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博渊 《教育》2007,(3S):46-47
北方人都知道,挑眼儿就是挑礼儿,挑人家的礼仪、礼节、礼数,挑其中的疏漏和错误。但为什么把挑礼儿说成挑眼儿,回答恐怕有些困难。这是从一个形象的比喻来的:横挑鼻子竖挑眼。这种挑礼儿不是一般的挑剔,而是有点故意找茬的意思。你想,鼻子是竖的,眼睛是横的,应该说“竖挑鼻子横挑眼”才是,如今倒过来,分明是找茬。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生活中可能面临种种不可预期的现象,这些现象于我们而言,无一例外,都是一种真实。本栏目的初衷绝不是想批评什么,否定什么,而恰恰是力求客观地反映真实,关注现象和群体心理。但当我们力求表达这种真实的时候,也许难免要遭遇这种尴尬:真实并不尽在我的笔下,而在我的文字之外。所以我们选择一个客观探究的立场,欢迎广大教师、家长、学生来信来稿参与讨论,对已发文章提出不同看法,并提出新的值得关注的校园现象。  相似文献   

3.
正山西省沁水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北倚太岳、南屏王屋、西倚中条、东接太行,当潞泽之门户,扼平蒲之咽喉,全县东西长约150公里,南北宽约55公里,总面积2676.6平方公里。巍巍历山,孕育无数历史奇葩;蜿蜒沁河,滋养多少民族文化。沁水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山川秀美,民风朴实,不仅埋藏丰富的煤炭资源,更蕴含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就包括沁水鼓儿词。一、沁水鼓儿词的历史发展和地域特点(一)沁水鼓儿词的历史发展  相似文献   

4.
送“礼”     
说起“送礼”,有人说这是一种友谊的沟通,有人说这是一种情感的交流,有人说这是礼尚往来,当然,也有人说这是不正之风。如果“送礼”这件事发生在学校里,你一定会问:“谁给谁送礼啊?”山东省胶南实验小学的队员们告诉您:是他们在给老师们送“礼”!  相似文献   

5.
说“礼”     
"礼"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都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语,它的本义是"祭祀用的礼器",基本义是"敬神以求福"。在现代汉语中,我们认为它有七个义项,为了弄清楚这些义项间的关系,我们采用词汇学的方法,对其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6.
说“礼”     
俞水生 《中文自修》2011,(11):44-45
中国一向崇尚礼仪,是所谓"礼仪之邦"。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可见"礼"在古代中国有多重要。礼仪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体现。对于儒家的人文礼仪和礼治思想,我们不应简单地视为封建主义的东西,而应客观地、历史地对待,努力挖掘其中的合理因素,为我们构建现代和谐社会提供宝贵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7.
“三礼”     
正三礼,古代三部礼书《周礼》、《仪礼》和《礼记》的总称,内容包罗万象,反映出古代礼仪文化的各个方面。《周礼》,又称《周官》,是一部通过官制表达治国方案的著作。书中设计了三百余个官职,分别由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统摄。天官主管王廷,地官主管民政,春官主管宗族,夏官主管军事,秋官主管刑罚,冬官主管营造,由此使得整个社会生活井然有序。《周礼》代  相似文献   

8.
有天儿子说:"爸爸,过些天我们大院里的明明要过生日了,要举办生日晚会,他邀请我参加呢。" "你去参加就是了。"让儿子参加伙伴的生日聚会,能提高孩子的交际能力,我当然同意。 “但是……”儿子欲言又止。  相似文献   

9.
让我们来上一堂数学课吧!本课学习目标:了解“礼”∩“心”的结果,并学会运用。本课要应用的概念是:交集。具体内容是: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记作A∩B,即A∩B={xx∈A,且x∈B}。对于这一概念,大家基本了解了吗?  相似文献   

10.
《礼》云:“男贽玉帛禽鸟,女贽榛栗枣修。”可见,重礼之俗,古已有之。西晋鲁褒《钱神论》中的司空公子对綦毋先生"以清谈为筐和篚"的观点嗤之以鼻,  相似文献   

11.
老子说礼是"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多数学者认为这是老子针对孔子的"克己复礼"的主张而提出的反对意见。随着对老子研究的深入以及地下出土文献的开掘,传世文献中的一些记载也有可供商榷之处。合理地界定老子之"礼"、周公之"礼"和孔子之"礼"三者各自的所指范畴,不难得出结论:老子的思想是针对周公之"礼"提出的。老子和孔子对"礼"范畴的界定并非指向同一层面,但内在的精神具有一致性;二者都对周礼进行了批判性改造。  相似文献   

12.
吴强 《今日教育》2011,(10):62-63
分完班,热情的老师看完名单后,善意地指着其中的一位提醒我,这小子可不是好对付的“主儿”。果不其然,当我第一次见到同事指的那个满脸赘肉,眼神里充满了叛逆的小子时,心里猛地咯噔了一下。我知道,这次我是遇到真正的“对手”了。  相似文献   

13.
14.
为了鼓励学生认真完成英语家庭作业,提高他们家庭作业的质量,我规定要是每次回家作业能全部保质按时完成,就能得到一个Good,而累计满5个Good就能免一次家作,每次免家作的时间由学生自己定。有了这个不成文的规定后,学生们做家庭作业的热情空前高涨,人人都在为争取“免一次家作”而努力奋斗着。  相似文献   

15.
《荀子》书中论“礼”之处颇多,除有专著《礼论》外,散见于各篇者尚有数十处。本文就此作一粗略的探讨。一、荀况主张“隆礼”,其哲学思想方面的根据是“性恶论”荀况专门著有《性恶》专篇,从“性恶”观点出发,提出了他的政治、经济、教育方而的学说。他对“性恶”的分析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6.
孔老夫子一向讲礼,说话时也常常礼不离口。而他对送礼的行为却嗤之以鼻,并以礼来教育送礼之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很久以前的一天,孔子和弟子们正在匆匆赶路,突然遇到了一个自称为子路的人。这个粗鲁的年轻人拦住孔子的去路,还硬要拜孔子为师。  相似文献   

17.
“齐步走!1、2、1、2……” 2011年6月27日下午,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图书馆前,一群毕业生接受了特殊的毕业“洗”礼、一些经过“洗”礼的毕业生,  相似文献   

18.
连长经过某排岗哨时,哨兵忘了向他敬礼。连长一怒之下,竟命令哨兵向他行100次军礼。这一幕正巧被来连里视察工作的将军看在眼里,将军便提醒连长说:“请别忘了,哨兵每一次向你敬礼,你都必须还礼!”这是我在一本杂志上读到的一个幽默故事。故事中的连长之所以会自讨苦吃,就是因为他把自己看得太高,惟自己是尊,而忽视了对哨兵的尊重。“你都必须还礼!”将军的话使我想起了很多很多。哨兵敬礼,连长理所当然应该还礼,但作为一名教师,面对学生的敬礼,我们就可以不还礼吗?校园内外,常常遇见很多学生,他们总是很热情地向我问好,但我不敢说每一次都同…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入我校学习。由于这些学生的父母忙于生计,他们往往忽视了对子女进行卫生教育。因此,这些孩子常常表现出一些不讲卫生的行为,比如好长时间也不洗澡,衣服脏了不换洗等。开学初,我在一年级上课时,发现班中  相似文献   

20.
幼子不知从哪弄来“我国6亿居民一年送礼费用可造一座三峡大坝”的数据,问我什么叫“礼物”。面对时下愈演愈烈的“送礼风”“人情债”,我一时语塞。我只知道大凡天下所存之物,小至花草虫鱼,甚至鸡毛蒜皮,在善用心思的人眼里,没有什么不可以成为礼物的,古来不就有“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的佳话吗?何需“积重堵三峡”这般阔礼呢?于是我油然推出“心礼”的概念于此,且玩味出它的几个特点。“心礼”往往是“轻礼”。教师节来到了,小学生欣然给老师送上一个自制的“敬师卡”。这礼物轻不轻?轻。可谁能说它心意轻呢?小小年龄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