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阅读教学必须重视知觉的整体意义。整体意义即赋予“完形”。教学中,应视文、象、道为一个整体,并实现三者的完善的统一;课文讲析应重视知觉意识并着眼于知觉的整体性;赏析课文应重视知觉的选择性和知觉时主体意识的正常超越。  相似文献   

2.
在管理行为中 ,我们可以找到许多与格式塔知觉理论相联系的例子。通过格式塔心理学相似原则、接近原则和闭合原则来阐释两者之间的关系。尝试通过这种角度的分析 ,找出一些管理行为的内在基础 ,为实现有效管理做一个理论上的铺垫  相似文献   

3.
英语语感对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率至关重要,文章从"学生如何学的技巧"而非"教师如何教的方法"的角度,阐述了五种培养英语语感的艺术,强调语感是在反复的语言实践中不断"同化"或"顺应"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以构建新的知识结构而发展起来的,是学生"感"的结晶,而非教师"教"的结果.学生只要长期进行大量的语言实践,坚持听、说、读、写、悟、感等的有机结合.就能大大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4.
浅谈英语语感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感普遍存在于人们的交际中,无论老人与儿童,也无论文化水平的高低。语感是后天环境培育的,学习英语(第二语言)的人尤其应重视英语语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语感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学生要想取得高分,除了有扎实的基础外,语感也是不可或缺的东西.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可以使学生把感性认知交融到理性认知中,全方位最大限度地施展学好英语的感觉.  相似文献   

6.
王秀芳 《教书育人》2001,(19):26-27
语感(speechfeeling或thesenseofspeech),是人们在学习和运用语言时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和感受,它被认为是一种类似直觉的东西,是掌握语言习惯的一个较高级的阶段。人们在交流信息时,听说读写无不需要发挥语感的作用。语感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信息交流的质量与效果。长期以来,许多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语法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语感这一语言能力方面的培养,以至于许多学生在运用英语表达时不流利,阅读能力差,表达时过多地使用汉式英语。所有这些,都是由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淡化甚至忽视了语感的培养而造成的。现代神经语言学家…  相似文献   

7.
任燕 《考试周刊》2009,(5):103-104
语感是指对语言文字感知和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整体的把握,也是语言学习中长期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的积累和结果。语感强的人思维敏捷、反应迅速、理解透彻、表达得体,交际中显出较高的效率。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语感培养。  相似文献   

8.
高海青 《考试周刊》2009,(28):130-131
英语教学有它自身固有的特点,语感便是英语教学的支点。语感强的人理解力强,听别人说话抓得住要领,语言表达流畅得体,反应迅速,表现出来就是外语学习的高效率。所以在日常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语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语感呢?其实,语感就是对语言的一种直觉,学习英语,培养语感很重要,语感好的同学在做题时往往是快而准,不易出差错,而且,所说的句子或所写的书面表达比较地道,也就是说,它符合英语习惯,那么,这种语感又如何培养呢?  相似文献   

10.
语感普遍存在于人们的交际中,无论老人与儿童,也无论文化水平的高低.语感是后天环境培育的,学习英语(第二语言)的人尤其应重视英语语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完形感知是人们对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及其相互关系在大脑中的整体反映。语言一方面是人们对事物完形感知的结果;另一方面,它本身又是被人们再认知的对象。完形感知对语言意义的组织作用体现在人们对信息的简化过程中;对语言意义的解释作用体现在人们能以自己的经验使抽象的语言符号成为形意结合的整体结构。  相似文献   

12.
刘筱媛 《培训与研究》2008,25(9):118-120
本文针对目前大学生语感能力较为欠缺的状况,分析了语感的定义、性质及其与听说读写各项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关系,强调了语感训练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从而进一步阐述了培养学生语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训练语感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3.
曾天娇 《海外英语》2014,(13):109-110
The concept of language sense has never failed to arouse interest among scholars in recent decades at home and abroad.Many scholars point out that language sense is an important competence which helps facilitate learning a language.It bears much connection with learners’acquisition of a language.Another concept,implicit learning,which is proved effective and has been applied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LA),is consistent with language sense in terms of its learning mechanism.In this sense,cultivation of English language sense can be theoretically supported by implicit learning and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can be derived accordingly.  相似文献   

14.
认为在声乐教学中,教师时刻在用某种感觉启发学生,使其演唱在各个方面都趋于合理和科学。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对感觉的运用和学生对感觉的理解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策略。学生对英语的语感决定着他们对英语的兴趣、语言的掌握和理解及其运用的准确性。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却没有重视甚至是忽视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这是影响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因素之一。因此,英语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文章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进行了探讨,力图探求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自我反思教学模式下发展起来的教育行动研究是近年来国外教育界探究和实践的一种教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它既是师资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在职教师自我完善的捷径,同时它又是解决教学与研究领域脱节问题的手段之一。从四个方面谈谈对教育行动研究理论的认识与理解。  相似文献   

17.
“语感”是语言文字从业者 ,尤其是把英语作为外语学习者看成是衡量语言水平的标竿之一。文章从英语语感的构成的两种层面及其核心内容出发 ,介绍英语语感培养的可能性 ,基本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施光欣 《海外英语》2011,(11):153-154
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经过听、说、读、写、译各种形式,让他们接触丰富的语言材料,在掌握大量词汇的基础上,自然地把语法现象内化,从而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该文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不利于英语语感培养的问题入手,探讨如何更有效地培养高中生的语感。  相似文献   

19.
阅读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需要学生的广泛参与,学生.必须亲身经历该过程才能有所收效。“如何读”这一简单而又深奥的话题,值得我们从科学用眼的角度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The popular analytic way of English literature teaching characterized by detailed studying of a particular passage and specific practicing of individual items neglects the overall 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more or less.This paper makes a tentative exploration of the ways of extending the studednt‘s understanding to wider social and cultural associtions of the whole Western world and literary works in general,thus sharpening the student‘s literary sensbility and increasing their flexbility and creativity.Promoting free interactive reading is discussed first,including literary or non-literary materials any way the students like,communicating what they think to other studednts and setting compulsory requirements of the amount of reading.Another problem under discussion is how to read a work in both literary and non-literary ways,through which the students could compare the literariness of that they read,form a bigger framework of understanding and become more independent in reading.Problems discussed are also such concerning how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collective beliefs,shared feelings and significant ideas of the society to help the students derive diverse interpretations of a work and become more creative in literary read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