化,与产生于海洋商业文明的西方军事文化有着根本的区别,这种区别的集中表现:一是义利之争——中国军事文化重义轻利,西方军事文化重利轻义;二是道器之别——中国军事文化重道轻器,西方军事文化重器轻道;三是力谋之辨——中国军事文化信奉智慧加谋略,西方军事文化崇尚力量加技术;四是和战之偏——中国军事文化偏好和平趋向保守,西方军事文化注重进攻无视道德。与此相反,具有中华民族典型意义的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军事文化,既有中国军事文化注重和平、仁爱天下的优长,又有西方军事文化崇尚斗争、长于进取的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谋统一、求和平、重防御、讲凝聚的军事文化的特点和优势。比较中西方军事文化的异同,把握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军事文化,对于我们进一步开掘中华民族军事文化价值,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辽西地区是中国文明起源的中心区域之一。中国传统的礼制文明的诸多要素,如崇龙、尚玉、祭祀天地、尊崇祖先和神化王权等根本性内容的起源,都与辽西地区的早期农业文明密切相关。然而,由于气候环境的转变和生态环境的破坏等原因,导致辽西一带一度走在全国前列的发达的早期农业文化,在中华国家初创之际,没能直接走向国家文明。  相似文献   

14.
阐述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单一性文化结构,易于形成平衡态势;西方文化造就了西方文明,促进了全球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但也造成社会生态系统、文化系统等方面的不平衡。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生态建设,应该肯定西方文化中科学与民主的精神,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及人生价值观念等合理成分,为重构世界文化新体系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驻外使领是近代中国出现的群体,他们不仅仅充当了清政府的外交官,还在近代中外文化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亲历西土后,经过初步认识及进一步考察后,思想发生了急剧变化,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吸收了西方较为先进的政治制度、教育文化、商业文明等成果,并加以改造,在回国后进行了多方面传播,促成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相似文献   

16.
叶嘉莹先生有多种词学论著,其《迦陵论词丛稿》更是萃集精华之作。叶先生的词学研究从宏观着眼,从微观入手,为词的研究拓宽了视野。而其研究方法融合中西,既立足于国学传统,又融入了西方现代批评理论,在研究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7.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及后现代社会,人们更需要精神和信仰。古代汉诗的禅诗传统源远流长.但现代汉诗中的禅诗较少。新诗草创期的一些诗作追求禅宗的空灵境界,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西部诗歌中出现了明显的宗教倾向,21世纪新禅诗真正问世。新禅诗诗人的生存方式和诗歌的写作方式,对诗坛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大多数所谓的新禅诗思想境界与艺术质量并不高,很多是将“神性写作”与“人性写作”混为一体的诗作。优秀作品常常出自居士之手,包容冰是其中的优秀者,代表作是《拈花微笑》。只有修行深厚的佛的信徒与诗艺高明的诗的信徒才能写出好的新禅诗。新禅诗写作具有诗歌和文化上的双重意义,对传播和重建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8.
《文化偏至论》与作为方法的西方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把西方文明当作方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中西文明在机能上有着类似的结构;二、在重建中国文明的过程中,西方文明只有作为方法被引进才能发挥效用;三、重建中国文明的根本在于依靠自己。这一在历史中思考问题的方法,无论在当时还是对当下都具有实践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是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西部城市化有自身的特点,西部开发应走特色城市化之路。本文从西部城市化的可行性前瞻、西部地区城市化特点与城市化水平以及西部特色城市化的战略思路探寻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20.
陈颖 《培训与研究》2006,23(1):8-10
自然诗通过描写美丽的自然风景来礼赞大自然,表现人们走向自然的愉悦之情。西方自然诗虽也不例外,但却透露出明显的爱情倾向和强烈的宗教色彩,赞美自然是为了渲染爱情的氛围,歌颂自然是为了证明上帝的伟大。自然诗在西方文学史上因居于次要地位而沿袭其它题材文学的内容,爱情构成西方文化生活的重要方面,以及西方因神学的长期统治而形成的普遍性的上帝崇拜,是造成上述现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