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师兄约我对邓博士的《学徒制新篇》写回应时,我非常高兴。而且感觉由于自己随性地写过一二十本日记,相信写随笔没有什么问题。但真正提笔写了,居然很难随性而写,可能是在体制化的学术圈里呆的时间太久了吧。尽管数次改动,仍不知是不是真的能算一篇合格的作业,至今惶恐。  相似文献   

2.
冯宝文 《初中生》2016,(26):34-35
我的作文写得好. 老师表扬我,同学羡慕我,连我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这是我写的作文吗?我陷入了重重的褒奖中,无法自拔. 其实,我以前的作文写得很差.什么“蓝蓝的天空真美”“水里的鱼儿真美”“青青的小草真美”……一篇两三百字的作文,“真美”两字就占了十分之一.而且文章的末尾总是“今天我真高兴”“今天我真开心”.  相似文献   

3.
孙来满 《老年教育》2010,(11):41-41
退休后,我爱好爬格子,报刊上时有我写的“豆腐块”。 一天,我把一篇写好的稿子放在桌上便出去了。回来后,见孙子正趴在桌上认真看我的稿子。见我过来,孙子便喊道:“爷爷,您这篇稿子有两个错别字。”听他这一说,我大吃一惊:乖乖,这篇小稿总共不足600字,就有俩错别字,而且还是才上小学四年级的孙子发现的!  相似文献   

4.
【命题设计】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1)一部外国影片里有这样一个镜头:一个挑夫挑了一个担子,走着走着。他突然停了下来,别人问他不走的原因,他说:“我的灵魂跟不上了,我要等等我的灵魂。”(2)米兰·昆德拉说:“我们常常痛感生活的艰辛与沉重。无数次目睹了生命在各种重压下灵魂的扭曲与变形……”  相似文献   

5.
反复修改的检讨书在我上初中二年级的时候,还是一个全校有名的“捣蛋鬼”,因成绩特差和影响班级纪律,经常被老师“点名”。语文课是所有课中我最感兴趣的一门课,即使如此,老师布置的作文我却一篇也没好好写过。相反代一些同学写“情书”的事倒是没少干,光是被老师截获的出自我笔下的“情书”就装了半个抽屉。初二下学期,刚调来不久的谭老师成为我们班的新班主任。一天,他把我叫到办公室,先是从抽屉里掏出那些“情书”,“夸奖”了一番我的文笔,继而严厉地要求我写一篇检讨:“既然能写那么多‘非常好’的‘情书’,就一定能把检讨书写好,这次就…  相似文献   

6.
一个学生,能写出一篇作文并不难,能写好一篇作文却并不容易。所谓“好”,其中一个要求就是“新”,所谓“新”,包括题目新、选材新、语言新、立意新等。今天我们只谈选材新。“没啥写,不会写”,当学生作文迈过这个门槛之后,紧接着的问题就是“把文章写新”。新的不一定是好的,但  相似文献   

7.
同龄人     
早晨,我刚睁开惺忪的双眼,就被妈妈一把拉了起来。我无精打采地说:“这么早,有什么事呀?”妈妈像老师似地说:“今天,我带你去买书,而且还要以《买书》为题,写一篇作文。”母命难违,我只得穿好衣服跟着妈妈到新华书店去买书。走进新华书店,里面的书真不少,只不过想到回家后还得写一篇作文,对这些书也就没了兴趣。妈妈倒  相似文献   

8.
来稿摘编     
让学生尝试写作文言文为了让学生从文言中展示能力,我尝试让学生自己写作文言文。在学了《少年中国说》《捕蛇者说》《黄生借书说》《马说》几篇文言文之后,我要求学生以班级和学校生活的现象为内容,写一篇文言“说”,题目自拟。学生的文言作文有不少都是可圈可点的。摘录两篇如下:《抄作业说》(沈伟)吾班抄作业数次,校长见而告之班主任,曰:“作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作文“难教”和“难写”的问题,我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出了“三写式”作文模式。让学生首先弄明白一篇作文“为什么写”,然后再搞清楚“写什么”,最后学生再想好“如何写”。学生只要对这“三写”做到心中有数了,一篇优质文章行笔即得。  相似文献   

10.
我在指导学生写“材料作文”时,致力给学生习作创设一个想象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我按“提供材料”“创设情景”“确定发散点”“大胆创作”这几个环节,进行系列化训练,引导学生巧用提供的材料,写出了一篇篇立意切题、言词优美、生动细腻的佳作,真正体现了“我笔写我心”,达到了使学生“想写、会写、乐写”的创作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初中生》2002,(Z3)
浦南中学寄给我一本校刊,其中有不少是中学生的习作,翻看时,被一个新奇古怪的题目吸引住了:《“作文”救了作文命》。到底写些什么呀?我急切地看了下去,原来写的是这样一件事:读六年级时,新换了一位语文老师。开学没几天,老师就布置我们写一篇题为《一件难忘的事》的作文。我平时最讨厌的就是写作文,想了半天还写不出什么。后来灵机一动:“老师不是还不了解我们吗?抄一篇,老师未必看得出。”于是,趁中午回家,就抄了一篇交差。第二天,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他劈头就问:“这是你自己写的吗?”我鼓足勇气点点头。“不错!写得真不错!”老师高兴地说。我暗暗高兴,好,没被老师发现。可是,老师还要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读作文。  相似文献   

12.
蚊子的创新     
作文课,我要求同学们以《假如……》为题,写一篇想像作文,要求要有情节和细节而且必须有创新。我把要求一说,同学们都很奇怪地看着我,因为大约一周前,我们刚写过这篇作文。而后,我问他们:“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生活,可你们的生活都一样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一样!”我又问:“请同学们再好好想想,我们是从同一个家门出来的吗?就说上学,有的步行,有的坐车,还有的让爸爸送,是不?”下边只听见笔和纸交织出来的“沙沙”声,我突然叫停,问:“你们都在写什么?”有的说,我在写《假如我是市长》;有的说,我写《假如我是老师》……我摇了摇头,怎么…  相似文献   

13.
纪念(一)     
由作家写作文,这“是作家作文”栏目闪亮登场的缘由。约请老作家金敬迈先生写今年的高考话题作文“纪念”,本是一种假设。因为盛名之下的作家写砸了高考作文,已有先例,怕被取笑,多以充分的理由婉拒,何况是老迈。编者心中没底,但还是大胆提出来了,想不到他听后当即应承。老迈一口气工作六小时,写了三篇以《纪念》为题的作文,纪念的分别是《南京条约》“、南京大屠杀”和“一个街头小瘪三”。每篇都符合作文要求,都在800字以上,而且一篇比一篇长。限于篇幅,这里选登他的前两篇。另加上他孙子写的一篇作文,亦合高考作文题意,成为本次“高考作文你写我写大家写”的一件趣事,也是读者悦读的一次意外收获。  相似文献   

14.
孙晓雯 《考试周刊》2012,(94):41-42
《春酒》这篇散文情感醇厚,但并不晦涩难懂,文笔清新,内容又充满童趣,很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是一篇非常适合阅读、鉴赏、写作训练的好文本。对于这篇课文的处理.我把重点放在“以读促写,以写带读,读写结合”上。而且受到热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启发,我确定了“胃知乡愁”这个教学主题。这部纪录片注重展现温情的细节。让人看的是“才下舌尖,又上心头”,口水与泪水齐流。  相似文献   

15.
纪念     
由作家写作文,这是“作家作文”栏目闪亮登场的缘由。约请老作家金敬迈先生写今年的高考话题作文“纪念”,本是一种假设。因为盛名之下的作家写砸了高考作文,已有先例,怕被取笑,多以充分的理由婉拒,何况是老迈。编者心中没底,但还是大胆提出来了,想不到他听后当即应承。老迈一口气工作六小时,写了三篇以婉渤为题的作文,纪念的分别是《南京条约》、“南京大屠杀”和“一个街头小瘪三”。每篇都符合作文要求,都在800字以上,而且一篇比一篇长。限于篇幅,这里选登他的前两篇。另加上他孙子写的一篇作文,亦合高考作文题意,成为本次“高考作文你写我写大家写”的一件趣事,也是读者悦读的一次意外收获。  相似文献   

16.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不仅是个人发展的内在需要 ,而且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那么 ,在作文教学中 ,语文教师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  一、实施新教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传统的作文教学 ,采用“一支粉笔、一篇范文、一块黑板”的“手工业”式的教法 ,或是“满堂读”、“满堂写” ,甚至连布局谋篇都有统一模式。这种“填鸭式”的“我教你学”、“我读你听”、“你叫我写”、“你要我学”的被动的学习局面 ,导致课堂气氛沉闷 ,学生思维单一 ,学生学习主动性差 ,没有创新意识。这种教学方式导致教师“…  相似文献   

17.
方韵磊 《现代教学》2008,(1):132-133
三年前,一位外区调来的教师带来了他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积累素材和训练作文的一个新做法——“百页本”。每天要求学生或抄文章或写文章:每周抄一篇自己喜爱的文章,写一篇对他人文章的评论或读后感,再写一篇随笔或是写教师命了题的作文。一定要完成一天500字的书写量,而且必须写在500格每页的文稿纸上,  相似文献   

18.
不少同学认为:“课堂里的事,都是不起眼的小事,写不出习作来。”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我最近看到一篇习作《不起眼的小事》,写的就是课堂上老师提问“我”背古诗,“我”不会背的事,我觉得就是一篇很好的习作。从这篇习作,使我想到,写小事也要用点脑子,下点功夫,要做到:一、设法把事“放大”。课堂小事,经历的时间短,事情经过简单,如果平铺直叙地写下来,可能够不上一篇习作。这就要把小事与“六要素”联系起来,把小事“放大”,把事情的原因(早读课时没有认真准备功课的情节和心理等),较详细地写了出来:我读小学二年级时,有一天早读课,同学们都…  相似文献   

19.
2003年春的一节公开课备课的波折作为一名新教师,我被要求对全校上一节语文阅读公开课。我选择了《麋鹿》这篇课文。我觉得这篇课文层次清晰、内容丰富、知识有趣,学生肯定比较感兴趣、好把握,不会“冷场”,而且教参的备课资料十分详尽, 还配有一段精彩的课堂实录,只要稍作改动就行了。当天晚上,我就将教案中精彩的部分拼拼凑凑,“择优”抄在了备课本上,写好了“串台词”,并进一步在头脑中预演、细化,配上了图文并茂的课件。基本思路是:复习第一段导入,感受黄海滩涂的美;精读第二段,了解知识、  相似文献   

20.
我1991年认识李凤老师,至今已有20年。记得有一年她上公开课《十五的月亮》(歌词),上得轻松放开,很有灵气。正在她踌躇满志,准备“松一口气”时,作为抓教育科研的副校长,我给她提出一个新要求:“写一篇教学体会,2000字以上,争取发表。”开始她不很理解,我说:“你为这堂课投入那么多,产出只有一堂课,投入产出比太低了!太可惜了!我每上一堂公开课,都要写一篇文章,都在3000字以上,而且都发表了。”上进心强的她听从了我的话,后来写的文章还真的发表了。她回忆总结说,正是我的这句话,把她推到了教学、科研双轨并进的高速公路的路口。那时才是“而立”之年的李凤,现在已过“不惑”,教学、科研成了她有力搏击的两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