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 柳宗元被贬永州以后,政治态度发生改没改?对于这个问题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他被贬永州以后的政治态度没有改,他在永州的十年是继续坚持斗争的十年;一种认为他没有坚持自己原来的政治态度.  相似文献   

2.
(一) 柳宗元被贬永州以后,政治态度发生改没改?对于这个问题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他被贬永州以后的政治态度没有改,他在永州的十年是继续坚持斗争的十年;一种认为他没有坚持自己原来的政治态度。对于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的态度,他在被贬前后是判然不同的,先是积极参与,事后却加以贬斥否定。孰是孰非?要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首先要弄清楚他在长安时期的政治态度是怎么的,然后考察他贬永以后的政治态度究竟如何,这样通过比较,才能得出实事求是的结论。 柳宗元在长安时期度过了三十三年。早在少年时代,柳宗元就向往国家统一,反对藩镇…  相似文献   

3.
柳宗元使寓言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的重要原因乃其寓言创作的“有意为之”。其寓言大都写于被贬永州期间。结合这段时期柳宗元的心态,可看出此时他集中创作寓言的动因有二:一是借寓言抒发自己内心的抑郁不平和对保守顽固派进行嘲讽,此为被贬的客观环境所激发;二是将佛经神物故事引入寓言,借此曲折表达内心的政治愤懑,此为柳宗元主观意识的外射。透过柳宗元创作寓言的动因,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柳宗元的人格力量。  相似文献   

4.
柳宗元使寓言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的重要原因乃其:蠡言创作的“有意为之”。其寓言大都写于被贬永州期间。结合这段时期柳宗元的心态,可看出此时他集中创作寓言的动因有二:一是借寓言抒发自己内心的抑郁不平和对保守顽固派进行嘲讽,此为被贬的客观环境所激发;二是将佛经神物故事引入寓言,借此曲折表达内心的政治愤懑,此为柳宗元主观意识的外射。透过柳宗元创作寓言的动因,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柳宗元的人格力量。  相似文献   

5.
柳宗元被贬永州后,一再向永贞革新的反对派们投递书信,企求能重新得到朝廷起用.这一无奈之举都源自他被贬永州后的生活状况和光耀柳氏家族以及"利安元元"的经国济世思想.  相似文献   

6.
柳宗元被贬永州,长达十年,足迹遍及永州的青山碧水。游之所至,或寄情于青山,或托意于碧水,于是永州的山水便成为他的情感载体。因此,如果要梳理柳宗元情感变化的脉络,就必须走进他笔下的永州山水。通过对山水的欣赏,我们就可以走进其内心世界。一.被贬永州,惴惴战栗永贞革新失败,柳宗元被贬  相似文献   

7.
柳宗元的《愚溪诗序》,我们透过句句段段、口口声声的“愚”字,读到了作者一腔愤懑和满腹悲情。 柳宗元因参与王叔文的改革而被贬永州,从礼部员外郎降为边远司马,而且是“终身不得量移”!前途何在,出头之日何在?作者反复思量,自己所处的社会并不是什么乱世昏君,而是“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究其原因好像只能是自己“愚”了!  相似文献   

8.
柳宗元诗文创作的繁荣,柳宗元与佛教的深入接触,都发生在其被贬永州时期.贬谪之后,柳宗元与佛教的关系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使他更多地从切实的内心感受的角度体认佛学义理的境界;同时,柳宗元的诗文创作出现许多新变,从题材内容、创作手法到文学风格,都受到佛教影响并留下很深的印记.  相似文献   

9.
关于柳宗元被贬后对待挫折的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柳宗元被贬后的复杂心态及行为反应的分析,认为被贬谪后的柳宗元对待挫折是采取了积极进取的建设性反应.他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了行为方式,致力于总结历史经验和文学创作,绕过难于在官场上有所作为的障碍,继续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进步而呼唤呐喊,最终实现了"取贵于后"的人生价值.因而,他不是一受挫折即一蹶不振的懦夫,而是在失败后依然坚持斗争的成功者.  相似文献   

10.
柳宗元在给亲近友人的书信中说到他被贬后的生活困难、百病缠身、孤独苦闷、失望;说到他对罪状的反思,实际是对诬陷者的揭露与斥责.  相似文献   

11.
永州十年,是柳宗元文学创作的高峰时期,形成了自己诗文的艺术特色的审美风貌。柳州四年时期的创作在风格上是永州的沿袭,是一脉相承的,但有一些变化和发展,形成了个人特色。本文从柳宗元被贬永州和柳州两个不同时期入手,着重探讨以这两地为代表的贬谪时期诗文创作风格上的异同,从而深化柳宗元整体艺术风格和创作背景的赏析。  相似文献   

12.
《学苑教育》2012,(23):96-96
柳宗元任柳州刺史,刘禹锡任播州刺史。柳宗元听到刘禹锡被贬播州,凄然泪下,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刘禹锡,他说:播州不是人住的地方,梦得还有白发老母相随,“吾不忍梦得之穷”,于是“请于朝”,愿将自己所去的较近的柳州与刘禹锡交换,“虽重得罪,死不恨。”刘禹锡随后改任连州刺史。  相似文献   

13.
柳宗元的种柳诗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不仅散文写得好,诗也写得很好。柳宗元被贬到柳州后,经常在自己的临江花园里种植柳树,他有一个叫吕温的朋友便写了一首诗来开他的玩笑: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柳馆依然在,千柳柳拂天。  相似文献   

14.
佟博 《怀化学院学报》2007,26(12):67-69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改革家。他与同时代的韩愈的反佛主张不同,对佛教采取了接受的态度。虽然他自幼就接触了佛教,但他对佛教的接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期间经历了复杂的过程,他被贬永州,心情的抑郁与佛教徒的频繁接触以及时代风气的影响和自身的性格,都促成了他对佛教的接受。柳宗元对佛教的接受并不是无所取舍的,对待佛教他倾向于天台宗,而对当时流行的禅宗并不是很欣赏。这一点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5.
《三戒》作为柳宗元寓言散文的名篇,向被人视为讽刺小品的典范。但是,参之以作品的写作背景及文本本身,笔者以为《三戒》的讽刺意图当远逊于其寓理、寓识之处,与其将《三戒》视为讽刺小品的典范,毋如将其看作寓理小品的杰作,《三戒》的战斗精神其实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犀利。《三戒》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后,“(柳)宗元少时嗜进,谓功业可就,既废,遂不振”(《新唐书·柳宗元传》),他敢于触犯权势、议论风发的锐气几乎殆尽,甚至连南方有许多士子欲拜他为师,他都不愿担当师名,“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答韦中立论师道…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柳宗元被贬后的复杂心态及行为反应的分析,认为被贬谪后的柳宗元对待挫折是采取了积极进取的建设性反应。他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了行为方式,致力于总结历史经验和文学创作,绕过难于在官场上有所作为的障碍,继续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进步而呼唤呐喊,最终实现了“取贵于后”的人生价值。因而,他不是一受挫折即一蹶不振的懦夫,而是在失败后依然坚持斗争的成功者。  相似文献   

17.
柳宗元与柳州有着独特渊源,他在被贬柳州期间,给柳州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文学遗产旅游资源。柳宗元柳州文学遗产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资源价值、宣传价值与文化价值。对柳宗元柳州文学遗产旅游资源的开发成为了发展柳州旅游业,提升柳州城市形象与文化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柳宗元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贬谪期间,柳宗元写信给故旧亲朋,抒发抑郁情怀。这些书信的内容主要是:反思被贬的缘由;描写谪居之苦,表达著书之志;陈述无嗣之忧,渴望故人相助,脱离谪籍。这些书信多为回信,而非主动致书,其中有着难言的苦衷。因收信人的身份不同,柳书在称谓、叙述的侧重点、语言风格上呈现细微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柳宗元虽然"不敢为人师",但"取其实而去其名",故"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他关爱青年,提携后学,以其渊博的学识,诲人不倦的精神,热心施教,从为人处世、学习内容与方法、写作技巧等方面传授经验.  相似文献   

20.
《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借写山水游玩抒写胸中郁愤的游记散文。这些文章反映了柳宗元被贬永州十年“千万孤独”的心情,他将自我的心态情绪、人生体悟、生活见解与山水融为一体,借山水自喻,托物言志,寄情感怀。从独特的心情、独特的山水、独特的文章、独特的贡献四个角度去分析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呈现其寄情于山水,绘山水以奇异;融情于山水,赋山水以灵魂的特色。作为山水游记里程碑式的发展标志,《永州八记》彰显了柳宗元作为一代文豪对山水游记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