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资源紧缺、环境污染日益严峻的今天,环境技术创新成为代表一个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本文综合考虑我国制造业的环境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构建环境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最大信息熵原理与投影寻踪耦合模型评价“十二五”期间我国制造业环境技术创新能力,根据计算出的最佳投影方向,分析各影响因素对我国制造业环境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影响程度的贡献率,根据计算出的最佳投影值,评价“十二五”期间我国制造业环境技术创新能力,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通过对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各定性和定量指标的量化方法,采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研究表明,该模型能够完成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与评价结果之间的非线性映射,是一种有效而准确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3.
综合考虑中国制造业的环境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构建环境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最大信息熵原理与投影寻踪耦合模型评价"十二五"期间我国制造业环境技术创新能力,根据计算出的最佳投影方向分析各影响因素对我国制造业环境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影响程度的贡献率,并根据计算出的最佳投影值评价"十二五"期间我国制造业环境技术创新能力,及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2013—2017年我国智能制造上市企业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首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交叉效率模型对样本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分析,其次通过Tobit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因素及程度。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智能制造上市企业之间技术创新效率差距较大且整体效率偏低,年平均效率集中在0.35~0.4之间,但随着时间推移,整体呈上升趋势;甄别影响因素发现,企业偿还能力、企业盈利能力、企业营运能力、企业规模和智能制造领域核心产业的市场规模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均有正向影响,其中企业运营能力影响显著,而企业规模影响较小。最后就提高我国智能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出3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创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内涵、风险特征,以及技术创新能力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创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创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育方法。  相似文献   

6.
知识整合能力、效果与技术创新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战略观点研究知识整合如何影响技术创新能力,构建了知识整合能力、知识整合效果与技术创新各因素相互关系的模型,并以华南地区的219家企业为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知识整合能力中的合作能力需要以知识整合效果为中介,才能对技术创新产生正向影响.知识整合效果也并不是企业产品创新的直接影响因素,而是需要工艺创新作为这一过程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7.
基于2011—2018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数据,结合“VHSD-EM”综合动态评价模型对七个高端装备制造业子行业进行技术创新能力的测度分析。结果表明:①时间演变维度上,各子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变化幅度存在差异,但分化程度呈现一定程度的缩小趋势。②行业分布维度上,各子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分化明显,且在分布上具有集聚效应。③影响因素分析中,运用混合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技术进步和产业特征对技术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本文基于以上分析结果对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繁多且作用效果复杂,现有经济重要性衡量指标不能全面反映各因素的重要性。运用fsQCA方法设计两种研究方案,对1457家中国A股上市公司进行复杂组态分析,探讨创新要素之间的协同机制,以及组态视角下的重要性排序,研究发现:(1)地区高技术创新环境是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保障,地方应该尤其重视当地的金融发展和对于产权的保护;(2)地区低技术创新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对内部环境有更高的要求,企业的创新投入以及充足的现金流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大规模企业在技术创新数量上具有优势,而企业对于资本的利用效率则是技术创新质量的保障;(3)单一条件很难支撑企业高技术创新的需要,各创新影响因素通过组态表现出不同的重要程度。研究结论强调了创新投入、经济增长等重要因素在企业高技术创新组态中的核心地位,提出的复杂QCA分析方法,在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组态重要性和作用机制的理解,以及类似的复杂组态问题研究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
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东西部各省份大中型外资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由分析得知:技术创新总量因子和技术创新效率因子是影响东西部外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差异的主要因素;外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上海,东部外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强,西部较弱,进而对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分析排污税、拍卖的排污许可和可交易的排污许可这三种环境规制措施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发现,企业减排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和环境规制的严厉程度;企业污染谎报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环境规制的严厉程度和政府监管力度,而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无关。通过对不同环境规制的比较分析发现,排污税率和排污许可价格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程度都成正相关;在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程度上,若政府不控制可交易排污许可的数量,则排污税和拍卖的排污许可具有同等的政策效果,而可交易排污许可的政策效果最弱;若政府能对可交易排污许可数量进行有效控制,则三种环境规制措施具有同等的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11.
张志强  张玺 《科研管理》2022,43(2):90-99
    质量能力与技术创新都是建立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但在理论中缺乏其相关性的定量实证研究,在实践中也往往割裂看待。本文提出企业四大质量能力定义和定量指标;根据北京市168家制造企业的调查数据,基于质量升级视角,使用三分位数法将企业划分为低、中、高三类质量能力;采用三阶段DEA模型探究低、中、高三种质量能力的技术创新效率的异质性。结果表明:质量能力升级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存在显著促进作用,质量能力的升级必然带来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环境影响因素中劳动者受教育程度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成立年限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低质量能力制约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技术创新规模不合理也是导致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本研究不仅丰富了企业核心能力与企业创新等领域的研究空间;同时也为企业通过积极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不断提升质量能力,进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竞争优势提供了参考;并为政府将企业微观质量能力升级作为带动技术创新提供了充分论证。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产学研三方角度,从技术投入、技术产出、技术发展环境3个方面构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企业创新能力、学研方创新能力和教育环境影响3个公因子,对江苏省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创新能力对区域整体技术创新能力影响最大,学研方创新能力次之,教育环境的影响有限;江苏省整体创新能力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其中企业创新能力水平较高,但学研方创新因子和教育环境因子表现欠佳.因此,提出江苏省要提升整体技术创新能力,需要依托实施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构建创新共同体,着力提升研发机构的投入产出水平,并继续维持高水平的企业创新能力和优越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3.
构建在企业高端化转型升级过程中提升技术变迁能力的科研层-组织层-环境层(SROE)分析模型,采用因果树分析法找出提升技术变迁能力的影响因素,并从静态角度进行定性分析得出关键影响因素;构建影响因素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从动态角度对企业提升技术变迁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弹性分析与灵敏度分析,并观察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企业技术变迁能力提升均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影响程度不同,技术改进能力、R&D经费投入、城市化水平、团队协作等因素较其他因素来说重要程度更高,且对技术变迁能力的提升作用最为显著;但在短时期内,各因素对企业技术变迁能力的提升作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构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采用2000—2015年中国高技术产业有关数据,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和因子分析回归方法,从投入能力、创新能力、支撑能力和政策因素等方面实证分析各因素对高技术产业研发产出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知识产出与RD经费投入强度、企业资金投入、人员投入、企业数量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等有显著性关系;市场产出与企业资金投入、人员投入、RD经费投入强度、利润率和税负率等有显著性关系。最后,为政府及企业合理规划创新资源、科学提升产业研发产出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模糊综合评价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现状出发,建立了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应用层次分析法为该指标体系的各层次指标赋权,运用多重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以某建筑企业为对象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6.
基于动态能力和吸收能力理论,以我国2010—2013年发生并购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技术并购、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技术并购相对非技术并购提升了并购后企业的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技术创新的感知识别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但没有提升技术创新的内化能力;此外,吸收能力能发挥调节作用,吸收能力越强的公司技术并购后其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更强。因此,企业在并购前需锻炼好内功、并购后在整合目标公司技术资源的同时继续加大自主创新才有利于企业在动态竞争环境中更好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苏敬勤  马欢欢  张帅 《科学学研究》2020,38(10):1888-1898
本研究基于供应链整合的视角,通过对3家中小制造企业的纵贯式多案例研究,探索企业如何通过供应链整合推动技术创新能力演化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1)在供应链整合情境下,技术创新能力的演化呈现出一种从低阶到高阶的动态过程,遵循这“局部型技术创新能力--定制化技术创新能力--协同型技术创新能力”的路径。(2)供应链整合作为中小制造企业一种关键性的创新实践,是影响技术创新能力演化升级的重要因素,并会随之存在模式的动态转变。(3)在此基础上,企业通过“能力积累--能力延伸--能力跃迁”的作用机理实现技术创新能力的演化升级。  相似文献   

18.
徐珊  刘笃池 《科研管理》2019,40(10):240-249
本文以2008-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三阶段组合效率法测度剔除管理和环境因素影响的企业创新绩效的基础上,从创新投入和创新绩效两个角度,运用计量分析方法探讨了中国情境下企业金融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现阶段金融化对中国非金融企业技术创新无论从创新投入角度,还是创新绩效角度都主要表现为“拉动效应”;金融投资和实体经营的利润率差异是影响企业创新投入的重要因素,当企业主营业务盈利能力较弱时,企业金融化才会对创新投入表现出“挤出效应”;并且,非国有企业在管理效率和创新绩效方面均高于国有企业,金融化对于非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拉动效应”也高于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19.
中国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驱动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廉水  张芊芊  王常凯 《科研管理》2015,36(10):169-176
本文利用2001-2011年中国制造业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中国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创新经费投入对创新能力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创新人员投入虽然数量众多,但抑制了制造业科技创新;外商直接投资阻碍了专利申请量的提升,但促进了制造业新产品产值的增加;产权结构对制造业科技创新有着显著影响,非公有制企业在创新上有更高的积极性;政府支持促进了制造业科技创新;企业盈利能力提升了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企业质量能力与技术创新都是建立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但在实践中往往被割裂看待,在理论中缺乏相关性的定量实证研究。以双元创新为视角,根据北京市168家制造企业的调查数据,分别对3种创新方式下的不同质量能力与技术创新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求创新方式异质性下不同质量能力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整体来看,质量能力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其中,采取渐进式技术创新企业的质量控制能力显著促进技术创新,采取突破式技术创新企业的质量保证能力和质量改进能力显著促进技术创新,采取综合式技术创新企业的质量保证能力显著促进技术创新。据此提出建议,开展渐进式技术创新的企业要注重建立质量控制系统,保证质量符合性,及时处理质量偏差;开展突破式技术创新和综合式技术创新的企业都要注重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保证其有效运行,及时纠正体系审核问题,同时,开展突破式技术创新的企业还要注重明确质量改进计划,持续改进质量,以促进技术创新的有效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