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宋人朱熹有一首著名的绝句《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相似文献   

2.
汪金友 《河北教育》2007,(10):47-47
朱熹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乍一看,这真是描述美景的一首好诗。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一样,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要问这池塘怎么会这样清澈?原来是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更令人叫绝的是,朱熹给这首诗题名为《观书有感》。明明写的是池塘,为什么却说是“观书”?而且全诗中也不见一个书字?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宋代的理学大家朱熹也曾经指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还有杜甫倡导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在现实生活中,作为教师不能不由此而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下面谈一谈我的几个观点。  相似文献   

4.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摘抄学生:费炜国 摘抄寄语:这句诗告诉我,要多读书,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让自己的思想永葆鲜活。[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为此,我创造了多种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作文,体验写作的快乐。  相似文献   

6.
宋代理学家朱熹有首七言绝句《观书有感》,其中有这么一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这里把它化用而来,引申开去——前一句指语文素质、语文的考试成绩,后一句指语文学习中的阅读。即要想提高语文素质,取得“清如许”的好成绩.必须有来自于“活水”的“源头”——阅读。  相似文献   

7.
李森 《现代语文》2013,(10):80-81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朱熹的名句,他说明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用心观察才能发现源头活水,汲取源头活水,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笔者认为语文课堂也要引入"活水"。  相似文献   

8.
《观书有感》这首七绝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哲理诗”的代表之作。诗人观书有感,借物喻人,用源源不断的活水使得方塘清澈如许作喻,告诉我们要想心智变得更加开阔,更加敏锐,也需要不断地读书思考,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全诗通俗易懂,却寓意深刻。  相似文献   

9.
一、细致观察。激活源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为习作是用来表达思想、与人交流的,是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一种交际工具,所以必须回归自然。生活处处皆文章,我们学生的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相似文献   

10.
【教学背景】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社会。如何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学,我一直在思考。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优秀的青年教师执教的《水》这节课,启发了我,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相似文献   

11.
怀柔二幼是一所市级示范园,有多年的艺术教育研究经验。园长富有教育理想,善于学习和研究;教师团队思维活跃,能力强,乐于奉献,不乏有着丰富经验的市区级骨干教师,其中一位骨干教师还在北京市半日活动评优时获得特等奖的荣誉。  相似文献   

12.
“作文难,作文教学更难。”这是吕淑湘先生在“如何改进作文教学”讨论会上所发的感慨。面对作文教学的困难,不少同仁不辍努力,寻求变革,但有些改革多囿于作文本身,就作文,谈作文,没有从作文内容入手,解决“米”的问题。学生阅读所获甚少,生活积累贫乏,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几年来,我在具体的教学中采取了一些措施,实施了读、背、记、访的课外积累计划,找米开源,丰富积累,引来了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现就具体做法略述如下,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3.
宣武区教育学会自成立以来,在宣武区教委的领导下结合区情、区况,致力于振兴宣武教育、落实区三大工程、推动教学改革、奋力推动教学科研的普及和提高。披荆斩棘、艰苦耕耘、为我区的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宣武教育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4.
李莹 《学周刊C版》2011,(2):10-11
《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这就意味着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有机整体.而非随意拼凑的若干主题的混合。但由于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参.地方和学校都可以参与课程的开发和选题.这对我们来说既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机遇。如何切人...  相似文献   

15.
又到写作文的日子,刚跨进教室,就听到孩子们在谈论.“又要写作文了.”“嗯,作文就是榨文呗!”看到孩子们紧皱的眉头,扶额做痛苦的样子,我不由得想起一件事……记得那天我像往常一样捧着课本去上课,刚走到教室门口,听见教室里乱哄哄的,我的心陡地往下一沉,已做好了要训斥他们的准备,可是转念一想,还是先看看具体情况再决定.进了教室,我脸一阴,扫了整个教室一眼,学生顿时安静下来,这时班上的一位活跃分子小孙马上告诉我,刚刚教室里飞来了一只雏雀,不知是紧张,还是是迷失方向,在教室里变成了无头苍蝇,乱飞乱撞.  相似文献   

16.
<学记>曰:"是故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对于我来说,总觉得要学的东西太多,而知道的东西又太少.有人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  相似文献   

17.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从2008年第1期开始,通过“走近名师”这一栏目,先后刊登了多位历史老师撰写的个人成长故事。如李惠军老师的《困学苦旅》、庞友海老师的《超越自我,乐在其中》、孙双武老师的《怡心书香,探索守望》、徐赐成老师的《摆好pose,亮出姿态》、胡柏玲老师的《成长在梦想路上》等,在广大历史老师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相似文献   

18.
陆建国 《上海教育》2013,(33):87-87
离开山东很多天了,在杜朗口中学的时间也仅仅是一个上午,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却是那些孩子鲜活的笑脸——阳光、质朴、自信、专注,还有那超出同龄人的表达能力和表现能力,那溢于言表的生机和活力。这样的孩子,无论今后走到哪里,都会成为一颗种子,进发出生命的绿色,象一团火,燃烧出创造的激情。崔其升校长和他的同伴们,似乎找到了教育改革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9.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市里组织的班主任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我惊讶地发现,培训如此精彩,引无数教师慕名前来,许多并没有担任班主任工作的老师也积极参与。教师培训正在成为教育事业进步发展的助推器,教师们不断成长的加油站。但是,最初我对教师培训并不热衷。每到  相似文献   

20.
程时书 《湖北教育》2009,(10):11-12
“小程,你的《湖北教育》放在窗台上了!”邮递员柯叔说。本来要去河边散步的我,立刻折回办公室,欣然捧读。不知不觉一个小时过去了,掩卷沉思,慢慢品味,颇多感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