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8 毫秒
1.
余辉 《视听界》2005,(6):71-73
20世纪90年代初,西方纪录片曾出现“新纪录片”的说法.主旨是以“新虚构化”的观念和方法质疑乃至否定纪录片的“非虚构”传统。十几年后的今天,这种被称为“情景再现”的创作手法也出现在中国的纪录片创作中。这种创作手法究竟给纪录片创作带来什么影响呢?  相似文献   

2.
余辉 《声屏世界》2005,(10):27-28
20世纪90年代初.西方纪录片的实践与理论曾出现“新纪录片”的说法,主旨是以“新虚构化”的观念和方法质疑乃至否定纪录片的“非虚构”传统。十几年后的今天,这种被称为“情景再现”的创作手法也出现在中国的纪录片创作中。这种创作手法究竟给纪录片创作带来什么影响呢?  相似文献   

3.
武新宏 《青年记者》2007,(16):103-103
纪录片是指故事片以外的、取材于现实生活的、非虚构的影片,中国纪录片的创作,经历了一个曲折反复的过程之后,在20世纪90年代回归纪实理念,并在风格上呈现多样化的态势。  相似文献   

4.
《超码的我》是一部具有强烈目的性的述行模式纪录片,导演摩根在不影响纪录片非虚构本质的前提下,巧妙运用"表演"行为,使影片实现了以言行事的述行效果,该纪录片不仅对真实世界产生影响,也有效唤起了观众的情感和共鸣,实现了影片的目的性、传播性及其意义的有效诠释。  相似文献   

5.
张红军 《新闻知识》2002,(12):31-33
在中国纪录片发展的整体格局中,二十世纪90年代是一种具有非凡意义的标志性存在。在此期间,中国纪录片所发生的变化和取得的成就,比之90年代之前近70年的中国纪录片发展(中国纪录电影萌芽产生于本世纪20年代),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90年代初期到中期,一方面,纪实主义风格在中国纪录片创作中异军突起,掀起声势浩大的纪实浪潮:另一方面,规模空前的电视纪录片栏目化运动席卷全国,形成纪录片收视高峰。然而,90年代中后期,随着人们对纪实节目兴趣的降低和中国电视台市场运作的深入,中国纪录片陷入暂时的困境。在整个90年代中,中国纪录片不论从文化形态、传播效果,还是从价值  相似文献   

6.
魏珑 《现代传播》2005,(4):120-122
纪录片之于现实社会和历史从来都有两条“线”:非虚构的“底线”和真实再现的“渐近线”。换而言之:纪实并不等同于真实,真实是一种风格化的影像和思维品格,非虚构才是纪录片的基本创作原则。“纪录片是直接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图像和音响素材,通过非虚构的艺术表现手法,真实地表现客观事物以及作者对这一事物认识的纪实性电视节目。”①“非虚构”的艺术表现手法是否能够“真实”表现客观事物?这是值得商榷的。本文所说的“真实再现”并不是泛指纪录片与记录对象的关系,而是特指在纪录片和新闻中普遍使用的一种叙事方法和策略:事件发生时,没有…  相似文献   

7.
在当下的电视纪录片拍摄中,"情景再现"的滥用极易引起纪录片的失真,总体上看,纪录片"真实"与否,与是否应用"情景再现"表现手法无关,而与创作者的综合素养紧密相联,但作为电视工作者,我们必须牢记"非虚构"是纪录片与故事片相区别的最后底线,正确把握利用"情景再现"的原则和方法,在不违背纪录片本质的前提下将其丰富、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8.
纪录片是相对故事片而言的一种影片样式,“纪录片是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故事片是对现实的虚构、扮演或再构成”,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纪录片不具备虚构性,但它并不排斥采取一定的虚构手段与策略以实现真实性。  相似文献   

9.
我国纪录片在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的短暂辉煌后,在90年代逐步跌入低谷,究其原因,缺乏人本理念和人文关怀是其中的重要一环。纪录片与人本理念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通过怎样的途径可以促使当代中国纪录片重新找回人文精神,是本文要讨论的主题。纪录片与人本理念的关系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对其进行艺术加工与展现,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艺术形式。纪录片的素材保留着生活的鲜活、真实的信息,具有极强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而在选择和结构的过程中,则有创作者主观的对生活的认识、理解、兴趣、爱好的介入,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影视艺术的创作呈现出两种发展趋势:一是故事片向纪录片靠拢,追求纪实风格;二是纪录片向故事片借鉴,青睐于故事性。现在的受众已经不满足于单纯原生态的记录或者虚构的故事,他们强烈呼唤“真实”与“故事”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李涵鑫 《今传媒》2023,(1):83-86
本文以新世纪以来的伪纪录片电影为研究对象,通过追溯20世纪20至50年代伪纪录片电影开始出现到90年代末成为票房商业神话,厘清了它的发展概况,并结合不同国别的不同影片类型,总结阐述了伪纪录片电影的媒介美学策略与媒介叙事策略,旨在明晰伪纪录片电影的独特美学风格,并思考它今后在媒介美学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五彩缤纷的电视荧屏上 ,纪录片始终占有一席之地。然而 ,辉煌永远是暂时的。目前 ,我国的纪录片创作不可否认地走入了低谷 ,陷入了再次发展之前的困惑和迷惘之中 ,这固然有大的文化背景方面的原因 ,但与纪录片创作者对纪录片的认识也不无关系。一、关于纪录片的价值纪录片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它的人文价值和史学价值 ,并由此确定它的学术价值。因此纪录片从它诞生开始就与人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从20世纪20年代罗伯特·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鲁克》 ,到90年代的《最后的山神》 ,大部分的纪录片都在反映人类的生存状态、生活观念和人类…  相似文献   

13.
楼兆成 《视听纵横》2003,24(6):79-80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纪录片创作经过艰苦的探索又开始了新的飞跃。纪录片以其具有真实时空里真人真事非虚构非表演的影视纪实艺术的鲜明特征,再次得到国内外广大观众的青睐。《望长城》、《沙与海》、《潜伏行动》、《嫁给中国》、《茅岸河船夫》等一大批在观念、方法和形式上有创新的高质量纪录片,  相似文献   

14.
纪录片的文化精神是纪录片艺术的灵魂.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纪录文化精神经历了哪些变化,变化的背景与原因是什么?本文通过对90年代至今中国纪录文化精神特征的分析与流变的揭示、对各时间城内典型纪录片创作的诠释,总结归纳了其文化精神的认知价值,并比较其异同,揭示其流变.  相似文献   

15.
作家纪录片用影像书写作家的人生道路和文学成就,成为观察中国文学发展进程的独特窗口。本文把作家纪录片中呈现出的作家人生和作品当作一个整体来考察和观照,分析作家纪录片的叙事策略及其文学史价值,从而引领受众深入地认识作家及其写作的全貌,达到对作家的人生经历、行为方式、精神品格和艺术境界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作家纪录片的叙事策略作家纪录片的叙事策略有以下五个方面:一、以作家讲述推动叙事发展。作家纪录片用作家讲述进行叙事,  相似文献   

16.
非虚构是纪录片最后防线--评格里尔逊的"创造性处理"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任远 《现代传播》2002,(6):39-42
文章分为四部分 :1、纪录片的定义———不允许虚构 ;2、“对现实创造性处理”的积极理解 ;3、主张虚构是纪录片虚无主义倾向 ;4、电子技术可以撒谎 =纪录片可以虚构 (?)。文章认为非虚构是纪录片最后防线 ,必须真诚地对待现实和观众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国内许多纪录片大量采用真实再现、演员扮演、数字技术等虚构手法,甚至大量引入故事片的摄制方式,产生了纪录片的新亚种——故事纪录片.这一现象引发了人们关于纪录片真实性原则与虚构手法的探讨.本文试图结合纪录片真实性传统的形成及虚构手法产生的背景,综合分析纪录片真实的底线与虚构的尺度,对当下盛行的“故事纪录片”从理论上...  相似文献   

18.
曾鼐 《新闻传播》2010,(5):75-75
纪录片是影视作品四大类别中的一种。其选题是以真实的日常生活环境为依托,以社会价值为判断依据,并且要考虑建构故事结构的可操作性。纪录片直接摄录真实生活事件.不虚构、不用演员。但也不是漫无目的、毫不经意地机械实录散乱的表层生活现象:它同样要调动主题选择、情节提炼、段落剪辑等艺术手段,对生活素材进行适度艺术加工.从而凸显人物事件典型的深层本质。本文拟从题材选取方面,对当前中国纪录片创作特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1993年出版的《中国应用电视学》一书中对纪录片是这样定义的:“纪录片是直接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图像和音响素材,通过非虚构的艺术表现手法,真实地表现客观事物以及作者对这一事物认识的纪实性电视节目。”“纪录片直接拍摄真人真事,不允许虚构事件,它的基本手法是采访摄影,即在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用挑、等、抢的拍摄手法,纪录真实环境、真实时间里发生和真人真事。”  相似文献   

20.
纪录片真实动态的影像符码在传播民族文化、提升民族成员文化身份的自我认同感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它是以真实去引发人们思考的艺术形式.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纪录片创作趋向繁荣,而当代纪录片创作更是走向多元化.将当代纪录片置于整个传播体系中考察,可以发现其通过文化策略、情感策略、市场策略、叙事策略诸方面完成了作为提升民族认同感及国家形象的认知中介和载体的自我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