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校德育研究的形势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决定,分析了学校德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德育的新要求。最近,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强调:“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强德育工作。为了使德有适应形势的发展和要求,为了使德育更好地担当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必须面对新形势,重视德有研究,加强德育研究。因为只有从德育研究中,才能找到适应新形势的科学依据,才能寻求加强德育工作的对策。一、正确认识高校德育研究的形势和任务我国高校的德育研究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2.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学校德育工作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增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是摆在每一位学校领导特别是德育工作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笔认为,我们只有打破传统的德育模式,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才能实现德育工作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为学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学校德育工作要紧密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和新实际,积极创新和改进德育的内容、形式、方法等,大力加强德育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德育研究,努力提高德育实效。  相似文献   

4.
为了适应当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新形势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中央及国家教委分别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及《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以下简称《德育大纲》),从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高度分别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战略任务、具体目标和德育内容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5.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学校德育工作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增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是摆在每一位学校领导特别是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笔者认为,我们只有打破传统的德育模式,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才能实现德育工作的新突破。 创新德育理念。中小学德育工作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  相似文献   

6.
关于高校德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关于高校德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郑永延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决定,分析了学校德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德育的新要求。最近,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强调:“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强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历来都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不言而喻的神圣职责。近年来,各中学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努力探索适应新形势的德育工作新路子,从总体上讲,使学校德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在具体的德育工作过程中,部分教师从德育观念到德育方法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从而大大降低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本文拟就德育工作的具体实践,就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成因及改造,谈点浅陋之见。  相似文献   

8.
构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学校德育工作新格局,必须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把德育首位和“教学为主”相统一,使德育工作科学化、系统化、管理规范化。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 ,我们坚持“加大改进力度 ,注重基础 ,注重建设 ,注重科研 ,注重实效”的德育工作方针 ,以承担原国家教委“九五”重点科研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工作体系研究与实验”为契机 ,大力开展德育科研工作 ,研究和探索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新途径、新方法 ,提高了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一、抓转变观念 ,建立德育科研的管理体系  长期以来 ,我们中小学德育工作针对性弱 ,科学性差 ,实效性低 ,不适应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德育科研工作薄弱。一是…  相似文献   

10.
学校的德育工作作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人、塑造人的重要作用。德育工作要适应新形势,在德育观念、德育内容、德育方式、德育评价体系等方面改变过去的简单化、教条化、形式化的倾向,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充分发挥其时效性,以促进学生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1.
育德是学科教学的内生追求,学科教学是育德的有效途径,学科育德的特征是隐性育德。学科教学的现实样态主要体现在育德缺位、课堂育德、育德随意化、育德运动化。要充分发挥学科育德价值,提高学科育德效果,必须增强学科教师育德观念及育德专业化水平,发挥多学科育德合力,定期开展学科育德教研,在课前设计、课堂活动及课后实践中都要凸显育德价值,借助健全的学科育德支持及评价机制,让育德真正走进学科教学日常生活,以学科教师务实而富有实效的"常态化"工作,促进学生道德提升、精神成长。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我国出现了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职业道德教育更有"被边缘化"的趋势。高校应充分认识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切实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积极探索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和途径,加强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以适应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不断提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国学教育越来越热门,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国学作为大学德育教育重要的文化内涵,对高校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文化自信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等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在高校德育教育实践中,应积极发挥立德树人教育功效,注重国学教育对高校教育尤其是高校德育教学环境、高校德育教育环境和高校德育教育生态环境的有机融合渗透,进一步提升高校德育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14.
德育环境是德育外化和内化的重要条件,也是制约德育效度的重要因素。市场经济的深度冲击和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转型,以及校园德育环境的诸多劣势,使沿海地方院校的德育环境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因素,德育工作徘徊在信度缺损与效度弱化的边缘。只有坚持开放性和互利性相结合、科学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相协调的原则,在双向互动中营造和谐的社会大德育环境,在德智并重中构建和谐的家庭德育环境,在“软硬兼施”中打造和谐的校园德育环境,才能实现德育内容与德育环境的和谐对接,促进德育活动与德育环境的和谐共振,不断提高沿海地方院校的德育效度。  相似文献   

15.
道德教育是学科课程改革的重要主题.学科课程改革中的道德教育主要有德目主义、渗透式和跨学科三种模式,其内容包括民族传统价值观教育、普适性价值观教育和全球化时代的价值观教育.国际经验告诉我们:学科课程中实施道德教育要选择适切性的实践模式、珍视民族伦理道德文化的价值,并且要在全球化视野内进行定位.  相似文献   

16.
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对象是人。人作为道德教育的对象,不仅把伦理学和教育学的关系结合了起来,而且把两门科学与关于人的一般哲学学说及其方法联系了起来。道德哲学对道德教育的整体“框架”作用决定了道德哲学对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决定了必须建立相应的道德教育哲学对道德教育做整体性研究。  相似文献   

17.
德育实效性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道德学习研究的缺失。道德学习是个体对道德的接受 ,即个体把外在于主体的道德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需要的过程。道德学习成为时代命题的原因是道德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作用 ,现代教育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定和对以往“德育眼中无学生”的超越。构建以道德学习为核心的德育体系要处理好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与道德学习、道德学习和社会性成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高校德育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失效”现象。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必须建立健全德育一体化管理模式,克服德育教与管“两分离”“两张皮”的倾向;建立健全科学的德育量化测评机制,克服高校德育管理的随意性和简单化倾向;树立大德育观,构筑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克服高校德育管理缺乏系统性和整合性的倾向;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拓宽德育途径,克服高校德育管理手段的单一性和滞后性倾向。  相似文献   

19.
试论高校生活化德育环境的意义与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化德育是高校德育改革的重要出路之一,也是德育未来的发展方向.生活化德育环境的构造作为高校生活化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道德践行能力,形成良好道德习惯的客观要求.构造良好的生活化德育环境要把握学校、社会、家庭、网络四雏一体的生活德育环境系统,从学校生活德育环境、社会生活德育环境、家庭生活德育环境和网络生活德育环境四个方面来进行构造高校和谐的生活德育环境.  相似文献   

20.
高校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但高校德育实效性欠佳是近年来困扰高校德育的一个重要问题。究其原因,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的脱节是其症结之一。本文结合高校德育现状,以强化道德实践为突破口,以促使道德活动落到实处,真正帮助大学生提升道德品行为目的,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希望以此为契机推进当前我国高校德育实效性研究的深化、具体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