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高等学校的创办形形色色的历史力量形成和影响了美国的高等教育。一方面,有来自西欧的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和模式;另一方面,我们也能发现那些美国本土的色彩。美国人迈马克尔·布里克曾用“进化”一词来说明美国的高等教育是在欧洲大学的传统和美国社会的需要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演变形成的。  相似文献   

2.
<正> 从1607年英国在北美大陆东海岸建立第一块殖民地开始,英国人先后在北美建立了13块殖民地。这13块殖民地就是今天美利坚合众国的前身。 在13块殖民地建立过程中,有大批欧洲移民涌来,其中主要是英格兰人。除英格兰人之外,还有苏格兰人、爱尔兰人、法国人、德国人、荷兰人、犹太人等。从社会地位上来讲移民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劳动人民,在宗教信仰方面则是宗教改革后的新教各派教徒,包括法  相似文献   

3.
一、清教徒移民与教育宗教是形成美国历史的一个重要因素。十六世纪爆发在德国继而席卷欧洲的宗教改革,为基督教文明找到了新的出路。此时的欧洲各列强需要攫掠更多的财富和殖民地;英国跻身于这伙贪婪强盗之列,它迫切需要更多的财富,需要移民开拓海外殖民地。经济上政治上的迫切需要,逼迫它允许美洲殖民地有较大的宗教信仰自由。对于欧洲新教  相似文献   

4.
拉美后现代是个广泛的范畴,就文学而言,它不仅包括后现代文学流派,也包括具有后现代倾向或特征的文学创作。研究拉美后现代文学在中国的传播,需要从文学作品、创作思想和理论研究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本文主要探讨拉美后现代现象是如何在文学思想、艺术风格和表现技巧上对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后现代创作发生影响的。  相似文献   

5.
(一)马克思主义是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形成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848年),是一显明的标志。《共产党宣言》发表后的第三年,中国农民掀起了太平天国革命,提出了废除私有财产的宏伟蓝图,但是,农民的共产主义乌托邦和科学共产主义并无任何的联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对鸦片战争、太平天国发表的许多言论,当时的中国人也一无所知。在中国文字记载中,第一次提到马克思的,是梁启超。梁在1902年所写的《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一文,附带提到过马克思,译文作“麦喀士”,不过很简略,而且带有批  相似文献   

6.
殖民地时期的美国高等教育慈善捐赠规模小,捐赠形式主要是各种实物.因捐赠的用途主要是为了解决当时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即时之需,因此,各种捐赠并没有附加多少使用条件.除被动接受各种形式的自愿捐赠外,殖民地学院也采取主动募集、利用校址和校名署名权等方式刺激捐赠.殖民地时期美国高等教育慈善事业的最大价值在于消除了人们对高等教育价值的怀疑,使对高等教育的捐赠传统得以建立.  相似文献   

7.
明清时期,大量中国瓷器传入欧洲,对欧洲文化的发展和陶瓷工业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17世纪起,大批瓷器销往欧洲。1604—1656年,仅荷兰就从中国买走300多万件瓷器。这些瓷器运到欧洲后,价格昂贵,可与黄金相比。当时欧洲的报刊上说:“瓷器精美而昂贵,只有达官显贵才买得起。”为了安放这些珍品,各国皇室、贵族往往设有专门房间陈列。如法王路易十四在凡尔赛宫内设的瓷器室,德国慕尼黑旧王宫中的“镜厅”,德国安斯巴哈宫的“明镜沙龙”和“士绅瓷室”,英国女王玛丽二世在宫内设玻璃柜专门陈列瓷器等。 18世纪初,中国瓷器普及到欧洲一般家庭,其淡雅的色调,柔和的曲线,清新的图案吸引着人们,形成了以使用中国瓷器、模仿中国式样为时尚的中国趣味,以致社会上出现了一股“中国热”。发表于18世纪初的一首诗中写道:“来啊,观赏这件瓷器,吸引我的是它的绚丽。它来自一个新的天地,从未见过如此优美的艺术。多么诱人,精致超俗,来自中华,它的故土。”在当时欧洲人的概念中,瓷器就是中国。这种中国情调在处于启蒙时代的欧洲,直接影响了一种新的艺术风格——罗可可风格的产生。于是,在绘画、建筑、园艺、家用器具等诸方面,别致、自然、温雅的罗可可风格取代了以豪华、宏伟著称的巴罗克风格。  相似文献   

8.
美国殖民地时期的教育,是当时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立与发展又同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息息相关。这个问题以往很少受蓟史学界重视,本文就此作一初步的介绍与分析。一新英格兰是美国殖民地时期教育最发达的地方,这里学校建立的时间较早,而且学校的种类、数目、以及居民当中受教育的比例等,都居于十三个殖民地之冠。其发韧与清教徒移民实现其宗教改革的宿愿是分不开的。他们决心在北美土地上建立一个模范的、能真正体现清教精神的社会。为此,他们十分重视清教徒及其后代的教育工作,把  相似文献   

9.
大学具有机体的特征,并非生而成之,而是生而长之的,其发展不仅受内在逻辑的制约,也受外在环境的影响,在借鉴移植的过程中必然因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异.本文通过回顾殖民地时期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背景,进一步分析了殖民地背景对美国高等教育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格·瓦·普列汉诺夫的名字和事迹最早是在1903年、也就是在他一生革命活动达到光辉顶点的时刻,被介绍到中国来(见这一年上海广智书局出版的《社会党》一书)。后来在报刊上还陆续介绍过一些。但是,他的著作却是在他于1918年死后五年才开始在中国传播。  相似文献   

11.
北美殖民地时期是美国的高等教育从欧洲特别是英国进行移植和创建的时期,本文立足于殖民地时期美国创建高等院校的实践,从创建动因、组织形式、管理体制、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经费筹集以及学生来源等方面,分析殖民地学院在移植欧洲大学传统模式过程中的创新之处,及其对后来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美国殖民地时期的学院是在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建立与发展起来的。从1636年哈佛学院的建立到美国独立战争前的这段历史时期,美国共有9所殖民地学院。这些学院都非常重视道德教育,主要以宗教道德教育为基础,借助于宗教意义上的理性精神,通过设置源于欧洲古典课程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性;殖民地晚期学院道德教育结合社会的发展与变革需要,注重个体社会化教育。学院道德教育在社会性功能上发挥着文化传承的作用,学院德育的核心功能在传播伦理文化。虽然殖民地时期的学院道德教育在实践中仍表现出了较强的传统性,但在推动个体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北美殖民地时期的宗教与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美殖民地时期教育的发展受到宗教的巨大影响,各类学校、学院最初都是出于宗教动机而兴办的。这为日后美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北美时期教育的各个方面,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都带有鲜明的宗教色彩。18世纪以后,宗教对教育的影响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4.
文章结合殖民地时期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具体社会环境,从创办动机,教育职能、管理模式、课程设置,经费筹措等方面,对殖民地时期美国学院进行了考察。文章认为欧洲大陆大学的影响与殖民地时期特定的社会环境及人文意识的交互作用,最终促使殖民地时期美国高等教育发展表现出“出世”与“入世”并有的两大特征,为此后美国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职能的确立提供了源泉。  相似文献   

15.
夏泉 《江苏高教》2004,(4):115-118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萌芽、形成与发展,缘于西方高等教育的导入,同时打上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印记。一方面传教士在澳门建立了中国最早的西式大学——澳门圣保禄学院、圣若瑟修院,另一方面又撰写了早期几部介绍西方高等教育的专著。19、20世纪之交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创建时期,清政府以西方大学为蓝本,颁布新学制,设立学部,建立了一批早期大学堂,近代教会大学也纷纷创建。西方高等教育的传播,不仅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西方大学的自治传统对办好当今之中国高等教育仍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研究现实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历程,应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历史源头应追溯至“五四”新文化运动,在中国最早提倡现实主义的是陈独秀.鲁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文学家和思想家.文学研究会的首席理论批评家沈雁冰为现实主义在中国的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创立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可是直到二十世纪初,中国人才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一九○二年,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梁启超在《新民丛报》第十八号发表的《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一文中提到:“麦喀士(即马克思),日耳曼国(即德国)社会主义之泰斗也。”这是中国人最早提到马克思名字的文章。梁启超在《新民丛报》第四十二、四十三号上发表的《二十世纪之巨灵托辣斯》一文中提到:“麦喀士,社会主义之鼻祖,德国人,著述甚多。”  相似文献   

18.
在学习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一课时 ,我们观察一下独立后的拉美版图就会发现 ,西班牙的殖民地分裂为好几个国家 ,如阿根廷、智利、秘鲁等 ,但葡萄牙的殖民地却一直保持为一个整体———巴西 ,这是为何呢?一、与巴西殖民地的建立有关。葡萄牙航海家卡布拉尔于1500年从里斯本出发 ,沿非洲海岸寻找遍地黄金的印度及东方 ,结果却在塞古鲁港登陆 ,他认为这里是前往东方的途中海岛。错误的判断并没有妨碍葡萄牙人的到来。从16世纪开始 ,葡萄牙殖民者大量向这里移民 ,地盘越圈越大 ,最终发展成葡萄牙在海外的殖民地巴西。不像哥伦布把所到之处宣…  相似文献   

19.
吴玉章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教育家、历史学家,自俄国十月革命后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吴玉章在其四十余年的革命生涯中,通过创办进步报刊、创建群团组织、开办进步学校、开展统战工作等方式,深入广大工农群众、面向社会各界人士,持续不断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活动,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中国革命事业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日本侵占东北期间,在大连兴办殖民地工业。其发展以1931年为限,前期为配合日本帝国主义掠夺我国东北资源,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并吸引中国民族资本投资办厂;后期以军工有关的产业以超常速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