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因为高中学生认知水平上的局限性以及篇幅所限,新教材没有对氢键的论述进行充分的展开,这使得不少学生甚至老师对氢键的认识较为模糊.有许多学生常认为氢键只存在于NH3、H2O、HF等少数几种非金属氢化物中.其实,氢键广泛存在于无机含氧酸、有机羧酸、醇、酰胺、氨基酸、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酸式盐、结晶水合物等物质中.1氢键的形成氢键是指当H原子与电负性大的原子X形成共价键(X—H)时,由于键的极性很强,共用电子对强烈地偏向于X原子一边,使H原子的核几乎“裸露”出来.这个半径很小的氢核能吸引另一个分子中电负性大的X(或Y)原子的孤…  相似文献   

2.
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是和固体、液体、气体同一层次的物质存在状态 ,它是由大量带正电的离子和带负电的电子 ,也还可能有一些未被电离的中性粒子 (原子和分子 )组成的客观体系 .对液体加热使之温度升高 ,可以使它转化为气体 .在通常的气体中 ,物质的最小单元是分子 ,如果对气体再加热使气体温度升高时 ,分子的运动速度增大 ,这使得两分子相碰会相互碰“碎”而分解成单个的原子 ,这种以原子为基本单元而组成的气体叫做原子气体 .使原子气体温度再升高 ,原子运动的速度也增大 ,可以增大到两原子相碰时会把原子撞“碎”的程度 ,这时原子中的一个或几个电子…  相似文献   

3.
《宜宾学院学报》2016,(6):86-90
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对未掺杂的锶铁氧体SrFe_(12)O_(19)、Co掺杂SrFe_(12)O_(19)及Co与Nd共掺杂SrFe_(12)O_(19)的晶体结构、电子性质及磁性性质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未掺杂的SrFe_(12)O_(19)晶体为半导体,体系中Fe原子表现为高自旋态,2a、2b、12k晶位Fe原子的磁矩与4f1、4f2晶位Fe原子的磁矩反平行排列,总磁矩为40μB;Co掺杂SrFe_(12)O_(19)后体系表现出金属性,Co与Fe原子均表现出高自旋态,Co原子磁矩为2.5μB,Fe原子磁矩为3.58μB,总磁矩为34μB;Co与Nd共掺杂SrFe_(12)O_(19)后Fe原子表现为高自旋态,磁矩为3.55μB,Nd原子被局域为高自旋态,磁矩为3μB,Co原子表现为低自旋态,体系总磁矩为62μB,掺杂后体系磁性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4.
原子物理学与原子核物理学是研究原子和原子核性质、结构及其运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普通专科物理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初步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及其物质运动和变化规律,帮助学生建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为学生毕业后从事中学物理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由于本课程内容比较多,学习难度大,故逐章说明各部分内容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的重点要求,供复习时参考。第一章 原子的基本状况1.原子的质量和大小(1)掌握原子线度的大小。(2)了解估算原子质量和线度的方法。2.原子的核式结构(1)掌握原子的核式结构。(2)了解α粒子散射实验对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证实。第二章 原子的能级和辐射  相似文献   

5.
陷阱一微粒数目主要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所含指定微粒数目(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和所含化学键数目.对此,需要特别注意:(1)某些物质分子中的原子数.例如:稀有气体是单子原子分子,臭氧为三原子分子,白  相似文献   

6.
知识精讲化学变化的宏观特征是生成了新的物质;化学变化的微观本质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在这个变化过程中,由于构成物质的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所以,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这个规律就是质量守恒定律。同时,由于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既然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质量都没有改变,那么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也没有改变,而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物质的化学变化遵守“原子守恒、元素守…  相似文献   

7.
一、知识体系二、内容辅导1.分子是由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而构成的,离子是由原子通过得到或失去电子所形成。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都可直接构成物质。2.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校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在一个原子里,存在下列数量关系:门)核内质子数一核电荷数一核外电子数(+)原子量。质子数十中子数3.分子与原子的质量都是非常微小的,因此,常用其相对质量,即分子量与原子量来表示,以便于记忆、书写和使用。4.原子或离子核外的电子按能量由低到高从里至外分层运动(也叫分层排布),分层排…  相似文献   

8.
原于能可分为裂变能和聚变能,现在的核电站是利用铀原于核分裂时发出的裂变能,而科学家正在积极研究中的是重氢(氘)核和超重氢(氰)核融合时发出的聚变能.由于氘存在于海水中,氘可以通过两氘核相互碰撞的核反应产生,或者在反应堆中由锂—6原于核吸收中子而获得,因而它们的来源可以说几乎是无穷的,因此,可以认为实现可控的核聚变人类最终解决能源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一) 从增加两个核之间的距离R至无穷大来观察同核双原子分子的分子轨道变化的极限情况的观点叫做“分离原子”观点。根据分离原子观点,当R逐渐增加时,电子云重迭逐渐减小,分子轨道最终变成能量相等的两个原子轨道。因此,人们又将它倒推,近似地认为该分子轨道就是由这两个原子轨道逐步接近而重迭形成的。于是,人们就将分子轨道根据其来源(即原子轨道)进行标记,这样的标记符合就叫做“分离原子符号”。  相似文献   

10.
元素和原子都是重要的化学基本概念,明确其含义和它们的区别、联系及使用范围,对正确理解和描述物质的组成与构成很有必要. 一、元素和原子的概念辨析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这里的“总称”有两种含义:①是众多原子的集体,这表明元素是宏观的概括;②对于原子是不是从属于某元素,是不是某元素的原子,只需考虑核电荷数即质子数而不必考虑中子数,如:11H、12H(D)、13H(T)为三种不同的原子,但它们均属于同一类原子(氢  相似文献   

11.
二、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一)概念网络(二)概念对比1.分子和原子区别: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重组后成为别种物质的分子。而原子是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并没有改变。相似点:它们的质量、体积都很小,处于永恒运动之中;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各异。相互关系: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原子新分子,分子与构成这种分子的原子相比,原子更小,但并不是说原子都一定比分子小。2. 原子与元素原子既表示种类,又讲个数,有数量多少…  相似文献   

12.
处于基态(或较低激发态)的氢原子,吸收能量能够向高能级跃迁.能量的来源可能是吸收入射光子的能量,也可能是从电子、原子等粒子与氢原子间的相互碰撞中获得的能量.玻尔理论中原子跃迁条件hv=E2—E1只适用于光子与原子作用而使原子在各定态  相似文献   

13.
一、复习要求1 了解 元素涵义 ;离子的概念 ;原子的构成 ;元素与原子及离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2 理解与应用 分子、原子的概念及相互联系。二、知识结构元素 同类总称 原子共用电子对 分子 构成得失电子 离子 构成构成 纯净物 组成  三、知识要点归纳1 物质的组成从宏观上讲 ,物质 (纯净物 )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概念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 (即核内质子数 )的同一类原子 (包括单核离子 )的总称存在形式 以单质形态存在 (如氧气中的氧 )以化合物形态存在 (如水中的氧和氢 )分类稀有气体元素 原子结构特征 :最外层都有 8个 (氦为 2个 )电…  相似文献   

14.
一些老师基于对“酸碱质子理论”的理解,在讲述原子结构部分内容时,认为氢离子就是一个裸露的质子。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种说法有一些不妥,其理由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氢元素有氕(H)、氘(D)、氚(T)三种同位素,氘(D)和氚(T)所形成的离子中(D 和T )除了含有一个质子外,还含有一个或两个中子,所以不能说是一个质子。第二,氢离子又分为阳离子(H )和阴离(H-)子  相似文献   

15.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在化学概念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认真阅读教材,形成准确的概念,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概念中揭示本质的关键的词句。如讲元素的概念时,先让学生讨论“一类原子”的含义,再提出问题: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他们的中子数、电子数是否也相同?让学生在课堂上相互议论,最后得出结论: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电子数不一定相同。如:1.同位素氕、氘、氚(中子数不同);2.钠原子与钠离子(电子数不同)。通过讨论分析,学生明确了判断  相似文献   

16.
一、复习要求1 常识性介绍 原子团 ;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物质的形成 .2 了解 元素的涵义 ;原子、分子、离子的概念 ;原子的构成 ;元素与原子、分子与原子以及原子与离子的区别与联系 ;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 .二、知识结构  三、主要内容提示1 物质的组成从宏观角度讲 ,物质 (纯净物 )是由元素组成的 .对于元素的知识应着重了解以下几方面 :元素概念 :具有相同数 (即数 )的同一类原子 (包括单核离子 )的总称存在形态 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如氧气中的氧元素 )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如水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 )分类稀有气体元素 :…  相似文献   

17.
发现“超级原子”美国物理学教授施夫·汗纳等人成功的发现了由13个铝原子组成的“超级原子”,并将这个“超级原子”命名为A113,Al是铝的符号,13表示它具有13个普通铝原子。由于现有的门捷列夫元素周 期表没有包含这样的“超级原子”,A113“超级原子”的发现势必导致元素周期表进一步扩大。这 个发现的意义还远不止于此,A113“超级原子”与碘形成的化合物,既有金属(铝)的性质,也 有非金属(碘)的性质。因此人们可以根据扩大了的元素周期表“按图索骥”,寻找特定的新物质。 此外,在人造物质中使用A113米代替碘,可以研制出导电性…  相似文献   

18.
模拟套题(一)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不会造成危害的是( )。 A.含硫物质的燃烧 B.污水的任意排放 C.植物的光合作用 D.农药、化肥的任意使用 2.分子与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 A.分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D.分子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分子在化学反应中一定发生改变,原子  相似文献   

19.
对氢团簇之簇核H 3 在设定的三种可能几何构型下进行HMO法计算 ,在此基础上经第二动差绘制 (SecondMomentscaling)得分子轨道能级图 .Walsh相关图方法定性证明H 3 最稳定的构型是平面正三角型 ;同时给出最简单多原子分子———H 3 的电子结构和成键描述  相似文献   

20.
一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复习要点] 1.首先应弄清楚从微观构成上讲,物质是由分子、原子和离子构成的;从宏观组成上讲, 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起到联结宏观的物质世界与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离子)世界的“纽带”作用。元素的种类是由其原子的核电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