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灯     
太阳是红的,桃符是红的,女人的脸也是红的,这是新年的一般喜象.你耳边不时透过爆竹的炸裂声,儿童的欢呼声,和亲友们向你道"拜年拜年"的祝贺声,你听了有一种道不出的快感从头上一直流到脚跟.在乡下,穿着花花绿绿的新衣裳的村姑娘,这日更着上她新绣的花鞋,手上提着一篮"黄粑"和"茶食",走过一块开满了金黄油菜花的土畔,又转过一方开遍了杂色豌豆花的田角,一直走到外婆家贺年,趁这机会好看龙灯.在镇上,店门是掩着的,里面透出"当当啾"的锣声,这是儿童在练习龙灯锣,准备接龙的;有时更吹起"呜嘟嘟"的竹筒号,这新年的号声一响,大地立时回到了春天.  相似文献   

2.
龙灯     
太阳是红的,桃符是红的,女人的脸也是红的,这是新年的一般喜象。你耳边不时透过爆竹的炸裂声,儿童的欢呼声,和亲友们向你道"拜年拜年"的祝贺声,你听了有一种道不出的快感从头上一直流到脚跟。在乡下,穿着花花绿绿的新衣裳的村姑娘,这日更着上她新绣的花鞋,手上提着一篮"黄粑"和"茶食",走过一块开满了金黄油菜花的  相似文献   

3.
迎龙灯     
正月十五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兴致勃勃地去下骆宅看迎龙灯。 我们一到村口,一眼望去,只见人山人海,人们摩肩接踵,各条街上早已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村子上空响起了“轰——轰”的烟花声。随后,我看见了花花绿绿的龙头左右晃动着迎面而来,里面点着一根根蜡烛,看起来十分威武。龙头的后面连接着一盏一盏的龙灯,忽闪忽闪的,像无数的星星眨着眼睛,漂亮极了!  相似文献   

4.
迎龙灯     
正月十五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兴致勃勃地去下骆宅看迎龙灯。我们一到村口,一眼望去,只见人山人海,人们摩肩接踵,各条街上早已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村子上空响起了"轰——轰"的烟花声。随  相似文献   

5.
喜看龙灯     
<正>元宵节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来临,家家户户在自家门前挂起了红灯笼,将整条街照得十分喜庆。皎洁的月亮高挂在夜空,烟花绽放,使宁静的天空也有了元宵节特有的热闹与喜庆。"哇,好长一条龙啊!"身边一个七八岁的小孩高声呼喊,提着小灯笼就飞奔了出去。  相似文献   

6.
喜看龙灯     
元宵节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来临,家家户户在自家门前挂起了红灯笼,将整条街照得十分喜庆。皎洁的月亮高挂在夜空,烟花绽放,使宁静的天空也有了元宵节特有的热闹与喜庆。“哇,好长一条龙啊!”身边一个七八岁的小孩高声呼喊,提着小灯笼就飞奔了出去。“是游龙灯开始了,今年的‘龙’比往年的还要特别,我们去看看吧。”爸爸拉起我的手走出家门。  相似文献   

7.
看龙灯     
亲爱的朋友,您好!您的春节一定过得很愉快吧!不知您是否看过前湖那条美丽的长龙,要是没看,该多可借!这条龙王的美丽,活泼,谁看了能不惊叹!  相似文献   

8.
听说元宵节晚上要舞龙灯,这样精彩的表演怎能放过?我早早地吃完晚餐,就拉着爸爸妈妈赶快上街。走出家门,只见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街上已是人头攒动了。最忙碌的,要数那些卖花灯、气球、荧火棒的人了,他们在人群中不停地穿梭吆喝,在人们喜气洋洋地赏灯时,他们也为鼓起来的钱包乐不可支。不一会儿,远处传来阵阵的鞭炮声和隐隐约约的锣鼓声,人们兴奋地大喊:“龙灯来了!龙灯来了!”瞬间,人行道两旁形成了密不透风的人墙。人们伸长了脖子往远处看。过来了,过来了!一条长达600多米的板凳龙“游”过来了。看那气势不凡的龙头,戴着…  相似文献   

9.
春节看龙灯     
大年初一,我穿上新衣服上街去。晴朗的天空中,飘着五颜六色的气球;高大的屋顶上,飞舞着各色彩旗;家家户户门上贴着鲜红的新春联。欢乐的人群川流不息,天真的儿童穿着艳丽的节日服装,拿着新年礼物又蹦又跳。  相似文献   

10.
曲周龙灯是曲周县一种流传千年的民间艺术,其独具特色的制作与表演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光。1982年被北京民族文化宫专家鉴定为汉民族龙灯的典型代表,1985年赴美国展演,2006年元宵节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频道专题播放,2008年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但毋庸讳言,因为毕竟是一种纯粹的民间艺术,加之流行的区域范围较小,且宣传的力度不足、挖掘的层次不深,因此它并未获得学术意义上的关注。笔者怀着对本土文化深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曲周龙灯的学术意义进行深入发掘,希望填补这一学术研究空白。从曲周龙灯的本体特征角度进行了学术分析。  相似文献   

11.
侗家龙灯吉利作为一种侗族民众特有的民间文化现象,是宗教性龙文化与艺术性龙文化融合后衍生出来的一种龙文化新形式,其娱乐趣味性与传统文化性及集歌、乐、舞为一体的表现形式应该得到正确的认识,以期更健康地传承、发展,增添我国众多民族文化的灿烂光辉。  相似文献   

12.
元宵节迎龙灯是我的家乡磐安自古流传下来的习俗之一。爷爷告诉我,在元宵节那天迎龙灯,一是为了祈求上天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二是为了热热闹闹过节,图个喜庆。我从小就很喜欢看迎龙灯。每逢迎灯时节,我都要爷爷奶奶带我去街上看,回回看得乐不思蜀。怎么,你觉得我说得太夸张了?你可真别不信,我这就来给你细细说说。迎龙灯的气氛热闹非凡。每逢正月十三,随着"咚咚锵"的锣鼓声,迎灯开始了。大街小巷到处都是龙灯。旗灯开路,紧接着是演奏得热火朝天的乐队,威风凛  相似文献   

13.
龙灯是深受民众欢迎的民间艺术形式。湘西高山村落的独舞纸扎龙灯 ,颇具中国民间“龙舞”艺术的雏形 ,较好地保留了民间的永恒性主题 ,保留了古老民间艺术的功利性特征和独特的审美个性  相似文献   

14.
文化变迁是一切社会的永恒现象。文章以时间为线索,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相关理论诠释了黄龙溪镇的火龙灯舞文化变迁。目的在于揭示火龙文化作为民间文化的顽强生命力,指出它在不断地传承与发展中逐渐走向生活化。  相似文献   

15.
草把子龙灯是湖北潜江地区传统的文化活动,很多乡镇、地方都有舞草把子龙灯的习俗。舞龙灯在全国各地都有,因自然环境不同而有布扎龙、铁扎龙、竹扎龙等,潜江草把子龙灯身体全部以稻草扎成,龙头鱼尾,与各地有别,自成特色。草把子龙灯营造了一种体态爽朗舒展,姿态张扬、雄重浑圆的艺术形象,揭示出具有象征身强体健、吉祥幸福、如意顺遂、欢乐吉庆、和谐美满的民俗风情。  相似文献   

16.
"龙灯吉利"是流传于侗族北部方言区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是在侗族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有机交融过程中衍生出来的侗族民间传统说唱艺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民间一直存在龙灯根源之争,出现了故事情节雷同,但老龙名称写法各异、读音近似的关于龙灯由来的三大传说版本。通过对各地老龙说展开全方位比较研究,从中发现显著的共性特征和生动、翔实的差异呈示,表明传说有着强大的溢出效应,而原始版本只有一个。结合对龙灯演艺特征和二月二、台风传说、赛龙舟等民俗的源流、变迁的考察,使老龙传说发生地、发生时间形成定论,从而破解龙灯由来之谜,即龙灯诞生于唐代,诞生地为唐都长安。  相似文献   

18.
以凿纸龙灯为代表的闽西长汀彭坊凿纸,是福建民间剪纸类手工技艺文化遗产的一大特色,享有“剪纸万千凿纸一家”的市场稀缺性,但由于市场意识薄弱,缺乏有效引导和管理等原因,正处于濒临消亡的困境,生产性保护有利于其活化传承。生产性保护力求在不违背凿纸龙灯生产规律和自身运作方式、不扭曲其自然衍变趋势的前提下,将其导入当代社会生活及产业体系,使之在创造社会财富的生产活动中得到积极保护。立足传统,勇于创新,整合官艺产学民的力量,在归纳整理技艺的基础上,找准市场定位,推动市场化营销。是彭坊村凿纸龙灯推行生产性保护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19.
走呀走     
弓二F璧口.~,、产~、1着着着1呀呀呀。 !走走走3弯挺唱3走走走! ?‘,‘宁‘2走走走1样样样3怎怎怎O35爷军友536爷放朋老解小,注,︸守目 3呀呀呀23走走走02手头手8 05 e着着着|背拾甩。慢步前慢大朝 ”步二跳一一跳多步二蹦O一“丽 4走走走些来膛儿旦呀呀呀喀腰胸歌2走走走走呀走@颂今 @孙又新~~  相似文献   

20.
《红领巾》2006,(6)
从指定位置出发,走不重复的路线,在10个烽火台处留下你的足迹,最后到达终点。你能做到吗?起点终点我走我走我走走走$小樱桃卡通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