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伟杰 《新闻爱好者》2020,(12):121-122
<正>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逐渐融入各行各业,纪录片行业也在此大环境下焕发新的生机。纪录片是时代的产物,"微"成为一种视听的追求。由陈勤、朱晓军任主编,陈玉臻、张岱江任副主编的《大学微电影教程》一书,2017年8月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该书共七章。该书自微电影概述始,依次介绍导演和编剧知识、拍摄器材及其使用、微电影构图与照明、拍摄人物和风景等实战技巧、后期编辑制作。该书立足基本原理分析,重点讲解操作技能和实战能力培养,既可作为影视编导、摄影摄像、电商传媒、后期制作等专业技术技能教学和培训的教材,也可作为广大大学生和数码摄像爱好者的自学参考读本。  相似文献   

2.
莫青 《今传媒》2016,(10):107-108
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的播出,让笔者看到该纪录片的策划者们不仅仅是在拍摄制作一个纪录片而已,从策划选材到拍摄制作,再到播出宣传,最后形成品牌节目,他们做的是关于人类文明发展和文化遗产传承的一项事业,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则是这项文化事业最好的载体。本文主要探讨一个微纪录片所能产生的社会影响、所能带来的商业价值有多大。  相似文献   

3.
盖伟 《传媒》2014,(20)
正微电影以"微"区别于普通电影,体现在微时长、微制作及微投资,近年来更是出现了微电影的专业制作机构,使得其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展壮大,成为商业、艺术及传媒领域的时代宠儿。《2013年中国微电影发展报告》指出,据估算,未来五年内,微电影行业产值可达数百亿元以上。《泡芙小姐》《11度青春系列》《老男孩》等优秀的微电影作品在网友中产生巨大反响,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并带来巨大商机。微电影之所以具有文化中的符号象征价值,很大程  相似文献   

4.
微电影广告是广告主为了宣传某个特定的商品或品牌而拍摄录制的、具有故事情节的、时长一般在30分钟之内的、以电影的创作手法为艺术表现手法的广告形式。微电影广告用拍摄电影的方式把广告内容加入其中,把广告变得含蓄平缓,让人在受到故事触动的同时接受产品。港台与内地微电影广告叙事风格比较1.台湾:偏重细腻处理。台湾大众银行系列广告由《梦骑士》《母亲的勇气》《马校长的合唱团》《生命树》组成,一  相似文献   

5.
正在中国,微电影从出现到现在最多是三四年时间。有人说2010年的《一触即发》是中国的第一部微电影。这三四年,微电影真是"一触即发",在全国各地勃然兴起。2012年有些地方出现了微电影组织。2013年,微电影的发展出现了几起标志性的事件:一是1月12日中央新影国际微电影频道联盟在浙江台州成立和《微电影台州宣言》的发表;二是2月28日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微视频(微电影)专业委员会在京成立。这两件是微电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事物被冠上"微"名号: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社区、微电影,"微时代"已然来临。微电影已经成为当下热门词汇,企业宣传推出广告微电影,马英九竞选拍摄宣传微电影,小夫妻婚礼拍摄爱情微电影。微电影,让电影放下身段进入到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来。2011年1月,素有"微影之父"之称的青年导演杨志平率先提出了"微电影"概念,微电影这一新的词汇开始在互联网漫延。  相似文献   

7.
读者来信     
<正>《中国传媒科技》编辑部:2004年,中国传媒继续呈现迅猛发展的势头,新生的媒体如博客、维基百科等逐渐从边缘走向主流,互联网、短信等与传统媒体的互动更加成熟。与此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中国传媒科技》跨过了第100期的门楣,并秉承“科技推动传媒进步”的宗旨不断前行。  相似文献   

8.
微电影指主要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时放映""微周期制作"和"微规模投资"的视频短片.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微电影对教学、科研和传媒产业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正如有学者所说:"微电影开创了高校影视教学的‘新模式’,科学研究的‘新领域’和传媒产业的‘新业态’."[1]可见,微电影的出现给提升中国高校影视艺术专业的教学、科研水平和加快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都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机遇.  相似文献   

9.
影视幕后纪录片在国外有着一定的发展,早在1982年,莱斯·布兰克拍摄德国电影大师沃纳·赫尔佐格名片《陆上行舟》的纪录片《电影梦》,已经是实际意义上的幕后纪录片。好莱坞很早便有为电影拍摄纪录片的专业公司。此类纪录片通常被剪辑成半小时左右的片段,在电视台播放或随DVD发行。  相似文献   

10.
张涛 《视听纵横》2010,(3):108-109
《茶马古道》是KBS(韩国广播公司)与NHK合作拍摄的中国题材纪录片。与多部NHK独立拍摄的栏目化纪录片相比,《茶马古道》一片并没有风格的关键差异,可以作为NHK栏目化纪录片的研究范本。  相似文献   

11.
吴扬 《出版广角》2016,(22):63-65
微电影广告是新兴的广告传播形式,是为了宣传某个特定的产品或品牌而拍摄的有情节的,时长一般在5-30分钟的,以电影为表现手法的广告.文章从微电影广告的定义、微电影广告发展的原因及微电影广告发展入手,从传播内容的创新、传播渠道的多样、传播受众的互动、低成本高效率等传播优势分析微电影广告之“不微”.  相似文献   

12.
林文强 《视听》2016,(7):66-67
微电影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和艺术性,是跟随着网络微时代到来而出现的一种电影形式。微电影在创作过程中不需要遵循传统电影的拍摄规矩,入门限制比较低,具有很大的创新空间。在微电影拍摄过程中使用摄影技法,能够深化人物情感,有力塑造人物形象,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本文阐释了微电影的概念及分类,分析了摄影技法在微电影创作中的运用对于微电影创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第一次接触《中国传媒科技》以来,至今已有3年,《中国传媒科技》是我最喜欢的科技类杂志之一。《中国传媒科技》一直致力于打造一个专业的走在科技前沿的杂志。  相似文献   

14.
近期,新华网推出融媒体研究系列丛书,中国传媒教育领域首本传媒与数学"跨界"的《融媒体数学》一书,已经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付印,即将与读者见面。该书作者是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院长杨溟和南京大学教授马传渔。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高钢教授应邀为该书作序,结合《融媒体数学》的书稿,高钢教授分享了在今天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传媒教育以及传媒未来。《中国传媒科技》专门编发该文,期望通过高钢教授的视角,给当下的传媒教育以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媒科技》2014,(16):56-57
<正>2014全球华语大学生微电影节(以下简称微电影节)是迄今中国高校举办的微电影活动中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赛事与学术研讨活动之一。微电影节面向全世界大学生征集参赛作品,2014年12月在香港举办本届微电影节颁奖典礼及国际微电影学术论坛、第五届媒介融合高峰论坛等。本届微电影节与英国诺丁汉创意产业微电影节、美国洛杉矶微电影节、美国密苏里哥伦比亚"真实与谎言"纪录片电影节等电影节深度合作,互设单元、共同推广,并将举办一系列创作、研讨、营销和投资活动。  相似文献   

16.
浅谈微电影     
微博客、微小说、微信、微电影,随着各种以"微"开头的词汇浸染我们的生活,宣告微时代的到来。从"梦想总是遥不可及,是不是应该放弃"的《老男孩》,到凯迪拉克打造的《一触即发》,微电影在中国市场上迅速井喷。下面我将围绕微电影的产生、发展以及存在的状态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一、微电影产生的背景及特征1.产生的背景微电影的产生是当前微时代新媒体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的内容更具有冲击力和震撼力,这恰好迎合了快节奏的大众生活。  相似文献   

17.
中央电视台于2012年3月9日在京召开五集纪录片《春晚》学术研讨会。中央电视台总编辑、副台长、纪录片《春晚》总监制罗明,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广电总局宣传管理司副司长王丹彦,中宣部文艺局副局长汤恒,广电总局监管中心副主任金文雄,中国视协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会长刘效礼,中央电视台原副台长洪民生,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朱羽君,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王一川,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  相似文献   

18.
<正>历时近一年拍摄制作的新媒体纪录片《穿越:成都气质》,于7月21日在中国最大的视频平台之一——腾讯视频独家首播。《穿越:成都气质》是该系列纪录片的开篇之作,利用新媒体科技,通过最真诚的视角串联成都古今,让更多人感知成都的过去、现在,全方位展现成都的独特气质和文化内涵。巴金先生于1990年赠与成都市档案馆的《成都日记》出现在纪录片第5集《情》中,该集以生于成都的巴金先生作为穿越时空的导游,以他身上所凝  相似文献   

19.
了解冷冶夫的人都知道,他除了是武警部队的大校警官外,还有很多头衔:如中央电视台纪录片编导、北京广播学院兼职教授,中国纪录片研究委员会副理事长等等。但冷冶夫最引以自豪的当数他至今仍保持着一项全国纪录,那就是在一线直接参加打击犯罪的现场拍摄达到100多次,抓捕各类犯罪  相似文献   

20.
正看过美国电视纪录片《篮球梦》,国内的电视纪录片《远去的村庄》《望长城》《春秋》《小鸭子的故事》《急救》等等后,不禁慨叹自己拍摄纪录片的问题和不足。前期拍摄完成后,面对大堆的素材,难以下手编辑,或忙于整理片子的中心思想,或困惑于素材之间逻辑。想要表现生活中的一个人—件事,既要讲得清楚明白,还要讲得生动有感染力,而结果往往令人大失所望,平淡枯燥的叙事连自己都没有耐心看下去,更别说考虑观众的感受。电视片的审美趣味从哪说起?在思考电视纪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