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法与时代     
法国史学家丹纳在他的《艺术哲学》一书中阐述:“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决定艺术品的种类”(第39页)。也就是说,真正艺术品的诞生取决于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纵观中国书法史,凡优秀作品的产生都是与时代精神患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2.
丹纳在其《艺术哲学》里面提出了“种族、环境、时代”的原理.在这一理论中,他明确指出了与文艺发生种种联系的诸环境因素:种族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时代环境等。他认为世界上一切的事物。“无论物质方面的或精神方面的,都可以解释。在丹纳看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性质面貌都取决于种族。纵观其《艺术哲学》,我们可归纳其观点——文学作品逃脱不了三要素:种族、环境和时代;  相似文献   

3.
法国艺术史家丹纳在他的《艺术哲学》中曾经说过:“自然界有它的气候,气候的变化决定这种那种植物的出现。精神方面也有它的气候,它的变化决定这种那种艺术的出现”。探讨任何时代的艺术都离不开特定的时代精神,尤其是作家心态。我国南朝时的文艺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篇》言:“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于时序。原始以要终,虽百代可知也”。为此,我们要了解正始文学的深层底蕴和它呈现出来的时代精神,必须对当时知识分子的心态作一历史的剖析。  相似文献   

4.
法国艺术史家丹纳在他的《艺术哲学》中说过一段非常精妙的话 :“自然界有它的气候 ,气候的变化决定这种那种艺术的出现。精神也有它的气候 ,气候的变化决定这种那种艺术的出现”① ,所以 ,无论我们探讨任何时代的艺术都是离不开特定的时代精神 ,尤其是作家心态。我国南朝时的文艺理论家刘勰在其《文心雕龙·时序篇》中也说过 :“文变染乎世情 ,兴废系于时序 ,原始以要终 ,虽百代可知也。”为此 ,我们对当时知识分子的心态作一历史的剖析。   1 理性的高扬中国文化从其产生的时候起 ,就蕴含着丰厚的理性内容。无论是儒家的“仁”、“礼”…  相似文献   

5.
丹纳在其《艺术哲学》里面提出了种族、环境、时代的原理,在这一理论中,他明确指出了与文艺发生种种联系的诸环境因素:种族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时代环境等。他认为世界上一切的事物,无论物质方面的或精神方面的,都可以解释。在丹纳看来,物质  相似文献   

6.
丹纳是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文艺理论家和文艺批评家。他的理论至今还影响着美学界和文艺学界。在《艺术哲学》中,丹纳认为文学创作和它的发展取决于种族、环境、时代三种因素,三者共同促进精神文化发展。但丹纳的美学思想也存在不足:受实证哲学影响过深,未能揭示出艺术发展动因与经济基础的关系;在整个艺术史研究中,有狭隘的民族偏见,对东方关注很少;过分夸大人的生物性,抹杀人的社会性。  相似文献   

7.
院体花鸟画其皇家富贵的风格特征有着它深厚的时代背景、社会根源和文化底蕴。丹纳的著作《艺术哲学》中提出影响艺术发展的三要素说,他认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性质面貌都取决于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本文结合这三方面要素来尝试分析宋代院体花鸟画的源起,发展和衰落。  相似文献   

8.
“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文学总是受一定的风俗习惯,时代精神和人类在特定历史阶段的追求制约。文学作为时代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总是或多或少,或自觉或被动地体现着时代精神的某些特征。张洁的《红蘑菇》和陈染的《潜性逸事》虽然都是讲述一婚姻解体的故事,但由于讲述者本身的时代差距,个人化的写作使这两个在情节结  相似文献   

9.
正社会历史批评方法是从社会和历史视角来评价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的一种批评方法。在西方,这一方法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在中国,可追源到春秋战国时期——孟子的"知人论世"言论。此方法论的集大成者主要有法国学者丹纳与德国哲学家马克思。丹纳在《艺术哲学》一文中归纳,人类的一切创造性活动都受到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的影响。马克思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分析文学现象须从社会历史状况出发。此后20世纪社  相似文献   

10.
丹纳认为世界上一切的事物,“无论物质方面的或精神方面的,都可以解释”。“在他看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性质面貌都取决于种族。”这种社会学批评角度为作家作品的研究打开了多个侧面。  相似文献   

11.
对丹纳“种族、时代、环境”三因素的理解不能过于简单狭隘,要作为整体性的话语单位来阐释。形而上学的思想本质折射出黑格尔式的艺术观念,科学实证与形而上学的矛盾结合根源于种种冲突特性,艺术决定论的思想既是时代精神的作用,又巧妙浓缩了个人的生存心得。  相似文献   

12.
很长时期以来,不少的文学评论者和《中国现代文学史》,都把“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划分为“五四”后中国新文坛的两大派,即“人生派”与“艺术派”。都认为“创造社”的主要代表人物郭沫若前期的文艺思想是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的,是“艺术至上派”或“艺术无目的论”者。然而郭沫若本人却不同意这样的评论。早在一九二八年他就明确地表示过:“我不是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家”。一九四一年他又进一步说:“前些年辰我们有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的美术创作与教学中存在着某些不重视写生的现象,这既不合乎绘画的艺术规律,也违背了中国绘画的历史传统。写生是山水、花鸟等以自然景物为反映对象的绘画艺术的基本功。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深厚的"师造化"传统,由此导致了宋、元两代写意画的出现,将中国画的艺术成就推向了最高峰。写意与写生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加强写生对于当前的美术创作与美术教学都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写意画之“意”,容易被错误理解为主观之意、抽象之意、“图形”之意。从“写意画”的艺术理论阐释的角度,通过对中国写意画的“意境之意”、“形似之意”、“设色之意”等方面的解读,可以诠释中国写意画之“意”。  相似文献   

15.
《艺术哲学》研究补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纳是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文艺理论家和文艺批评家。他的理论至今还影响着美学界和文艺批评界。回顾丹纳研究的历史 ,指出这一研究的缺憾——即是对丹纳文艺批评理论及其实践的忽视。《艺术哲学》对文艺作品文本不仅有哲学的和历史的兴趣 ,而且对文本的艺术手段有浓厚的美学兴趣。他建构了文艺批评三原则——特征重要的程度、特征有益的程度、艺术效果的集中程度 ,以及依据这些原则进行的文艺批评实践。它使我们切身领略了一位伟大的文艺史学家和文艺批评家的风采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写意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寓意性。它要求用简练的笔墨,描绘出物象的形态和神韵。通过写意画“写”的情感基础、写意画“意”的思维形态和中国画写意精神的形成等三个方面,对中国画写意内核进行理论研究,企望厘清写意画精神的思维形态。  相似文献   

17.
浅谈写意画     
本文大体描述了写意画形成、发展、繁荣的发展过程及其各个历史阶段的代表人物,点出了写意画以写意花鸟画为典型。从“线”这一中国画与书的联结体谈到“写意精神”。作为一种民族性的美学范畴,中国写意画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强调气象与形式,由形到神,达到艺术画的完美统一。作者着重对花鸟画进行了分析,以王维、徐渭的画作特点对早期的花鸟笔墨形式和破墨技法进行了.探析,然后论至清代拟人化的花鸟、空灵流动的构图、个性化的抒发和近代上海画派的金石入画、形色交融等。表现了写意画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精神和意外意、味外味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8.
法国史学家丹纳曾说过 :“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艺术哲学》)。某一时代或时期艺术作品体现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追求是与社会环境紧密联系的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唐开元天宝年间 ,是唐王朝政治经济的鼎盛时期 ,而文化艺术也走向全面繁荣 ,诗歌尤为突出。盛唐诗人继承传统之精华 ,大胆创新 ,以饱含激情的多彩笔墨 ,创造出大量以雄健壮美为主体 ,声律风骨兼备、情景交融的诗歌珍品。而与盛唐相比 ,中唐的审美趋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唐朝帝国在经历了安史之乱的沉重打击后 ,日趋衰落颓败 ,已不复盛唐之景。面对衰靡而…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叶紫的农村题材小说创作,放在30年代特定的政治与社会背景下进行分析,认为他的小说在题材领域、人物形象和创作手法等方面,都表现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因而充分体现了时代精神,抒发了时代情绪,“写出了中国农民在血泪中凝定的灵魂”,闪耀着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血染的丰彩,为左翼革命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中国教工》2009,(3):46-47
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公民社会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民间组织在审批、登记、资助、管理、人才、参与、信任等方面,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难。但我认为中国公民社会最重要的困难,来自于制度环境。一些党政领导对它的意义和作用仍然缺乏正确的认识,还是像传统那样把它简单地当作“西方的东西”,或反政府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