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金瑜  戴绚 《生活教育》2012,(15):32-33
有一个男孩叫曹柳,可长得一点儿也不像他的名字,一米七模样,五大三粗,还有些木讷,他是我任教的高一(6)班的一位学生。由于学习既不出众也不落伍,性格不张扬,故也没引起我多大注意。  相似文献   

2.
我读过一个故事:在一家普通的幼儿园,一位刚刚入园的美国儿童被老师带进幼儿园的图书馆,很随便地坐在地毯上,开始接受他的人生第一课。一位幼儿园图书馆的老师微笑着走过来,说道:“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好不好?”“好。”孩子们齐声答道。于是,老师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故事。“孩子们,”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出这样的书。”教师停顿了一下,接着问:“哪一位小朋友也能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来。“我家有一个爸爸,有一个妈妈,还…  相似文献   

3.
刘波 《今日教育》2012,(3):41-41
2008年4月下旬的一天.我在书店邂逅了刘铁芳教授的《守望教育》,于是,在品读中,我走进了刘铁芳教授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思想在我们教育系统已是深入人心,怎样使群众满意和认可老师的工作呢?我认为,教育也是一种服务,我们的教育工作,不就是通过为学生服务、学生家长服务,同时辐射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从而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吗?只有努力为学生服务,引领学生成长,为学生家长服务,形成家校合力,才能真正做到"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一、为学生服务,就要带着爱心和耐心走进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5.
惩罚是指施罚使犯过者自己感觉痛苦,但不以损害受罚者身心健康为原则的一种惩戒方式。它在目的、手段、方式和产生的后果上都与体罚有着本质的区别,体罚严重损害了受罚者的身心健康。巧妙而艺术地运用惩罚,与有效的赏识教育一样,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可以说,惩罚也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当然,惩罚仅仅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教育学生,使学生向好的方面发展才是最终目的。任何惩罚都应以是否有利于教育学生为根本,使学生在"受罚"中体会到教师的爱,从而促使学生自我教育,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李世财 《陕西教育》2011,(1):154-154
最近,学校组织了一次作文考试,题目是“说说我的老师”。一位六年级的学生在文章中这样描述任课老师的表情:“在办公室里开怀大笑.走出办公室面带微笑.到教室门口笑意全无.站在讲台上冷若冰霜……”乍一听觉得很好笑.可仔细想想。很多时候我们也确实是如此。有老师说:“这并不是我们面部肌肉不够发达.而是你们这些孩子.给点儿好脸就登天.  相似文献   

7.
一天晨会课,学校对全体盲聋学生进行爱护公物的常规教育,重点教育同学们要爱护学校礼堂里的乒乓球台,要求同学们不要坐在台上,防止乒乓球台变形。结合聋生的特点,各班还带着他们进行了实地教育。语文课上,我结合本班学生实际,适当渗透爱护公物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郭军 《考试周刊》2012,(27):188-188
在做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如何建立和谐稳定的班集体,如何使学生从思想上积极向上、健康发展,是德育工作中的核心内容,本文就上述几个问题阐述一些具体的想法与做法。  相似文献   

9.
班里有个叫翁小生(化名)的孩.子,捣乱是出了名的,几乎每次课间都有学生举报他。刚接手这个班时,前任班主任善意地提醒过我:尤其要重视这个孩子!上学期,我着实费了不少劲儿,又是表扬,又是规劝,也请过几次家长,都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0.
汪振德 《江西教育》2004,(12):44-44
对于童心未泯的孩子,我们的每一次信任和宽容,都可能创造出一个新的奇迹。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职业意味着他放弃了个体喜怒哀乐的权利,应使自己胸怀宽广。”  相似文献   

11.
12.
自习后.班长向我汇报两同学打架。我顿时火冒三丈.前两天班会上我刚强调过纪律、这么快就有人顶风违纪.非严肃处理不可。我正准备让班长通知肇事者来我办公室.“报告!”两名当事人不约而同站在我的门外。望着他俩低头无语、一幅准备挨训的神情,我深思片刻,决定采用冷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13.
曾看到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晚在禅院里散步,突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弟子违犯寺规越墙出去溜达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父.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父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相似文献   

14.
教育也是一种生产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既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又有私人产品的性质,教育费用没有必要完全由政府负担,可以走产业化的道路,教育必须按照知识经济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实现产业化,这样可以减轻政府财政压力,又能够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国家就制定拓展教育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5.
我很喜欢跟孩子分享我的过去,不过我不喜欢老生常谈.父母的过去对孩子来说,是最好的生活教材,也是经验的传承,不过要把故事说得精彩,让孩子自然地接受,是一门学问. 一次,我的儿子小胖在车上睡着了,我趁机开车绕到以前住过的地方,想让两个没睡着的女儿看看我以前的生活环境,也顺便消磨一点时间,让小胖可以多睡一会.我停好车,指着旁边的房子,转头对两个女儿说:"看,我以前就住在这里.那时我大学刚毕业,大约25岁."两个小女生迅速解开安全带,兴奋地把头贴着车窗往外看.  相似文献   

16.
刘旭光 《师道》2003,(10):37-37
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晚在禅院里散步,突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弟子违犯寺规越墙出去溜达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我们可以想见听到老禅师此话后,他弟子的心情,在这种宽容的无声的教育中,弟子不是被他的错误惩罚了,而是被教育了。由此及彼,使我联想到…  相似文献   

17.
<正>提供案例的王老师或许没有意识到,刁难这个词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充斥着愤怒。或许潜意识里,他认为这样的学生缺乏对老师的尊重,是顽劣不堪的。在这样的心理暗示下面对学生,老师很难客观冷静,总会心生一点厌烦吧。而这一点微弱的情感倾向会通过眼神、语气流露出来,被聪明且敏感的孩子察觉。如同池塘里的涟漪,一圈圈荡漾开来,水波越来越大,可能引发足以改变认知、态度、情感的  相似文献   

18.
现在的中小学生,“捧在手里怕吓着,含在嘴里怕化了”,于是学校里就传出了一种声音,“教育要以表扬与鼓励为主”。在这种强大的声音中,中小学校园里就很少听到批评学生的声音,惩罚就更谈不上了。可是,学生在表扬与鼓励中一路走来,上大学、走上社会工作了,却发现生活中不只是有表扬与鼓励,还有更多的批评,甚至是惩罚。一旦受到社会的惩罚,那就悔之晚矣,这真是教育的过失。  相似文献   

19.
对学生进行评价,不管是热情的表扬,还是严肃的批评,我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就像参与本期讨论吧的老师说的:批评也是一种教育,我们不能让表扬走向泛化,但批评学生要讲究策略,多一点爱心,少一点指责,多一点示范,少一点说教。所以,面对犯错的孩子,让我们附在他们的耳边轻轻地说……  相似文献   

20.
热爱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作为班主任,面对的是班集体,不可能所有学生都守纪律,这就要求我们要宽容。我曾经担任过六年级的一个后进班的班主任工作,此班是由本校六年级各班的后十名学生组成。可以说,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