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教版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材修订后,在课文内容方面,除了将第四组的阅读课文《大森林的主人》换成《江总书记到我家》之外,其余的篇目全部保留。修订的重点是课后的“思考·练习”。这就体现了叶圣陶先生关于“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论述,用相同的“例子”进行不同的训练,达到不同的目的。深入研究修订教材在“思考·练习”上的变化特点,对于落实试用修订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精神,充分发挥教材的凭借作用,确定正确的教学策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那么,修订教材的“思考·练习”主要做了哪些调整这些调整…  相似文献   

2.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语教材,每篇课文后面都安排了“思考·练习”,它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手段。它引导教和学的思路,与课前的“预习”共同反映出每课的教学目标。我们在钻研教材时,会把“思考·练习”中的要求纳入自己的备课内容之中,帮助自己理解教材、处理教材,确定教学重难点,并以此来反馈教学效果。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编著的新版第十一册教材是根据教育部2000年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以下简称新“大纲”),在原十一册的基础上修订而…  相似文献   

3.
今秋使用的人教版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修订教材,与原教材相比,结构体例没有变动,课文也基本未动,但对练习的内容与形式做了重点修改,如,修改了课后的“思考·练习”,改“作文”为“习作”,并调整了习作练习的内容与要求等,因而较好地体现了试用修订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精神。把握教材的这些变化,进而实施相应的教学策略,就显得非常必要。本文拟就五年制第五册教材的习作教学谈谈个人的认识,供老师们参考。 第五册教材仍安排了8次习作,但在习作的内容、形式及要求上都做了较大的调整和改动,主要表现在: 一、鼓励学生写想像…  相似文献   

4.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语教材,每篇课文后面都安排了“思考、练习”,它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手段。它引导教和学的思路,与课前的“预习”共同反映出每课的教学目标。我们在钻研教材时,会把“思考、练习”中的要求纳入自己的备课内容之中,帮助自己理解教材,处理教材,确定教学重难点,并以此来反馈教学效果。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著的新版第十一册教材是根据教育部2000年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以下简称新大纲,在原十一册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新教材跟原…  相似文献   

5.
《九年义务教育六(五)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三册》 ,是根据试用修订版教学“大纲” ,在原《九年义务教育六(五)年制小学教科书(试用本)语文第三册》的基础上修订的。修订后的新教材 ,更加有利于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进行素质教育 ,加强语文实践 ,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 ,并从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 ,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教材结构与编排修订后的第三册教材 ,基本上保持了原教材的框架结构 ,全册教材包括“识字·学词·学句”、“课文”、“复习”、“写字”、“口语交…  相似文献   

6.
新修订的第七册第四组教材基本保持了原教材的结构体例,部分内容有所变化。讲读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倔强的小红军》不变,阅读课文《江总书记来我家》代替了《大森林的主人》;读写例话“从内容体会思想”后移到第六组;课后“思考·练习”减少了理解课文内容的题目,重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强化了学生对语言及表达方法的感悟、积累和运用。“基础训练”中的口语交际代替了原来的“说话”,增加了“语文实践活动”。仔细研读教材可以看出,本组教学应重视朗读、默读、背诵等阅读基本功的训练,继续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教材在每篇课文后面都编有“思考·练习”。作为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往往提示学习重点和教学目标,具有“先入为主”的导向作用,它是执教者领会编者意图的最佳门径,也是阅读教学中不折不扣的“指挥棒”。毫无疑问,这根“指挥棒”的指向必须把握语文学科的性质,合乎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服从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体现一篇课文在教材中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思考·练习”的编写若有差池,势必误导教学方向,甚至使教学活动与语文学科的性质和教学的根本目的背道而驰。审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思考·练习”题,笔者认为存在以…  相似文献   

8.
杨翠 《云南教育》2000,(17):30-32
新修订的小学语文第一册教材是根据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在原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一册教材基础上修订的。新修订的教材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上 ,力图做到与将来的新课程标准接轨 ,力图体现语文教改的方向。认真领会大纲修订要点 ,较好地把握并使用好此册教材 ,是搞好起始年级语文教学的关键。   一、了解教材整体结构 ,明确编写意图   本册教科书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课文”、“复习”、“口语交际”五个部分。教材的开头是入学教育 ,用两幅图让学生了解学校…  相似文献   

9.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人民教育出版社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双册)进行了修订。修订的重点是课后的“思考·练习”,对个别课文、习作练习、读写例话也进行了一些调整。如单册一样,双册也增加了“口语交际”和“语文实践活动”的内容。修订后的“思考·练习”减…  相似文献   

10.
指导“预习”,用好“练习”桂林市榕湖小学黄钟虹新编“九义”教材课文前安排“预习”,课后针对预习要求及课文重点安排相应的“思考·练习”。如何指导学生预习,用好“思考·练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近年来我作了一些探索。一、“预习”在教材中的地位及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课后的“思考·练习”是小学阅读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为教师的教学思路提供了依据,也为学生的学习指出了实践的途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认真钻研课后的“思考·练习”,挖掘蕴含题中的导学因素,掌握学法,不断提高自学能力。依据“思考·练习”,确定自学...  相似文献   

12.
在全面贯彻落实新课标精神和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今天,了解和把握大修订语文教材中课后“思考·练习”题的变化特点与变化意图,并实施相应的教学策略,必将促进新课标的落实和课改的顺利进行,有利于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这是因为课后的“思考·练习”题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编者的编写意图和当今新的教育理念,提示了教学的思路和教改的方向。现就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四组课文课后“思考·练习”作分析与探讨,供老师们备课、教学时参考。一、“思考·练习”题变化的内容与意图第七册第四组课文与其他组…  相似文献   

13.
九年义务教育五 (六 )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四册 ,是根据教育部 2 0 0 0年 3月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在原《九年义务教育五 (六 )年制小学教科书 (试用本 )语文第四册》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修订后的教材 ,更加注重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 ,加强语文实践活动 ,有效地培养听说读写能力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对本册教材作简要说明。一、教材的编排全册教材分两大部分。每部分包括“识字·学词·学句”、“看图学文”、“课文”、“复习”、“口语交际…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新大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强调学生进行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要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教学中要充满着有个性和积极思维的语文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长才干、学做人。 小学语文新教材第二册《司马光》是一篇传统教材,教学时怎样才能体现新大纲的精神呢?重点部分的教学我做了如下的思考: 一、读读、看看、议议。 让我们来看看司马光为什么“砸缸”救小朋友。 1.自由读读课文,看看那口水缸在哪里?是口什么样的水缸佣“──”画出有关句子(第二自然段) 2.认真读第…  相似文献   

15.
今年秋季起,一册、三册使用大修订的教材,五、七、九、十一册使用小修订的教材。所谓大修订,是指为了贯彻落实新“大纲”的精神,从课文到编排体例都作大的变动;所谓小修订,是指在课文不变、编排体例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对原教材所作的较小的调整。小修订是为了体现新“大纲”精神而又来不及作大的修订的一种权宜之计。虽然小修订教材的不足是明显的,但新特点还是鲜明的。在教学中,我们要把握它的新特点,落实新“大纲”精神。 一、削枝强干,突出重点,调整读写重点训练项目 原有的读写训练重点项目构成严密的知识体系和训练体系,对扎…  相似文献   

16.
2003年春季使用的小学语文第六、八、十、十二册教材,是根据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进行修订的。本着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教材在选文和编排等方面都作了较大的改进。通过使用第五、七、九、十一册,老师们对此已经有所了解。现从“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实践活动”及“积累·运用”五个方面,对第六、八、十、十二册教材作简要介绍,并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一些教学建议。一、关于阅读阅…  相似文献   

17.
人教社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材根据今年秋季试用修订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精神进行了部分修订。在习作训练方面,除了两篇应用文(写表扬稿和回信)以及写介绍暑假生活的习作外,其余五项训练均作了调整。了解修订后的变化特点,进而调整教学策略与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是至关重要的。修订后的《大纲》和七册小语教材的习作训练有以下几方面的变化。 一、降低要求,体验成功 修订后的《大纲》对小学生作文首先改名为“习作”,这就从名称上降低了要求。另外,删掉了“有中心”和“有重点”,并且将“有条理”改为“有一定条理”。…  相似文献   

18.
修订《大纲》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去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避免繁琐的分析和机械的练习。”因此,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已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探究的热门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的精神,2001年秋季使用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全部进行了修订。五年制第三册教材,既对课文内容进行了删、补,更对课后练习做了大幅度的修改,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因此,认真研究课后练习的变化特点,采用相应的教学措施,落实新大纲的精神,是非常必要的。五年制第三册教材的课后练习,是本次修订的重点,与原教材相比改动较大,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大量删减了课后思考题原教材几乎每课都有理解课文内容的题目,本次修订进行了大…  相似文献   

20.
新修订的小学语文第一册教材的“课后练习”是编者遵循新修订大纲的精神,根据课文特点,教学目的和训练重点统筹安排、精心设计的,每课安排3-4题,大部分是读、背、写字方面的练习,重点突出,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它既为教师教学指明了目标,提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又暗示了教学方法和思路,是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依据,教师必须认真钻研“课后练习”题,了解编者意图,紧密结合“课后练习”的题备课,充分发挥“课后练习”题在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