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农节目,是对农民群体有着较强的适用性和贴近性的节目,是对农业、农村、农民有着强烈的针对性的广播电视节目。这样的节目理应受到广大农民的喜爱和欢迎。然而,目前不少市县广播电视台的对农节目办得变了昧,农民不愿意收听收看,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县级电视台作为最基层的媒体,服务空间主要在农村,服务对象主要是农民,农民是最广大的受众群体,因此,办好对农节目对一个县级电视台来说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县级广播电视台在自办节目中,特别是在电视对农节目上有着自身优势,那么如何把电视对农节目办出自己的特色,让广大农民喜欢,来争取更多的受众。文章以瓦房店广播电视台对农栏目《乡村四季》创新实践为例,分别从本土化、实用性以及融媒体三个着力点来提升电视对农节目精准服务进行相关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大部分市县电视台会有少量的自办栏目,除了新闻类的节目之外,通常有12个专题节目。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诸多限制,市县电视台即便开办了一些专题节目,但并不能同中央、省市里的电视台相匹配,其运作方式也不同。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市县电视台想要在其中具有一席之地,就需要结合当地受众的需求和自身所具有的地域特点办出具有特色的专题栏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节目内容进行不断调整、不断完善、不断充实,将多样化的节目形式同丰富灵活的节目内容相融合。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 ,中国电视的大市场在农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加强对农报道 ,精心开发农村市场 ,已成为地市电视台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那么 ,如何才能使对农电视栏目尽快地、更好地吸引农村观众 ,提高对农电视栏目的有效收视率呢?下面 ,我结合运城电视台科教频道对农栏目《田野风》的运作实践 ,谈点体会。一、准确把握受众定位对农电视栏目的受众理应定位于农民 ,应具有强烈的“农味儿”。这里 ,凡直接或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士均属“农民”范畴。他们可以是投资农业的企业家、商人 ,投身农业生产和研究的专家学者、农业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各级电视台为适应受众市场需要谋求自身发展,不断推进频道专业化改革,"三农"内容比重较大的省级、市级、县级电视台开办了农科频道。新泰电视台于2009年6月开办了农科频道。频道开办三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农民朋友的好评。就县级电视台如何办好农科频道、对农节目,笔者谈几点认识和想法。  相似文献   

7.
徐志隆 《新闻窗》2010,(2):120-120
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民对国家政策、致富信息、市场行情和科技知识等需求日益强烈。由于电视节目声画结合、通俗易懂的特殊性,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看电视获取各类信息,看电视也成了农民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方式。尤其是最贴近农民的县级电视台对农节目,对服务“三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因为县级电视台对农节目起步较晚,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农节目较少,节目时间安排没有贴近农民生产实际,缺少“农味”。  相似文献   

8.
魏波 《新闻前哨》2020,(2):61-62
"接地气",是时下新闻界比较流行的词语之一。对农节目不同于其他领域新闻产品,它的受众以农民为主,"接地气"显得更为重要,本质上就是节目要符合本地三农实际,贴近农民真实生活,反映他们的实际需求和真实愿望。对农节目主持人要"接地气",就是主持人要自然、真实,与农民群众打成一片,以平民化的角度,了解农民的意愿和需求,成为农民的朋友,而不是事事浮于表面,让自己高高在上,和受众群格格不入。对农节目就像一座架在农民和政府之间的连心桥,对农节目主持人就是农民的代言人,在政府和农民之间起到沟通和连接的作用,因此对农节目主持人能否"接地气"是做好农业节目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21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新的形势下,百分之九十以上受众是农民的县级电视台应该如何立足农村的优势,办好对农节目,更好地服务  相似文献   

10.
目前,电视台专门制作的对农节目,农民们并没有表现出人们所期望的那种热情,相反,却时常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冷漠。本文从对农节目的现实取向和对农节目的叙事策略两个方面入手,探讨了如何缩短对农节目与农民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1.
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时强调: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到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到哪里。我国农业人口众多,广大农民是主要的新闻受众,办好对农节目对传达党的声音、提高农民致富本领、建设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县级电视台,做好"三农"报道具有先天的地缘优势。近年来,我台先后开办了《乡镇传送》、《农村大市场》两档电视对农栏目,通过十余年的运作,我们发现,想要播出农民朋友喜闻乐见的节目就必须深入到农民中去,立足本地实际,满足群众需求。  相似文献   

12.
作为最贴近于农村基层的县级电视台,办好对农节目义不容辞。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我们面对的农业、农村和农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县级电视台要继续办好对农节目,必须做到审时度势,创新节目观念、节目内容和节目形式。  相似文献   

13.
对农广播一直是广播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毋庸讳言的是,目前对农广播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对受众相关状况研究不够,节目形式不够灵活多样、丰富多彩,没有真正让农民成为节目的主体,与农民受众的互动不够,等等.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县级电视台、农村有线电视相继建立,农民选择收看电视的自主权越来越大,看什么台,点什么“菜”,开始品头论足“挑剔”起来。中央台、省市级电视台设备好,人员素质高,经济实力雄厚,节目源丰富。这些,县级电视台无法攀比。那么,县级电视台的优势在哪里?受众在哪里?重头戏唱给谁?节目如何编排、定位?可以说,县级电视台抛开当地农村、农民、农业这块土壤,就等于产品失去了市场。因为,一个县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是农民。县级电视台的节目办得如何,当地农民是当之无愧的裁判员。 据了解,农民愿意看本地新闻,因为是…  相似文献   

15.
于蓓 《声屏世界》2010,(7):57-57
受众是媒体的服务对象,也是衣食父母,媒体必须把受众的需求放在第一位,重视受众的知情权和话语权,尊重受众的收视习惯,才能找准节目的定位,合理安排节目的播出。宜春广播电视台谋求节目创新的第一步工作就是以受众为本,  相似文献   

16.
目前,城市广播电视台对农宣传普遍不叫好,存在着种种问题和令人担忧的现象。 首先最严重的是对农宣传的阵地大面积失守,节目纷纷“都市化”。编导、制片人把受众锁定在有消费能力的强势人群,视听领域充斥着面向城市白领的汽车、房产、美容、美食、旅游、导购信息和投市民所好的休闲娱乐、卫生保健,农民急需的政策信息、科技信息得不到及时的提供,弱化对农节目的现象比较普遍,农村节目比例都在相对下降。  相似文献   

17.
陈革林 《今传媒》2014,(8):92-93
在新时期,地方台的对农广播节目要不断扩大影响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及时改进传播理念、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本文结合浙江省缙云县广播电视台《金色田园》节目多年来的生动实践,就对农广播如何寻求突破路径进行了论述,提出了"丰富内容以适应农民群众对信息的新需求、突出指导性和针对性以有效服务农村受众、广泛互动以激发农村听众参与节目的热情"等观点。  相似文献   

18.
最近几年 ,我国的对农电视节目红红火火地发展起来。数量不断增加 ,质量稳步提高 ,发展势头十分强劲。然而在这一片繁荣的景象背后 ,也隐藏着不少的危机。对农节目承受着内外强大的压力 ,纷至沓来的各类型新奇的、前卫的、时尚的节目让一向朴实、单一的对农节目陷入重重包围。对农节目要留住观众 ,必须走一条充满荆棘的路。长久以来 ,有的人一直存在着这样一种观点 ,对农节目的受众就是农民 ,对农节目是办给农民看的。这是认识上的误区 ,其实 ,对农节目并不只是给农民看的。一个成功的对农节目应该让农民和城里人手中的遥控器都锁定它。对农…  相似文献   

19.
广播电视节目单是广播电视台节目的总括,它是广播电视台播出节目所在频率(道)、节目名称、节目播出顺序、节目播出时间、节目内容背景、所播节目的进程、节目定位、主持人情况、受众反馈等信息的总汇.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农节目的受众主体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要想把对农节目办得让农民喜欢,除了要有强烈的"农味"和乡土气息外,还应该立足"新农村、新农业、新农民",注重节目的创新性,使之成为农民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