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股东提供完善的司法救济途径,切实保护股东尤其是小股东的合法权利,这在当前显得尤其紧迫。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中有对股东权益司法救济的手段,但很不完善。为了全面保障股权司法救济之实现,必须增加集团诉讼模式,完善个人诉讼,引入派生诉讼制度等。  相似文献   

2.
股东作为公司的投资方无论投资金额,对股东权益的保护和权利行使都应是平等的.然而在实践中,中小股东权益往往最容易受到损害,他们想要通过各种方式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其中股东诉讼就是其中的一种.文章通过对股东诉讼的解释与分析,为中小股东更好的利用股东诉讼维护自身权益和更多的关注对中小股东保护而努力.  相似文献   

3.
股东尤其是小股东权益的保护是公司法的核心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小股东权益受侵害的表现及其保护的必要性;然后着重从完善小股东权利、扩大其股东权实现途径,建立对大股东的制衡机制、完善小股东权益特殊保护制度,强化小股东股东权的救济手段、完善股东诉讼制度等方面来探讨如何完善小股东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4.
论上市公司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立法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约大股东的“掠夺”行为,保护中小股东权益是我国证券市场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我国现有法律恰恰缺乏对上市公司中小股东权益的有力保护,因而极有必要完善相关法律,以求更好地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文章从规范股东大会、重新调整大股东的权利义务、确立对中小股东的司法救济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加强对上市公司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中中小股东权利的保护未作明确规制,由此引发大股东滥权现象时有发生,我国应大胆吸纳发达国家公司立法例,当中小股东权利受到侵害时予以司法救济,切实保障中小股东各种合法权利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股份有限公司中小股东的权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份公司中小股东权益受到损害的原因有资本多数决原则的滥用、中小股东普遍存在投机性和“理性的冷漠”、“董事会中心主义”盛行。依法保护股份公司中小股东的权益,在于事先防范与事后救济并举,如推行累计投票制、规范关联交易等公司行为、征集投票权、提出临时提案、股东派生诉讼等。  相似文献   

7.
现行《公司法》下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中最高权力机构是股东会,而股东是以所占股份比例来行使股东权,股东在公司中享受的权利与其出资成正比,这从表面上看貌似公平合理,然而,资本多数决策原则在公司运作中若被大股东滥用,中小股东处于合法权益受侵害的地位几乎成为一种必然。文章从增强对大股东的约束、扩大中小股东的权利、增加保护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司法救济手段几个方面入手,通过对现行公司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特殊性及存在问题加以分析探讨,提出一些建议,以求有利于今后我国公司法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股东派生诉讼制度作为现代公司制度的一部分,在规范大股东和董事的行为、维护中小股东权益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2005年10月27日修订颁布的《公司法》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确认了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健全了对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机制,但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还存在一些缺陷需要加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资本多数决"原则的确立与实施使中小股东在的公司利益格局中处于弱势,我国现行<公司法>侧重于公司外部关系的调整,缺乏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具体规定.本文拟从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比较,结合我国实际现状,提出对我国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协调模式,以求完善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10.
在公司治理中,资本多数决原则与中小股东利益保护之间存在内在的冲突,成为控股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诱因。国外立法大都从限制控股股东表决权方面入手,设计一系列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制度,如表决权排除制度、表决权集合制度、类别股东大会制度、累积投票制度等,我国2005年新公司法在保护中小股东权益方面也增加了相关内容,但对比国外立法和从实践出发,认为尚需完善。  相似文献   

11.
对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水平是衡量一部公司法公正和成熟与否的标准之一。新修改的《公司法》针对原有公司法的不足,从实体上和程序上为中小股东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利益保护体系。本文主要从股东知情权、股份收买请求权、累积投票权、申请解散公司、股东诉讼、关联交易等角度,解读新《公司法》对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我国新公司法中一个重要的价值取向就是加强对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新公司法为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式,中小股东应充分利用公司法所赋予的股东权利进行防止大股东侵犯中小股东权益。本文论述了在新公司法下中小股东权益的自我保护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前弱势群体的许多基本权利受到侵害而无法行使诉权,对弱势群体的司法救助条件和程序比较混乱,诉讼释明引导明显不足。在对弱势群体进行司法救济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后,提出应当确立宪法司法保护机制、扩大救助范围、明确救助条件和程序、建立诉讼保险制度,并就如何正确行使释明权,加强对弱势群体的诉讼引导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以期引起全社会对如何完善弱势群体司法救济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新《公司法》赋予了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享有账簿查阅权,但由于规定过于简单笼统,对股东账簿查阅权受侵害时予以司法救济缺乏具体明确规定,给实务操作带来不便。为使股东账簿查阅权诉讼顺利进行,法律应明确只有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包括新任股东、原任股东)才可成为此类诉讼的适格原告,其诉讼请求应当具体明确指向会计账簿,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主张对会计凭证的查阅;法院应正确认定股东查阅账簿目的是否正当并合理分配举证责任,创设一个有别于普通诉讼程序的新的诉讼程序以解决此诉讼的便捷问题,从而全面保护股东权利。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公司法下,管理公司的是董事而不是股东,股东派生诉讼法律制度对保护股东特别是弱小股东提供了很好的司法救济途径。我国公司法因时利势采用了股东派生诉讼法律制度。本文就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设立的必要性、主体资格、前置程序、诉讼费用补偿等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资本多数决”原则的确立与实施使中小股东在的公司利益格局中处于弱势,我国现行《公司法》侧重于公司外部关系的调整,缺乏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具体规定。本文拟从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比较,结合我国实际现状,提出对我国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协调模式,以求完善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中小股东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依然处于弱势地位,其权益保护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为推动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实现法律公正、社会民主,有必要从《公司法》角度救济和保护中小股东权益,以确保公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陈哲  孙建议 《考试周刊》2011,(46):237-238
股东代表诉讼是我国《公司法》新确立的一项具有跨时代意义的重要制度,它为救济中小股东的权益开辟了"新航路",更为切实地保护公司和中小股东的利益。本文探讨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应然价值,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进而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9.
建立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对于制约公司管理层滥用其管理权.平衡股东与董事之间的权利.保护中小股东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新公司法》也确立了这一制度.本文论述了派生诉讼的概念、特征和提起派生诉讼的前置条件.提出了一些完善我国派生诉讼制度的立法意见。  相似文献   

20.
股东知情权是股东行使其他权利的基础,尤其在有限责任公司中,中小股东受到大股东的压制,其股权的行使更是离不开知情权的掌握。从公司不履行法定义务产生的股东行权障碍、股东行使查阅权产生的法律障碍及判决生效后产生的执行障碍三方面探讨股东知情权的行权障碍;在妨碍股东知情权的私力救济上提出了公司章程赋权、股东会专项决议及公司治理细则等三项措施,在公力救济方面,结合司法实践分析了简化诉讼程序、借鉴调查令方式的可行性,为我国公司立法的完善提出浅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