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时期以来,看到报刊杂志宣传改革人物的照片好些都是在打电话。如北京某周刊今年第一期“来自基层的报告”专栏内,六张人物照片,就有三张在打电话,电话机似乎成了必备的“道具”。我并不是反对改革者打电话,实乃耽心把生动、复杂的改革简单化了。当然,在图像的方寸  相似文献   

2.
今年9月26日,河北工人报举行创刊4周年座谈会。著名改革人物马胜利,怀抱一块写着“真实地记录改革时代,生动地展示改革者姿态”的镜匾,走进了会场。他抢先第一个发言:“我们厂几次改革遇到困难,每次都是贵报支持了我们,我们和河北工人报结下了深厚的友情,我代表全厂1000多名职工,衷心感谢你们对改革的鼎力相助!”在马胜利发言之后,河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刘荣惠作了题为《工人报刊的基本任务和当前的宣传》的长篇讲话。他称赞“编辑部的办报思想是正确的、严肃的”,“文风是好的”,“比较重视典型,办出了自己的特色”,“受到了全省广大职工的欢迎”。省委领导同志和改革者对我们这样高的评价,在座的同志眼中闪着激动的泪花。回顾以往的改革宣传,心里很不平静。  相似文献   

3.
晋代画家顾恺之说:“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这是因为人的感情因素不易掌握,尤其是人的眼神和表情变化快,瞬间的典型形象难以捕捉。对于摄影来说,也是如此。人民画报记者孙毅夫拍摄的两个人物交谈的五张照片,仅用了半秒钟,可人物神态没有一张相似。由此可见,要拍好人物特写,做到形神兼备,是不容易的。《会心的交谈》这张照片,就是以人物的  相似文献   

4.
在深化企业改革的宣传报道中,如何报道好企业改革者是一个重要课题。企业改革者是时代的弄潮儿,宣传他们的先进思想和改革事迹,具有开拓作用和启蒙作用,我们的报纸应该把企业改革者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英雄来讴歌。企业改革者是英雄,也是普通的人,往往还是有争议的人。我们在宣传报道他们的时候,要深入挖掘他们作为改革者的品格,如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勇于开拓的智慧和毅力,等等;同时也要分析他们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在深化企业改革的宣传报道中,如何报道好企业改革者是一个重要课题。企业改革者是时代的弄潮儿,宣传他们的先进思想和改革事迹,具有开拓作用和启蒙作用,我们的报纸应该把企业改革者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英雄来讴歌。企业改革者是英雄,也是普通的人,往往还是有争议的人。我们在宣传报道他们的时候,要深入挖  相似文献   

6.
沈阳市开展了“建立家庭档案,传承社会文明”为主题的“档案进家庭”活动。我在参加“档案进家庭”的宣传、指导示范户建立家庭档案的同时,率先建立了自己的家庭档案。在收集整理家庭档案时,引起许多往事的追忆。我的家庭档案中最早的一张照片是一张12寸黑白照片,这是一张1945年7月10日我父母结婚时穿婚纱、礼服与前来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的合影。这张照片距今已57年,照片中的多数人已与世长辞了,但照片中的每个人的家庭都在延续。每个家庭摇篮仍延续着人类生命的永恒。看到这张照片使我有这样的想法,在家庭档案整理就绪后,静下心来,续编家谱…  相似文献   

7.
改革催生大批改革者,深化改革必将涌現更多的改革家。在改革浪潮中,由于多种主客观原因,难免会有一些改革者挫折、失败。如何报道改革者,这是人物报道需要探索的新问题。步鑫生是新闻媒介作过多次介绍的人物。今年初他被免职,报纸、广播、电視再次纷纷报道。这些报道引起读者种种议论,有褒有贬有建议,值得新闻工作者分析、反思。本刊第三期曾发表《冲击了滞后的思维》一文。这里再发表4篇来稿摘要。  相似文献   

8.
改革催生大批改革者,深化改革必将涌現更多的改革家。在改革浪潮中,由于多种主客观原因,难免会有一些改革者挫折、失败。如何报道改革者,这是人物报道需要探索的新问题。步鑫生是新闻媒介作过多次介绍的人物。今年初他被免职,报纸、广播、电視再次纷纷报道。这些报道引起读者种种议论,有褒有贬有建议,值得新闻工作者分析、反思。本刊第三期曾发表《冲击了滞后的思维》一文。这里再发表4篇来稿摘要。  相似文献   

9.
改革催生大批改革者,深化改革必将涌現更多的改革家。在改革浪潮中,由于多种主客观原因,难免会有一些改革者挫折、失败。如何报道改革者,这是人物报道需要探索的新问题。步鑫生是新闻媒介作过多次介绍的人物。今年初他被免职,报纸、广播、电視再次纷纷报道。这些报道引起读者种种议论,有褒有贬有建议,值得新闻工作者分析、反思。本刊第三期曾发表《冲击了滞后的思维》一文。这里再发表4篇来稿摘要。  相似文献   

10.
改革催生大批改革者,深化改革必将涌現更多的改革家。在改革浪潮中,由于多种主客观原因,难免会有一些改革者挫折、失败。如何报道改革者,这是人物报道需要探索的新问题。步鑫生是新闻媒介作过多次介绍的人物。今年初他被免职,报纸、广播、电視再次纷纷报道。这些报道引起读者种种议论,有褒有贬有建议,值得新闻工作者分析、反思。本刊第三期曾发表《冲击了滞后的思维》一文。这里再发表4篇来稿摘要。  相似文献   

11.
为什么被报道的改革人物常常会引起争议?起决定作用的,固然是社会的原因和改革人物自身的缺点等等,然而,面对改革开放新的形势,新闻界对改革人物的报道,也确有许多问题值得反思。始料未及的失误,不仅会给改革者带来压力,也困扰着新闻工作者。新闻界对改革人物报道的失误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报道中的做假现象,二是囿于旧的框框。  相似文献   

12.
读者论坛     
由步鑫生报道引起的评说改革催生大批改革者,深化改革必将涌现更多的改革家。在改革浪潮中,由于多种主客观原因,难免会有一些改革者挫折、失败。如何报道改革者,这是人物报道需要探索的新问题。步鑫生是新闻媒介作过多次介绍的人物。今年初他被免职,报纸、广播、电视再次纷纷报道。这些报道引起读者种种议论,有褒有贬有建议,值得新闻工作者分析、反思。本刊第三期曾发表《冲击了滞后的思维》一文。这里再发表4篇来稿摘要。——编者  相似文献   

13.
这里所说的“137”,是指人民日报海外版一、三、七版上稿子的事。去年10月18日,海外版一版刊登了一张我拍的新闻照片: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新购买的一架波音747—400大型豪华宽体客机到达北京。三版上刊登了我写的一篇人物通讯:《鹰击长空飞万里》,同时也配发了一张我拍的照片。在七版副刊上又刊登了我的一篇特写和照片:《在天安门广场看秧歌》。上面说的是同一天报纸的一、三、七版登我拍摄照片的事实,我称之为“137”。一天中登了三幅照片。既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但是有必然性才会有偶然性。  相似文献   

14.
在报界,好像谁也没有说过照片不能唱主角.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照片却常常唱的是配角.有些报社编辑和老总经常这样说:“给这篇消息配张照片”.一个“配”字,道出了照片在报纸上的地位.这仅仅只是达到了前10年“图文并茂”的要求,这种对照片的认识,还是只停留在“美化版面”、“活跃版面”.“增加花色品种”上,同样是文字的陪衬.要想实现从“图文并茂”到“图文并重”这个重大跨越,首先是要解决版面编辑和总编辑的认识问题.就目前各报杜情况来看,我觉得笼统谈新闻改革的较多,单独谈新闻摄影改革的较少;在实际操作上,强调文字、版面、事业、体制机制等方面改革的更多,面对新闻摄影则是要求一般化,顶多也只是要数量而忽视质量.在新闻报道中,照片是一种独立的新闻语言,有文字取代不了的作用.与文字比较,照片新闻更直观、更具体、更强烈.好的新闻照片,胜过千言万语.近年来,襄樊日报把“图文并重”落实到报纸版面上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实现了重大  相似文献   

15.
这里所说的“137”,是指人民日报海外版一、三、七版上稿子的事。去年10月18日,海外版一版刊登了一张我拍的新闻照片: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新购买的一架波音747—400大型豪华宽体客机到达北京。三版上刊登了我写的一篇人物通讯:《鹰击长空飞万里》,同时也配发了一张我拍的照片。在七版副刊上又刊登了我的一篇特写和照片:《在天安门广场看秧歌》。  相似文献   

16.
前时,“寄语”小歇了一阵。一元伊始,万物复苏,“寄语”也随之伸展腰肢,重新上路,与新朋老友们继续前进。本期月赛来稿依然保持旺盛的势头,但其中有两个问题值到谈谈。一张新闻照片,署名多位作者。这种情况时有所见。本期获三等奖的一张大远景照片、一张近景人物照片来稿上即如此。按照惯例,选编时只保留其中一位。通常,抓拍所得的一张新闻照片之作者只能是一位。有时情况特殊,确有朋友为之策划、打光等,署  相似文献   

17.
经常看到一些名人的肖像漫画,只寥寥几笔,其神态便跃然纸上,即使比起人物本人的照片来,恐怕也栩栩如生得多。何故?是在于抓住了人物的“神”,也就是人物的个性“特质”。其实人物报道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8.
季羡林是我国名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中外知名的东方学。像季老这样德高望重的“一代宗师”、“国家级”人物为数不多。看到8月29日温家宝总理到解放军总医院康复楼病房看望94岁季老的电视新闻,让我再次回想起8年前我抓拍到的一张季老给学生签名的珍贵照片。这张照片不断告诫我:要随时准备抓拍。  相似文献   

19.
原新华社记袁克忠,退休以后利用空闲时间,将几十年拍摄的照片整理成册。在“淮海战役”那一册照片资料中,他特别选出两张照片向我们介绍,一张是“露宿老乡门口”,一张是“冒着炮火冲锋”。摄影门金中在他拍完“冒着炮火冲锋”这张照片后就与他失去了联系。关于门金中,他只知道他的名字,家是哪里?年龄多大?他都一无  相似文献   

20.
一 1985年出版的《出版史料》第四期,为了配合庆祝开明书店创店六十周年,刊载了一组纪念性质的文章和图片,其中有“半个世纪以前摄下的一张照片”,这张照片是开明的编辑部同人暨家属的合影。同年出版的《我与开明》那本书中,也收辑了一张五十年前的张照片,题为“部份编辑及作者合影”。这两张照片,都配有文字说明,虽经收辑者努力采访照片上的本人或家属,但对照片拍摄的具体年月,全部人名以及因为什么缘故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