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风险环境下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控制问题.首先识别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风险因素并界定其所处的风险环境;随后借助GERT对技术创新项目进行仿真分析并据此制定控制措施,给出该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最后,用一个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实例对研究成果进行说明,通过编制专门的仿真软件,获得该技术创新项目周期和费用的统计数据并找到影响创新的关键因素,进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论产学研联合技术创新风险承担的合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笑君  朱强 《软科学》2001,15(4):56-58
本文认为风险承担不够合理是目前制约产学研联合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问题,并结合调查对该问题进行了认识、能力、制度和支持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产学研结合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以镇江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产学研结合通过技术创新,有效配置智力和财力资源,迅速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及科研机构的科研水平。镇江市通过财政资助大力发展产学研结合项目,同时对产学研结合所占用的财政资金进行绩效评价,客观量化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为进一步开展产学研结合项目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的过程模型构建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针对目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偏低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的情况,必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文章从产学研合作的需要、动机和行为的角度出发,分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的过程,基于项目角度得到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流程图.  相似文献   

5.
我国各省市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的绩效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关于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绩效,不同的学者研究侧重点不同.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从投入一产出角度出发,构建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国30个省市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绩效进行科学评价,得出各省市的综合排名,最后对评价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得到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发展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6.
范德成  陈婷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9):123-123,102
提出了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的内涵以及评价的必要性。通过分析目前该领域研究的现状,从合作创新投入和合作创新产出两方面选取评价指标,运用DEA的方法,建立评价模型,对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体系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
桂黄宝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11):16-18,22
本文主要针对国内外合作技术创新风险研究的不足,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把合作技术创新的风险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并对合作技术创新内部存在的合作系统风险、知识产权风险和相互竞争风险等进行了识别,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作技术创新内部风险的控制措施,从而为有效识别和控制合作技术创新内部风险提供了一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8.
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出发,建立基于合作绩效的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知识管理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系统内技术和知识应用、开发、产生与扩散的系统图,系统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知识的应用与开发,一部分为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知识的产生与扩散。  相似文献   

9.
由于技术创新型战略联盟内部风险问题的研究不多,文章对可能导致技术创新型战略联盟失败的内部风险进行了划分、分析及识别,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技术创新型战略联盟的内部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措施,从而为有效识别和控制技术创新型战略联盟的内部风险成功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技术创新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和企业发展的源泉,但技术创新项目是以高收益性和高风险性并存为显著特征的。在分析技术创新项目风险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系统、全面、客观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该指标体系的特点,采用多级模糊评判方法对技术创新项目的风险大小进行综合评价,确定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风险,从而为决策者提供技术创新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创新"产学研结合"组织模式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结合政府功能定位对“产学研结合”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再认识,指出当前“产学研结合”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分析国际产学研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要素组成、组织形态、运行机制、主要任务四方面提出了构建新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设想,进而分析了创新“产学研结合”组织模式的战略意义,并提出了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原则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
对技术创新项目风险决策的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项目二阶段决策模型,该方法不仅从投资收益角度分析了技术创新项目的客观风险,而且考虑了决策者的主观风险态度,克服了现有决策模型仅从单一角度考虑的弊端,使技术创新项目的决策更加合理、科学,应用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软科学》2018,(2):96-100
通过对知识经济新环境的分析,构建由需求、战略、投入、知识链管理、产出五个部分组成的政用产学研战略联盟的知识价值链,进而对战略联盟中各个主体相互影响方式与关系进行分解阐述,建立政用产学研战略联盟知识价值链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模型有效性和用户创新需求敏感性进行仿真分析,发现政用产学研战略联盟的知识价值实现有时间滞后性,并具有突变特征,在用户创新需求上升的新兴项目会出现涌现现象;在用户创新需求下降的传统项目,政用产学研战略联盟能最大程度实现知识价值。因此,政用产学研战略联盟在知识创新的各种项目均表现出极好的适应性,尤其适合长期项目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任培民  赵树然 《科研管理》2008,29(6):171-177
摘要:根据价值评价-利益分配的思路,提出了用期权-博弈整体化方法来尝试解决产学研结合项目利益分配的最优化问题。首先将产学研多方中各种可能的合作项目方案统一列出。在分析项目面临的风险、风险与复合期权种类的对应关系后,结合项目合作方的特点,对项目所含复合实物期权进行设计构造。继而利用复合实物期权二项式评价方法对项目期权价值进行评价。在多个合作方案价值评价基础上,运用合作博弈理论研究产学研利益分配比例。实例分析表明,应用本文方法能够实现合作各方资源贡献与利益分配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5.
在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体系基本理论基础上提出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体系的定义和内涵,分析辽宁省建设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体系的现状及发展面临的问题,运用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分析产学研创新体系的政策执行过程的规律,进而提出解决产学研政策执行问题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6.
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本分摊和收益分配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本的分摊和合作收益的分配问题是合作关系能否保持稳定的关键所在.通过对产学研合作进行博弈分析可以看到,企业方通过技术创新成本补贴方式可以刺激学研方技术创新;在合作博弈的形式下,技术创新规模和技术创新的整体收益都比非合作博弈情况下要高;运用Rubinstein的讨价还价模型可以对合作创新带来的剩余价值进行再次分配.用算例对该问题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7.
技术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最根本源泉,在企业的生存发展和提高整体竞争力的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技术创新又是一项失败率很高的风险活动,这种高风险从某些方面制约了创新项目的实施与发展。所以,对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在掌握其特点的基础上,总结出风险评价的因素指标,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对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进行分类并对其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及风险因素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技术创新风险的因素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8.
针对合作中蕴含的各种风险导致我国产学研合作项目成功率较低的问题,首先,本文基于项目生命周期视角,对产学研合作项目风险进行了识别。然后,本文结合一产学研合作项目算例,利用FMEA法对项目风险进行了评价,并利用模糊数表示风险程度。接着,根据TOPSIS法对区间数进行了排序,从而认识到项目风险的主次关系。结果表明,实施与控制阶段的风险是整个项目风险的主要来源,其次是定义与决策阶段,再次为完工与交付阶段,计划与组织阶段风险最小。各阶段也存在着风险优先数最大的子风险。最后参照风险评价结果就如何降低项目风险提出了实质性对策。  相似文献   

19.
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风险具有综合性、层次性、模糊性的特点,利用目前的某一个风险评价方法对其评价都存在着不足之处,因此本文构建起一个技术创新风险评价的指标层次结构模型,将模糊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对技术创新风险进行评价。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相对权重,然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技术创新风险给出定量的综合评价,并通过案例说明了此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中小企业通向技术创新的捷径:产学研合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多次提到“自主创新”。但是要中小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来进行技术创新谈何容易。根据当前国内外的情况,认为我国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模式通向技术创新。从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遇到的难点出发,分析产学研合作的可行性、优越性和局限性,并结合实际经验提出产学研合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