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活动目标1.能应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操场上简单的实际问题。2.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进行方案的制定和操作;通过小组之间的竞争,培养主动探索、团结协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3.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与数学意识。活动准备1.学生:分成6~8人小组,每个小组推选小组长一名,每人准备一支笔和一张纸;在活动前2天了解浇灌操场通常的厚度,需要哪些材料,各种材料的比例是多少?2.教师:准备皮尺、米尺、竹杆、计算器、课桌、五角星各5~8样。活动地点学校操…  相似文献   

2.
数学:可能性     
设计理念1.《课标》在基本理念中特别强调数学学习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在本课教学中,教师注重数学学习的活动化,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2.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教学中,教师设计的活动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关。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目标1.初步感受有些事情一定会发生,有些事情不一定发生,有些事情一定不会发生。初步学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说说生活里的事情。2.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3.重视培…  相似文献   

3.
成语大决战     
活动目的:1.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成语的能力,丰富词语的积累。2.促进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活动准备:1.依照人数多少,把学生分为5人一小组,优中差生适当搭配。每小组自备纸笔。2.题卡若干块,纸阄若干。3.金、银、铜牌各若干块(基本为每种5块),秒表1块。活动时间:一课时活动过程:一、导语引入1.教师适当陈述成语的悠久历史,成语的丰富内涵,鼓励学生多学成语,在此基础上揭题,板书“成语大决战”。2.三呼“我能行,我会赢”,调动积极性,培养自信心。二、活动内容(一)“慧眼识错”方…  相似文献   

4.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照片,述说自己引以自豪的两三件事,展示小学生的精神风貌,增强“我能行”的自信心。 2.通过小组出小板报,培养学生思维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3.通过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小组风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体观念。 二、活动准备 1.每位同学各自挑选一张自己喜欢的、最能展示自己风采的照片。 2.吹塑纸、水彩笔、双面胶及装饰板报的各种纸图案。 3.自己引以骄傲的各种奖状,书法、绘画、科技等作品。 4.教师当评委。 三、活动过程 (一)情景创设 教室里播放欢快、轻松的音乐。黑板上中…  相似文献   

5.
事故透析     
活动目的:1.转变学生普遍不重视计算的现象,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提高计算的正确性。2.通过调查医疗卫生、金融、厂矿、建筑等行业近几年来发生的事故,加深学生对因为马虎而造成的危害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体会学好、用好数学的重要意义。活动准备:1.确定调查对象:居民小区、工商银行、选矿药剂厂、印染厂、设计院。2.根据自愿原则,把学生分成4个小组,选出小组长。3.各小组根据活动目的,制定出各自的活动计划。活动过程:一、学生自主活动。1.由小组长负责,提前与调查单位取得联系,预约调查时间。…  相似文献   

6.
一、活动目的1.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刻苦钻研、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3.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求知欲。二、活动程序1.自我准备1-2周,学生自选题材、内容、着手准备。2.师生交流,学生可把自己的构想、意图告诉教师。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特长指示路径、内容。3.教师发现学生“闪现智慧火花”的作品内容,还要善于引导,帮助学生完善,以起示范和鼓舞作用。三、活动实录教师:(开场白)同学们,今天,我们召开一个别开生面的数学成果展示会,有几位同学上场…  相似文献   

7.
活动适用范围:五、六年级学生活动目的1.通过拼接长方体、正方体,探究表面积变化的规律。2.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节约能源的意识和创造性应用资源的胆略。活动设想1.学生通过拼接长方体、正方体时,面积变化的探究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2.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活动的每个环节,始终把学生放在“活动主体”的…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第一册第68页。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体验数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3.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 ,能正确地数、读、写11-20各数 ;4.认识数位“个位”和“十位” ,知道10个“一”是1个“十”。教学准备 :20根小棒及橡皮筋2根 ,计数器2人1个 ,实物投影仪 ,自制课件。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 ,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 ,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 ,初步建立数…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1.主教材技巧:肩肘倒立2.自由选择教材(任选一项)(1)游戏:通过“封锁区”(2)素质练习,连续跳过体操棒(3)儿童集体舞:铃儿响叮口当教学目标:1.认识目标:使学生知道肩肘倒立的动作过程;进一步熟悉自选内容的方法、要求。2.技能目标:初步学会肩肘倒立的动作,发展学生的腰腹力量和柔韧、灵敏等素质。通过自学自练活动,发展学生的奔跑、跳跃等能力,提高动作的协调性。3.情感目标:通过“先学后导”的方式,“小群体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  相似文献   

10.
绿色方案     
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学生尝试绘制学校的平面图。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问题意识、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审美意识和环保意识。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开拓他们的知识面。活动准备:1.学生分小组准备绘图纸、铅笔、彩笔、皮尺。2.教师准备有关学校绿化面积、校园面积的相关数据和实物投影。活动参与范围:五、六年级学生。活动时间:两课时。活动步骤:一、谈话揭题,激趣导入如果要你选择,你喜欢哪所学校?为什么?()()二、信息收集(以小组为单位)1.你了解自己的学校吗?考察记录2.你能绘制学校的平面示意图吗? …  相似文献   

11.
数学的实践活动是将数学生活化、应用化的重要载体,学生在数学的实践活动中,增进了对数学现象的体验。如:一年级加法含义的掌握,教师安排了如下活动:学具操作:(1)两部分“合”在一起的操作。(2)操作“并”在一起的含义。(3)两堆“圈”在一起的操作。经过学具操作初步感知“加法”的含义。人体接触:(1)两只手握在一起或两个人亲密地拥抱在一起。(2)三只手握在一起或三个人拥抱在一起。(3)几只手握在一起或几个人围抱在一起,让学生体验“众”、“多”的含义。为理解“加法”的含义增加许多体验。探索规律:在此基础…  相似文献   

12.
年级:初中一年级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脸谱是中国戏曲所采用的一种化妆手法。2.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包公脸谱的艺术特点,增强热爱家乡文化的思想感情。3.学生通过参与一系列活动,增强对民族艺术的兴趣。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各种相关课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好课外收集的有关戏曲脸谱的资料及水彩笔、画棒等。教学重点:1.了解脸谱知识,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脸谱在戏曲中的作用。2.学习掌握包公脸谱的艺术特点,学习几种包公脸谱的画法,分组创编。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1.播放背景…  相似文献   

13.
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什么是毅力,向具有顽强毅力的人学习,树立志向,在学习和生活中战胜惰性,磨练自己的毅力,勇于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到持之以恒。2.通过阅读大量课外书,查阅和摘抄有关资料,收集和背诵名人名言,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3.通过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小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活动准备:1.从所学过的思想品德课、语文课和课外书中,收集古今中外各个领域中凭着顽强的毅力为人类作贡献的杰出人物的感人事迹。2.收集“论毅力”的名人名言。3.名人挂图、…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的要求:1.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究,掌握“对边折”、“对角折”、“反复折”、“向心反复折”等折纸方法和折纸的基本功,为纸工劳动打好坚实基础。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和创造想像能力。3.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动手,细致、耐心的劳动习惯。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各种折纸的基本方法,并使学生达到熟练的程度。2.教学难点:指导学生会识别各种折叠符号,并能按图义熟练操作。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1)关于《纸的折叠》一课的教学课件(2)实物投影仪、笔记本电脑(3)彩纸折叠的小…  相似文献   

15.
小小气象员     
一、活动方案 (一)课题的确定 本实践活动安排在“成长的快乐”实践活动之后进行。由于学生已参加过“成长的快乐”这一数学实践活动,具有了初步的统计思想,掌握了简单的统计方法,因而,从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基本的活动组织能力等方面考虑,一年级的小学生愿意参与这种活动,而且能够把活动开展好。 活动的目的: 1.通过观察记录天气情况,渗透初步的统计思想,让学生认识统计的作用,体会客观事物的不确定性,掌握初步的统计方法。 2.通过统计练习简单的加、减法。同时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相似文献   

16.
《大熊猫》教学实录与评析湖南周兰夏时教学内容:小学义务教育教材语文第三册第13课。教学准备:(略)教学目标:1.掌握大熊猫形状与生活习性等知识;2.在多种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3.教育学生爱护大熊猫。教学过程:一、直观引入1.引入今天,老师请来了...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上)P32及P33做一做,P36.2教学目标:1.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2.通过拼、摆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3.形成学生初步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初步的空间观念。4.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教师在每个小组的桌上放了一个百宝囊,你想知道里面有什么吗?打开看看。有什么呀?这些东西你在哪儿见过?2.这些东西我们经常见,而且里面还藏着许多数学知识,你想知道吗?犤评…  相似文献   

18.
活动内容:有余数的除法发散思维训练(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第三册第六单元)。活动目的:1.通过训练,加深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3.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动准备:1.知识爷爷的画像;2.口算卡片;3.数字卡片;4.小红花;5.录音带。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谈话:同学们,大家看谁来了?(师在黑板上贴上手持信封的知识爷爷的画像)知识爷爷高高兴兴来到我们班,干什么呢?我们一起听听知识爷爷在说什么:(播放配乐录音讲话)“小朋友们,你们好。我知道你们最近…  相似文献   

19.
郭寒英 《湖南教育》2002,(21):50-51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六册第118~120页。教学目标通过实例,学生理解面积与常用面积单位的含义,能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精神,学生获得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具、学具面积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各一个。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师提出下列问题:1.如果没有直尺,怎样测量桌面的长度?2.观察课桌面,估计它的长度,并用所选的长度单位量一量。3.你能估计课桌面的大小吗?会测量课桌面的…  相似文献   

20.
活动目的:1.以了解“张之洞在武汉的建设成就”为例,通过对教材中的内容——“洋务运动”的延伸,引导学生客观地评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2.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深入挖掘武汉地方特色化,培养学生知乡、爱乡的情感和建设家乡的社会责任感。3.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增强学生个人体验,培养学生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