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锷 《文教资料》2001,(3):112-119
孔颖达(574-648)字冲远,唐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人。隋大业初举明经,授河内郡博士,入唐,太宗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累迁国子博士、给事中、国子祭酒,封曲阜县男,是唐代著名的经学家、史学家。孔颖达与颜师古、贾公彦等人融合汉魏以来南北朝经学家之注解,撰定《五经正义》180卷,即今《十三经注疏》之《五经正义》,又撰有《孝经义疏》等。 《礼记正义》70卷,是孔颖达与国子司业朱子奢、国子助教李善信、太学博士贾公彦、太学博士柳士宣、魏王东阁祭酒范义■、魏王参军事张权等共撰。贞观十六年(642),又与前…  相似文献   

2.
作为唐代官方经学代表著作的《五经正义》,其成书非一时,前后历经20年才正式颁行。《五经正义》的作者也非一人,《五经正义》为孔颖达主持,故其疏文一般题为"孔颖达疏"或"孔疏"。不过,就《五经正义》撰作者而言,这一提法是不恰当的。《新唐书·艺文志》分别详列各经《正义》的作者群和覆审人员,已显示出《五经正义》之著作权不仅限于孔颖达一人所有,而为五组不同疏解作者群所共有。《五经正义》修疏者的师承背景差异极大,对于各经《正义》的思想宗旨和见解,应分别对待,分经研究,不能笼统以"孔颖达著作"或"孔颖达思想"概括。  相似文献   

3.
孔颖达等人是《五经正义》的编撰者,书成之后,唐太宗没有忘掉他们,除了下诏褒奖外,另赐布帛有差。《五经正义》的内容包含三部分:一是经文,二是注文,三是疏文。疏文主要是采用唐代以前众多学者义疏为蓝本,加以剪裁而成。唐太宗又下诏"可访其子孙见在者,录名奏闻,当加引擢",惠及死者子孙。至于经文和注文,涉及《五经》作者、编者和注家,唐太宗也没有忘记,贞观二十一年诏书就是特地为此而发,把这二十二人当作先师来对待,从祀先圣孔子。唐太宗这三道诏书,可谓考虑周密,滴水不漏。  相似文献   

4.
《毛诗正义》是孔颖达奉唐太宗诏命编撰的《五经正义》之一,“因声求义”是一种利用语音和语义的关系,通过声音来探求词义的传统训诂方法.《毛诗正义》中孔颖达“因声求义”的训诂实践,实际是对东汉郑玄“因声求义”训诂原则的继承和发展,又为清人“因声求义”的提出奠定了基础.孔颖达“因声求义”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了传统训诂学关于音义关系的研究,促进了传统训诂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雁 《现代语文》2007,(12):31-31
《五经正义》是唐代著名经史学家孔颖达的训诂专著,对唐代训诂及后世训诂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孔颖达生平、《五经正义》的撰修过程及其在训诂学上的贡献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6.
孔颖达的《春秋左传正义》是唐前《左传》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在《左传》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该书采取义疏体例,在杜预注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疏解工作。本文主要以鲁隐公部分为研究对象,从训诂内容、书法义例、经义思想三方面探讨孔疏对杜注的发展推进。  相似文献   

7.
《五经正义中蕴藏着孔颖达许多文献整理和注释方面的成就。通过主持编定《五经正义》,保存了大量历史文献,统一了儒经的文字和注释。在文献注释方面,采用了既注经文、又释传注,考订前注谬误,尊重原经的原则和方法,在训诂学和传统语法领域亦多有发明,对后代产生了积极影响。在中国文献学史上,孔颖达是占有重要地位的。  相似文献   

8.
唐代初期,孔颖达奉唐太宗之命编撰《五经正义》,在编撰《春秋正义》时独选《左传》释《春秋》,对《左传》极为推重。表面看和学术发展有关系,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即为迎合唐太宗的治国需要和个人需要。其中个人需要和"玄武门之变"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孔颖达是隋唐著名的经学家、教育家。其学识渊博,尤以精通五经称于世,奉敕编撰的《五经正义》,对中国封建社会后半期的思想和文化,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又因屡兼教育要职,其丰富的教育思想对后世教育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孔颖达的《五经正义》含有丰富的思想,但系统研究至今仍付阙如。孔颖达易学以王弼《易》注为诠释蓝本。王弼《易》注的突出特色是引老入《易》,扫象阐理,以玄学本无论取代汉人以气论为基础的宇宙学说。中国思想史和易学史的发展至此而一变。孔颖达则吸收汉易及魏晋郭象的思想,对王弼易学予以重大改造,从而在更高层次上兼顾了象数与义理,综合了儒道思想,对宋代义理易学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唐代初期《五经正义》的问世使经学得到空前统一,而奉敕编纂《五经正义》的孔颖达于“三传”中独选《左传》以释《春秋》、并屡屡强经就传之举,使《左传》在《春秋》经传中的地位呈独尊之势,“遗经存传”之风盛行。但“安史之乱”后,以啖助、赵匡等为代表的“新春秋学”派却独尊《春秋》,对《左传》进行了诸多质疑和贬抑。而啖、赵此举已不仅仅是纯粹的学术探讨,更是为了实现其政治理想的必需之举,体现出了一片拳拳救世之心。  相似文献   

12.
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之以杜注为本,不取贾服者,究其根本,乃贾服杂取《公》《榖》说经,正杜氏所谓"不守丘明之传","於丘明之传,有所不通,皆没而不说,而更肤引《公羊》、《榖梁》,适足自乱"者也。六朝春秋学《公》《榖》尤盛,唐初《五经正义》《春秋》以《左氏》为正,自不容贾服自乱阵脚。杜注训诂多本贾服,地理多本马京,更能"专修丘明之传以释经",即采《公》《榖》,亦能合于《左氏》义例,正足固植左传。  相似文献   

13.
一、《十思疏》简析《谏太宗十思疏》是贞观十一年(公元六三七年)魏征所写四篇奏疏中的第二篇。标点为后人所加,共分为三段。第一段,用设喻方式,提出并阐明中心论点:“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这个段落共三句,从意思上看,每句形成一个层次。第一层,用“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和“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引出本体  相似文献   

14.
《诗经》研究经过汉代的繁盛,魏晋南北朝义疏体的兴起和注音著作的大量出现,直至唐代时,《诗经》研究的风气已有衰退之势,更多的是传承,较少创新。《诗经》研究的专著数量已急剧减少,且大体上是承接汉学遗风。其中孔颖达《毛诗正义》成为《诗经》汉学的集大成之作。另外,受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对《诗经》从文学角度观照的影响,唐代诗人也很大程度上开始关注《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  相似文献   

15.
上面,我们已说过,清朝人研究《尔雅》的著作虽多,但完整的新疏却只有邵晋涵的《尔雅正义》和郝懿行的《尔雅义疏》。邵氏《正义》刊印较早,比较简朴,上面已简略地讲过了。郝氏《义疏》较晚,内容比较详实,对于因声求义比较重视,关于草木虫鱼之类也有许多目验的资料和评述,很受到学者们的重视。现在各书店影印或排印的也很多,所以现在研究《尔雅》的大多只读这部《义疏》。下面,我们先简介这位作者和这部书,再评述此书的贡献和缺点。据新《辞源》的记载是:  相似文献   

16.
《毛诗正义》是孔颖达(574—648)主撰的一部疏释《诗经》《毛传》《郑笺》的鸿篇巨制,其中蕴含着大量可贵的语言材料;但由于篇幅浩瀚,后人的研究工作还作得很不够。本文就《毛诗正义》疏经语言中一个突出的语法现象——“然”词尾的大  相似文献   

17.
韩峥嵘、张利文二位先生的《〈毛诗正义〉“疏不破注”考辨》“举证有六”得出所谓“‘疏不破注’,不是‘疏不破传’,而是‘疏不破笺’”的结论有以偏概全之嫌。前修未密、后出转精,《笺》“宗毛为注”而有所发展,或申明毛说,或订正其讹,所以,正如《笺》对于《传》来说,以传承为主,《正义》对于《笺》来说也是以传承为主,皆势所必然也,并非孔颖达在整体上存心“抑毛扬郑”也。“疏不破注”只是一个大体上的说法,《正义》并非总是守成,对《传》《笺》往往有所补充,有所发展,有所突破,也不乏新意新义。  相似文献   

18.
《谏太宗十思疏》写于贞观十一年,全文以“思国安”必积德义始,具体阐释“十思”的内涵,“十思”言简意赅,可以概括为戒奢止战、选贤任能、立信崇礼、慎始敬终四大治国理政智慧,为太宗勾勒出一幅文武争驰、不言而化的盛世图景,透过“十思”,我们能感受到魏征为人臣者的治国智慧和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19.
《五经正义》的“对文”和“散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颖达《五经正义》中的“对文”和“散文” ,是一套分析古代词义 ,且主要是分析同义词的训诂术语。作者审视到经传中同义词相对使用时其义有别 ,单独使用时其义相通的特殊现象 ,创造性地配合使用“对文”和“散文”来进行分析 ,开启了对同义词进行综合训诂的先河  相似文献   

20.
小卿席在《仪礼·燕礼》中,应继上卿以西,亦席宾左。与《仪礼·大射仪》之席宾西不同。差异原因在于燕礼私,尚欢;大射仪尊,辨贵贱。孔颖达《礼记·燕义疏》对《燕礼》卿大夫席位的认识或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