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前,有一位老人和他的儿子牵着一头驴去赶集。他们准备把这头驴卖掉。他们刚出门不久,就看到几个妇女对着他们指指点点:“你看你看,他们有驴子不骑,却用脚在地上走路。”老人听了以后,想一想,就让儿子骑上驴子,自己牵着驴子慢慢走。走了一会儿,遇上了一群去赶集的人,那群人望着他们,不断地头,指着孩子说:“这个孩子连起码的礼貌都不懂,自己骑着驴子,却让老父亲走路。”老人听了,赶紧让孩子下来,他自己骑上了驴子。可没走几步,又听见有人说:“喂,老家伙,只顾自己骑驴,孩子在后面跟不上啦!”老人急忙把孩子也抱上驴子,让他坐在自己身边,一块…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2005,(4)
从前有个父亲带着儿子去市场卖驴子,驴子走在前头,父子俩随行在后,村里的小孩看了都觉得很可笑。"真傻啊!骑着驴子去多好,却在这沙尘滚滚的路上漫步。"对啊!说得对啊!"父亲突然觉得很有道理。"孩子,骑上驴子吧!我会跟在旁边,不会让你掉下来的!"父亲让孩子骑在驴子上,自己则跟在旁边走着。这时,对面走来两个父亲的朋  相似文献   

3.
《今日中学生》2014,(13):18-20
正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老猎人在盘子上放了四个大苹果,让三个儿子用最少的箭射掉全部苹果.大儿子比画了一下,说:"我要用三支箭."二儿子一听,急忙说:"那我只用两支箭就可以."小儿子先想了一下,说:"我觉得一支就足够了."老猎人听了很高兴,夸奖小儿子聪明,让大儿子和二儿子向小儿子学习,不仅要有技术,还要善于开动脑筋.大儿子与二儿子听  相似文献   

4.
卖驴记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祖孙两人牵着一头驴子到集市出售。那天阳光灿烂,爷爷孙儿与驴相伴哼哼呀呀地愉快前行。翻过一座小山坡,路过一个村寨,再转个弯便上了通往集市的大道。走着走着,不远处走来几位中年妇女,她们指指点点地议论道:“这一老一小真不聪明,两个人走得累不累?现成的驴子不晓得骑!”爷爷听了这番话赶快让孙儿骑到驴子背上。没走多远,又过来一个老者。老者看到这番情景显得有点气愤:“这太不像话了。这孩子一点不孝顺,自己骑得舒服,让老人受累。”爷爷听了这话让孙儿赶快下来换自己骑到驴背上。这样祖孙俩心里总算踏实了。他们赶着…  相似文献   

5.
周恒菊 《快乐阅读》2011,(11):82-83
印度有一个著名的寓言,说的是父子俩买了一头驴牵着回家。一个跛子说:"有了毛驴不骑,要毛驴干什么?"于是老人叫儿子骑上去,自己跟着走。一个老头看见了,便说:"年少的骑着毛驴,让年老的跟着走,不像话!"老人就叫儿子下来,自己骑了上去。一个抱孩子的妇女看见了,便说:"做父亲的骑着毛驴,倒叫儿子跟着走,心里怎么过得去!"老人就把儿子拉上了驴背,  相似文献   

6.
父子骑驴     
郭倩 《下一代》2014,(8):38-39
1.父子俩一起赶着驴,到邻近的市场上去卖。2.没走多远,遇见几个妇女,其中一个说:"这俩人真愚蠢,放着驴不骑,却要走路。"3.老人听到此话,立刻叫儿子骑上驴,自己在下面走。4.没走多远,又遇到几个老头儿。一个说:"你们看看,那懒惰的孩子骑在驴上,却让年迈的父亲在地上走。"5.老人便叫儿子下来,自己骑了上去。没走多远,又遇到一群妇女和孩子。  相似文献   

7.
"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曾听说过一个故事.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战.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了,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只箭.父亲郑重对儿子说:"这是家传宝箭,佩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  相似文献   

8.
断箭的寓言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战.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了,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支箭.他郑重对儿子说:"这是家传宝箭,配带在身边,能让你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把它抽出来."  相似文献   

9.
父母的爱是最无私的爱。本文通过描写"小时候看电影,父亲托儿子骑在自己脖子上,儿子竟尿了父亲一身"这个感人的细节,来表现那平凡得让人忽视的父爱。"父亲一生都在为儿子做着基石,把儿子使劲向最理想的高度托,托着托着,不知不觉间自己就累弯了,老了。"这句话多么耐人寻味啊! 全文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深厚。  相似文献   

10.
曾经在手机上读过一个短信笑话.有一个无赖汉,酗酒、赌博、好吃懒做兼小偷小摸,因为犯了案子被警察抓进监狱,关了十年.十年后,他的两个儿子,一个成了跟他年轻时一样的无赖汉,也进了监狱;还有一个则成为品学兼优的大学生.无赖汉儿子说:"谁让我有这样的父亲呢."品学兼优的儿子说:"谁让我有这样的父亲呢."言下之意是:父亲这样,我再不努力,就更没有人看得起我了.  相似文献   

11.
倾听的艺术     
智者萨地和众弟子正走在一条路上.他看到一个人正在赶他的驴子,想让它往前走,可这头驴子死活不迈一步.这个人开始用所有他能想得出的脏话骂起这头驴子来. "不要冒傻气了,"萨地说,"驴子永远也听不懂你的话.你最好还是安静下来,学会它的语言再骂它."  相似文献   

12.
佚名 《科技文萃》2005,(5):62-63
"一个孩子成年以后行为的好与坏,完全取决于他的母亲."这句话是拿破仑·波拿巴说的.拿破仑的母亲莱蒂齐娅·雷莫利诺是一位坚强的妇女,而他的父亲卡洛·波拿巴则是一位沉默寡言、在实际生活中畏畏缩缩的人,莱蒂齐娅凭直觉感到自己的儿子拿破仑以后会有大出息,因此教育他不要让别人踩在脚下.她不止一次地说:"我是你母亲,你是我儿子,但是我叫你做一件事时,我希望你对我说‘不'."  相似文献   

13.
寓言,是现实的影子 有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一个老头儿和一个小孩,用一头驴驮着货物去赶集.回家的路上,孩子骑在驴上,老头儿跟着驴走.路人见了,说“这孩子真不懂事,让老人走路,自己享受.”老头儿一听,忙抱下孙子,自己骑驴.走了一会,又有人说:“这老头儿这么狠心?自己骑驴,让孩子走路.”老头儿听了,赶紧把孩子抱上来,两人一同骑驴.走了一段路,又有人说:“你们好残忍,这样会把毛驴累死的.”两人只好下来走路.可是,还是有人笑话他们:“有驴不骑,真是大傻瓜!”最后,爷孙俩实在没办法,只好扛着驴走回家.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先生说过:"接受和发表,表现在口头是听(听人说)和说(自己说),表现在书面是读和写.在接受方面听和读同样重要;在发表方面说和写同样重要."又说"不善于听未必善于读,不善于说未必善于写."由此可见,"听"和"说"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陈亢问于伯鱼日:子亦有异闻乎?对日: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日:"学<诗>乎?"对日:"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日:"学<礼>乎?"对日:"未也.""不学<札>,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日:"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陈亢是孔子的学生,伯鱼(字鲤)是孔子的儿子.这段话的意思是:陈亢问伯鱼说:父亲对你有什么特别的教导吗?伯鱼答:没有.不过有一天父亲一个人站着,看见我从庭前小跑而过,就问我:"学<诗>了吗?"我说:"没有."父亲就告诉我说:"不学<诗>,就不能很好地跟别人交流."于是我就回去学<诗>了.还有一天,父亲还是一个人站着,我又从庭前跑过,他又问我:"学<礼>了吗?"我回答:"没有."他又对我说:"不学<礼>,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  相似文献   

16.
放学路上,儿子忽然问我:"妈妈,你知道我们全班同学最喜欢哪个老师吗?"一听这个话题,我的兴趣来了,在孩子们眼里,什么样的老师最受他们欢迎呢?我说:"妈妈猜不到,还是你说吧."儿子说:"妈妈连这都猜不到,你自己还是老师呢,我们全班同学当然都喜欢郭老师了."河南省濮阳高新区实验学校  相似文献   

17.
有一天,儿子放学回家后异常兴奋地从书包里拿出一张成绩单给我看,并说:"妈妈,从开学以来几个单元考试我都考得不错,老师让你奖励我."我知道儿子一贯淘气,学习不大用功,于是就故意逗他:"我不信,你一定在骗我,我得好好看看你的成绩单才相信."儿子听了我的话,不满地说:"妈妈,你怎么用老眼光看人.  相似文献   

18.
张君是一民营企业的老总,有上千万的家产,但对儿子却相当吝啬.儿子上大学时,一到暑假他就让儿子回乡下干活.还对儿子说:"不脱一层皮就别回来."对此,我十分不解. 张君听了,给我拿出一张表格,他对高中160个同学的概况作了统计.张君说:"你看看就明白了."  相似文献   

19.
<正>有个人一直想成功,为此,他做过种种尝试,但到头来,都以失败告终。他非常苦恼,就去向父亲请教。他的父亲是一个老船员,他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要想有船来,就必须修建自己的码头。"儿子听了这话沉思良久。这之后,他不再四处尝试,而是静下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名家庭教育领域的宣讲和咨询工作者,我经常会接到各地家长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一类就是"孩子提的要求总是莫名其妙!他们为什么会提那些让人生气的要求?该怎么办?" 这个月初在河北某县,一位父亲带着儿子找到我,问的正是这个问题."这孩子刚上初二,这两个星期天说不想上学了,要去打工.我怎么可能同意他!可他又偏偏认准了就提这个要求,老师您给看看怎么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