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最恨数学了,都是数字."这是句常听到的话.可是从来没有人说过:"我最恨钱了,都是数字."数字不是坏东西,看它在那里出现,如里在老师发下的习题中有数字,而且很多,那么,"哼"的怨声就出来了;如果在花绿的钞票或支票上,数字则愈多愈好.  相似文献   

2.
“真空”两个字,顾名思义,可以解释为“真”正的“空”无所有,也就是说,在它里面,既没有固体又没有液体,更没有气体,因为世界上的物体虽然多种多样,但是总不过是这三类中的一种。那么,如果我们能够想办法把某个地方的所有物体都拿走,这地方不是就成了“真空”吗?事实并不那么简单。固体和液体都有着一定的体积大小,我们能够很容易地把它们取走,可是气体却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它能够无孔不入地到处瀰漫。尤其是我们生活在大气中,到处都  相似文献   

3.
正一个人每天都有营养的摄入量,摄入少了会没力气,摄入超标则营养过剩。而一只蜥蜴每天对营养的需求量是多少呢?它喜欢吃什么?在它的世界里,哪些是垃圾食品,哪些是健康食品呢?爱美的女孩子每顿饭都要计算卡路里,爱美的它每天需要吃多少食物才能维持胖胖的好身材?如果一天不吃东西,它会消耗多少脂肪?带着这些问题,根据我的大大、小小(我的两只蜥蜴),还有参考书《豹纹守宫饲养超级指南》,我开始了调查计算……  相似文献   

4.
玻璃底秘密     
我们的初次见面几乎是以不愉快开始的。当我把笔记本放在桌子上以后,我想轻轻地向前推动那个用黑色石头做成的很坚固的文具。可是用力过大了,“实际上只是轻轻的一推”,这个文具便滑到桌边,几乎掉了下去。和我谈话的人笑了一笑: “您以为这是大理石做的吗?您错了,这是玻璃。可是它比软木塞还轻。这是海绵状的玻璃。”在窗台上有一只大杯盛满了水,水面上漂浮着两个白色的小方块。“看见了吗?它不沉下去。它已经漂浮了两年,而软木塞在这期间里,早就浸满了水而沉下去了。”  相似文献   

5.
崔春叶 《知识窗》2011,(4X):1-1
<正>《教育是没有用的》这样的书名确实有点让人不解。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能承认教育是没有用的吗?如果教育是没有用的,那要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干什么?带着对书名的疑问,更多的是对书中内容的期待,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了书。当读完第一章"教育之困"后,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厌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癌症。"我想这句话一点也不为过,它真实地反映了我们的教育现状。我们每个老师无论是教一个班,还是更多的班级,学生中有多少孩子不爱学习、厌学,相反又有多少孩子喜欢学习、发自内心地学习?太少了!相反,一个班中有超过半数的孩子是被家长逼着学习,感到学习是一件苦差事。当孩子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时,无论什  相似文献   

6.
《科学大众》2008,(1):8-9
你家每天耗能多少呢?产生多少二氧化碳呢?有没有想过,如果断电了,你的家会变成什么样子?来看看这座生态房屋吧,它可是最新式的经济节能型房屋。除了使用了精巧的设计和结构,它的重点在于回收再利用,即让那些本应扔到垃圾堆的东西,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如果人喝了海水,会越喝越渴,最后甚至渴死。可是終生生活在海洋中的魚、鸟、爬行动物等却不会有这种危险。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它們都有自己独特的海水淡化“装置”。科学家們最近已陆续揭开了它們的装置的秘密。魚只要一张嘴,水就灌滿了口腔。但是,这些水大都会通过鰓縫流出去,不会进入腹中。可是,在它吃东西的时候,部分海水就会随食物进入腹中了。此外,按照物理学規律,如果把容器用一个半渗透  相似文献   

8.
1972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说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该书还进一步指出 :“如果学习包括一个人的整个一生 (既指它的时间长度 ,也指它的各个方面 ) ;而且也包括全部的社会(既包括它的教育资源 ,也包括它的社会的和经济的资源 ) ,那么我们除了对教育体系进行必要的检修以外 ,还要继续前进 ,达到一个学习化社会的境界。”所以在 2 1世纪来临之际 ,每一个人都要学会学习 ,而且要终身学习。还要有能力教会别人学习。1、“要我学”?“我要学”?学习需要自…  相似文献   

9.
是否有人曾对你说,“我爱你,但这不是爱情”?如果有,这可不是个好消息。因为他想说的是“我喜欢你,但我发现你对我没有性的吸引力”。性的吸引力是爱情关系的一个限定性的特征,它影响我们对浪漫爱情的感觉。  相似文献   

10.
“某种介质”如果有一个人说,太阳光越是照射我们,我们就会越冷。你肯定认为这个人是个疯子。这怎么可能呢?太阳光是电磁波,是能量,它传播到哪里,能量就流动到哪里,所到之处的能量密度(单位面积的能量)肯定会增加。处在阳光中的我们当然会越来越热了。可是我们若走进某种材料里  相似文献   

11.
在美国,如果总统在规定的假期加班不去度假,人们是会怀疑他的工作能力的。可是在日本,甚至连星期天,人们也在工作,他们太沉溺于工作了:“我们在家里做什么?不,我们不想有这种麻烦,在家里会跟太太或小孩吵架的,我们宁愿沉溺于工作。我们会打开汽车的引擎盖,虽然每一样东西都没有问题,我们会为了试图改良引擎而破坏汽车,我们会拆开电视机,将它拆散,我们已经这样做了!虽然它完全没有问题,但总得找些什么事情做做吧!”这就是名副其实的“工作狂”像这种对工作达到痴迷状态,一旦离开工作,轻者无所事事、精神不振,重者思念过度、抑郁成疾;每天工作…  相似文献   

12.
无稽之谈     
星期二,天色阴沉沉的,尽管没有下雨,但是气温很低,能见度极差,所以佩奇警长在接到日用化工厂的报案电话以后,车子在路上花费了不少时间才赶到现场。会计室里明显凌乱不堪,工厂经理和保卫科的人都在。头上肿起一个大包的会计向警方反映:“这件事从何谈起呢?今天下午厂里就要发工资,可是从银行取回的钱却全被偷走了,这可怎么办呢?”“你能提供一些线索吗?”佩奇警长开始进行调查。“我怎么能知道呢?”会计面色苍白,惶恐不安地说。“我压根就没有看见什么人影呀!房门是开着的,任何人都可以进来,而且我当时是昏迷不醒的……”“那你是怎么被打昏…  相似文献   

13.
1781年康德在完成了《纯粹理性批判》之后,写了这本书的一个“普及本”:《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开宗明义,他提出了“像形而上学这种东西究竟是不是可能的问题”——当然,其时“形而上学”(metaphysics)还不是辩证法的相对概念。他问:“如果它是科学,为什么它不能像其他科学一样得到普遍、持久的承认?如果它不是科学,为什么它竟能继续不断地以科学自封,并且使人类理智寄以无限希望而始终没有得到满足?不管是证明我们自己的有知也罢,或者无知也罢,我们必须一劳永逸地弄清这一所谓科学的性质,因为我们再也不能更久地停留在目前这种状况上了。其他一切科学都不停在发展,而偏偏自命为智慧化身、人人都来求教的这门学问却老是原地踏步,这似乎有些不近情理。同时,它的追随者们已经东零西散,自信有足够的能力在其他科学  相似文献   

14.
“月亮有自转,但所有的天文书上都说我们所看到的,永远是月亮的同一面。这是甚么道理呢?”这是一个我们时常遇到的问题,让我们在这里解释了它,作为对所有提出这个问题的读者的一个答覆。我们知道,月亮不单有自转,并且还绕着地球公转。看附图,假定在某时,月亮在A,从地球上看去,我们可看到月亮的甲的部份。经过四分之一公转后,月亮到了B;如果月亮没有自转的话,那末月亮应该是像B’的样子,我们就可以看到月亮的甲、乙部份各一半了,可是  相似文献   

15.
花落知多少     
多少?【1百万是一]近几年以来,物价高涨,币值低落,日常谈话中所用的数字,自然也随着—天一天的增高。到现在,1百万、几百万都已经不成为什么惊人的数字了。不过1百万究竟是多少,恐怕说的人和听的人都还没有什么具体的概念,因为1百万实际是一个浩大的数目,不是我们根据日常的经验所可以想像得出来的,我们  相似文献   

16.
其实,婚前性行为也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关键是要有安全意识,在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前提下,它是有其正面意义的,比如有人认为它是一种特别的较深入的性情“探”索与“体”验,可以为未来的决定提供必要的参考系数以及进一步的婚姻热身等。但是,在本文,我们着重关注的是婚前性行为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该有什么样的心理建设以及两性关系里不为人熟知的奥秘。冯小姐的心理投诉:我们才结婚不到两年,可是他却对我不再有“猴急”的冲动,甚至性趣缺缺!这与婚前的情况有着天壤之别,难道当初“奉子成婚”是错误决定?我在婚前就怀孕,结婚成为一种别无选择…  相似文献   

17.
流金 《百科知识》2001,(6):17-17
在日本东京有一座大楼,其房间都是“密封式”的,没有一个窗户。可是,楼里每个房间里养殖的各种鱼类和植物,却都生长在阳光下,这些阳光是怎么来的呢?日本富列特公司有一位叫茂利的太阳能专家,这座没有窗户的楼房就是他设计出来的杰作。他在房顶上安了一个“活的”太阳能收集器,它能跟着太阳转动。太  相似文献   

18.
张先生111岁,张太太107岁,他们是夫妻。百岁老人借助机器人轮椅登上无需别人帮助黄山之颠!“我们下一个目标是华山!”张先生说。完成这一壮举的是住在南京市的张先生和他的妻子张太太。两人下山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们激动地称赞道:“有了电动机器人轮椅后,无论哪儿都能去了!”“这么大把年纪还能登上黄山,真要感谢科学技术的发展!”张先生决定明年去攀登华山。张先生说:“从小我就喜欢看金庸的作品,也一直想去华山看看。可是年轻的时候没有时间,年纪大了,身体又不行了!如果我这么大年纪,还能到华山看看,那我真是死而无憾了!”“如果可能…  相似文献   

19.
我有一个特别的朋友,是谁呢?那就是我家的母鸡“咕咕”. 我家的“咕咕”非常可爱.它的头上顶着鲜红的王冠;那小巧玲珑的嘴尖尖的,无论怎么看都像老鹰嘴巴的盗版;它身穿一件乌黑发亮的“羽绒服”;不要小看那瘦小得像根跳绳的腿,跑起来那速度可不慢,如果你用走的方式,可以把你甩出一大截,它如果用飞,你更甭想抓住它了. 别看它外表可爱,可千万别被它表面迷惑了,实际上它是我们家的“破坏王”.这“破坏王”法官可定不了它的罪,就是警长来了也把它没办法,究竟是何等“恐怖分子”竟敢如此放肆、横行霸道?那肯定是我的朋友——“咕咕”.请看下列镜头: 镜头一:“咕咕”总是趁我们忙的时候,跑到阳台上溜达溜达,还时不时留下几堆金黄色的“纪念品”.  相似文献   

20.
看过电影《指环王》的人大约还记得里面那个小小的戒指,它就是关系世界命运的至尊魔戒。可是,你有没有想到在我们的宇宙中真的存在这样一个神奇的“指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